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合集9篇)
孩子们升入大班快一学期结束了,在这学期里,班上的孩子都适应了新老师新同伴,通过这一学期的养成教育,孩子们进步真的很快,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现将在本学期养成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总结:
一、对幼儿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养成性习惯的培养。要求老师从点点滴滴教起,每一件小事都要坚持做好。
1.吃东西不挑食,蔬菜水果,各种食物都要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吃东西时不说话细嚼慢咽认真吃,正确的使用筷子,不撒饭粒,不剩饭,吃完了碗里的饭菜再喝汤。用完餐之后的碗筷要放进固定的盆子里,不乱摆。通过培养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
2.午睡时,为幼儿盖好被子,不咬被子角,不扯棉絮的线头。脱下来的鞋子要摆在固定位置,衣服放在床角。睡觉时不用被子蒙头,保持良好的睡姿。很多以前在家中从不午睡的幼儿,这学期都能跟大家一起香香的午睡了。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自己穿衣服,鞋子,并能扣好扣子,拉好拉链。变得很能干。
二、对幼儿进行了礼仪教育见到老师、客人、小朋友会主动打招呼,会根据场合说谢谢,对不起。
三、对幼儿进行互相谦让教育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平时活动难免要磕磕碰碰,我教育孩子要学会互相谦让,有玩具一起玩,我还经常给他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凡事要懂得谦让,要学着关心关心他人,帮助弱小,如:别的小朋友扣子开了系不上,我班的孩子会赶快去帮忙。
四、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
1.能够集中精力,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不能打断别人,能够倾听并听懂别人的讲述。能够用不通话发放清楚的在集体面前讲述,较为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能不怕困难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了解与探究有一定的结构的物质材料,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游戏。
4.喜欢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喜欢参加集体的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叫协调的模仿动作,创编动作,能安静的倾听音乐,并体验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5.学习使用多种绘画材料作画,并进一步创作,体验创作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是幼儿园的重中之中,每天我时刻提醒孩子们不能用笔戳别人,指别人, 不能自己挖耳朵,不能往鼻子耳朵里塞东西,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检的安全教育,不让孩子们携带钉子小刀火柴等危险物品,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还自编了好多的安全儿歌让孩子熟记,让孩子们远离危险。
养成教育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良好的养成教育是孩子们步入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有了好的养成教育, 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要和家长配合好,家园同时行动,方可事半功倍。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训练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明确职责,培养习惯
开学初我校各班开展了“一人一岗,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集体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分不开的,我们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集体带来批评。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各班进行班级事务分工。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如各班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下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擦黑板,收拾讲台,倒垃圾等。卫生检查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我们每周末都要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小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也要尽可能多的对学生提出要求。
(二)、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如三年级学生王千诺、四年级沈丹萍、六年级田子月等已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对于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总会给予肯定、表扬。特别对于个性强的学生,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如六年级闫海涛同学,平时顽皮淘气,纪律松懈,和同学常有吵闹现象,学习也马马虎虎。可我们发现在开学初的大扫除中,他劳动特别起劲,他把窗台擦得很干净,擦好窗台后,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干干净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简单。大扫除结束后,我们把“表扬闫海涛认真做卫生”几个字用红粉笔大大写在黑板上,把他洗过的毛巾给大家看,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并要求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起到了带动整体的作用。在那一刻孩子的脸上的微笑是灿烂的,这又何尝不是孩子学习旅途中一个新的起点呢?开学到现在,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闫海涛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他的表现还时有反复,但终究在进步,令老师、同学感到高兴。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班班风班貌良好。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校素来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活动,下面就我班同学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总结。
一、具体教育措施:
1、养成教育,始于细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德育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阐述。从教以来,我始终遵行陶先生这一朴素教育思想,立志让每个学生,通过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四会”的人,成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习惯养成,求真的起点是求细做小。面对多属独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远大模糊,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现代小学生(我们的养成对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心如明镜,勤扫小屋;不好高骛远,不求大弃小;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细”是理念和态度,“善细”是教师的诗外工夫。善细的结果未必能事事如愿,善细的.过程一定真实而感人。
陶行知说:“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于直面微薄的待遇,敢于正视“非优”的考验,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业业常抓细节,这是怎样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虽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我愿放弃冲天的志向,以恬淡心态和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做好细节!
