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工作总结 > 正文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0篇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总结

2024-02-11 09:51:55工作总结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0篇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工作总结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0篇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0篇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总结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要求,全面振兴我场中医药事业,按照《江西省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标准》,结合我场的具体情况,为迎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复审,经过几年来不懈努力,我场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在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场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文教卫生的党委委员孙平安任组长,卫生院也相应成立了中医药技术指导小组,由院长陈连芽任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振兴中医药事业具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及时总结前段工作及安排下阶段工作,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我院突出中医蛇伤专科,做大做强特色专科品牌。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建设使我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人有专长的中医特色优势。

  三、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

  我院加强对中药房、中药仓库、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督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年共抽查中药饮片和配方质量10次,未发现霉变虫蛀现象,中药处方调配未发生称重和药味错误。目前我院中药房有中药饮片312种,中成药114种,全院中药(含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30%以上。

  四、加强中医医疗文书的规范和管理

  我院要求中医人员运用辨证论治诊疗疾病,按照中医病历规范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中药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上。

  五、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我院按照市卫计委中医科的安排,组织全院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全年共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4次,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次。

  六、加强中医药知识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我院以黑板报及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全年共出宣传刊4期,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可。

  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把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实际努力。下面是20×年的中医工作计划:一、提高认识,认真开展中医工作,做好全国中医先进市复审迎检工作;二、抓好中医工作内涵建设,加强管理工作;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四、利用医院现有的科技网络,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栏)、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等手段,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和简便易行的知识,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治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职工业务技术水平。五、迎接复评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我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复评领导小组,保证组织领导和管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按标准要求完成任务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2

  20xx年,我院继续按照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及德阳市、旌阳区《中医先进县工作细则》的标准和要求,在年初达标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建设力度,现将20xx年开展的中医工作总结如下:

  1、继续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卫生院建设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优势作用;

  2、建立了中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工作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医疗机构业务统计表、中医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统计表、中医药人员继教培训统计表、中医专项经费统计表,并实行逐级年报制度;

  3、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占全院卫技人员的比例为30%,皆达到执业助理中医师及以上资格;有一名中药士(师),中医药从业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每人学分达到25分;

  4、开设中医门诊临床科室3个,运用中医药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辩证论治。运用针灸、拔罐、推拿、熏洗、外敷等中医技术;对广大的村民服务,解除病人的痛苦。

  5、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上墙,标识醒目,标签规范。物品摆放有序,符合工作要求,环境整洁,空气流通,中药饮片、中成药存放符合规范,中药饮片质量符合要求。处方实行调配、复核双签字,按医嘱分包;

  6、中药饮片总数有333种,中成药有105种,中药急诊用药≥5种。

  7、中医门诊服务量(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占门诊服务总量的50%以上,住院病人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含中西医结合)达30%。

  8、中医门诊登记、处方书写合格率达100%,配方合格率100%,甲级病案率达90%以上,无丙级病案。

  在搞好卫生院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通过年终检查,已达到如下标准:

  1、每个村卫生站均有一名或以上中医、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均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并参加县、乡镇组织的业务培训;

  2、10个卫生站均达到了小康村卫生站标准,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药房、诊室和治疗室分设,配置中药柜、中成药柜、银针、火罐、艾条、脉枕等;

  3、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中成药不少于30种,处方合格率100%,配方合格率100%,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每季度开展了1次中医健康教育和中医科普知识宣传;

  5、诊治病人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转诊有记录、传染病有报告。

  "中西医并重",是我院长期坚持的方针,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保障当地群众身体健康服务。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3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仪陇县卫生局关于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抓好中医工作的宏观管理,健全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二级卫生网络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要求,全面振兴我乡中医药事业,按照《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结合我乡的具体情况,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几年来不懈努力,我乡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卫生院也相应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张瑞刚任组长,成员:蒋和平、罗祥龙、许百龄、邓玉容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中医科长蒋和平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业务由罗祥龙任组长,中医科长任副组长部署振兴中医药事业具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及时总结前段工作及安排下阶段工作,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我院在巩固原有中医科室(内儿科、骨伤科、妇产科)的基础上,增设了针灸理疗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肛肠科专科三个科室,分别由罗祥龙、陈军民、唐毅医师负责。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建设使我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人有专长的.中医特色优势。

