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反思12篇(梯形面积计算教后反思)
通过这一单元《时间的计算》的教学,练习题上应该扩展到什么程度为止,比如学习巩固中有这样的题:
1、如果你晚上8时30分开始睡觉,到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你一共休息了多少小时?爸爸和妈妈工作很辛苦,他们一般到晚上11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10分起床。他们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吗?
2、小艳周末的作息时间是12:40午休,到下午2时25分弹琴,午休多长时间后开始弹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这样难的题,学生能掌握和理解吗?
所以我认为学习时间的计算是不是放到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和《24时记时法》以后才学这些内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没有这么多的错误了。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在练习环节中,我用生活中的素材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同时还教给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经过时间,效果较好。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运算顺序这部分知识是分散出现的,一年级就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式题(没有括号),三年级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有小括号),四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三步计算式题,五、六年级继续巩固。
在讲解运算顺序时,学生会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如,
36-135÷9或36-135÷9
=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
36-135÷9=21
=135÷9(不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
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
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236-36×5(应等于56,而误得400),756÷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
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如:75÷25×4,75÷(25×4);240-15×6+10,
240-(15×6+10)。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定律。
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数字特征进行简便运算。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变化一些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形式,使计算简便。如,240×18÷72=240÷(72÷18)=240÷4=60(根据除数是乘数18的4倍,直接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运用交换律);240÷15×60=240×(60÷15)=240×4=960(根据乘数是除数15的4倍,直接乘以4);18×35=18×5×7=630(将35分解成5和7相乘);81÷36=81÷9÷4=9÷4=2.25(将除以36变成先除以9再除以4),教学反思《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四、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①要重视讲计算方法。讲两位数乘以一位数23×2时,旁注了2个20是40,2个3是6,40加6得46,就说的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思考过程。教学时,应使学生掌握口算步骤,防止盲目多练。
②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更要注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3344÷869844÷494343÷4311600÷58
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一题,商应该是三位数,如果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五、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240-15×6+10读作:从240里减去15乘6的积,再加上10的和是多少?
第二,训练学生讲运算顺序。 如,0.46+(36-765÷25)×25
这道题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再用小括号里的结果与25相乘,最后算减法。开始学习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算式中标明运算顺序。
第三,对比性练习。
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如,指出下面每组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
①120×10÷5120×(10÷5)
②80+60÷1280+60-12
第四,填空练习。
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练习。
①加减法的速算法
348+198=348□200□2
514-396=514□400□4
638-599=638-□+□
728-69-31=728-(□○□)
②乘法分配律201×42=(□○□)×42=□×42+□×42
98×65=(□○□)×65=□×65○□×65
76×28+76×72=□×(□○□)
39×42+42=(□○□)×□
第五,改错练习。
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 如,80×5÷80×5=1 54-54÷6=0
第六,趣味性练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下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如下反思:
一、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意义本课的设计
我充分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摆草莓”的生活情景,充分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果:一是刚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并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数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让学生们获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心理上驱动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学生能力本课的通过教学“摆草莓”、“摆小棒”的操作活动
教师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几次自主操作,在操作比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摆一摆”、“猜一猜”等活动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学习,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活动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在有趣游戏中拓展学生思维课的开始
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导入新课,既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最后,依然用“猜一猜”的游戏结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老师课前游戏猜得准的奥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即做到了首尾呼应,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 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对应相等的。更有甚者,当老师提问:“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他回答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问不对题!当一个图形里面出现几条高和底时,有较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有些学生甚至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上了。学生的反应,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排除一些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这一客观因素,作为老师,我有没有引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深刻的体会?而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如何?是积极地自主探索和思考,还是墨守成规地接受书本知识呢?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的,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最后,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作为新老师的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老是在担心学生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二) 面积单位进率严重遗忘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但是作业中的情况反应,仍有错误存在。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三) 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批改学生作业时,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在写作业的时候常常不注意单位。遇到单位名称不统一时,应转化后再计算,结果,很多学生拿起来就做,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当然,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主动产生纠正不良习惯的需求。如针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想想解决办法,使学生明白,做作业一定要静下心来,从认真读题开始,不读清楚题目不动笔,只有付出细心、耐心,才能把作业做好等。总之,从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准备把做好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每日一题”的练习,拓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知识。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所在,抓住突破口,从而体验并掌握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着这一思想。
一、在例题中初探,体验解题策略
一个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往往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大猴、小猴花果山采桃的情境,孩子们看到喜欢的情景,兴致可高啦,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此时,我适时抓住学生的的兴奋心态,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相机板书:大猴采了3筐,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接着请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两只猴的采桃情况提出什么问题呢?并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板书问题。
首先解决乘加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先问一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得知道什么?(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可是大猴采的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关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各自动手列式并计算。最后指名交流,重点说说两个算式分别算的是什么。