3.养成教育,成于细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我围绕求真目标,实抓细节养成。现将汇报如下。
二、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充分利用班队课、晨检时间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同时,也使我认识到,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班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我制定了值日制度:由本班小干部负责每天的“五项”竞赛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1)卫生方面
卫生打扫及保持。值日学生能够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教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物。经过努力,学生基本能做到五无:地面无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2)行为习惯方面
①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零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物进校园。学生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饮料、面包、鲜奶、糖块、辣椒条、菜饼等不卫生食品,也不从家里往学校带零食。
②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全体同学认真遵守《班级制度》,做安全有益的游戏,创建“平安校园”。严禁攀爬篮球架、杆子、柱子、树枝、窗台、楼栏杆等,严禁在楼梯、走廊、教室、操场、厕所等地追逐打闹。努力做到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集会有队伍、语言有礼貌、举止有礼节。
(3)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4)文明习惯
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以“四在”(“文明在我口中”——讲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文明在我手中”——爱护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文明在我脚下”——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在我心中”——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切入点,规范了学生的言行,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4.严格训练,及时反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强化训练,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体验。
(2) 及时反馈,矫正强化。良好行为养成,我班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产生强化作用,对不良行为我班及时指出,要求及时整改、矫正。
三、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据训练目标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
虽然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班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
我校是一所新建成的移民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20xx年陆续迁入的移民学生,他们在行为习惯上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我校在养成教育工作方面,坚持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习惯,学会做人。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模范。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本学期在推行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结合到一起,把养成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由“让你做”转变为“我要做”,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抓住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学校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政主任任副组长,大队部、班主任、各年级任课教师担当组员,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其次,明确养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
第三,树校风、抓学风,严格执行校规校纪,规范管理,强化要求,严格训练,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
二、用制度约束,以练习促养成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法纪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学校制定了各项制度,依据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以及《班级常规管理细则》、《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细则》,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为加强制度落实,学校对每班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把每天的日常行为作为一种业务训练来开展。如上下楼梯,学校把学生每天的上下操上下楼梯整队当成一次练习,班主任为学生讲明如何规范的上下楼梯,上下楼梯注意的细节,然后监督学生练习上下楼梯。现在我校学生上下楼梯都能靠右行走,不互相推搡打闹,秩序井然。
另外,学校坚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校纪”、“校规”,以《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细则》的量分作为手段,进行“文明班级”的评比。尤其是对于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学,及时进行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时检查。
三、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
学校利用一个月时间分别进行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主的突击养成教育。学校运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另特别召开《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和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学生书写《文明礼仪伴我行》作文,讲述自己对此的看法和做法。学校还充分运用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开展向典型人物学习活动,增强活动实效。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文明礼仪标兵”“文明礼仪之星”、“小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学生公认的典型,开展“向身边文明礼仪标兵学习,向身边道德模范人物”学习活动。
虽然仅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个月全校师生以此为重点,着力于此,共同努力,学生在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读写结合,学习习惯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校结合自身特点,把养成教育的重点落到学生的写和说中去。针对目前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学校有目的的在二、三、在四、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写预习,一、二年级要完成读、说的作业,这样,使学生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开学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班学生的养成教育实在令人担忧。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粗野。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上到父母,旁及姐妹,他们脑里想得有多脏,嘴里就说得有多臭;二是生活习惯差。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离开家长后自理能力较差;三是适应能力差。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期。除了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有诸多不适应以外,思想上的不适应更显突出。这三个方面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面对现状,我们曾经努力过,尝试过,试图想抓几个典型,处分几个“王牌”,以为可以惩一儆百。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标本的做法,效果不尽人意。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认为:
