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2023-08-17 13:47:05教学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优秀7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多音字,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轻蔑、沉寂、呻吟等词语。

  2、抓住“隔行分段”,了解四部分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能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

  师:看到过夜莺鸟吗?它的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去聆听夜莺神奇的歌声。

  课文说的是一只夜莺鸟吗?

  师: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你对苏联卫国战争了解多少?(读读词语手册50页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字词

  师:课文读了几遍,(预习得很充分,有勇气接受许老师的挑战吗?)

  剥削钉子空旷瓶塞

  削皮钉钉子空隙边塞(多音字)

  耷拉蘑菇(轻声)

  轻蔑呻吟宛转毁灭(指出毁字中左上部分的笔顺)

  2、隔行分段

  师:再考个难点的。这篇课文的段落格式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3、内容概括

  师:第一部分在写什么内容呢?快速浏览第一部分。诱敌。

  再浏览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带路,歼敌,再诱。

  师:谁能加上时间,适当的连接词,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三、浅谈印象,切入重点

  1、读了这个故事,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师: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请你自由读引诱敌人这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想,把感受到机智勇敢的词句用横线画起来。

  四、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语言描写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抓住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表面上是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

  2、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装傻;东拉西扯的避开敌人的盘问。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师:小夜莺那时心里想着些什么?

  2、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恨,小夜莺啊,你为什么不直接斥责德军呢?

  (要这样说呢?他目的是让敌人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话。)

  3、朗读指导

  4、分角色来读读。

  师:从人物的语言中读出一个聪明的小夜莺。(板书:语言)

  师:在与军官的对话中,还有一些精彩的句子能体现夜莺聪明勇敢的,你能找出来吗?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小夜莺是在答非所问(装糊涂),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孩子。

  1:军官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顽皮的孩子。)你们认为呢?

  师:你认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男孩说的话呢?

  2、指导朗读

  2、神态描写

  过渡: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甚至外貌的.描写去体会。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3、动作描写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1句中那些动作词能反映出孩子的贪玩和天真?请在书上用三角符号画出来。(“唱、叫、甩、打、弯、拾、踢”)

  2小男孩仅仅是在玩吗?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句话。

  他真的把身边的军官忘了吗?

  3小男孩的镇定和从容能用朗读的语气体现出来吗?

  4小结: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顽皮的小孩!其实,小夜莺是在麻痹敌人,也在向游击队传递着敌情。

  五、小结深化,诉说感受

  小结: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位小英雄说?写一写。

  交流

  一袭“冲击”,几掀波澜——执教《夜莺的歌声》之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时代背景刘杰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回想一下,文中的夜莺是之谁?(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作者用“隔行分段”,把文章分成了几几部分?(分成了四段。)

  (二)、默读全文,把握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板书:歌声诱敌歌声传情歌声歼敌歌声再起)

  谁能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并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边诱敌。)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机智、爱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爱国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一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

  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那是为什么呢?

  指导朗读(板书:语言)

  文中还有很多小夜莺与军官的精彩对话,体现了夜莺的聪明勇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小男孩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小夜为什么不直接骂德军呢?

  指导朗读。

  预设二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小男孩的天真顽皮)小夜莺真的只是个贪玩的小男孩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指导朗读。

  预设三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小夜莺真的很快活吗?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我们今后习作写人的文章时,塑造人物形象也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入手,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

  13

  夜歌声诱敌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多音字,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轻蔑、沉寂、呻吟等词语。

  2、抓住“隔行分段”,了解四部分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能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

  师:看到过夜莺鸟吗?它的歌喉清脆甜美,是鸟类中有名的歌唱家之一。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去聆听夜莺神奇的歌声。

  课文说的是一只夜莺鸟吗?

  师: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你对苏联卫国战争了解多少?(读读词语手册50页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字词

  师:课文读了几遍,(预习得很充分,有勇气接受许老师的挑战吗?)

  剥削钉子空旷瓶塞

  削皮钉钉子空隙边塞(多音字)

  耷拉蘑菇(轻声)

  轻蔑呻吟宛转毁灭(指出毁字中左上部分的笔顺)

  2、隔行分段

  师:再考个难点的。这篇课文的段落格式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3、内容概括

  师:第一部分在写什么内容呢?快速浏览第一部分。诱敌。

  再浏览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带路,歼敌,再诱。

  师:谁能加上时间,适当的连接词,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三、浅谈印象,切入重点

  1、读了这个故事,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师:一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孩子机智地与敌人斗志斗勇,真是了不起啊!请你自由读引诱敌人这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想,把感受到机智勇敢的词句用横线画起来。

  四、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学生汇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语言描写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抓住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表面上是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

  2、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小男孩是在装傻;东拉西扯的避开敌人的盘问。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1、师:小夜莺那时心里想着些什么?