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思维以方向;并且,学生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强烈,探究的热情高涨,学习兴趣也异常的浓厚,给了思维以充分的.动力,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体验到了乘加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策略,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二、于试一试中尝试,形成解题策略
由于学生是刚刚接触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试一试中还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还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考虑的?要知道大猴比小猴多采的个数,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再算什么?接着学生自己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解题。交流时请学生重点解释每个算式在题目中所表示的意思。然后通过对两道题目(乘加、乘减)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发现:不管是求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还是求大猴比小猴多采的个数,都要先算大猴采的个数;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再用加法算,求大猴比小猴多采了多少个就再用减法算。
学生又经历了一次解题的体验,通过对两道题解题方法的比较,明确并形成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
三、在想想做做时加强,巩固解题策略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此时学生思维已经有些疲倦,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练习题,都是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或生活场景,有公园买票、学生种树,还有兔子拔萝卜等。在完成公园买票这一题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的信息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其他两题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在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关键是什么?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童话场景,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并强化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加强。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意想中时,我还不能灵活地应变,将学生的失误转化为课堂的有机资源。
2、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可以再深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练习中的出现的错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思维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段六步教学法”为数学课堂教学搭建了新的平台。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圆周率的探求,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第一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第二步通过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质疑如何测量圆的周长。
第三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感知体验圆的周长。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测量的方法“绕线法 ”“滚动法 ”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化曲为直”的`原理。
第四步通过合作探讨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观演示,使学生获得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准确测量、实验发现、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诱发学生猜想。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让他们感受猜想成功的喜悦。
第五步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测量、计算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进一步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六步巩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给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为了不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道变式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教了四年级的乘法和除法,感觉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学生的先天素质差了,还是不是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学?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呢?我思考了一下,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材编写者对计算教学的淡化。
编者认为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的教学不需要那么多强调,那些稍微复杂的计算可以让电脑和计算器来代替,于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对这个方面就不够重视。还有就是他们认为我们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外国的教育相比显得是太薄弱了,所以现在得改,得向创新教育方向去努力。因而新教材中淡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2)教材的内容编排对学生的要求太高。
现在的教材内容看似不是那么太多,算起来课时也不多呀。可是,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太多,编起来又比较乱,哪是规定的课时能够完成的了的呀,更不要说让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如此情形怎么办,只有加课时去练习。尤其是计算的单元,只编排了2、3课时,就草草收兵了,所有的计算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口算,并有灵活运用能力,而学生这方面却往往很缺乏,因此很多学生还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回事呢。怎么办?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花大力气去讲,练,再讲,再练罢了。这难道不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减弱,还有就是考试带来的。当然如今的教育制度下,不考试看来是不可能的,而且考试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试的要求往往比教材的要求高。因此我想,编写者们,能否给我们教学评价的下线和上线。也就是说一册书学完了,哪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是考察的重点,哪些是培优的,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一个清楚的认识,免得是就像病人一样,久病乱投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今天上了《梯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较为满意的是,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应该说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具剪剪拼拼,进行了自主探索,并在形式上响应地组织了小组合作交流。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特点。具体在教学中的体现如下:
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出现了多种操作方法,如:一部分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翻转180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公式;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一个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对腰的中点剪下,翻转180度,拼成一个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正好落实了《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学习的理念。尤其突出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实实在在地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当中还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把陌生的知识自主地转化为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了迁移、转化思想。经过课堂小结的点拨,使得这一教学效果尤其明显。
二、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首先,在导课时,创设了请学生帮老师计算电脑桌侧面梯形板的面积多少的问题情境,不仅有效提出了数学问题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其次,创设应用探索出来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的面积来实现的。课堂上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了《标准》对于情景的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探究,是水到渠成,显示了学习的自主性。在获取了知识后马上让学生运用新知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并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三、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体现由简到难的梯度性,关注后进生,也兼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小组合作的成效性不高。
这可以从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地方看出来:一是在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这两种转化方法,但是小组代表上来向全班交流时却只说了一种转化方法(另一种是另外的同学补充的)。难道他们组就这一种?还是他只说了自己的`方法,而没有交流到本组其他同学的方法?第二点是在小组操作交流时,总有个别学生,自己玩自己的,不愿与人合作交流,可能是小组的分工不够明确,学生合作的欲望未被调动起来。这么看来,显然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成效性是相当不理想的!那么如何进行改进呢?我想主要在课堂上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更多地巡视,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学生思维停滞住时适时的加以点拨,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充分体现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缺少学生之间的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这也符合交流应该多元化的现代教学观。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了许多名师的课,互动性强在他们的课堂上是多么地突出!反思本课的教学,就这方面来说还是存在明显不足的。课例中,在学生向全班汇报了转化过程及计算方法后,教师就说:老师请教你,为什么后面还要除以2呢?其实这里老师操之过急了,同时也是大可不必为之的。老师完全可以问学生:听了他的汇报演讲,你们有没有问题请教他?或者考考他呢?让学生来问这个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与意识,给了学生一个发展思维水平的良机,而且很自然地形成了生生交流的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多好!