一、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疏导是关键。特别是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的情况下,学校要想养成教育达到一定要求,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和命令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班利用班会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导行”、“自我约束”、“自觉规范就是守法”的教育。特别是组织了的《规范大家谈》主题班会,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赞赏。班会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面对面发言,彼此指出优点,善意的指出缺点,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还不够。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道理。
二、注重引导是保障。小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和是非的能力不强,不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就难以形成。为此,我们一是针对学生言语粗鲁的现象,加强了学生对文明语言的学习,要求学生人人都能背诵自编自写的具有农村特点的文明礼貌用语。此外,还要求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生一用普通话,那些粗鲁的土话和痞话就很难开口了。二是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行为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人不诚实,男同学爱打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做效果事半功倍。
三、是利用反面典型进行思想偏差的矫正。目前,部分家长对市场竞争和就业与下岗等问题产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上的不良表现给学生带来了不健康影响,导致在一些学生思想中形成了“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是“无用的戒规”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打人骂架成为家常便饭,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号召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讨论,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讨论讲文明礼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后,充分认识到在思想上、行为上没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致使自己犯了这样和那样的错误。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教育和利用先进典型引路,学生找到了建立文明、团结、互助、进取的同学关系的新路子。
此外,我们还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不断巩固已有的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但我们深信,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养成教育工作一定会更有特色!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为了在以后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个总结
一、从孩子的点点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做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所以要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一个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另一个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要保证。我班在幼儿入园初期就重视了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基础。本学期,结合我园开展的“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交往习惯”的研究,我们将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我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总结如下:
一、学会安静倾听老师、同伴讲话,不插话、不抢话。
措施:
1、通过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树立榜样。
2、以“考考谁的耳朵灵”、摸摸小脑袋,称赞等亲切的语言鼓励幼儿注意倾听,积极应答。
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能主动向成人、同伴问好,会用礼貌用语解决与同伴发生的矛盾。
措施:
1、教师间、家长间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做幼儿的榜样。
2、在班内布置“我是甜嘴小宝贝”专栏,每天把甜嘴宝贝的标记贴在专栏内以示表扬。
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喝水、入厕、户外活动排队不争抢,来晚的主动站到最后一个。
措施:
1、通过教育活动,进行排队和不排队后果的对比,引导幼儿讨论,师生共同制定规则。
2、教给幼儿正确的排队方法,提出要求:排队时要耐心等待前一个小朋友做完了再做,不能中途跑开,也不能推挤前面的小朋友。
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检查、提醒、鼓励。
四、逐步帮助幼儿养成做事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学习收放玩具、图书及美工活动废料。
措施:
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榜样,班内物品摆放有序,随手捡起地上的玩具及废料。
2、玩具材料摆放合理,便于幼儿取放。
3、与幼儿共同整理玩具,学习整理玩具材料、叠衣服的正确方法。
五、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挑食、不剩饭,不浪费美工区材料,爱惜玩具。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以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节俭意识,知道“好孩子要节俭”。
2、掌握幼儿进餐量,少盛多添。鼓励幼儿不挑食,逐步克服挑食的毛病。避免剩饭。
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措施:
1、通过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让幼儿懂得要做一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好孩子。
2、每周一上午固定时间师生互查个人卫生:指甲、头发、衣服等。
3、请保健医讲述卫生常识,学习饭后擦嘴、漱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这样,有了良好的分享行为后,幼儿才会成为有四种基本能力的新一代,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孩子面对未来世界挑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能力。
研究前,我们同与家长平时的交谈、家访及调查等途径了解到,许多家长对幼儿是否具有“和别人分享”这一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导致幼儿分享行为贫乏。究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种:
1、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往往忽视分享这种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
2、部分家长对幼儿分享教育不知可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掌上明珠,家长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常对孩子进行反面教育,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4、有些家长自身缺乏良好的分享行为,不能言传身教。
5、许多家长一味“奉献”,不知“索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到分享教育的研究中,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和内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一、更新家长观念,引起家长对分享教育的重视。
