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1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2022-10-06 10:21:00教学
  •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1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1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以供借鉴。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1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督促,回家家长不说就不认真去学习,这样教师就要和家长共同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

  记得我刚教这个班级的时候每当上课时同学们还没有准备好这节课该用的书啊练习本啊之类的,等我说上课了才开始稀里哗啦的拿书,更不用说提前预习了。开始我很是生气,感到不理解,上了几年的学了怎么这样的好习惯都没有养成呢,于是我就和同学们说下次在上课之前一定把这节课该上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这样会节约时间的。下次上课一部分同学听话了,还有部分同学没按要求去做。我就表扬了做的比较好的同学,下次再上课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很好。所以说老师是最好的引导者。

  二、关注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来说现在的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导致在老人的宠爱下,放任自如,家庭作业不闻不问,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这时候老师就成了最好的父母,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要关注这类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更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极大的兴趣。我们班有一个这样的女孩,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平时她的零花钱是最多的,但是就是不认真学习,平时我留的作业总是不写,理由很多,要不就是弄丢了。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课下我和她交流让她感觉到老师很亲切,老师很喜欢我,这样她就不好意思不完成作业了。还有该表扬的时候我就表扬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是有地位的,这样她的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作业也认真的完成了。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甚至自己都不会,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唯一的学习者。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定期开展“我想对老师说……”主题活动,让学生说自己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这样就得到学生的信任,感觉到老师的爱。每天的课外活动时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样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我就成了孩子的伙伴好朋友。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小组比赛看哪组得的小红花多““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比如在我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次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我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的高,连平时学习不听课的学生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从那时起我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每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每节课都使用,我就选择用多媒体上比较好的课找机会去上。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我们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怎样设计队形的问题”让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自己去设计想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体验到每个环节都与自身的生活有关都那么有趣。

  这样就将课堂教学还原成一种课堂生活,不在呆板,不在僵化,师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创造,共同体味数学的魅力。今后要努力打破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程序,还课堂生动活泼的场面。

  六、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这时老师更应该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老师的心理。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使后进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任何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若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那必然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把知识更好的给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

  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与学过程中一座难爬的高山,尤其在农村,老师怕教作文,学生厌倦作文。从《大纲》我们应了解到: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总之,作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乐学乐写。作文的写作方法有很多,如:怎样审题、立意、组材、修改,怎样安排事序、时序、地序等。如何引导呢?这要求老师灵活安排处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的辐射功能,把学生同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有机的结合来。

  1.把好阅读关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另外,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使学生思路狭窄,难有创新思维,更难有新颖的内容。因此,作为教师,要首先改变观念,为学生的阅读做出科学的指导,为学生做好读物推荐,推荐与教学相关的书籍,推荐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其次,指导好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遵循课内带课外相结合原则,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2.把好练笔关练笔不一定要写整篇文章,可以是一段、几句甚至一句话,只要能运用到刚学的知识就行。让学生写随感,即写自己的`事,身边事,事真,情真。教学中,应坚持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题材,大力鼓励学生写自己的事,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作文同说话一样,也是为了交流,是用书面语言把自己的情感告诉别人,如果能这样培养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是非分明、情感鲜明、敢写真话、敢抒真情的优良作风。教师在拟定作文题目时,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对象――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拓宽题目范围,让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接轨,与他们的思想碰撞。对记述同一活动的作文,学生可以在大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中心,重点自拟作文题目,让学生喜欢哪个就写哪个,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活动作文更具有个性色彩,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3.把握好指导关作文指导过程中,大量的写作方法会被直接体现,学生也最能从教师的指导中感受方法,并能尝试运用方法。情感是儿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若能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进行作文训练,利用朗读作品创设优化情景,进而激发描述情景的动机,移情入文。同时,老师应在生活中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机会和情景。可利用班队会和各种节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见闻;或者给学生在班里的一些职责,在完成职责的过程中有说和写的训练;也可以组织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活动,如故事会、演讲会、墙报等,再根据活动的需要让他们说和写。另外,作文的评议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让基础不等的学生和自己的过去做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作文上附上个性化的评价和鼓励,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3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就是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注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更为严重。实际上,新教材比旧教材最大的进步就是更加注重生活化,只不过是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教学方式而已。近几年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入手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

  一、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数学知识极具逻辑性,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比较枯燥的,而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却非常感兴趣。因此,我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利用农村生活的素材设置情境,让他们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乘法口算”的内容时,我先安排学生对本镇的商铺进行调查,取得第一手数字资料,在具体教学时,我会选择学生掌握的数字资料进行使用。上课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供自己的数据,在讨论时,都晒出自己的数据,积极探讨,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组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把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教学,利用生活信息组织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极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集中到运动场,编成八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成员模拟同地同向、同时两地相向、同时同地反向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了“相遇问题”中常见的专用术语,掌握“相遇问题”中最基本的运算道理。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充当社会角色,培养学生数学的生活意识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就让学生充当社会的某些角色,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例如:让学生充当售货员、装修工人,到农田当农民,做力所能及的农活等。指导学生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安排生活,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之后,让学生到镇里的工厂车间当配件工人;教学“组合图形面积”后,让学生当乡镇的土地管理员,安排他们到农家院落丈量并计算用地面积,巩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当社会的某些角色,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生活实际中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4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探讨论文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剖析

