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2篇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方案设计

2024-01-26 15:23:53教学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2篇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方案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2篇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方案设计,以供参阅。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2篇 小学语文太阳教学方案设计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都差漂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三、再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2、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3、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4、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一边读,一边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2.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并初步学习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方法。

  3.学习用“如果……就……”造句。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

  表面六千度钢铁碰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这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表现太阳很大、很远,还用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太阳很大,就更加具体、鲜明了。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4)课堂练习:

  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

  (5)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6)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四、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3、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画一幅《我最喜欢的太阳》的画;

  【老师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后羿射日》录像带、录音带。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太阳》。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太阳》,齐读课题三遍。

  生:齐读《太阳》三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喜欢!(齐声)

  师:你们把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齐声)学生争先恐后举起了自己画的“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师:你们心中的太阳真美呀!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告诉小伙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太阳?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人分别指着自己的'画,用语言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师:(在巡视一周后)挑选了几幅有特色的学生作品,用实物投影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请这几幅画的小作者在全班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刘同学说:“我希望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太阳。春天,太阳是绿绿的;夏天,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秋天,太阳是金黄金黄的;冬天,太阳是银白色的。”……

  ──彭同学们:“我最喜欢拿手机的太阳,如果天气太热了,我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在家休息;天气太凉了,我就打电话让他出来。”……

  ──傅同学说:“我最喜欢大海上的太阳。因为,大海上的太阳最美,最美。”……

  ──还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把世界照得更加美丽。”

  ……

  师:给这几位同学奖励了小红花。并让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学习交流情况,给小组内学生奖励。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书中插图老师也画了一幅)“心中最喜欢的太阳”,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想!(齐声)

  师:配乐朗读课文《太阳》。

  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说出了课文内容。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分别在黑板上出示诗句)。指读课文《太阳》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读、圈生字。

  师:同桌互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会读课文的同学举手,(会读的很多,举手的同学很多),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朗读。不会读的同学指着课文跟读。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请坐。小组内学习本课生字。

  生:四人小组有秩序学习。

  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后,“开火车”,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认字情况。

  生:生字学生掌握较好。

  师:齐读课文。(让学生看着黑板)

  这篇课文这么美,可惜太短了,我给这首诗加了一句,你们听行吗?“在画纸上,太阳是从同学们的笔尖跑出来的。”……

  生:(笑了),可以,可以!

  师:有谁愿意帮老师把这首诗再写下去?

  生:(纷纷举手,唯恐落后)

  有的说:“在沙漠里,太阳从沙子里钻出来的”。……

  有的说:“在山里,太阳是从山坡上爬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在书中我看到,太阳是一颗恒星。”……

  师:同学们,不但会画太阳,而且还写了关于太阳的诗。回家你把自己续编的诗,请爸爸、妈妈写在你的资料本上。有关太阳的资料很多,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生:学生纷纷举手,交流自己的资料。包括谜语、歌曲、儿歌、科学知识、图片、故事等。

  师:给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们奖励“小星星”。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在活动课上,我们还要进行交流,希望同学继续搜集、整理、充实有关《太阳》的资料,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录像片《后羿射日》。

  生:学生饶有兴趣的观看,直到下课铃响了。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着重指导学生写带口字旁的字。2、帮助学生能初步将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并能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学写带有口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清晨出东海,傍晚下西山。照亮了大地,送来了温暖。(谜底:太阳)

  2、出示课题: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质疑:告诉大家,你在读书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小组合作读书。在都读不好的地方画上一条曲线。

  4、教师指导都读不好的地方。

  5、指名读课文。

  三、随文识字。

  1、认识词语。

  1)在课文中你认识了哪些新词语?2)学生汇报。师出示生词卡片。3)齐读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自学生字。

  小组合作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宝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课的生字真多,你们想不想与他们都交上朋友?

  2、小组合作识字。

  3、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些字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

  5、针对学生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二、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火眼金睛”游戏。

  3、送字宝宝回家。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

  第三课时

  一、导入激趣。

  1、提问: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有的小朋友说,太阳多好呀,它给世界涂上了漂亮的颜色!也有的小朋友说太阳把自己晒黑了。那么,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问问: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二、精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

  1)合作学习:读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懂的。

  2)汇报学习情况。

  3)你最喜欢太阳的哪一件作品就快读读吧!

  4)指名分句读。

  5)你知道太阳还有哪些出色的作品吗?

  6)对,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太阳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小朋友们所说的都藏在了这个自然段最后的六个小圆点中。

  7)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意思朗读出来

  4、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合作交流:你们有什么没读懂的吗?