由于家长所受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不同,文化修养、职业不同,所以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差异。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视,常常向我们询问孩子能不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孩子学会了几首儿歌、歌曲,但对其它方面的发展很少过问。由此可见,家长比较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了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我们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促使家长不仅重视幼儿知识教育,而且重视幼儿良好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讨论,如何使孩子学会分享,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幼儿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向家长开放幼儿园半日活动,从中引进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经验和技能,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充分发挥孩子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并要求在家中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重要与老人分享。此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分享教育活动,让他们深入到孩子中间,亲身感受分享带给孩子的乐趣,体会分享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家长进一步领悟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长的思想提高了,才能真正将先进的观念渗透在行为中,促进其行为的转变。
二、引导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去学习。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直接的启蒙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有的家长平时在家中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人有爱心,这就给了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如:在分点心,吃饭时家长有意识的将食物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妈妈(奶奶、爷爷、爸爸)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让你和我一起开心。”当看到孩子正在玩玩具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能不能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好吗?”在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之下,幼儿也会尝试去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思想意识中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平时在家中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就行。因而在和周围人交往时缺乏爱心,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常告诫孩子:好东西留着自己慢慢吃,不要分给别人;刚买的新玩具不要随便借给别人玩,不然会弄坏的。可以想象,幼儿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很难产生良好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因此,我们引导家长充分认识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认识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真正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平时不光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交往中,更要以诚相待,乐于助人。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老人,有好吃好喝的应该先满足老人;外出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家长有爱心,必然就有着积极的分享行为,势必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家长对他人真切的关爱,幼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之下,这种无形的教育会在幼儿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促使幼儿也能够学着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此基础上发出分享行为。
三、引导家长选择多种内容与方法,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玩玩具时,自己不玩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吃东西时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抢到自己的手中,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独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会发生一些事,这些事虽然平常,但往往正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良好教育契机。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日常情景、同伴间的交往都是一个个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对这些给予足够的重视,时时做有心人,抓住契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分享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得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形象好象就是幼儿身边的同伴或者就是幼儿自己,所以大家十分喜欢她。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此外,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家长的面愿意与人互换玩具,而家长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家长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与同伴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好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家长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启发家长不仅要让幼儿体会到被爱,还要教育幼儿学会爱他人
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百般疼爱,可谓百依百顺。但是有的家长只是一味盲目地溺爱孩子,很少注意要求孩子关心体谅别人,对别人的爱表示感谢,予以回报。长期下去,幼儿极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针对这一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尤其注重启发家长不仅要爱孩子,让孩子体会了解父母的爱,还要引导幼儿学会爱他人,以实践行动来报答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有时家长甚至可以主动向幼儿索取一点爱,如希望孩子能将好吃的和父母、祖辈分享,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幼儿一但发出分享行为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幼儿获得前进的动力。幼儿体验到分享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后,才能乐此不彼。天长日久,幼儿也就会由最初被动的分享转化为自然而然的主动分享了。