三、放手的度不够
虽然本堂课的教学与以前传统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进。但还不够精彩的一个主要原因,我想是放得还不够。主要体现在:
小组合作操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时,报告单的设计最后一栏,若能不暗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将更多生成的东西。会使整堂课更加的精彩。说到底,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接受了课程改革新思想的洗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放的度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难、但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点的难度。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课本出现了数格子和列式计算的方法。从整堂课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适当。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好的方面
1、利用猜谜游戏引入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休息兴趣。
2、本节课重在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新课时、我能把题目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探究、结果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体现出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3、教学中、比较关注对学生的评价、从评价中得到启发。
二、不足之处
1、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例2的解题计算方法,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不会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好想法,小组长写出了算式就直接给组员看,合作学习还是流于形式,没能达到合作的效果。
2、课后巩固不到位。如:在完成“小红去商店”的解决问题中,学生都会列式计算“9时-8时40分=20分”在学生口算的`过程,如果能把它转化为“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把这一个过程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会更深刻。
总之,本节课我觉得上的比较成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你结合教材将练习内容进行了拓宽,教学效果也较好,师生配合和谐,是一节另我满意的数学课。
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 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我让学生做了大量的直接简算的题。(我认为计算达不到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5与任何双数相乘”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根据以前的教学我发现,其实学生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比如算几套课桌椅价钱的问题,学生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也就是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我在教学内容这部分时,学生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学生对于计算的目的是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有这样一道题(80+8)×25,学生完成后,我随即将该题改为“88×25”让学生做,学生做出了两种答案:①、88×25=80×25+8×25=20xx+200=2200;②、88×25=11×(8×25)=11×200=2200。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则将88分成8×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8与25相乘,最后再乘11。
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8与25相乘非常简便,可以凑整。于是想方设法对8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渗透“转化”思想
在学习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动手剪拼,体验“化曲为直”
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选择其中2~3组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如果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
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对比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剪、拼图形和原图形的对比,将圆与拼成图形有关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后面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铺垫。
四、演示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感受知识的形成。
五、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内容,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注重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但本节课的新课时间过长,使得练习不够充分,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已成为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字输入在我们学校是三年级的内容,而从开学初四年级同学的表现来看,形势并不乐观。文字输入指法正确而输入速度比较快的都是家里有电脑,经常有机会接触电脑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也基本如此,由此我思考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拼音的要求:
新课标对1、2年级学生在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也就是说新课标在拼音上的要求是认读,而不要求会写。
而在学习文字输入时,学生使用“智能ABC”——拼音输入的一种,这就要求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既要会认会读还要会写,这就与新课标的要求有所出入。况且三年级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已不太接触拼音,这就给我们的文字输入教学设置了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同学不会拼音或者很生疏,特别是在输入er、ao、yue等字的时候,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困难。
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跟不上:
一二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刚开始知识学习英语中的基本对话,对于单词的拼写以及26个英文字母都不做要求。而我们在电脑中输入文字首先就要认识键盘上的大写字母,毕竟这些字母和学生学过的拼音是有区别的。学生不仅要认识键盘上的字母,还要学生能熟悉每个字母的位置,这样才能在文字输入的学习中既有正确的指法,又有一定的速度。而这些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难达到。这就是学生学习文字输入的另一个障碍。
实践的时间不多: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多实践、多操作。信息技术的课时安排是每周一课时,在学习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利用上课的时间来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只能利用回家的时间进行复习或练习,而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就会在这一个星期中把所学的内容渐渐遗忘,这就造成了个别有条件的同学在操作、输入方面很熟练,形成学生之间强烈的反差。
上述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文字输入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大。因此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合理安排,借助一些打字软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会熟练输入文字,并定时的做一些复习练习,希望学生在文字输入方面有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