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4篇

2023-08-24 21:48:49教学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4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

  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你们知道“人间天堂”指的是哪里吗?“人间天堂”是说什么意思呢?

  2、你们想欣赏一下西湖的风光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

  1、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宋代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板书“苏轼”)

  2、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4、再读、解题:

  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诗。强调注意课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师:讲解生字

  3、师: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

  4、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5、齐读。

  四、渗透方法,理解诗句,加深感悟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将古诗读得流利而富于节奏,可是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齐学习理解诗句,看看苏轼如何用这短短28个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学习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

  ①先齐读。

  ②提出疑问。(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讲解单个字的解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可结合注释、图画,发挥想象理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光潋滟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峦迷蒙的样子。想象:下雨天云雾迷茫的样子你见过吗?这个时候去看山是什么样的?

  ④结合单个字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气候下的景色?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齐读,读出烟雨迷茫的朦胧美感,和阳光明媚、波光闪动的美。

  5、当诗人看见这丰富而美好的画面,会是什么心情呢?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更喜欢晴西湖还是雨西湖?为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出你的喜爱。(喜欢晴西湖的读第一句,喜欢雨西湖的读第二句)

  那么,诗人喜爱的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那雨天的西湖?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都喜欢。(晴方好、雨亦奇)

  过渡:对,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那么美!这不禁让诗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总结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先解释单个字,再根据单个字的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师:西施美不美?诗人把什么比作西施?诗人怎样评价西施的美?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还美吗?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生的美)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

  ③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

  (引导理解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因为都有一个“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不需外物衬托,不需人为修饰的独特的天然的美!)

  哪个字最能体现西湖的这种美?还是一个总字,看起来是在写西施的美,实际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那么美,一个“总”字将西湖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得惊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

  五、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今天我们不能去到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师配乐朗读,生闭目想象:(如时间不允许,则教师配乐读古诗)

  这一天,阳光明媚,苏轼与几位好友相约畅游西湖,他们泛舟湖上,饮酒赏景,西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荡漾,闪烁耀眼,向人们展示着它美丽的风貌。诗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当诗人正沉醉于这山水美景,忽见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原来下雨了,你再看这雨天的西湖吧,云雾迷茫,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致。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诗人不禁咏出这样的诗句,读——师生齐读。

  就让这美景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一读!

  能背一背吗?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诗人苏轼带我们领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同时又用一个奇妙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韵。

  六、拓展学习,活化文本,综合发展

  1、过渡: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首。

  2、课后作业:朗诵全诗,鼓励背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是难点。

  教具准备:挂图、教棍儿、音乐播放器:《春江花月夜》(可惜没有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杭州的西湖吗?

  说说你眼中的西湖。自古以来,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西湖有十大胜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白蛇和许仙的神话故事就与断桥有关)等。西湖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来赞美西湖这一人间仙境。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就为世人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二、理解诗的题目

  生读题目,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吗?

  生: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生:这是苏轼赏风景时写的。

  生:苏轼和朋友在饮酒。

  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三、走近作者

  同学们,你搜集了那些有关苏轼的材料,请展示一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

  当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呆了三年多,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苏轼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当初苏轼被贬,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后来,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东坡肉”。将来大家有机会去杭州旅游时,可以亲自品尝一下东坡肉这道美味。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你通过朗读这首诗,认为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当苏轼和朋友正在饮酒时,到底是怎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1、重点指导难读字。

  潋滟、蒙(多音字,本课读二声)亦(人云亦云、不亦乐乎)、欲、妆

  自由试读,指名读,组词。

  2、七言诗如何加停顿?试着加上,读一读。

  指名试,生齐读。

  3、大家会正确读诗了,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意思?

  怎样理解诗意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看下面的注释;问老师;查资料;多读几遍,其义自见。)

  师:其实呀,还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反复诵读来理解,好,同学们,就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反复读读,来理解诗的意思吧。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苏轼饮酒的画面;太阳高照,波光粼粼;有山有水;西湖;雨;雾气升腾;)

  你从哪句诗里读出来的?

  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像金子般闪动。)想象湖水很美的画面。

  为什么会这么美啊?

  (因为是晴天。湖面好像是一块翡翠,像金子般耀眼。)师板书:晴方好。

  师:穿越水面,你还看到什么?