  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影响和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还存在认识的误区,贯彻执行更是阻力重重;对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理解的偏差,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基本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讲授上,教学实效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理念落后,单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课标的要求,仅仅注重字词的书写和训练,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师大都按照教材和参考书按部就班,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加于学生身上,使得缺乏必要生活体验的小学生难以与所学的内容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吸引力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较差。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思考

  前面我们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总体处于一个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与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研究。

  1.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落后。新课改实施以后,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许多教师的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师资力量仍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尽管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大都比较薄弱,处于“两低一高”的状态。一是学历较低,很多教师大都是中师和高中毕业;二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课堂讲授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一高指的`是他们大都年龄较高,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努力工作的后劲不足,很多教师处于熬日子等退休的状态。鉴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积累,忽略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成绩结果,忽略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塑造的传统教学理念,小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和考试的机器。

  2.教学的模式方法单一。笔者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的课堂仍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小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的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掌握课堂的节奏,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扼杀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活力。不难发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逐步使得学生的思想不断被模式化和格式化,导致学生懒于动脑,不善思考,厌恶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与年龄阶段特征适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各种情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效果整体不佳。教学理念、师资的落后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整体不佳的后果。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缺乏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成为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教学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进行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活动,把具有生机的教学形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一种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感的轻松愉悦的享受。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探寻

  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我们认为应该正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认真对照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追求效率高、成效好、气氛活的合作启发式教学。在我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整理归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此和广大同仁分享。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活动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好坏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交流调研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和管理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自觉通过各种形式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同时,教师要认真对照新课标的各类要求,继承优良的教学方式,改善不良的教学习惯,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向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转变和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向平等、开放、合作的教学观念转变的三大转变。

  2.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两个基本转变,一是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的角色向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二是学生学习由被动强迫式的学习向主动式的学习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逐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而言,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敢于摒弃传统以考试和分数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将学生知识增长、能力锻炼和情感培养三者并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学习氛围。

  3.开拓语文教学空间,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来说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归结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上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尽量结合教材的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切实把握好宝贵的课堂时间,多设置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和善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断开拓小学语文教学空间。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课堂。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小话剧表演、课堂朗读比赛、课堂赛诗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圆满愉悦地完成既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到更实在的语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5

【摘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只是让学生掌握有限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积极的影响,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拥抱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理念;渗透策略

  小学教学阶段承担着重要的启蒙任务,并且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显著的作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接受启发,收获重要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教学研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思考,将德育理念进行有机渗透,从而将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高效结合。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如何渗透德育理念。

  一、注重文章的思考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还要读懂文章的内涵所在,从中收获启发。因此,渗透德育理念,可以借助这一类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就以《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篇童话故事,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故事结构,而需要让学生读懂做人要诚信,不自欺欺人的人生哲理,从而引导学生的生活与做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读懂文章,能够知道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为后期的思考感悟做好准备。随后,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故事中思考,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员,用一种旁观的角度来看待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视角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启发。同时教师要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思考和感悟,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从文章中接受启发,收获重要的人生哲理。

  二、引导多维的交流讨论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是一个散发智慧光芒的画面,在沟通交流中,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和观点,从而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就以《亡羊补牢》的教学为例,通过对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但是结合现代教学的思路,很多人提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观点。针对这样的对立面,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之后,则可以让学生以这两个观点作为主题进行多维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谈一谈更认同哪一种观点。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道理的理解,从而加深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形成一种对立面,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也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体会,让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运用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交流讨论,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帮助学生提升对道理的领悟。

  三、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

  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在这些文化作品当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有着很多文学作品值得学生来进行学习。于是,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赏析,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的学习活动。比如在进行《过零丁洋》的教学时,教师除了会讲解诗词的本意,更会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教师可以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这些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进行赏析,感受古人的爱国忠心,从而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怀。再比如,在进行《游子吟》的教学时,教师会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的孝文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开展多样的.演讲活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且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投入实践,发扬这样的孝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教学内容为引导,渗透德育理念,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四、打造有效的实践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渗透德育理念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与掌握。那么,教师要打造有效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就以《我心目中的雷锋》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雷锋的光荣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那么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则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教师主要以参加社会公益为宗旨,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到公益事务中来,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并且在其中感受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从而真正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内涵所在,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发扬与传承。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有效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更好地学习宝贵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实际生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教学优势,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深对德育理念的理解,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德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高效渗透,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莉娅.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6(30):63-64.

[2]张庆红.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16(23):91.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6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一、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不足。不可否认,在现在相当比例的农村小学及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存在问题。校长认为体育学科不是应试科目,在师资力量安排、教学投入以及课程执行等方面存在着不够重视的现象,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能够完全对照课程标准开展教育,认为体育学科是一门副科,教学中随意性较大。从学校与教师重视程度不足方面来看,体育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2.必备体育教学器材匮乏。在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在体育课上能够使用的合格器材较少,不仅品种少,而且数量少。由于办学经费等方面的制约,部分学校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语数学科相关教学器材设备的购置上,对于体育等学科兼顾不足,导致现有的教学设施无法完全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3.教学研究活动成效不高。在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学校在整体教学安排中,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些体育教研活动,没有深入开展和精心组织,教师对于体育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限,导致整个教学研究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切实发挥出对教学活动开展的促进作用。