  2、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内心的愤恨,小夜莺啊,你为什么不直接斥责德军呢?

  (要这样说呢?他目的是让敌人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麻痹敌人,让敌人消除戒心,相信小男孩的话。)

  3、朗读指导

  4、分角色来读读。

  师:从人物的语言中读出一个聪明的小夜莺。(板书:语言)

  师:在与军官的对话中,还有一些精彩的句子能体现夜莺聪明勇敢的,你能找出来吗?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小夜莺是在答非所问(装糊涂),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皮孩子。

  1:军官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顽皮的孩子。)你们认为呢?

  师:你认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小男孩说的话呢?

  2、指导朗读

  2、神态描写

  过渡: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神态、动作、甚至外貌的描写去体会。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什么含义?真的很快活吗?)

  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可见小孩的胆量非常大。

  (德国军难道一点儿也不可怕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3、动作描写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1句中那些动作词能反映出孩子的贪玩和天真?请在书上用三角符号画出来。(“唱、叫、甩、打、弯、拾、踢”)

  2小男孩仅仅是在玩吗?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句话。

  他真的把身边的军官忘了吗?

  3小男孩的镇定和从容能用朗读的语气体现出来吗?

  4小结: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顽皮的小孩!其实,小夜莺是在麻痹敌人,也在向游击队传递着敌情。

  五、小结深化,诉说感受

  小结: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位小英雄说?写一写。

  交流

  一袭“冲击”,几掀波澜——执教《夜莺的歌声》之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

  教学难点:读文理文

  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共37个)朗读1—24,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颜色跟树叶差chà不多不知在削xiāo什么转zhuǎn眼间谁教jiāo你这样吹哨子的夜莺倒dào是只有我一个村子就着zháo火了俩liǎ人并排着走胳膊bo”反馈倾听的情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5—37,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削xiāo喂wèi哨shào

  挺tǐng斯sī甩shuǎi

  踢tī枪qiāng防fáng

  鬼guǐ汉hàn滚gǔn

  毁huǐ惯guàn屑xiè

  拧nǐng蘑mó呻shēn

  吟yín宛wǎn

  4.运用反复手法,训练进步生根据拼音识字。

  5.组织学生标画重要词语。

  垂头丧气沉寂

  木屑盘问不慌不忙

  杂草丛生蘑菇

  埋伏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以防万一

  凝神鬼子汉子

  兴致勃勃口哨

  呻吟断断续续

  烧毁

  6.教师过渡,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在排版上的特点:24、34、35后边的空行,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列出二、三、四部分的小标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敲定第一部分的小标题。

  1—24带路(盘问)

  25—34埋伏

  35枪声

  36—37歌声

  7.学生教师指导和课件的帮助下,整体把握并反复表述课文的要内容并小练笔:

  课文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

  8.教师小结:(1)利用课件指导写字:鬼毁惯喂滚;学生对照课后的格子注音、临写。(2)组织学生查字典;(3)形近字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和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导入,学生朗读课文的题目。

  2.学生整体表述课文内容:

  课文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

  3.教师过渡,拎出主要人物“小夜莺”,切入第一部分的'教学,训练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

  4.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小夜莺的形象,教师相机提出问题:(1)这个孩子穿着很特别,他穿的是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从他的穿着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在战争中生活的孩子很机警,老师这样说有没有道理?(2)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小夜莺的机警呢?理解“这歌声停了一会儿”。

  5.学生齐读第1—3,在朗读中体会小夜莺的机警,利用句子点评小夜莺的形象:小夜莺是个的孩子。

  6.教师过渡:你们认为小夜莺是个机警的孩子,可是鬼子军官可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7.学生默读4—19,表述敌军官的评价:坏家伙,蠢东西。

  8.教师承接,提出问题:敌军官这样评价小夜莺,是有他的根据的。根据在哪里?在敌军官和小夜莺的对话里。你们把他们俩的对话用横线标记出来。

  9.学生标记完毕,师生对读,每两句对话结束,教师顺势承接引导学生理解“蠢东西”(在对话中穿插对双关语深意的理解)

(1)军官问了一个问题,小夜莺却给出了两个答案,回答问题东扯西拉,所以军官认为他是个——蠢东西。

(2)军官问人,小夜莺却答了一连串的动物名称,答非所问,所以军官认为他是个——蠢东西。

(3)明知道军官生气了,小夜莺却还傻乎乎地当面叫人家“野兽”,所以军官认为他是个——蠢东西。

(4)明知道敌人要去干坏事,却还心甘情愿地替人家引路,所以军官认为他是个——蠢东西。

  10.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军官问了四次,小夜莺的回答前三次东扯西拉、答非所问,只有一次回答得明白无误,只有哪一次答得很准确?看来小夜莺真是个蠢东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11.教师引导学生:(1)联系后文表述理由;(2)利用“不仅……而且……”来点评小夜莺的形象。

  12.教师过渡:小夜莺不仅机警、聪明,而且还很勇敢。听老师朗读20—24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小夜莺的勇敢呢?