  生:小鱼在晒太阳。

  生:青蛙在唱歌。

  师:这么美的景色都融在诗的第一句中,女同学来试试。/男同学也来试。

  师:晴天的西湖这么美,苏轼跟朋友们一起饮酒作诗,多么开心!可是,忽然之间,变天了!

  师范读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也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雨天的西湖的景色有何特点?

  (想象画面:雨下到西湖里,像珍珠一样。)

  师:怪不得,我们的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二句。板书:雨亦奇

  读了这句诗,你认为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受到下雨的影响?(还是很开心)

  出示挂图,欣赏雨中的西湖美景。

  晴天的西湖很美,雨天的西湖也很美。再读诗歌前两句。(前两句是写景)

  诗人泛舟西湖,一天之中饱览了西湖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心情无比激动,写下了这千古绝句。

  再读读后两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诗人把西湖和西施相比。

  你了解西施吗?(她是越国的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有沉鱼之美)

  此时此刻,你站在西湖上,你想把西湖比作什么呢?

  (比作明亮的镜子;比作一块翡翠)。

  师:那为什么苏轼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因为西湖无论晴天或雨天都很美,跟西施一样都是天生丽质,所以西湖也被叫作西子湖。把西湖比作西施,给西湖增加了动感和活力。板书:总相宜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流下了永恒的画卷。自古以来,苏轼的这首诗成为人们赞美西湖美景的典范之作,是对西湖美景的最全面的评价。咱们一起来试着背诵吧!

  个人背,齐背。

  五、加深理解,拓展

  1、师:此时此刻,加入咱们正乘坐画舫在西湖上游览,你最想说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丽的画面)

  晴天的西湖,太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正好展示着西湖的美丽;下雨了,山中云雾迷蒙,景致也很奇妙。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2、其实,还有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小黑板)大家来试读一下:(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伴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总共5首,其一咱们背过: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你还能引用哪首诗来抒发自己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

  咱们曾经背过的一首古诗就是写西湖荷花的,还记得吗?

  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布置作业

  自己积累背诵两首赞美祖国风光的诗,准备参加古诗背诵比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3

  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你们知道“人间天堂”指的是哪里吗?“人间天堂”是说什么意思呢?

  2、你们想欣赏一下西湖的风光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

  1、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宋代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板书“苏轼”)

  2、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4、再读、解题:

  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诗。强调注意课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师:讲解生字

  3、师: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

  4、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5、齐读。

  四、渗透方法,理解诗句,加深感悟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将古诗读得流利而富于节奏,可是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齐学习理解诗句,看看苏轼如何用这短短28个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学习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

  ①先齐读。

  ②提出疑问。(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讲解单个字的解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可结合注释、图画,发挥想象理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光潋滟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峦迷蒙的样子。想象:下雨天云雾迷茫的样子你见过吗?这个时候去看山是什么样的?

  ④结合单个字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气候下的景色?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齐读,读出烟雨迷茫的朦胧美感,和阳光明媚、波光闪动的美。

  5、当诗人看见这丰富而美好的画面,会是什么心情呢?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更喜欢晴西湖还是雨西湖?为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出你的喜爱。(喜欢晴西湖的读第一句,喜欢雨西湖的读第二句)

  那么,诗人喜爱的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那雨天的西湖?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都喜欢。(晴方好、雨亦奇)

  过渡:对,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那么美!这不禁让诗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总结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先解释单个字,再根据单个字的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师:西施美不美?诗人把什么比作西施?诗人怎样评价西施的'美?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还美吗?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生的美)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

  ③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

  (引导理解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因为都有一个“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不需外物衬托,不需人为修饰的独特的天然的美!)

  哪个字最能体现西湖的这种美?还是一个总字,看起来是在写西施的美,实际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那么美,一个“总”字将西湖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得惊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

  五、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今天我们不能去到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师配乐朗读,生闭目想象:(如时间不允许,则教师配乐读古诗)

  这一天,阳光明媚,苏轼与几位好友相约畅游西湖,他们泛舟湖上,饮酒赏景,西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荡漾,闪烁耀眼,向人们展示着它美丽的风貌。诗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当诗人正沉醉于这山水美景,忽见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原来下雨了,你再看这雨天的西湖吧,云雾迷茫,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致。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诗人不禁咏出这样的诗句,读——师生齐读。

  就让这美景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一读!

