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范文7篇(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工作总结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乡镇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范文7篇(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今年来,寄料镇党委、政府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共举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班12场次,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等资料1000余份,文明礼仪、道德素养等内容2000余份,各村也分别利用广播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村民传授精神知识,从而使广大群众的素质普遍提高。
一、领导重视
年初,镇政府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安排了一名专人负责培训的组织、登记工作,形成了网络化服务。
二、提供了后勤保障
镇村两级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教育培训,从人力物力上都给了很大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在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教室。
三、丰富了培训内容
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充实知识。
全面系统学习了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汝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汝州精神、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十星”文明户评选等知识,使参训者由外行变成内行,成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技术骨干。
二是采取有的放矢的形式充实知识。
如针对文明村的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等,就具体细节进行了专业的培训。使各申报村在创建过程中有的放矢,不走弯路,顺利申报成功。同时也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四、加强了综合管理
为了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打有准备之仗,制定了确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购置和印发了适用对口的教材、讲义,请来有专业技术的老师。每培训一次,做到“四有”,即有学员签到册、有学习记录、有照片资料、有信息报道,使培训活动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笔记不完整。二是对培训的典型经验掌握不全面,信息报道不及时。
x镇地处安义县的西南端,距县城11.5公里,全镇人口1.7万,辖6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幅员面积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09.4亩,其中水田24416.4亩,旱地2393亩。
近年来,我镇高扬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紧紧围绕“产业大镇、特色新镇、生态绿镇”这一目标,突出招商引资和财税工作两条主线,紧扣文明新村建设、社会稳定、和谐创业三个主题,进一步创新发展举措,提高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在新的征程上谋求新一轮快速发展,致力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争优进位。XX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税费改革先进单位”,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被市、县列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连续三年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中获一等奖,年度16个单项奖中获得12项。
一、主攻开放型经济,实现品牌强镇
近两年来,我镇始终坚持开放型经济主战略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超常规的举措谋求超常规的发展。
1、做大做强科技园,唱响农业新品牌
江西安义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我镇后,镇党委政府始终以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科技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园的龙头作用,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事蔬菜生产。目前,科技园的蔬菜在国际国内市场已打出了“江西菜心”品牌,全镇共影响和带动70户农民走出了传统耕作模式,走上了蔬菜生产致富之路,园区辐射效应初步展现,为扩大园区规模奠定了基础。
2、搭建招商平台,优化投资环境
要实现快速崛起,一要突出财税工作,确保经济运转;二要强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主攻工业,夯实发展后劲。为此,镇党委政府在抓好财税工作的同时,搭建好招商平台,壮大招商队伍,优化投资环境,把亲商、安商、富商摆在比招商更加重要的位置,多方寻求,广开门路,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收客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感动客商,以更加过硬的举措留住客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招商,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先后引进了江西工业经济总部城、江西文汇投资有限公司、江西省兢博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企业和西安交大863高科技项目。
二、主抓特色农业,打造产业大镇
属丘陵地带,山多地广,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资源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强势推进“一村一品”工程。
1、做大精品果园。xx镇有两大特色果业基地,一是塘下的水果基地,二是新福的黄花梨基地。新福村的南方早熟梨在XX年南昌市小麻山杯梨王大赛中,获得了金奖。为此,我镇紧抓这一商机,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经济。今年,在新福村集中连片栽种翠冠梨3000亩,同时,将粗放、空散果园,向果业能手、大户集中,并鼓励一批年青、敢闯、眼界宽、有知识、有作为的农村青年从事果业生产,开拓果业销售网络,实现果业丰收、果农增收双赢目标。
2、建造绿色银行。毛竹基地是市公安局对塘下村的扶贫项目,也是塘下村打造一村一品的主导项目。毛竹的投入少,收效快,打造好了,就是未来的绿色银行。有利于增加村民的收入,增强集体经济,真正使扶贫项目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功能转变。
3、打造观光农业。依托科技园的强大影响力,多方位实施农业开发项目,积极推进500亩花卉苗木基地,实施6000亩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现代化农业观光带的形成与发展,全力打造生态观光农业这张品牌。
三、主抓城镇品位,创建特色新镇
有城镇才能聚人气,有人气才能激活财气。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和今后的主攻方向。
1、扩建新集镇,聚集人气。按照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总体规划,在完成xx镇十字街建设和客运站项目的同时,启动了广场、旧镇政府办公楼及牛市等新城建增量扩容建设,盘活了存量资产,拉开了集镇建设框架。在集镇建设上做小巧文章,做特色文章,提升新形象。同时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来集镇发展,来集镇经商,聚集城镇人气和财气。