  3)指导朗读:如果你们就是海滩上的这两位小朋友,你们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呢?把你们的心情读出来吧!

  4)指名读。

  5、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三、语文实践活动。

  1、我们来给太阳写封信吧,把你想对太阳说的话写出来吧!

  2、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信读给太阳听。

  第四课时

  一、指导写字。

  1、学生看“田字格”字帖,说说希望教师帮你写好哪个字。

  2、针对学习反馈,教师指导书写。

  3、重点指导“匠、南”的书写。

  4、出示:吹、叶、吃。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着重指导写好这三个带口字旁的字。

  5、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二、学唱《我是快乐的粉刷匠》。

  三、写字游戏:小刺猬找苹果。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4

  一、教材感悟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短文,它以孩子的独特视角观察、欣赏阳光下的美丽世界,以童真的口吻描述出世界的多姿多彩。“太阳,你是粉刷匠吗”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和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创造多元的审美情境,凸显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平等和谐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积累词语,在实践中运用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太阳的神奇可爱。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体验课文情感,感受太阳的神奇。

  六、教具准备

  课件、太阳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走近太阳

  (二)初读课文,感受太阳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

  4、学生试读课文。

  (三)美景美读,赞美太阳

  1.读文圈画,在情境中感受美。

  2、欣赏感悟,在朗读中品味美。

  3、认识“……”在内化中陶醉美。

  4、个性感悟,亲近太阳。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探究太阳

  1、涂一涂

  2、说一说

  (五)总结课文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5

  一、课前基础训练:

  1.打开听写本,我们来听写三个四字词语。注意写字姿势。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喷薄欲出

  2.出示课件:请与屏幕上的词语对照。注意:“旭”是半包围结构,“薄”是上下结构,注意三点水的位置,“欲”是欠字旁,错的请订正。

  3.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个四字词语。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遮天蔽日 如日中天

  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听写的和积累的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太阳)板书:太阳。出示图片:太阳及课题

  二、导课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天落下;我们迎着朝阳上学,沐浴着夕阳回家。几乎和太阳天天见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太阳。(板书:17)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太阳的什么知识呢?快来读一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

  2.大家刚才读的都很认真,现在我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能不能读正确。

  其实 估计 繁殖 兽类 蔬菜 地区 比较 杀菌 治疗生存 预防 摄氏度抵得上 差不多 寸草不生

  自由读 ,指名读,同桌检查读,齐读。

  3.写字:这些词语中红色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大家观察一下,你认为最不好写的字是哪个?预设:繁 殖 蔬

  那我们就先来写写这三个字,教师边写边指导:“繁”字左上角的“每”没有下面的钩,各部分写的要紧凑一些;殖: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蔬”上下结构,注意左下部分的笔画和笔顺: 请你自己练习,每个字写两遍。(大家书写都非常认真,现在请把本子收起来)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学们,《太阳》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讲的是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一个意思。下面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简单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写在这段话旁边的空白处。(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我看大部分同学都批注完了,那你概括的正确吗?请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一会儿小组派代表给大家汇报。(出示合作学习及汇报要求。每个小组派两个代表发言,一个读,一个概括主要内容。)

  3.小组汇报。第一段,哪个小组来汇报?

  4.汇总:远 大 热 与我们 与云、雨、雪 与风 杀菌 与地球

  5.理清层次:如果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你认为哪些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哪些自然段属于第二部分?(123是第一部分,45678是第二部分。)

  6.小结:概括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呢?

  五、学习第一段,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请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问:谁来说说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哪句话告诉我们的?

  指名一生回答: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2.1.5亿公里是多远?(指名答)

  出示句子: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者用了我们熟悉的步行和坐飞机来说明1.5亿公里有多远,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3.谁能读出它的远?

  4.大家看这两句话,作者用了三个数字具体说明了离我们有多远,让我们印象深刻,这种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六、学生自主学习2、3自然段,了解“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太阳的“大”和“热”这两个特点。太阳到底有多大、有多热呢?作者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的呢?下面请你自己选择一段来学习。请看具体要求:

  自主学习要求:

  ①每人选择2、3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②太阳到底有多大?有多热?用“——”画出关键词句。

  ③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④请你用朗读来表现太阳的这个特点。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汇报流程:读句子,说方法,朗读。)

  ①学习“大”:

  太阳有多大?(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作者拿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与遥远的太阳进行对比,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太阳有多大,印象深刻。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

  谁能读出太阳“大”的特点。

  ②学习“热”:

  谁选择读的是第三自然段?给大家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学生读句子)

  这是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者用了“6000、2500”这两个数字来说明太阳有多热。6000摄氏度有多热呢?我们家里刚烧开的水是100摄氏度,手放进去就会烫伤,而太阳表面竟然有6000摄氏度,真是太热了!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里作者举了钢铁这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太阳的温度很高。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这是写太阳表面温度,而它的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那就更热了,2500倍这个数字精确吗?(不精确)你怎么知道的?(估计)这个词体现了科学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因为中心温度无法测量,只能靠估计。

  在这一段里,还有一句话也说明了太阳有多热,你找出来读一读。这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比喻)比喻是修辞方法,在说明文里,这叫“打比方”,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更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谁来读第三段,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七、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介绍的准确、具体、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家后把太阳的特点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下课。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种一片太阳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中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分别写了种太阳花的原因,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来年还种太阳花。通过作者记叙种太阳花的经验和感受,表达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

  二、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适时地给予点拨、指导,这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出发点。

  其次,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接触文本,理解内容,体会文中之情,领悟文中深意。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引导揣摩重要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3、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四、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太阳花的外在美和精神品质。

  五、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六、教具准备:

  七、课时划分:

  本课教学定为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喜欢那种花?为什么?

  刚刚我们讲了很多花,它们都各有各的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花。

  (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 )。

  强调题目里的多音字:种。学生注音组词。

  2、同学们见过太阳花吗?(出示,欣赏太阳花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读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用了哪些办法认识生字的。

  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

  生字:

  服侍 锦缎 精力充沛 焦躁 斑斓多姿 贪婪

  花圃 偃旗息鼓 美人蕉 慵懒无力 炽热 花蕾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服侍 乍开 缤纷五彩

  解释词语:

  焦躁 难忍 服侍 乍开 偃旗息鼓

  慵倦 炽热 不遗余力 空暇

  3、开火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一会大声地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的句子写了什么内容。

  4、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三)以读悟情,体会太阳花的美。

  1、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课文中的'“我们”为什么选择种太阳花呢?

  快速浏览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说原因。

  其一:大家对色彩和花草的渴望。

  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可是,太阳花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很快开花了吗?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一个词形容文中众人的反应。

  理解“莫衷一是”的意思。

  3、太阳花终于开了,你能用一个来形容一下太阳花吗?(板书:美)看到这么美的太阳花,人们的心情如何?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大声朗读5——8自然段,拿出笔,从文中找出写太阳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独特的美。

  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教师引导、小结;师范读。

  (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8自然段

  师:太阳花顽强,且能经久不衰,可是你们知道一朵太阳花的寿命是多长时间?(只有一天)

  5、仔细默读9、10自然段,看看它为什么能做到经久不衰、灿烂多姿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喜欢阳光、抓住机会、珍惜时间、

  主动让位。

  引导:是啊,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把机会让给别人,所以它能经久不衰,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那你面对这样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大家来齐读第10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6、齐读第10自然段

  (1)小组讨论后,指名说,教师引导理解“借花喻人”的写法。

  (2)小结:刚才同学讲了很多,花和人有着相似的品性,你觉得太阳花哪些人很像呢?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补充,并揭示借花喻人的写法。

  珍惜时间的人;

  勇于自我牺牲的人;

  默默奉献的人;

  顽强拼搏的人……

  7、太阳花很美,作者很喜欢太阳花,因此她有了一个什么愿望啊?(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

  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你们喜欢吗?

  8、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师范读;指导朗读。

  (四)、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九、板书设计:

  种一片太阳花

  太阳花美 喜欢阳光

  经久不衰 抓住机会

  主动让位

  借花> 喻人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教学过程:

  一、 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出示“日”字的象形字,导入课题,板书:太阳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一开始先说了什么?为什么先写后羿射日的传说?

  板书:传说——引人入胜

  出示句子: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1.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起总结作用?