  能背一背吗?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诗人苏轼带我们领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同时又用一个奇妙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韵。

  六、拓展学习,活化文本,综合发展

  1、过渡: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首。

  2、课后作业:朗诵全诗,鼓励背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

  1、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三 、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怎样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这首诗。

  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

  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力训练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美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疑点

  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

  解决办法

  1.多读品味。

  2.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播放课件,适当点拨。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 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 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 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 教师推荐学法,课件一: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是否讲出重点词的意思。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 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熟读成诵,解疑问难。教师还要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及时的补充及评讲的过程中对古诗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进一步欣赏古诗作好铺垫。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首古诗,并且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 教师提出建议,课件二(诗歌审美三法: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 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我仿佛看到美丽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三(观看美女西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课件四(观看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不难答出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和我们一样,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美:(比西子)总相宜

  西湖山水

  雨——亦奇

  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6

一、课前谈话

  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那些地方?你们知道“人间天堂”指的是哪里吗?“人间天堂”是说什么意思呢?

  2、你们想欣赏一下西湖的风光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

  1、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宋代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板书“苏轼”)

  2、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4、再读、解题:

  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诗。强调注意课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师:讲解生字

  3、师: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

  4、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5、齐读。

四、渗透方法,理解诗句,加深感悟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将古诗读得流利而富于节奏,可是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齐学习理解诗句,看看苏轼如何用这短短28个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学习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

①先齐读。

②提出疑问。(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讲解单个字的解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可结合注释、图画,发挥想象理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水光潋滟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峦迷蒙的样子。想象:下雨天云雾迷茫的样子你见过吗?这个时候去看山是什么样的?

④结合单个字的解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这两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气候下的景色?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齐读,读出烟雨迷茫的朦胧美感,和阳光明媚、波光闪动的美。

  5、当诗人看见这丰富而美好的画面,会是什么心情呢?带着愉悦的心情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更喜欢晴西湖还是雨西湖?为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出你的喜爱。(喜欢晴西湖的读第一句,喜欢雨西湖的读第二句)

  那么,诗人喜爱的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那雨天的西湖?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都喜欢。(晴方好、雨亦奇)

  过渡:对,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是那么美!这不禁让诗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总结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先解释单个字,再根据单个字的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师:西施美不美?诗人把什么比作西施?诗人怎样评价西施的美?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还美吗?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生的美)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重读:总)

③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她们有什么相通之处?

(引导理解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因为都有一个“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不需外物衬托,不需人为修饰的独特的天然的美!)

  哪个字最能体现西湖的这种美?还是一个总字,看起来是在写西施的美,实际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总是那么美,一个“总”字将西湖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得惊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

五、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今天我们不能去到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师配乐朗读,生闭目想象:(如时间不允许,则教师配乐读古诗)

  这一天,阳光明媚,苏轼与几位好友相约畅游西湖,他们泛舟湖上,饮酒赏景,西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荡漾,闪烁耀眼,向人们展示着它美丽的风貌。诗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当诗人正沉醉于这山水美景,忽见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原来下雨了,你再看这雨天的西湖吧,云雾迷茫,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致。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神往!诗人不禁咏出这样的诗句,读——师生齐读。

  就让这美景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一读!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诗人苏轼带我们领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同时又用一个奇妙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韵。

六、拓展学习,活化文本,综合发展

  1、过渡: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首。

  2、课后作业:朗诵全诗,鼓励背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7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诗人苏轼,介绍了苏氏父子在文学中的成就,也说了苏家小妹的才华出众,孩子听得很出神。接着问写哪里的风光?孩子大声回答:“西湖”“谁知道西湖?”孩子说了一些关于西湖的,有个孩子说:西湖也叫西子湖。“谁知道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吗?西子指什么?”一生说:“西子也叫西施。”一生补充说:“西子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美女。”

  说完了西子,我们再次回到西湖,为什么西湖叫做西子湖?可以想象西湖有着和西子同样的————美丽。请同学读读诗,找出关于把西湖比作西子的诗句。孩子开始读书了,很快有人说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孩子读诗,说说他们的理解,把欲的意思解出来了,其余的很多迎刃而解,在大家的补充说明中,我再次小结。接着过渡到,“为什么西湖能够和西子那么美呢?它美在哪里?”再从诗中找。孩子们再读,很快找出是前两行诗,孩子们结合注释来理解,理解晴朗(牛牛范文☆)时的西湖和下雨时的西湖同样的美丽,同样都是奇妙的,从而理解了下面的比喻。再让孩子朗读古诗,让孩子分男女生来读,小组来读,再试着背诵。这堂课总的感觉还是非常顺利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8