2、建设新农村,辐射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工作部署,也是农村今后发展的方向。我镇的文明新村建设,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抓好规划为先导,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整治赃乱差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按照“点上抓示范,面上抓提高,整体抓推广”的工作思想,努力打造好“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我镇完成了塘下村孝诵组文明新村建设,在风格和品味上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这给我镇进一步打造好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信心和干劲。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孝诵文明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启动好上边、茅店、西庄村的文明创建,以整体提升我镇的文明村建设水平。
3、打通大动脉,公路成网。两年来,我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向下筹资筹劳,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全方位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村组公路建设。目前,全镇硬化村级公路总里程达150公里,硬化率居全县之首,实现了村级公路村村通、组组通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20xx来以来,我镇的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在区文广新局、区旅游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镇文化体育旅游工作重点在各传统“节会”、文化体育阵地建设、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现就今年来全镇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努力抓好文化体育工作
1、我镇以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为目的,结合节日庆典,每年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如近年来连续举办的迎新春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三八妇女节”联欢活动等,其中,篮球比赛更是我镇传统项目,每年观看比赛的观众数量达一万多人次。目前,我镇篮球比赛已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比赛规程,做到公平、公正。
2、加强文体阵地建设。镇级文化广场为平潭文化体育公园,位于平潭镇沿路大道边,是xx区重点建设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平潭镇文化体育公园占地20000㎡,总投资2000万元,是我镇唯一集文娱、体育于一身的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该公园的设施包括有集会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区、老人活动区等。该文化体育公园的建成,为平潭人民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是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主要阵地。在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方面,全镇18个村(社区)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部分村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其中阳光村、新圩村分别建有占地面积为5000㎡和4000㎡的村级文化广场,广场内设舞台可供群众闲时开展文化活动;全镇已建村级篮球场17个,共有15支篮球队,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得文化生活;每个村均设立20㎡的宣传栏,每月一期,做到期期内容更新。
3、是启动培育工程。我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全镇小学设施建设投入。设立了音乐室、阅览室、广播站、舞台等功能室,完善各种设备,为我镇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实施农村文艺苗子培育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孩子综合素质。近年来,我镇首先启动农村文艺苗子培育工程,在镇文化站开办了英语、绘画、电子琴、钢琴、古筝、跆拳道等少儿艺术培训班。目前,共有150多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努力打造观光旅游
今年来,以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契机,发掘整理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打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潭镇的旅游线路图:西河潭—星云苗艺—阳光生态农业区—白面石生态保护区—红光羊角楼—新围仔围屋—谭公古庙,促进我镇旅游产业基础发展。其中来自新田埔村的东平窑——“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凭借其古朴典雅的徽派建设风格、悠久的文化底蕴、精湛的陶瓷制作技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学习陶艺,休闲静心。
三、精神文明重建扎实有效
一是开展“三下乡”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镇积极邀请上级有关部门到各村(社区)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来,我镇“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受惠群众达10000人次之多,使电影成为群众免费的精神文化大餐。
二是动员全民健身。我镇结合实际,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各种大小型比赛共100多场次,并利用农闲和节假日,开展篮球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同时,我镇老年体育协会也积极参加活动,大大推动了我镇体育事业的发展,该协会有500多名会员,下设门球、太极拳、木兰拳、棋类、书画、气功、歌舞、音乐曲艺等小组,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
四、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
我镇贯彻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工商、公安、电信等部门抓好网吧管理工作,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切实治理好网络文化市场,建立规范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并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创建“绿色网吧”“文明网吧”“平安网吧”。目前,全镇的持证网吧有4间,电子游戏室5家、音像制品店2家、印刷厂3家、文具书店2家。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市场经营有序。
五、存在的问题
开展文化活动资金缺乏,广大群众的自觉性调动不起来;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还不够广泛。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加强我镇观光农业的基层设施建设,为打造我镇农业旅游大镇加大宣传力度。
2、加强各项骨干队伍的组织培训,为宣传好蟠龙唱赞歌。