  4.教学课时出现挤占现象。在农村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随意挤占体育教学时间的现象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在任教语术学科的'同时,还兼任体育学科教学,有时直接就将体育课变为了语文、数学的练习课,这一现象在期中考试前后、期末考试前后表现尤为突出,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没有充足时间。

  5.特长学生发掘培养不力。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着特长生,体育学科也是一样。在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对特长生进行发掘与培养的能力,部分教师半路出家,缺乏过硬的教学技能,即使发掘出了特长生也难以开展有效性的训练,导致这一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二、有效突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思考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薄弱环节,教师以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其开展深入思考,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与提升,主要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重视程度。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学科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将其与学生增强体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结合起来,并上升到全民健身、全民族素质提升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学校要尽可能地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教学师资力量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体育专业出身的教师任教,在教学设施上想方设法满足教学要求,强化对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以科学严肃的专项考核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发展。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够在行动上有效落实,各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当将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作为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教学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加大体育投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作为学校管理层,应当在整体投入安排中统筹兼顾体育教学设施,可以采取对外购置、内部修缮等途径,满足体育教学工作需求。学校还应当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反映本学校办学条件状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在财力扶持方面予以照顾,将体育教学设施投入纳入教育经费预算范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匮乏的困境,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3.加大教研力度,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应当强化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可以按照区域划分的方式,构建结对、辐射两种类型的教学研究团体,以地区龙头校体育教研组牵头,向本区域其他农村小学进行辐射,牵头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以研讨会、座谈会、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让广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进一步汲取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先进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体育教师驾驭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严格执行标准,不得随意挤占课时。学校应当强化对体育课教学的管理工作,严格禁止各学科随意挤占体育教学时间,尤其是在复习环节,更要保证学生体育课能够正常上起来,做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与身体的适当放松相结合,有张有弛,保证学生身心得到调节。同时,严肃课时执行标准也是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得以完成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了教学课时这一基础性条件,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完成。

  5.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农村小学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做有心人,通过运动观察、项目考核等方式,发掘出所任教班级的体育特长生,在教学中予以有意识的培养,如适当提高训练难度、加大训练量等等,并在征得学校、家长与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对体育特长生开展专门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体育特长生得到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在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器材匮乏、教研活动肤浅、教学课时随意挤占以及特长生培养不力等薄弱环节,学校与教师应当开展针对性分析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突破措施,切实有效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成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7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探究论文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地域广大的农村学校却没有切实实施。由此,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应更好地对农村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教学思想

  所谓新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更新,摒弃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教学思想,同时要吸收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思想。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转变那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譬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绝对的主体,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等等,从而接受将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比如,在识字1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而教师从旁指导。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来看,农村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及城市的学生,故而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有效的学习亦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这也是新课改进行的一大难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大量阅读书籍、通过网络等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学素质。也只有这样方能促使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三、利用多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农村大部分学校里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所接触的人或者事物均具有局限性。大部分学生只能是通过教师、课本等一些途径了解世界,故而学生的视野并不开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故而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像通过多媒体技术、电视、报纸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或者事物。如此一来,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学生增加了阅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譬如,在《航天飞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播放关于航天飞机的新闻视频等,促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这次机会,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8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清末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个人与国家的未来都至关重要。

  一、改变思想认知,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学生的基础义务教育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许多残存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目前在我国许多边远地区,仍然对于学生的小学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够。为了祖国的发展与学生的未来,国家与社会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认知,积极致力于小学生的基础义务教育建设。以一所普通的村办小学为例,虽然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校园的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学校领导依然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加强自身的思想方面的建设,积极倡导“让每一农村孩子都有学可上”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把村办小学越办越好。学校领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思想建设。学校领导作为村办小学一切事物的主导者,要为村办小学其他教师起到表率的作用。所以学校领导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地把“弱小的”村办小学一步步壮大。例如,学校领导可以定期开教师例会,在例会上学校领导与其他教师一起研讨在学生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特长,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2、发挥自身才能学校谋福利。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村办小学总是“缺砖少瓦”,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村办小学的学校领导在向更高级别教育机构,如市教育局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可以发挥自身才能,请求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加大对于本校的教育经费投放,以便更好地完善村办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设备的完善,提高村办小学对学生的教育质量。

  二、加强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由于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以及教师的待遇不高,使得村办小学很少有专业教育水平高的教师前来任职,从而导致村办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现象的出现。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加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目前村办小学中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方法。教师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另一方面教师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正确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完善他们自身的知识体系。基于村办小学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加强自身教育。一个对学生拥有强烈责任心的村办小学教师在发现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有所欠缺的时候,一定会主动地去弥补自身专业教育体系上的漏洞,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例如,村办小学数学教师在闲暇之余,可以熟读《小学数学教学要领》这类书籍,并把从书中受到的启发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

  2、学校开展教师教学大赛。村办小学为了检测教师对学生的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专业教育水平,可以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成果评比大赛。在教师教学成果评比的过程中,一般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比较对象,看看哪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更好。让教师在心理上产生“攀比”,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对自己学生的教育质量。

  三、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办小学虽然教学条件简陋,但是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这样才能让村办小学各项事务正常运转起来,最终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质量的目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同时也方便了学校领导与家长双方对学生在生活与学习等各方面的保护与管理,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村办小学这段学习时光充满美好的回忆。具体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如下:

  1、学校领导的监督作用。学校领导作为学校一切事物的“统领者”,对于村办小学的一切事物,都要从管理水平上负起责任。学校领导大到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管,再到学校基础教学设备的监管,小到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监管,学校领导都要负起责任。在村办学校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为教师分担监督的责任,从而帮助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家长的反馈体制的建立。家长作为学生的课堂外的第二任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学校教师清楚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知晓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长反馈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两方面都更好地清楚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他们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

  3、学生自评体制的建立。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最为了解。学生及时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并把评价出来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此来弥补因为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而产生的与其他学校之间的的教学差距。

  结语:虽然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教师专业教育水平不高,但是通过学校领导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与监督力度,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家长时刻与学校进行沟通,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等各式手段,最终还是可以达到提高村办小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的。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9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思想仍然有着积极的运用优势,更好地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保证了教学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因材施教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兴趣与习惯培养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还处于一个较为宽松的阶段,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并且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因此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兴趣与习惯培养的问题,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完成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以《掩耳盗铃》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篇寓言故事,主要让学生了解做人不要自欺欺人的道理。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系统将整个故事还原出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获得启发。随后,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推荐《伊索寓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学生在课后从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当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也从中收获重要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久而久之则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注重兴趣与习惯培养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阅读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提升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优化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直接决定了将能够收获怎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保障教学质量。比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对古诗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教学十分不利。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全面的教学素材,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漫步于诗中,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一句形成深刻的理解。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行探究,能够知道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深刻体会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艺术,更好地感受诗人对这景色的依恋与赞美之情,也提升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突破理论知识教学的限制

  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并不能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要突破理论知识教学的限制,为学生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排练,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阅读,了解大概的故事结构。随后再用课本剧的形式将这样的故事呈现出来,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中更好地获得启发,了解做人要诚实,不自欺欺人的道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师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的纲领式写作,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一起来进行体验,用文字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从而深化活动的体验,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因材施教思想作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多元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取得全面的进步。

  四、对教学计划科学分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思想,需要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分层,保证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以《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为例,考虑到文言文教学的特点,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计划进行分层。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是要夯实基础,能够对文中的重要生词进行理解,从而能够通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为之后的提升做好准备。而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要在夯实基础之后,进行简单的提升锻炼,能够让学生用通俗的话语将这样的故事呈现出来,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主要将重点集中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的理解上,体会重要的人生哲理,获得更好的启发。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分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更好的共同进步。总而言之,因材施教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作为参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反馈机制,能够保障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因材施教思想的特殊含义及内涵,结合现代教学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0

  农村小学生活化的数学解析论文

  数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时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中搜集身边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到数学科学中,再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能够很好地了解数学、学好数学,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并能促进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老师就要善于在课外搜集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活素材,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情境创设”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问题,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与策略,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我的课堂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很默契。如讲:“小数加法应用题”时,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生活中的一个情镜:咱们学校在明天将要组织全班的同学要到校外进行毕业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准备带一食物?如:水、午饭、零食等思考一下需要多少钱?根据这一数学情境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都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又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根据学生平时购物的生活经验体会和理解算法。生活情境还可以这样创设的:妈妈带我去购买球鞋,可是妈妈就剩123元,每双球鞋99元,你们说妈妈该怎样来付球鞋的钱呢?还剩下几元?孩子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到多种方法来解答,其中有的会根据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就是拿出100元钱,找回一元,再加上23元就可以了。因此,一个抽象的计算此时变得如此的简单,算式是(123-100+1)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体验中发现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无味的数学具有了趣味性。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生活化的练习,是让农村孩子了解学习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才让你接触社会,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农村孩子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那么,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是不容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地思考如何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从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由于农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是很缺乏的。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力量和情境活动作基础。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正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如:教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时,先是用4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一排拼成长方体,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长4CM,宽1CM,高1CM,体积4立方厘米,然后再摆两排同样的长方体摆,得出长是4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体积是8立方厘米,紧接着再取五排同样的长方体摆三排两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最终得出结论。孩子在操作、观察中思考,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这一过程,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操作,不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穿插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为生活服务。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的课后实践作业是,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年龄并记录,然后,找三个人计算出他们的年龄总和。接着,我还让学生设计一个“家庭一天开支表”。为的是让孩子去发现,同时也是提供给孩子一次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一次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让孩子因为数学的学习而更加热爱生活。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以及拐弯时,这些实际上都是在进行演练数学知识中的平移、旋转,每天从家到学校这是在演练位置的变化等等。实际上我们的孩子每天从教材上所发现所叙述的数学问题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重复的事情,只要我们老师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如此之大。从而学生会体验到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人类的生活根本离不开数学的。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在充满开放、自主、有序中解决生活的问题,不仅把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复习了,还有效的把数学的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再一次的体现了素材选择所具有数学价值。总之,我的课堂每节课都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而且能很及时地收集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一直秉承“数学来自生活中再回到生活中”的原则。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引导孩子用数学的思维、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我的学生就会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精彩的世界。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1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1农村小学教育的认识障碍