  教学流程

  一、揭题,解题。

  1、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人们自然就想到——西湖。你们去过西湖吗?在你的印象中西湖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来说吗?(或看完课件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板:饮湖上初晴后雨

  3、师:谁写的?板:苏轼

  师:课前同学们特意去搜集过资料,你都知道些什么?(生交流)

  师小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与父亲苏荀,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杭州当过官。这首诗就是他在杭州当官时写的。

  4、师:(齐读诗题)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生自由说

  师点拨:起初晴天,后来下雨了。……读题

  讲苏轼在湖上饮酒…………读题

  5、师这首诗的 题眼该是哪个字(晴 雨)

  二、读诗句,读正确。

  1、师: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生自由读

  2、师:反馈:在朗读时,哪个词特别难读……指名读

  指名读诗句

  三、晓诗意,悟诗情。

  1、师:哪句是写晴天的西湖,哪句写雨天的西湖?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习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师引导:

(1)“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板:释

(2)解释这句诗,哪个字应该调换一下顺序?(晴)生重新解释诗句板:调

(3)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板:补……生解释诗意

(4)解释时还要板:猜 换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吗?生说师引导

  师:(1)诗人喜欢晴天的西湖吗?你从哪个字看出?(好)

(2)引读 师:晴天的西湖好在美在哪?……生“水光潋滟”

(3)师(指着图):这就是水光潋滟的 湖面,你能用别的词来描述吗?(生自由说)

(4)师是啊,晴天的阳光照到湖面上,银光闪闪,是那么美丽,其实晴天的西湖还有许多美景呢!……生闭眼师描述一段优美的文字……(听完后)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是啊,这就是晴天的西湖,所以诗人说……引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6)师:一个“好”字写出了西湖晴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真是一字千金啊!

  师:雨天的西湖,诗人喜欢吗?从哪儿看出?(奇)

  这雨只让西湖的山云雾迷濛吗?请想像一下这雨还让哪些景物更加生动了?

(生想像说话:因为有雨,西湖的()更加( )。

  师:难怪诗人说……引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3、学习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在目睹了西湖的晴雨之后,诗人认为一个“好、奇”,远远不能写出西湖美,不能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此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引读句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这两句诗是至今为止赞美西湖中最妙的两句。谁来说说它的意思(生解释)

  师:你觉得这两句妙在哪里?……读

  四、配乐诵读

  1、师:学到这,你们是否为西湖的美景所打动,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带着诗人的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首诗吗?配乐朗读。

  2、师:同学们,我觉得美的诗,光读还不够。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生试背……指名背

  五课外拓展

  师:西湖的美,美在它的淡妆浓抹,美在它的千姿百态,这不还有两首写西湖的诗。生自读、反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 认识“亦、妆”两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 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 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

  一、谈话切入,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没去过的同学也关系,今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西湖看看吧!(播放西湖的幻灯片)

  二、组织合作,自主探究,小组汇报,相互补充,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1. 理解诗题意思,介绍作者;

  2. 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3. 出示诗句中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 将词语带入诗句,自由读诗;

  5. 小组分工合作,出示学习方法:读——提出疑问——借助注释解疑——再读;

  6. 小组汇报诗意,指名补充;

  7. 师说诗意,生说对应的诗句;

  三、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1.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诗句的重音和停顿;

  2. 师介绍西湖与美女西施的相通之处,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 配乐有感情朗读;

  4. 师范读,生想象情境;

  四、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1.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2. 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读给大家听,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在授课时,老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西湖的图片,由欣赏画面引出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创设了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自然过渡。对于课题的解释深入浅出,本首诗有一些字音较难,所以我设计了比赛的方式赛读词语,体现了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习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实践当中,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师深入学习组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进程或走向。对于诗意的理解在学生互相帮助、补充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适时点拨。在师范读生想象画面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还处于培养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这一环节应更加扎实,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从本首诗还可以进行拓展,布置研究性作业,由课内指向课外。如果教师把古诗板书在黑板上就更好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流程

