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2023-03-24 16:19:00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供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

  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

  教学重点:会朗读 会理解

  教学的难点: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

  二、了解诗人

  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

  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

  (1)提出听读要求:

  ①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②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

  ①问:“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学生回答)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

  ②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行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老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欢、闲适的意境。)

  2、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会理解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学全诗,看谁在自学后,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的理解最透彻。

  (1)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说说对诗中部分字词的理解。

  (2)学生谈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学生说说各句的大意,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板书)。

  3、考学生的欣赏的能力(完成会欣赏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全诗。

  (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欢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

  (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三、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四人小组自由选择学习2~6自然段。要求是:每到一处你都见到了什么?他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能读出他们的特点么?

  四、汇报情况

  1、海水:

  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⑵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⑶ 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2、海底: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3、海滩: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4、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五、朗读竞赛、作品展示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七、总结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说出海通和尚和石匠们凿乐山大佛的经过。

  3、能找出写乐山大佛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重点:由衷赞叹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通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字词的读音

  乐山 一尊 石匠 凿成 雕像 脚趾 端坐

  情不自禁 赞叹 智慧

  3、齐读全文

  二、自学课文

  1、小组自学讨论,回答问题

  a 乐山大佛坐落在哪里?

  b 海通和尚和石匠们是怎么凿成乐山大佛的?

  c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乐山大佛的大,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d 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检查自学效果

  理解石匠、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赞叹在课文中的意思。

  3、检查指导课文朗读。

  三、学习生字

  扩充词语:拂尘奴隶

  四、延伸学习

  1、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很多驰名中外的古迹,你能说出几个吗?

  2、口头描写他们的雄伟和特点。

  3、按照本文的样子也写一篇有关的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