  农村小学教育的思想障碍除了来自家长,还来自学校,来自教育体系。我国历来都是通过考试的途径来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的封建制度有几千年,这种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新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也有30多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大学的应试教育延续至今,目前的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教学的成效又直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工资的晋升挂钩,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彻底转变。总之,“应试”教育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必须改变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办学方向、目标和任务,农村基础教育不应主要着眼于让多少农民子弟考上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而应主要着眼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各类、各级人才,如此才能让农村义务教育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2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设施障碍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远远落后于新时代向农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让人担忧。许多农村小学基本建设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各种功能室缺少或严重不足。有功能室的,设备也已经陈旧不堪。校园面积普遍偏小,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农村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安全设施等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而农村小学的收入只有上级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学校所得经费非常有限,远远不能适应办学需要。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多数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图书室。学校的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由于经费的缺乏,教师无法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也无法派老师外出听课、进修、学习等。近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有报告指出,到,全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3305亿元增长到9739亿元,年均增长24.1%;中央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187.7亿元增长到1140.5亿元,年均增长43.5%;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公用经费分别从271元、378元增长到1366元、2045元,年均增长38.2%、40.1%。改善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并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图书资料,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各级财政可依据各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将教育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学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育经费在中间环节截留,还可以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与公平性。

  3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师资障碍

  小学教育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其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小学教育也为孩子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教会他们逐步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小学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远远超出小学教育的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小学教师对学龄初期阶段儿童的个性发展、心灵塑造起着主导作用。小学教师在传递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责任。然而,目前众多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已成了农村小学教育的软肋,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待遇条件等原因,没有新生力量的注入,致使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极度不合理,老龄化断层现象越来越严重。在社会上有这样的顺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据资料显示,当前农村小学中45岁的老教师超过一半,有些偏远的农村小学甚至多达2/3。就我们乡而言,自开始,除了个别学校补充了新教师外,大部分农村小学极少注入新鲜血液,小学教师严重老年化,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育教学方法落后、工作缺乏激情,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其次,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在广大农村小学,英语、美术、音乐、自然、地理等学科的教学都是兼职的,许多学校教师超编但又缺人,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条件的落后致使许多农村学生舍近求远、投亲靠友到城市学校上学,以至于乡村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城市小学人满为患。农村小学教师力量薄弱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首先,政府要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念,科学定编,有效管理,以促进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的进修与培训,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培训,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最后,还要逐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逐步解决和完善农村教师岗位编制、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系列问题,并对长期从事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

  4农村小学教育的隐性危机

  教育雕琢的是精神产品,是对人性美和心灵美的培育和塑造,教授人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定不移地追求人生幸福。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获得人生幸福,让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也是一位幸福的教师,是一位对教师职业充满幸福感的教师,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要创造有力条件,为教师幸福工作提供良好条件,学校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活泼的工作氛围,以及教师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教育部门应注重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和专业引领,创造一切条件,实行人本化管理,公平公正地对待老师;实行民主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关爱每位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和潜能,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每位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教师们充满激情地工作。老师们幸福感增强了,才能以更积极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性发展局面。

  5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起点,小学教育为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国民的素质教育和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封建思想的认识障碍、落后设施、师资薄弱、教师职业倦怠等诸多困境,农村小学教育要实现长远的健康蓬勃发展,就要正确认识小学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等等。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2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了近几年甚至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倡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教育方向,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的学习进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发展方向;质量;效率;意义

  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丰富的展示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增加知识的立体感,把抽象的知识生动鲜明地展示给学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优点多多。但面对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尚不全面,缺乏分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想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切实,巧妙且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作为新兴的教育媒介手段,能够跨平台跨时空地获取不同时间、地点的声音、图片、文字或者视频,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局限在有限的课本上,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增加课堂的课程容量,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加节约时间,可以有效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更容易突出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更快更深刻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并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巧妙地突出教学重、难点。如在讲《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在网上找几张北京、天安门、新疆、天山、雪莲的图片,先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北京、天安门、新疆、天山、雪莲,然后再展示图片,加深学生的感触;找一段天安门的升旗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可以全班起立观看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找一张弯弯的小路和一张宽宽的公路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图片的对比直观地感受“弯弯小路”和“宽宽公路”的不同;同时也可以走出课本,找一些关于北京和新疆的名人事迹、历史故事、风俗人情等文化资料,或通过文字或口述或播放视频,让学生对这两个地方有更深的了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好奇心重,特别是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求知欲较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教学活动中融入多媒体技术,把原本单调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舍不得分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在这种学习劲头下,相信语文课堂不会再出现“教的困难学的痛苦”这种现象,而是变得事半功倍。如在讲《端午粽》一文时,上课前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小组人数准备几个粽子,种类尽量丰富一些,红枣粽、花生粽、红豆粽、鲜肉粽、火腿粽、白粽等等。上课后可以先问问学生的口味,然后按需发下粽子,每小组确保至少有一个,然后让学生当场打开吃吃粽子。教师在课堂上发东西吃这种事情应该是屈指可数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再让学生评论一下粽子的味道,在家里最喜欢吃谁包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然后再问问学生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接着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准备好的诗人屈原的画像图片及个人简介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记住屈原;还可以准备一些门前放置艾草的图片,给学生讲解一下为什么端午节门前要放艾草;再准备几个简短的赛龙舟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龙舟及其比赛方式,延伸一些课外知识。这样的一节课中,相信学生绝对没有走神的心思,因为所有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情境,营造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处于意志发展初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积极向上、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能够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对的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情境氛围,培养和开拓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思考。如在讲《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文中所出现的动物图片,然后打印出来,做成动物面具,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动物;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以在电影中截取一段“大年夜的晚上,又黑又冷,天上还下着雪,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走着”的片断,拉上窗帘关上灯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真实画面中感受小女孩的处境;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找到该影片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随着背景音乐从紧张到舒缓的变化,体会小蝌蚪找不到妈妈的失望和找到妈妈的喜悦,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犹如一朵绽放的花蕾,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只要方式恰当合理,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日益生辉。