总之,今后我镇要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体育旅游工作,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质的文化品牌,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和县文明委的指导下,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为巩固今年“省级文明城市”胜利成果,依据建设“大美固镇”的总体思路,在各单位的积极工作下,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并且在今年的蚌埠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受到了蚌埠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并获得了“2020年市文明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现将2020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创建目标落实
今年以来,镇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并召开创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制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目标方案、实施细则,并下发文件,强化督查,对各社区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创新创建工作、以奖代补、多方参与,保持创建工作经常化、常态化、自觉化、制度化。同时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主次干道、小街背巷和“三线三边”重点区域,对相关重点区域进行现场督察,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出,并要求及时解决。
二、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小街背巷整治工作
今年,我镇继续加强小街背巷环境整治力度,依据工作目标,继续开展小街背巷的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工作。今年以来,各社区累计投入车辆290余台,投入人力1900余人次,清理垃圾3600余吨,清理牛皮癣20000余处,清理建筑垃圾340余处,清理违章搭建160处,清理乱堆乱放1300余处,硬化道路40余处,约800平方,粉刷涂白面积近22000平方,清理破损小广告34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345处,新修、疏通下水道3000多米,维护更新路灯160多座,修补更新绿化带约40余处,植树3500余棵,新增维护文化墙、便民公开栏260余处,更新创建设备15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约290多万元,经过全镇党员干部的努力工作,我镇创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且,今年我镇重点整治农工巷和体育东巷,重新铺设给水与排水管道近4000米,更新修补损坏路面近8000平方米,整理杆线乱象30余处,墙面涂白近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目前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二)城乡结合部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我镇按照城乡结合部、三线三边区域“六有六无”的工作标准,同时完善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村居日常保洁标准、配套设施日常管理标准、经费来源、奖惩办法等。严格落实镇村两级包保人员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了“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我镇不断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三线三边”的整治和保洁力度。今年以来,城乡结合部和“三线三边”整治累计硬化道路约7.6公里,清理“三种经营”110余户,乱堆乱放160余处,动用机械40余台次,清理垃圾420余车,植树约12400余棵,新装、维护路灯210余盏,清除小广告6000余处,建设公益大型广告近500平方,文化墙400余平方,建立沿途横幅广告43幅,投入人力约1300余人次,总投入资金约55万元。
(三)无物业管理小区建设工作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无物业小区管理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对无物业小区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落实整改发现的问题,同时积极发现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并督查督办。
截止12月份,18个无物业小区共清理乱搭建160处,清理乱堆乱放约210处,清除小广告约6300处,清除小菜园200余处,维修下水道约1120米,维修更新路灯50余座,清运垃圾近200辆次,维修新建车棚11个,涂白近4000平方,建设文化墙约120处,出动人力800余人次,目前大部分小区已完成环境整改任务,现已全面纳入物业管理。
(四)做好防违控违工作
我镇始终坚持规划区内防控巡查,及时发现、通报。对发生违建行为及时拆除,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查违当日零报告,拆违干净彻底不过夜。今年以来,累计发现违建70余处,近400余平方,目前已全部拆除完毕。
(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创建日。我镇继续开展“周二创建活动日”、“周六创建奉献日”等创建日,将创建与群众密切联系,营造了“全民创建”、“创建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多类型的文化广场活动。为社会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平台,满足社会各层面的精神需求,我镇多次举办多类型多场次的广场文化活动,不定期的文化广场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今年年初,我镇先后在城区多个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活动,“十一”、“中秋”两节期间宋店举办“宋店民俗文化节”活动,开展了篝火晚会、篮球比赛、书法、大鼓评书、广场舞、背媳妇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中秋节时,我镇谷阳社区开展了“包饺子”活动,约两百多居民踊跃参加,中午大家集聚一堂,共享“饺子盛宴”,其乐融融,共同度过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十一月份,蚌埠市委宣传部在固镇县法制广场举办了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文化演出,我镇大营社区两委干部借此契机,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配合,到现场维持次序,设立政策宣传台,共接受群众咨询100余次,发放宣传纪念品500余份,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单近2000份,使大家在看到演出的同时,深刻了解了党的十九大政策宣传内容。
三是深入评选“固镇好人”。为发挥好人评选的榜样作用,我镇组织各村居每月推荐好人线索,从平凡群众中发现好人。今年,我镇各村居累计提名194人,其中有8人入围“固镇好人”,3人当选“固镇好人”,同时多次组织镇村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群众等参观好人馆,学习好人事迹。
四是继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服务质量,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志愿者团队注册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的作用,更好为广大市民服务。
五是发挥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作用。今年以来,我镇各单位继续发挥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作用,多次组织“法律明白人”、“家规、家风、家训”“好人事迹”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演讲活动,进一步升华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境界,提升了奉献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是继续推进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各单位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宣传社会道德新风尚。积极开展评选“平安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及“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道德典型,形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新型人际关系。今年来我镇各单位通过民主评议,共评选产生“十星级文明户”650余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650余人,“平安家庭”1200余户,成立红白理事会22个,并在各单位醒目位置制作移风易俗、禁赌禁毒等宣传牌215块。
