表里生物教学设计共5篇 《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表里生物教学设计共5篇 《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22*《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找出相关句 子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4、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22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阅读提示
在大家阅读课文之前,先看看老师带来的“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阅读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出示“阅读提示”)
1、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整体感知
1、上节课叫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了,现在老师来看看大家预习得怎样
2、师出示生字词:蝎子、蟋蟀、蝈蝈、和谐、柔和、呈现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
3、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这个提示来说一说。(出示提示)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 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完成这段练习。
(3)师进行点拨并板书出主要内容。(板书:“我”----父亲的表)
(4)师: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我们以前学过的刻画 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生答。(“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副板书: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四、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
1、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2)、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画好时)师:很多同学都动笔画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分析人物特点。
2、思考
(1)、小时候, “我” 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亲肯让我摸吗?(不肯)那父亲是怎么说的呢?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这里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呢?(语言描写) 出示句子,学生分角色朗读
父亲不让“我”摸表,“我”就此作罢了吗?(不是)课文中是怎样说的呢?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是哪一句呢? 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出示句子)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想法来读读这个句子。全班齐读句子
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好奇心强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3)、有一次父亲终于愿意把表打开给我看看,这时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父亲的表边真是好看。我也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父亲有时肯有时不肯。又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向父亲问了很多问题,谁来说说我问了什么,父亲又是怎样回答的。
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引导运用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方法,并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
(4)、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
五、总结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总结
1、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迁移写法,学以致用。
①学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学习这种写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一定会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②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两段场景提示,根据提示任选一个场景进行描述,运用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课件出示两段场景提示) 镜头一:
这是中考结束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课铃响了,只见老师拿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 镜头二:
同学们约定周末去郊游,可是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
③生进行想象表达,完成小练笔。 ④小练笔展示。
六、板书设计 22*表里的生物
七、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吧,请你也像作者那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会认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2.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出示: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 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这个问题也是课后习题。
三、练习
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2.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课堂小结
《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课后习题 《表里的生物》习题
一、基础题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物恰当叫声的词。
(1)马(嘶) 鸟(鸣) 狗(吠)
(2)狼(嚎) 羊(咩 ) 鸡(啼) 2.扩写词语。
(1)和(和谐)( )( )( )
神(神秘)( )( )( ) (2)恐(恐怖)( )( )( )
柔(温柔)( )( )( )
二、综合题
1.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2)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 蝈蝈儿在葫芦里 鸟儿在笼子里 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2.按要求摘抄课文里的句子,再作答。
(1)把“我”说的含有“为什么”的几句话抄下来,分析“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把父亲说的含有“不许动”的几句话抄下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1)(嘶) (鸣) (吠)
(2)(嚎) (咩 ) (啼)
2.(1)和(和谐)(和气)(和平)(温和) 神(神秘)(神奇 )(神态)(神情)
(2)恐(恐怖)(恐怕)(唯恐 )(恐龙)
柔(温柔)(柔和 )(柔软 )(柔情)
二、综合题 1.(1)低沉 (2)无惧
2.(1)我认为能发声音的就一定是有生命的东西,表自己不会动,是死的东西怎么会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所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2)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表会发生音的原因也就不再说了。
三、提高题 1.:“,,;。” 2.
(1)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为什么呢?”我又问。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我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 (2)“只许听,不许动。”
“小孩儿不许动表。”
“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板书
我———————父亲的表
好奇
好奇心强
渴求知识
善于观察和思考
富有探究精神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板书设计:
22 表里的生物 我 好奇 父亲的表
(好奇心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长春版《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
第 1 页 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2、开火车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
第 2 页 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比如6、1、15自然段都是例证)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方式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举例 3、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
分号: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第一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 4、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
第 3 页 不说了? 三、拓展练笔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 板书设计:表里的生物 怀表有声音 被迷住
小蝎子的尾巴 天真无邪 见人就说
第 4 页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想象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遗憾之处
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的并列句式时,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能够很容易领会,没有带领学生加以引导,部分学生对并列句式根本不理解,因此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