【参考文献】

[1]支玉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

[2]郑宏玲.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

[3]夏家发,刘云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卓进,肖红.小学语文教学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刘海涛,豆海湛.小学语文———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3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设计论文

  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在此,本人愿意与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留心观察,引导学生捕捉素材

  1.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

  2.观察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的民风民俗地道纯朴。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认真观察。

  3.从观察中引发想象。缺少合理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平淡无味,让人提不起兴趣,必须让孩子们以观察对象为依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三、因地制宜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

  1.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2.设立自主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4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夺红旗”比赛,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2+18+6+25+7+3

  5+4+57+4+62+5+8

  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初步知道像这样的连家题也可以“凑成十再相加”,同时又初步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这样的竞赛题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六、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看过“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论文”的还看了:

  1.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小学农村教育论文

  3.关于农村数学教学的论文

  4.农村数学教学的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5

  农村小学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解决问题和清除烦恼,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小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喜好,由于年龄认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课内课外,教师都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谐。师生之间做到了心相通、情相连,学生的心扉就自然地向老师敞开了。在这种师生关系下进行教学,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和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汇报收集的材料,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在上课前几分钟,我脸带微笑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学生讲述后给予表扬与肯定,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接着让学生介绍图片,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由此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三、走进生活、学会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受到教育,纷纷议论学校的环境卫生做得不够好:校园内学生乱扔废纸、食品袋 ,走廊、教室的墙壁乱涂乱画,有部分学生把垃圾倒在垃圾池外。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便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号召全班学生见到垃圾主动拾起,见到不良的行为大胆指正。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结合语文教材,提高教学实效性

  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存在着关联性和融合关系,虽说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对人的培养却是异曲同工。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之间的融合,增强了知行合一的力度。这两门学科在携手走向共同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养。以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例: 语文第二组《詹天佑》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就有着关联性和融合关系,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包含了三个学习主题:(1)不能忘记的屈辱;(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詹天佑》的历史概念促进了对《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历史学习的理解,《詹天佑》一文用具体的人物事迹印证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人们所做的努力。同时,詹天佑作为首批留洋儿童之一,作为日后成长起来的工程师而非政治人物的角色和行为,也丰富了品德与社会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历史地、发展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可见,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教材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精彩,更圆润,更智慧。

  五、面向农村,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良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以美冶人,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我在上六年级下册《男生和女生》这一课中,时时教育学生如何和女生交往,男生如何对待女生,男生要处处树立美的男子汉形象。男女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空间。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学生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学生身上形成。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这些乡村老师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以实际行动去参与;只要我们自我实践、自我突破;只要我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6

  如何教学农村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论文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写字和识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既认识所学的生字,又能端正、整洁、整齐地书写出来,可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地完成作业,而且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大有裨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将取代我们人类的许多功能。但书写对我们每个正常人来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写好字能帮助我们养成认真仔细严谨的作风,坚强不懈的意志和毅力,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高雅脱俗的审美情操。一手好字,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升学、就业、择友和人际交往。一手好字,终身受益。

  我是农村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现就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本文谈谈我的拙见。要搞好农村学校的写字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

  一、笔画的书写指导。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学生开始是写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多带弧形,由此从拼音字母书写过渡到汉字的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的书写指导。如:“女”字第一笔是“撇点”,而学生写成“竖弯”,“山”字第二笔是“竖折”,学生写成“竖弯”,“口”字由“竖、横折、横”组成,学生写成“竖折、横折”组成,在书写指导时要及时矫正。

  二、偏旁部首的书写。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它越来越不可代替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植根于写字基础上的书法有着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态势和精神。

  富于变化的汉字多由不同的偏旁部首进行空间组合的,这些偏旁部首大多由独体字演变而来,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应将“横”变为“提”,学生则易写成“女子”。

  三、写好字,笔顺规则不可忽视。

  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这也是初学写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四、田字格的书写指导。

  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指导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教给学生书写方法,让学生能够写出满意、漂亮的汉字。

  写字教学应列入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就目前农村小学的写字教学现状,课程表中没有明确的写字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写字教学任务也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写课后生字,检查的是数量的多少,有无错字,至于字写得好与不好,似乎很少关心过。由此,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中明确写字课,并严格要求教师备好写字课、上好写字课,纳入常规教学。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要加强学校管理。要教学生写好字,首先教师就要写好字。所以,在常规检查上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各种记录均要写规范字,做到书写认真、端正。正楷的板书尤为重要,工整的板书可以给学生以示范,学生在这样长期的影响下,自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写字课上随时检查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写字姿势、笔画写法、笔顺规则等,严格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表率。作为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写好字,更要指导学生写好字,为培养一代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7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发小学生的悟性

  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养敏捷思维

  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

  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

  了竞争意识。

  四、锤炼心理

  对学生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对其心理的培养。比如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五、加强反思

  反思是前进的力量,没有反思,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6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但学习往往专心,听课时间短,学习起来也比较马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