  2. 能够在句子中起到总结作用的,除去“一句话”这三个字,还有什么词?(总之,综上所述……)

  3. 学生发言,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大声朗读。

  (这个环节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

  三、 精读课文,理清顺序。

  1.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并画下来: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 学生汇报,并把自己的成果各自书写在黑板上,老师相机指导,并和学生一起介绍收集来的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

  3. 理清顺序,把黑板上大家写的这些凌乱的句子,按照课本的叙述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排列后如下:

  1、太阳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步行去太阳要三千五百年

  3、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4、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5、太阳是个大火球

  6、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7、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8、关系密切

  9、形成生态环境

  10、产生气象变化

  11、杀菌,防治疾病

  1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4. 找这些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明白结构,如下图。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清材料和顺序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四、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

  1、 读课文,文中是怎样说明太阳的远,大,热这些特点的?找出来,大声朗读,强调数字。

  板书:列举数字。

  2、 出示月亮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说明文。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会写“医”和“急”及左右结构的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并读出文中人物的不同感受。

  2、通过阅读,了解爱迪生想出的方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联想游戏:你会想到谁?(爱迪生)

  2、出示爱迪生图片。

  3、导入。板书课题,读题,注意轻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这次要给自己定个更高的目标:正确、流利。

  3、指定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仔细听认真看的同学接着读,及时纠正错误。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爱迪生怎么会想到要发明电灯的呢?

  (1)要从妈妈得的急性阑尾炎说起。

  出示人体解剖图,指出阑尾,学生摸一摸。

  读词。

  (2)认读生字:急、性,点出偏旁。

  读词。

  (3)阑,边音,读

  炎: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教师简介急性阑尾炎。

  (4)情况多么危急呀,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大雪天的晚上。

  出示第一小节,自由读。

  (5)这里还有几个生字,点出:请、医、术,读一读。

  (6)指学生读第一小节。

  2、在这危急时刻,在场的有哪些人?

  (1)贴板书

  (2)在场的这些人是什么表现呢?自由读第二小节,找一找。

  (3)出示这几句

  A、妈妈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B、医生为什么犹豫呢?

  C、爸爸和爱迪生当然很着急,这可以从他们手部的动作看出来,找一找是什么动作

  E、爸爸为什么只搓手,不行动呢?

  F、攥,做动作,从攥看出了什么?读词语,句子,读出爱迪生的焦急。

  (4)(播放秒针走动声音)(引读板书)

  指定读这一段。

  3、突然,爱迪生的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是什么办法?默读第二小节,用波浪线画出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1)出示相关句子

  指定读,边听边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想象过程。点出动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过程。

  (3)师读,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用实物摆一摆。

  (4)这个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真是个好办法,指定再读一读。

  4、总结,叫他的名字。

  5、课文还有一部分内容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写生字

  1、游戏:开火车读词语。

  2、抢读生字游戏。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心愿。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水果卡片,《种太阳》的歌曲。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故事激趣,巧设悬念。

  1、师讲述故事:传说尧帝时期,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整个大地成了一片火海,禾苗、树木都被烧焦,人民无法生存。后来天帝派后羿去教训那十个太阳。后羿看到人民的苦难,非常同情,便用神箭一连射落九个太阳,正要射第十个太阳时,被人民劝阻。小朋友们你们说说天上有多少个太阳呢?

  2、出示课题:《四个太阳》齐读课题。

  3、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

  [设计理念:用故事激趣带学生走近课文,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在学生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学生边听边想: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分别送给了哪几个季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理念:通过动画课件朗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兴趣进入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自主探究,游戏识字。

  1、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认识了哪些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并交流识记的方法。

  [设计理念: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自学情况。

  ⑴带拼音的词语,生字变色,指名读、小组赛读。

  ⑵去拼音的词语,生字变色,男女赛读、大组挑战读。

  3、游戏巩固:种太阳。(游戏说明:课件出示12粒种子,每一粒种子分别写上如下生字“挂、街、熟、伙、伴、尝、甜、温、冻、脸、该、因、季”。当学生读对种子上的字时,教师单击种子,就会有一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升起来,教师便高兴地说:“你真厉害,种出了一个绿色的太阳,接着说,谁再来种种太阳,看看你种的太阳又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贴近文本的游戏,设计生动的导语,使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气氛。]

  4、指导书写。

  ⑴出示“因、园”两个生字,让学生比较字形,并说出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⑵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注意问题,边范写边强调要求。

  ⑶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

  ⑷师生评议。

  四、课间轻松:听音乐《种太阳》

  [设计理念:活泼轻快的音乐能把学生带入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愿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细读感悟,体会想象美。

  过渡:让我们带着歌曲中的美好愿望,一起去感受一下课文中的美好心愿。

  1、学生再读课文,想象作者的美好心愿。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来读。

  3、以学定教,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来学,教师随机展示画面。

  (1)绿绿的太阳??说说炎热夏天,烈日当空时的感受和愿望,体会它所带来的清凉。(课件出示: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小朋友们热得满身大汗,蝉儿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愿望?结合课文,借助实物体会“清凉”的意思,引导说句子:清凉的(风)清凉的(水)等,指导学生读出“清凉”舒服的感觉。然后请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设计理念:充分地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