  13.学生表述,教师承接:

(1)敢和敌人的头头军官并排走路,这就叫——勇敢。

(2)和敌人在一起,却显得轻松自在,这就叫——勇敢。

(3)当着敌人的面,敢答非所问,这既叫聪明,又叫——勇敢。

  14.教师训练学生朗读第20段,在轻松的语调中感受小夜莺的勇敢。

  15.学生有条理的总评小夜莺的形象。

  16.教师过渡,学生默读课文第二、三、四部分感受小夜莺的形象。

  17.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文末的泡泡,感受文章在表达上首尾照应的特点。

  18.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某些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设疑:这里的夜莺是鸟儿么?

  2. 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同课文

  2. 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3. 理解词义: 空旷,沉寂,搭拉,轻蔑,凝神,兴致勃勃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 讨论: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

  3. 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以歌声为线索展开叙述

  五、布置作业

  1. 想一想,填一填

  肖—(哨)—(口哨) 廷—( )—( ) 仓—( )—( )

  方—( )—( ) 肖—( )—( )

  2. 填一填,读一读

  一(个)士兵 一( )上衣 一( )蘑菇

  一( )劲头 一( )木头 一( )鸟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读懂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词语

  2. 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读懂第一段

  1. 指名朗读第一段

  2. 提出疑问:“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说明了什么?

  3. 学生回答,可见出示相应的句子

  4. 指导朗读: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小夜莺的心思的句子要注意语气

  (二) 阅读第二段,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 读前提出疑问:小孩子在路上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啊?

  2. 指导朗读:同学们可以读出小夜莺的机灵吗?

  (三) 学习第三段

  1. 指名朗读第三段。

  2. 讨论: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四) 读读想想,学习第四段

  1. 默读第四段,说说你读懂什么了?(学生踊跃回答,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2. 老师:最后一节有什么用?

  3. 指导朗读:这是一只勇敢的小夜莺,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朗读本段吧

  三、 总结课文

  1. 讨论:在你眼里,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啊?(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等等)

  2. 布置作业

  按要求抄出文中的句子。

  描写军官神态的句子:

  描写小孩机灵的句子:

  读一读,仿一仿

  1.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仿写:的公路穿过,穿过,直抵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6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也是科学家,与邓稼先有着五十年的友情。他写邓稼先大气磅礴,始终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为背景,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来写,显示作者博大深远的视野,并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的形象。邓稼先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因此,精心设计导语就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 “两弹元勋”的距离。  整个教学过程呈三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该课的教学流程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将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可操作性较强,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受到熏陶,进而上升为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鲜明地突出了注重知识,注重过程,同时还十分注重方法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精神,这正是当前语文新课改革应大力倡导的'一种做法。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篇7

  整体而言,这篇课文的教学还是挺不错的。

  成功之处:

  1、课题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抓住同学们的目光,使他们对我的课堂充满兴趣以致整节课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我想到了一个创意,在课前加入歌曲《明天会更好》的清唱环节,使同学们一开始就对我的课堂感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节课至少有一半是成功的。

  2、图片展示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让学生懂得战争是无情的、是冷漠的、是罪恶的,让学生受到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3、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讲得细致、到位。把学生可能会读错的音、会写错的笔画做了很好的强调和说明,相信这样精细的讲解之后,学生在生字的读写方面将大大减少错误。

  4、提问方式新颖,促进了学生参与课堂并积极回答问题。如:在读生字和辨字形的环节,我采用了小组轮流一个一个起来回答的方式,保证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互动。

  5、基本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突发事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

  6、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环节效果不错,出彩。

  7、在激励学生方面也做得不错,基本做到了赏识教育的要求。并在课程快结束时加入齐声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广为流传的部分,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创意不错。

  尚有不足:

  1、背景资料的介绍没有结合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显得突兀、不连贯,没有做好上下的承接工作。

  2、在词语理解方面,没有做到联系上下文,只顾着说词语的意思,却没有让学生去理解、感悟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并依此去体会这些词语所在语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时间分配不当。本课篇幅太长,初读时让学生出声朗读是一个失误,浪费了大量时间。应该由学生采用浏览、默读的方式代替出声朗读课文。也是因为这一点失误,导致第一课时的时间紧张,部分内容没有讲精讲透就草草收尾,还使课堂拖延了五分钟。

  4、在过渡的处理上仍显稚嫩。机械地一部分一部分进行教学,过渡不自然,没有做到承上启下。

  5、在讲解“首尾照应”这个点时,讲的不够深入,没有具体到句子与句子的一一对应,只是粗略地指出整个段落。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