  总之,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8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今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取向的偏差,人文关怀的不足,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技术化、功利化、世俗化取向都日渐成为不争的现实,不仅左右着小学音乐教师的判断与选择,而且关涉正常的教学活动及其育人效果。因此,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变迁的社会环境,在目前教育环境下强化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音乐教育作用,便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听赏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听赏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所拥有的资料很少;其次,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去欣赏。这样,他们就不喜欢上听赏课,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听赏的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1、身临其境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如《野蜂的飞舞》、《雨滴前奏曲》等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鉴别、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

  2、借景生情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听觉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也能把你带进崇高的文化世界。在那欢快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忧伤,多了几分快乐地笑声,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如在教音乐欣赏课《小傩面》时,我出示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景图,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学生引入少数民族的原始世界,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欢快的心情,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和原始文化。让学生通过带面具反复感受歌曲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3、鼓励表述

  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大致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欣赏者必须通过亲身聆听音乐,直接接受音乐信息,获得直观审美感受。特别是在音乐审美体验阶段后,欣赏者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再创造活动。想象、联想和情感在欣赏审美体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与音乐作者发生了情感共鸣。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是欣赏的深化。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接触面较窄,而且语言能力低,我对学生表达不做任何规定,可以不用专业术语,也不分对与错,只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认识与感受,重在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不论学生说得好不好,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二、音乐课欣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加上各国文化交融下生成的新生音乐,现代音乐呈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就我国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音乐都不尽相同,我们想通过某人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都是不可能的。另外音乐的体载、演奏形式,演唱特点的多样化,都决定我们不可能亲身亲历。这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为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喜欢动画形式的音乐作品,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音乐课形式多样,上得有声有色。例如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很多曲子都很好非常具有表现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让学生分析音乐情绪的变化在片中的运用。音乐随生动的情节而变化,加上漂亮的画面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突出所欣赏音乐作品鲜明的基本形象,确定“听”的内容。

  二要重视生动形象的歌词,明快的节奏,符合乐曲主题的解说,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

  三要合理处理欣赏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侧重积累听觉记忆和欣赏经验,积极进行教师演示“说”和学生表述“说”,引导学生将欣赏到的模糊的音乐感受“说”出来,深化欣赏,将欣赏“进行到底”。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处理好了这几个方面,音乐欣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19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解析论文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了在写作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作文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目前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素材积累较少,并且在写作中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或者增加阅读量来积累素材,从而进一步在写作中表达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本文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1.作文写作过于模式化。作文写作模式化严重是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从中就能分析出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或者环境下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教师的写作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过于模式化,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创新意识,照葫芦画瓢,严重阻碍了学生们写作思维中的拓展能力成长。2.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由于目前小学教师的写作教学方式模式化严重,导致学生们的作文出现了内容空洞、大量华丽词汇堆砌、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单一的现象。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积累素材并结合自身感受和思考再加工的过程,为的就是把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通顺的语言有逻辑性地表达出来,由此不难看出,写作需要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作业为辅,忽略了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导致在写作中缺乏真情实感。3.教师的指导能力弱,缺乏示范能力。小学阶段的孩子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思想,在模仿过程中的种种行为有利于学生们大脑的开发,进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模仿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会模仿网络作文模式和教材作文模式,但是许多网络写作模版都不规范或者说内容不适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做好并充分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消除学生对一切模仿和学习对象的疑惑,确定正确积极的模仿对象,从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的创新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了增加写作教学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写作美丽的直观展现拓宽学生们的文学视野,感受优秀作品给人带来的心灵思考与精神震撼,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剪纸”的文章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剪纸作品,再利用短片播放展示剪纸井然有序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赞叹的同时,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的充分利用,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库,还能让学生们的作文充满艺术气息和自我思考,有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2.利用生活素材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来源于生活和内心的思考与感受,所以说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体会生活点滴,积累写作资源和教学资源,这也是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所以教师要探索如何将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内容整理为一种写作方式,或者制定主题进行写作教学,尽可能地将写作内容生活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真情实意。任何写作主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素材,指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定能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实现教学创新。例如:在学校开展歌唱比赛、体育比赛、画画比赛等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与感受的过程,把握好这个很好的作文机会,让学生们把整个活动或者过程中的某一个点写成一篇文章。对学生来讲,这样的作文主题必定比以往的作文好写得多,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作文内容不会显得空洞,语言组织、动作刻画以及神情的描绘必然更加出色。3.利用阅读拓展文学视野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阅读不仅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源泉。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中,首先需要教师重视阅读对小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美,吸收文学知识,拓宽文学视野,为自身写作水平和教师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利用扩大阅读量来丰富写作素材、丰富写作思路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中,以课本为主优化“双基”训练,通过重抓写作教学根本建立语文知识的核心内容,二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安排,开设“自由”读写的特色课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自我文学知识体系。这样一来,为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和教师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正视目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以重视学生学习感受为主,完善并创新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小学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30):83-84.