  (2)金黄的太阳??想象秋日果园的景象,课件展示秋天的水果,问:看了这些景象你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表演“落叶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的情景。游戏说明:请一学生戴上头饰扮演落叶请小伙伴品尝水果,水果的背面分别写了如下几个词语“成熟、伙伴、品尝、香甜”学生只要读出这几个词语,就能得到水果。)a指导读好长句子“金黄的太阳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b指名读、表演读,分男女赛读。

  [设计理念:为学生提供表演的空间,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巩固词语,积累语言,同时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3)红红的太阳??说说“漫天飞雪”的感受和心愿,指导朗读,体会它所带来的温暖。(课件展示漫天飞雪的冬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心愿。)首先请学生教老师读,然后老师范读,学生评议,并说说听了老师读有什么感觉?最后全班齐读。

  (4)多彩的太阳??交流春景,联系旧知识,感悟想象美。问;春天,你画怎样的太阳呢?指导有感情地引读、赛读、齐读。

  [设计理念:采用选择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来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并能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师生合作读全文。

  2、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借助板书,尝试背诵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按季节背诵。)

  4、指名背诵,并说说背诵课文的小窍门。

  [设计理念:背诵能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增长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想像美。]

  七、拓展。

  如果是你是小画家,你会画怎样的太阳?把它送给谁?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体现开放性,不能仅局限在课堂,应有机地拓展到课外,有效地保护学生的热情,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0

  一、导入。

  1、欣赏多姿多彩的太阳花图片,用你能想到的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

  2、汇报交流:你对太阳花知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课文读通顺,并自学生字新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太阳花的什么内容?

  3、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并相机指导补充。(包括:生字词认读、疑难字书写、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出示问题:自然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我们为什么选择种太阳花,还如此喜欢它呢?

  2、学生浏览全文,找出其中缘由。

  3、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取长补短。

  4、全班汇报交流。

  四、学习第1—5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根据以下表格设置,在文中圈划相应内容并填写表格。

  2、品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用字精妙,以及修辞手法的生动形象。

  3、指导朗读,读出看到乍开的花儿的那份惊喜之情。

  4、补充诗歌,再次体会太阳花的美艳及人对花的爱恋。

  五、小结学法。

  炼字炼句、妙用修辞、全面感受、动静结合。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描写太阳花的精彩句子,尝试背诵,以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

  2、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花,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

  附板书:

  20、种一片太阳花

  李天芳

  颜色美

  形态美

  不娇气

  懂礼让

  (第二课时:复习人对花的爱恋,品析花对人的启迪。)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文中“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氏、兽”等七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太阳的特点、作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这边的图画。你们认识它吗?对,就是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

  2、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但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去自己去探索。

  3、那么带着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蒸”、“蔬”、“繁殖”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品读体验。

  (一)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2、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还有这个词或类似的词语。其实,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起转折作用。

  4、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太阳的特点:

  远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大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热

  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第2、3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

  6、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

  7、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

  (二)学习课文4----8段,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1、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2、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无数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呢?(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6、看看这一小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讨论: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句话?上一句末尾的词语和下一句开头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归纳:这一小段话,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清楚地写明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云、雨和雪。

  7、读第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从段中指出的,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

  (风是流动的空气)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

  空气为什么会有的冷,有的热?

  (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为什么空气有冷有热就会流动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膨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8、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同举例)。

  提问:第8自然段共写了三句话,哪一句是全文的总结?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

  再谈谈“第一句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词语可以替换它?

  (总之、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

  9、回忆一下第4自然段的学习,再看看这一小段前两句的意思和说法上有什么特点?

  (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是假设的,也用了“如果”。)

  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吗?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它?

  (当然、理所当然)

  同学们真是太有爱心了,太阳都种好了,有一天,太阳公公来到我们班做客,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会跟我们说什么呢?(生表演太阳的自述)

  四、课外拓展,丰富知识。

  1、阅读资料袋,了解太阳黑子,太阳寿命,日全食等。(课件演示)

  2、阅读语文书P155页〈妙不可言的位置〉。

  五、作业自助餐

  1、读〈太阳〉有感。

  2、搜集有关太阳的故事,小知识。

  3、写写跟太阳有关的成语。

语文太阳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检查读课文情况。

  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4、检查读诗情况。

  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

  4、想象说话: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第2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练习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三、拓展交流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

  四、指导写字。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

  五、积累语言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