(六)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创建问题
我镇创建办针对群众反映的创建问题做好接待工作,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记录和解释,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及时责成有关单位人员处理落实,对不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调节处理工作。今年以来,我办核处来访及网上反映的创建问题共28次,问题基本得到妥善处理,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好评。
(七)加强督查检查考评,规范制度建设
XX镇创建办进一步规范了精神文明创建相关制度,细化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各村居。年初,镇出台相关文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工作目标要求。各单位以书记为创建第一责任人,创建委员为责任人,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创建工作。另外,我镇还建立了“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评比、实行月例会”制度,并将各单位的考评结果纳入全年目标绩效。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1、创建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各单位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单位对于创建资金的投入不均衡。
2、部分单位创建设备、基础建设老化,更新、更换不及时。
3、日常创建工作管理不能扎实开展。
4、各单位基层干部对于精神文明创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小街背巷等长效管护运营工作。
2、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软件资料质量,并且做好督查检查各村居创建工作;
3、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管理制度;
4、继续在各村开展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文明创建活动;
5、继续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加强志愿者注册及志愿者培训;
6、加强对创建委员的培训次数,努力提高其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
7、做好2020年上级文明创建的各项检查工作;
9、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今年是我县评为全省文明城市的第一年,我镇要在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成果上,继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坚持不懈的狠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使我镇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新的提高,让广大市民有一个更舒心、更舒畅的宜居环境。
今年来,乡党委、政府持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为抓手,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抓文明创建工作,乡文明办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不断深入文明创建工作,巩固首届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
一、“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
(一)是精心组织部署,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乡长为组长、其他科干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和村(居)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治理突击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随即召开了由乡、村(居)及机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环境治理突击月活动动员大会,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部署,实行乡干包村、村干包组、组干包户的工作机制,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同时要求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方参与。积极发动向社会各界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录制了致农户的一封信宣传音像,在集镇区和各村(居)进行巡回播放宣传,组建了13支村(居)卫生义务监督队,同时通过专题板报、网络媒体、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宣传环境整治活动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组织机关干部、学校进行义务大扫除、参与垃圾清理、破旧拆除等工作。
(三)是行动落实到位,整治效果明显。一是把集镇区做为突破口,重点整治。按照“高标准、全天候、精细化、严管理”的要求,对集镇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扎实整治,实行市场化运作,投资约13.8万元,环卫作业由专业保洁公司承包。配备环卫工人5名,购置垃圾清运车辆2部,新增垃圾桶50个,拆除破旧门牌16面、清除乱贴乱画27张、规划农贸市场1处;与个体户和沿街住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为配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巩固整治效果,我乡多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镇区进行宣传。二是加强村居环境整治,拓展延伸全覆盖。各村(居)积极组织环境卫生突击月整治行动,投工投劳3000人(次),垃圾清运1000余吨、出动车辆65台(次),清除杂草1万平方米、搬离草垛、柴堆425处,整治村部、学校、居民点(小区)等重点区域39处。乡村道路整治,以5.8公里长的元林路和3公里长的月泉路为重点,路段实行村域包干,彻底清理路边杂草杂物和卫生死角及柴堆。重点区域整治,为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整治工作围绕村部、学校、农宅住居点(小区)等重点区域向四周辐射,清理白色垃圾和卫生死角等。农户院落整治,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农户对房前屋后、房屋院落进行彻底大清扫,搬离草垛和柴堆,积极组织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
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一是是以培育良好风尚为突破口,开展精神文明工作。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共申报市级文明乡镇标兵1个、市级文明村镇7个,分别为合兴、联兴、营盘、前江、柘山、柘林、西湖,市级文明单位2个,分别是长风乡人民政府、长风中心学校;按照志愿服务工作要求,乡在柘林村设立志愿服务广场,各村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明确6项重点服务项目,有工作站工作制度,登记注册志愿者共计1000余人;在长风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设置核心价值观展板2块、横幅2条、文化墙50平方米;努力挖掘“身边好人”线索47条,并完成网上推报,其中焦庆风同志入选安徽好人;开展“五好家庭”创评工作,共评选“五好家庭”75户。