在我们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到分享教育研究中的家长日益增多。研究前,只有45%的家长能主动配合我们的分享教育活动,而现在已增加到90%左右。这也就相应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的增强、分享水平的提高。研究前能发出分享行为的幼儿只占10%,现在此类幼儿已达到总人数的80%。已一斑可窥全豹,足见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了。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有句谚语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因此,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不进班级开设区域活动,还有各类专用活动室——科学发现室、厨房体验室、美劳室、阅览室、音乐室,更开设了体验馆——小小交警台、天使沙龙、手偶剧场)、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对幼儿进行好行为、好习惯的培养。在不断的探索、实践、积累过程中,及在各位有经验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于各位老师和幼儿园的的养成教育中总结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创设多彩的环境——培育良好行为的沃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创设相应的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的教育。在室内,我们都会在区域活动贴上图片或者卡通绘画告诉幼儿玩游戏时的好行为;在室外活动,我们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交通安全的要求同幼儿喜欢的图片结合起来,贴在楼道内的墙上,以及体验馆附近,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的提醒幼儿知道并学着去做,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道边,我们有《谢谢叔叔阿姨》图片,好习惯要养成的版块,交通安全儿歌,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图片。班级内的厕所、喝水处、阅读区都有图文并茂的解释——要有而如何做才正确,不会受伤。我们还会教幼儿一些好行为以及安全儿歌,让幼儿在学习本领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搭建良好的养成教育的平台
1、以主题教育为主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如小班社会活动《搭积木》,让幼儿学会说礼貌用语:“谢谢!”“别客气”“请你们给我一块积木,好吗?”知道在与小朋友游戏时也要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地玩游戏,不争抢、独占。《我和爸爸一起玩》,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乐、甜蜜,愿意管芯爸爸,帮助爸爸,不打扰爸爸休息。健康《小河马拔牙》,让幼儿懂得要保护牙齿,知道多吃糖、睡觉前吃糖对牙齿有害要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科学《宝宝有礼貌》,让小朋友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宝宝,与老师、同伴礼貌交往,会使用“老师早(好)”“老师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音乐律动《扶爷爷奶奶走路》,使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尊重老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人,给他们让座。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小兔乖乖》、《大皮球和小皮球》、《谁的主意好》、《熊猫的客人》等,故事里三只小白兔知道陌生人来了不能开门,告诉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小黄鸭和大白鹅玩皮球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在玩的时候要谦让,不能拿着一个大玩具不放手,让别的小朋友玩小的或没得玩;小白兔、小黑熊的不同表现告诉我们到别人的家里做客时要有礼貌,不要只想着自己,把那当成自己家;知道敲门是要有礼貌,有较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培养幼儿的某种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强化。如在教育大班幼儿进餐时的不爱惜粮食,不吃蔬菜和挑食等现象,可选用故事《锄禾》来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挑食的良好习惯。在教育小班幼儿翘椅子、不好好玩滑滑梯的现象,可以选儿歌《小板凳》、《滑滑梯》来教育幼儿。
反复训练形成习惯。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习惯。
2、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自护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受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幼儿的优良行为,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故事《向人求助有礼貌》,通过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当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够用不客气的语气与人说话,要学会说“请”。我园建立了体验馆,如《小小交警台》,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小交警、行人、司机,在游戏的过程中知道并养成“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好习惯,让幼儿既玩的.开心,又学到了知识,养成了好习惯。《天使沙龙》是一美发场所,我们还专门购买了假头(带有假发)模型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请来了一位美发师教导幼儿如何洗头,如何使用卷发棒、吹风机等,还教幼儿如何扎辫子、夹夹子,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会了一些小本领,还养成了合作、互帮互助,谦让有礼的好行为,而不知养成只知道自己玩,把别的小朋友都寄到旁边,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行为。
3、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浸润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贯穿在幼儿的活动之中,渗透在日程生活中的。有人常说:一日生活皆教育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在日常活动和大自然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而又主动行为,从而变成一种习惯,千万不能让幼儿觉得是一种强迫,这只会让幼儿产生机械记忆,这样很容易忘记,也不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要及时抓住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随机地进行教育。只有捕捉每一次瞬间教育的契机,给与幼儿不失时机地鼓励,在能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地改正自己的过失,强化其良好行为。
我们老师要注意在这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观念,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的评价主体已经有老师变成了幼儿。以前,老师对幼儿要求比较多,指定的规则也多,现在我们应让幼儿或者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一定会急急地遵守,老师应该学会去当一名引导者、体验者。
三、建构家园共育机制,共同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家长会、半日观摩、家校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家长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并及时反馈信息,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还要发挥表率作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里幼儿把老师当成是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自己,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来为幼儿数力争做榜样,引领幼儿。在家庭里,则是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方面。需要幼儿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中心的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收到熏陶教育。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着自尊心,当幼儿犯错时,不要急着去责骂幼儿,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自尊心强的幼儿会承受不了当众不问缘由的职责,我们要做的是听听幼儿的解释,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错的,怎样才是对的,我们最主要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一味地指责,只会让幼儿渐渐地不论犯什么错都不会跟家长说了。
孩子就像是一股清泉,我们投入多彩的颜料,他就能描绘出一幅炫丽的画卷;孩子又像朝露,我们投之以灿烂的阳光,它便能折射出明丽的光芒;孩子也是雏燕,我们给与健体的翅膀,他便能在风中搏击长空。俗话说得好: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对老师的殷切期望和美好憧憬。实现幼儿的多彩人生梦,让家长满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是我们的梦想。见微知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健康人生的良好开端,就让我们一起从幼儿的养成教育入手——这是他们能够实现自身梦想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