  三、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

  我院加强对中药房、中药仓库、中药炮制室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督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年共抽查中药饮片和配方质量10

  次,未发现霉变虫蛀现象,中药处方调配未发生称重和药味错误。目前我院中药房有中药饮片320种,中成药130种,全院中药(含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20%以上。

  四、加强中医医疗文书的规范和管理

  我院要求中医人员运用辨证论治诊疗疾病,按照中医病历规范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每季度抽查显示门诊病历合格率达到99%,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0%以上,中药处方合格率在99%以上。

  五、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我院按照县卫生局中医股的安排,组织全院中医药人员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全年共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4次,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次。

  六、加强中医药知识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我院以黑板报及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全年共出宣传刊4期,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可。

  七、加强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

  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乡镇卫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由院长张瑞刚同志亲自带队下村,定期督查村卫生室,要求村卫生室保持原有三室(药房、诊室、治疗室、)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其中药饮片质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求逐步改善村卫生室条件,完善各项规范制度,做到医疗文书书写合格,各项登记齐全。全年共下村督查5次,抽查村卫生室10个。

  八、做好上级布置的其他中医药工作

  我院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要求,发动全乡中医药人员自愿无偿捐献中医药单验方,由中医管理科负责本院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单验方和独特疗法收集登记工作,由公卫办负责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单验方和独特疗法收集登记工作。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院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医疗业务质量在稳步提升,中医门诊和中医住院人数稳步攀升,村卫生室得到发展,乡村医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把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实际努力。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人们的健康及养生保健受都受到了中医药文化影响。而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发扬光大。使其越来越有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为了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 疗效,引进广大群众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并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 我院组织医务人员于3月26日在段泊岚镇集市集中宣传中医药知识。

  主题宣传活动以“传承中医国粹,养生生活化,生活养生化”为主题,活动现场通过悬挂主题宣传横幅,摆放宣传板块,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设置资料发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区,不少群众前去询问,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由此也可以看出群众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的喜闻乐见和接受度。共计发放普法资料和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手册80余份,接受群众 咨询40多人次,义诊30多人次。群众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宣传活动声势大,气氛好,效果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以生动的形势,丰富的内涵,向人们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医药真正的深入人心,惠及百姓。倡导了科学的养生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共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5

  乡村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年度)提要:硬件建设是中医创建工作的主体,由于我院中医技术资源严重不足、中医药设施设备简陋,这便加大了创建工作的难度

  乡村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年度)

  在认真贯彻国家中医工作政策以来,根据**市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县卫生工作部署,使中医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们首先抓了中医组织机构的建设。一是我院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中医专职人员。二是针对全县卫生工作部署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安排布置了中医创建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把手”责任制,把创建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四是确立了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主体的创建龙头。五是区乡镇及村级医疗机构任务到头、责任明确,分级指导,层层负责,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配备资源,扎实基础,加强中医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中医创建工作的主体,由于我院中医技术资源严重不足、中医药设施设备简陋,这便加大了创建工作的难度。为此,我们认真思考,冷静分析,想办法,添措施,一是采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返聘退休老中医重返工作岗位等办法切实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有计划地投入,逐步加强本单位设施设备的建设。引进及返聘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投入资金数十万元,完成了乡卫生院业务用房的改造及基本设施建设,完善了中医科室的设置,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三、分类指导,强化软件质量

  软件建设是创建工作的又一重要组成部份,为了确保软件质量,我们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办法,明确分工,分类指导。使软件建设得到同步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及业务用房、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仍然不足,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中医科业务收入统计仍然未分开单列,使中医药服务量被掩盖,达不到创建标准的要求。

  (三)中医科研立项工作滞后,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四)软件质量差,特别是中医医疗文件(如处方、门诊登记、病案等)书写合格率明显偏低。未建立门诊病历。中医病床闲置,未得到合理应用。