二是以信息报送为突破口,开展创建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息报送要求,共上报文明创建信息87条,其中,市级媒体采用11条,区级采用33条。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领导包片包段、驻村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完善各村、各单位自查自纠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推进。
二是强化整治结合。以“三线三边”整治为突破口,结合柘林村、合兴村、联兴村、将军村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三清、四拆、五化”整治行动,不断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长治久美。
三是强化成果巩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日巡查制度,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全面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让治理成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是加强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全乡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是继续完成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和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环境宜居的美丽新区,今年3月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不断细化创建责任,切实完善创建措施,狠抓创建重点和难点的综合整治,使全镇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抓组织保障,完善创建运行机制
为提高我镇村民的城镇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整体素质,我镇将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做到“两个到位和两个确保”。
(一)组织到位,确保齐抓共管。
我镇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全镇上下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党委统一领导,各村委会、镇属各企事业单位成立创建文明城市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形成了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召开了全镇文明创建推进会,将相关任务指标细化分解,任务到点,责任到人,部门与村居形成联动,使文明创建成为“一班子”的责任
(二)目标到位,确保责任落实。
我镇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制定了较为详细和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同时按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原则,对具体创建工作进行分工落实,排出时限表,定期督查创建进度,分时段落实创建责任。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针对创建中自查出的薄弱环节,如垃圾清运不及时影响村社环境、村民群众的文明素质、镇集贸市场的卫生环境、新建集中居住区周边环境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攻坚活动,有效推进了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宣传行动。通过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面提高村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1、以创争文明城市为主题,组织好“六个一”活动:即各党组织安排一次专题报告会、各单位组织一次学习讨论会、学校开好一个主题班会,镇组织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各村委会出一期专栏,向每个村民发一份倡议书。
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着力点,我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和学校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培训活动,同时通过广播、宣传车、宣传资料、远程教育和专项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镇机关开展争创“文明办公室”活动。
2、开展走访“千家万户”活动,村社负责人,深入到村民家中发放宣传资料并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知识,扩大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抓住群众参与是内动力这个关键,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设置大型宣传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宣传栏。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利用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单、宣传卡片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意义及要求,做到家喻户晓。截止目前,我镇共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8万余份,张挂标语20余条,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普及文明知识。
(二)白银精神与白银价值观大培育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白银精神和“终身学习、创造财富、追求高尚”的白银价值观。
举办专题讲座,镇政府组织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开展座谈讨论、征文活动、演讲比赛、集中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白银精神和白银价值观,使白银城市精神为广大村民认同和熟知,并积极践行。
(三)文明村社大创建行动。建设秩序安定、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的文明村社,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基础。
1、针对各村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综合治理,集中抓好村社道路硬化、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完善和私搭乱建、乱堆乱扔及村社“小广告”的治理工作。
2、以“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村社志愿服务行动,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三、抓环境整治和管理,全力巩固创建成果
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以改善镇容镇貌为目标,坚持以管理为重点,实施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一)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各村对主次干道的暴露垃圾、卫生死角、村级主干道两侧等进行了突击性清理。结合我镇实际,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对辖区内的整治任务进行了认真落实。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爱我白银、清洁家园”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的安排部署,分别于4月6日和4月20日开展了集中整治。对景白公路与冶炼厂分叉路口处、63公里处东侧及村民住地、白榆公路两侧、109线两侧及东大沟、109线五星段及村民居住地、四龙路口至观音崖公路两侧、白榆公路三合段公路两侧、109线雒家滩段以及城乡结合部和白榆公路吊底沟段公路路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使重点路段两侧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共清理掩埋生活垃圾1000立方,建筑垃圾800立方。