  一、揭题,解题。

  1、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人们自然就想到——西湖。你们去过西湖吗?在你的印象中西湖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来说吗?(或看完课件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板:饮湖上初晴后雨

  3、师:谁写的?板:苏轼

  师:课前同学们特意去搜集过资料,你都知道些什么?(生交流)

  师小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与父亲苏荀,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杭州当过官。这首诗就是他在杭州当官时写的。

  4、师:(齐读诗题)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生自由说

  师点拨:起初晴天,后来下雨了。……读题

  讲苏轼在湖上饮酒…………读题

  5、师这首诗的 题眼该是哪个字(晴 雨)

  二、读诗句,读正确。

  1、师: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生自由读

  2、师:反馈:在朗读时,哪个词特别难读……指名读

  指名读诗句

  三、晓诗意,悟诗情。

  1、师:哪句是写晴天的西湖,哪句写雨天的西湖?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习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师引导:

(1)“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板:释

(2)解释这句诗,哪个字应该调换一下顺序?(晴)生重新解释诗句板:调

(3)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板:补……生解释诗意

(4)解释时还要板:猜 换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吗?生说师引导

  师:(1)诗人喜欢晴天的西湖吗?你从哪个字看出?(好)

(2)引读 师:晴天的西湖好在美在哪?……生“水光潋滟”

(3)师(指着图):这就是水光潋滟的 湖面,你能用别的词来描述吗?(生自由说)

(4)师是啊,晴天的阳光照到湖面上,银光闪闪,是那么美丽,其实晴天的西湖还有许多美景呢!……生闭眼师描述一段优美的文字……(听完后)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是啊,这就是晴天的西湖,所以诗人说……引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6)师:一个“好”字写出了西湖晴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真是一字千金啊!

  师:雨天的西湖,诗人喜欢吗?从哪儿看出?(奇)

  这雨只让西湖的山云雾迷濛吗?请想像一下这雨还让哪些景物更加生动了?

(生想像说话:因为有雨,西湖的()更加( )。

  师:难怪诗人说……引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3、学习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在目睹了西湖的晴雨之后,诗人认为一个“好、奇”,远远不能写出西湖美,不能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此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引读句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这两句诗是至今为止赞美西湖中最妙的两句。谁来说说它的意思(生解释)

  师:你觉得这两句妙在哪里?……读

  四、配乐诵读

  1、师:学到这,你们是否为西湖的美景所打动,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带着诗人的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首诗吗?配乐朗读。

  2、师:同学们,我觉得美的诗,光读还不够。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生试背……指名背

  五课外拓展

  师:西湖的美,美在它的淡妆浓抹,美在它的千姿百态,这不还有两首写西湖的诗。生自读、反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1

  课前准备:1、西湖风景图片。2、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俗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号称"人间感觉"的杭州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杭州西湖",那里风光迷人,景色神奇。古来人们一直有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炼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大家想观赏一下吗?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认为是描写西湖的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用直观的图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风光,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 质疑问难

  1、看多媒体演示,听范读。

  2、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3、指名试读。

  4、读了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 汇报交流

  1、借助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通过自学,你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喜欢哪句诗的描写?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的景象,以及体会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贴切生动)

  四、再读感悟 情感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听范读,欣赏演示的景色。

  3、边读边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

  4、试着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拓展练习

  1、如果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想怎样做?

  2、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学生自读。

(多种方式赞美西湖,体现学科整合)

  六、教师总结

  苏轼在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谳诗句,悟诗意。

  2、分级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材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以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练习题

  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西湖的诗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填写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较更好。

  由于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3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通风姿。

  本诗的难点应该是重点词的理解及对诗描绘的意境的把握上。因此,课堂上,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首先,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本单元需要积累的谚语入手,播放苏杭的画面。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冥想:“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通过一系列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篇14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在教学时,由于缺少经验和技巧,再加上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成功的地方少,而不足的地方是太多了,下面反思如下:

  因为所教的对象是农村的孩子,见识不广,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接着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理解题意。然后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

  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指导,让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最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

  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本堂课中,因为在对学生理解诗意的'引导不够好,导致在我提问时积极回答问题的人太少,课堂死气沉沉,一点也不活跃,用一个词来概括——沉闷。总之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