[2]陈华.浅议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创新[J].华夏教师,2016(05):71-72.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0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解析论文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而看出,语文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其中赋予语文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课堂基本授课的同时,也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地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导和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去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语文知识素养,多吸收和领悟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从自身做起,在教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语文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创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此,结合我多年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浅谈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配置

  在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以往不仅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或者积极讨论的问题,优化各种教学模式,有效配置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的思考能力为重点,强化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学习语文知识。1.优化教学方式。在现代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在有效利用教学教材的基础上,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习真正的做到“活学活用”。其中,教师积极地指导学生是非常关键的,引导学生学会怎么去学、学了有什么用,从而渐渐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操。同时,教师要扩展语文教学的内容,把课外教学资源看成课内教学的一种延伸。2.加强开放式教学。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要创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加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由的想象力。同时,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要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感情投入,正确地抒发个人的情感,拓宽视野范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人情操。3.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练习。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盲目作业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体验生活中“语文”。多组织和协调一些社会体验活动,从中锻炼学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一些语文的词句、词汇,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4.完善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机制,来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机制,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管理学生彼此之间的评价,深化家长评价机制制度,从而全方面、全方位掌握的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做到有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自愿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认知感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不知所措的感觉,这样就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现代素质教学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化的阳光”照进课堂,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方式的运用,重点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到学习真实存在身边,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进行《火烧云》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要学习的内容,让实际观察黄昏后的晚霞,观察和记录火烧云千奇百怪的形状,提前了解要学习的语文内容,感受自然的伟大和感悟作者要写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写下所思所想,提高课堂教学积极性。

  三、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向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的宗旨是让所学有所用,理念联系实践。在教学中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创新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要求,避免“空无所用”的教学内容,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进行素质教育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加强生活化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做到有效而高率教学。落实生活中的“阳光”照进课堂中来,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化的本质要求,发挥出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语文教学真正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000.

[2]桑新民,阿建翔.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解析论文21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努力激发学习情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1.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引起求知欲望

  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是师生常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确有用,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平均数时,多数学生都感受到与实际很接近,产生求知欲望。如果能从知识的应用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会有良好的收获。而数学概念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抽象过程,了解其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形成学数学、用数学,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大有益处。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引导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2.巧用多媒体有利于想象

  巧用多媒体有利于想象。如: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材虽然提供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许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难点──近似长方形长由曲线变成直线过程动态呈现,为合理想象提供充分感知材料。而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节情绪,又集中注意力。点评:多媒体应用能帮助归纳,比较,整理所学知识,使零散,片断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从而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目的。

  3.开展合作学习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课堂上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多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引导自主学习。①合理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开课艺术,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唤醒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小兔请客》时,师:今天小兔特别高兴,它想请大家去做客,愿意吗?小兔准备很多礼物(出示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会发现数学信息?点评:学生热情高涨,很快投入到学习中,致使整节课都以极浓兴趣去自主建构知识。②师要树立强烈学生意识,把学习权利和探索时空留给学生,让其选择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如: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操作实践活动时,师不暗示操作方法和途径,仅提出实验目标: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说说此应用题解决方法吗?点评:将时空让给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合作交流、多角度地探究问题解决方式,使课堂变成活动的空间,培养探究能力。③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要求,关注体验知识过程,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发现好的学习方法。尤其师作为参与者把学法与学生交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使其在师言行的潜移默化中领悟方法,从而改变被动接受,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4.重视在实践中体验,参与中发展

  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这样学起来感到新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其感到:数学是好玩的学科;而师作为引领者,要引导玩好数学,寓教于乐,让其走出教室,进行实际操作找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如:教学统计与概率,数学实践、面积单位与计算时,可开发校园数学资源。

①调查全校有多少个班?

②有多少教师,数学教师多少?

③统计伙食团每天买米、菜、肉总共要支出多少钱?平均每顿饭花费多少钱?

④全校涌现文明小标兵多少?

⑤估算餐厅有多少平方米?并发现什么,有何建议?

⑥测量花园和操场长、宽,算出面积和周长各多少?如果围绕操场跑3圈,跑多少米?

  师:

①不要急于指导和追求效率,要重视经验积累;

②不计较答案,强调解决过程。而校园数学资源开发只为“玩好数学”走出一小步,当生生视野不再满足于校园和师给的那一点空间时,何不让视野变得更开阔。如:学习利率时:可到银行去了解利息、利率、如何存钱合理;学习小数时:可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价格,观察商品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百分率时,可到面粉加工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

  评析:社会是让生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主动实践的大课堂,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宝藏,让其去实践、体验、感觉,这便体现数学原生态的乐。

  5.动手操作教给学习方法,引导主动学习

  从学生未来着眼,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其掌握一定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主人。师生应当重视学法研究、学法指导、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而生能发现问题,提问题是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创设提问机会,让其总结学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生带来许多三角形,有实物的、有图片的`……师先指导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引导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生掌握此方法后,再去学习梯形、圆面积就会得心应手,主动学习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6.进行多元评价,树立自信,激发情感

  新课标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多一把衡量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正如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

  生1: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师赞扬他观察能力强。

  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高矮,发现圆柱高,师拍着他的肩说:你的发现真伟大。

  生3:想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师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

  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是不是圆柱疑问时,师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5:概括圆柱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休得通红,师立即说:虽然答错了,但敢于发言并表达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所以没有所谓潜能生的存在,都有闪光的地方。这需要师满怀爱心,用多维眼光来审视生,用爱的评价来唤醒生的爱,激励学习热情,帮助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不只强调思维逻辑能力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情感水平,及积极向上人生态度、良好沟通技巧等培养。让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快乐,把握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并完善人格。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