(二)完善机制、确保成效。加强对了清扫保洁人员的管理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增强了清扫保洁力量。切实做到12小时(上午、下午两班倒)滚动式清扫保洁作业。及时清理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堆搭乱建、乱设摊点等有碍市容观瞻的行为;加强市场的整治,彻底改变小市场脏、乱、差的状况,保持我镇辖区卫生干净、整洁。认真落实“门前四包”(包卫生整洁、包绿化管护、包门前景观秩序、包设施完好)责任制工作。同辖区沿街道单位及个体门店签订责任书,明确各项任务落实的责任人,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加以落实。
四、存在问题
从总的情况来看,我镇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需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切实加强和解决。
1、宣传工作力度还需加强,文明创建工作是一场群众性的工作,只有广泛宣传教育、组织、依靠群众,并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度,提高参与率,真正形成广大居民群众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在全辖区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我镇的文明创建工作。
2、辖区内暂住人口多,“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明显,整治难度大。
3、资金投入力度还需加大。文明创建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金保障难以落实。
4、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强化。文明创建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一方面要不断补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责任区检查、考核、评比、激励等规范方法和标准,不断巩固和提高。
20xx年5月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某乡党委认真开展以“改变群众生活习惯、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宗旨。以“爱我家乡、建设某、树立某新形象”为主题,以推介某形象和某优势,达到“品牌树乡”为目的的文明示范创建活动。群众陈规陋习发生明显变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文明程度有所提升。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成立创建工作组。自县委召开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后,某乡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结合乡情进行讨论之后,一致认为某精神文明建设应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党委当前工作的主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为了切实抓好“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确定由乡党委书记担任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负责全面落实,宣传委员负责做好“文明示范”创建具体工作,把创建工作责任落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创建点,确定创建内容。为使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乡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创建点”,把庆坝冒沙村组和集镇新街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并根据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产经营活动确定“创建内容”。冒沙示范点创建内容为“三好四有一带头”。三好:环境卫生好、精神面貌好、遵纪守法好;四有:有一幢白房子、有一块水泥院坝、有一排绿树、有一条硬化路;一带头:带头致富。集镇新街示范点创建内容为“安全、文明、诚信”。
三、精心谋划,制定工作流程。为了使“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有序、步步深入,特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规划流程图:
成立领导组→摸底调查→建立示范点→成立创建理事会→确定创建内容→精心指导→稳步推进→强化督查→求实创新→强化管理
整个创建工作严格按此工作流程进行执行操作,主要在最后一个循环环节上大做文章,力求创出特色,干出亮点。
四、狠抓落实,强化督促检查。为了掀起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乡党委用标语、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宣传。制作“文明示范”宣传牌坊3块,大型喷绘广告牌3块、60多小幅标语,召开群众会4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之入耳入脑入心。并坚持每隔10天入户督查一次,边督查边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上报示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动态,宣传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在督查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培养当地的典型示范户,及时向群众进行宣传,做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起到了激励先进、鼓舞后进的作用,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稳步推进“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向前发展。
目前,冒沙示范点45户农户已进行评比,按照“合格一户、挂牌一家”的要求,42户上挂标志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了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的重要作用、文明集镇建设正在开展之中,通过对市场秩序进行集中整治,各种经营活动归行入市、组建卫生值勤组伺候保洁,治安联动防范请来“门铃人”,车辆统一集中停放,集镇街灯亮化实施完毕。爱我家乡、建设某的社会风气基本形成,弥漫着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求发展”的社会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某乡党委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一定实效,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离县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问题依然存在:客观上群众居住环境陈旧,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观上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落后,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看作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束缚着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和行为,这部分群众的素质有待提高。总之,乡党委将一如既往、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开创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