  (五)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或缺乏,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六)药事管理不力,导致中药房、中药库房等科室设置不妥;部份药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20xx年的中医工作,成绩是显着的。我们愿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争取来年的中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抓好中医工作的宏观管理,健全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分院、村卫生室二级卫生网络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要求,全面振兴我镇中医药事业,按照《湖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结合我镇的具体情况,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几年来不懈努力,我镇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医药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由分管领导亲自落实。我中心卫生院也相应成立了振兴中医药事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XXX任组长,副院长XXX、XXX任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等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振兴中医药事业具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及时总结前段工作及安排下阶段工作,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我院在巩固原有中医科室(内儿科、外伤科)的基础上,增设了针灸理疗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糖尿病专科三个科室,分别由XXX、XXX、XXX医师负责。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建设使我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术、人有专长的中医特色优势。

  三、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提高药品质量我院加强对中药房、中药仓库、中药炮制室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督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年共抽查中药饮片和配方质量10次,未发现霉变虫蛀现象,中药处方调配未发生称重和药味错误。目前我院中药房有中药饮片369种,中成药137种,全院中药(含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40%以上。

  四、加强中医医疗文书的规范和管理

  我院要求中医人员运用辨证论治诊疗疾病,按照中医病历规范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每季度抽查显示门诊病历合格率达到99%,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0%以上,中药处方合格率在99%以上。

  五、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我院按照县卫生局中医股的.安排,组织全院中医药人员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定期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并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肆虐流行的形势,组织全镇医务人员学习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方案,阻止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流行。全年共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4次,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次,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培训班5次。

  六、加强中医药知识预防保健宣传工作

  我院以黑板报及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全年共出宣传刊4期,提高了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可。

  七、加强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

  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乡镇卫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分管副院长XXX亲自带队下村,定期督查村卫生室,要求村卫生室保持原有四室(药房、诊室、治疗室、留观室)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其中药饮片质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求逐步改善村卫生室条件,完善各项规范制度,做到医疗文书书写合格,各项登记齐全。全年共下村督查5次,抽查村卫生室15个。目前我镇村卫生室已经增加至29个,覆盖面更加广泛,初步建成了网络健全的村级卫生保健体系。

  八、做好上级布置的其他中医药工作

  我院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要求,发动全镇中医药人员自愿无偿捐献中医药单验方,由中医管理科负责本院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单验方和独特疗法收集登记工作,由公卫办负责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单验方和独特疗法收集登记工作,共收到3位中医师的10个中医药验方,汇编制作成电子文档,上报县卫生局中医股。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院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医疗业务质量在稳步提升,中医门诊和中医住院人数稳步攀升,村卫生室得到发展,乡村医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把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实际努力。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7

  中医科自20xx年12月31日住院部成立以来,为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要求,弘扬中医文化,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我科医务人员积极运用中医知识为广大群众解决病痛,减轻群众疾病负担,现就今年的中医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制作中医宣传板10块,大力宣传中医适宜技术,宣传中医的“简便验廉”,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开展中医科普知识宣传4次,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次,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地产中医药知识的应用,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医养生。制作中医健康教育处方4种,300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中医,发扬中医。

  二、医院开设特色治疗项目。

  充分利用中医药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项,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新技术4项,截至12月1日,门诊就诊人次500人/次,门诊总收人xxx元,住院总收入xxxx。住院就诊人次500人/次。开展针灸400人次,拔罐120人次,牵引30人次,艾灸28人次,刮痧55人次,推拿180人次。

  三、加强配备。

  (一)设立了标准化的中药房,中药库。

  我院中药房有中药饮片300种多,中成药(含中药胶囊,颗粒,口服液,外用药,针剂等)123种,占药房药品数量的60%。中药饮片质量均符合有关规定,无假药,劣药。

  (二)设立了中药煎药室,配备了中医煎药人员。

  (三)医院大力对中医科进行宣传,扶持中医工作,配备中医器材,诊桌,诊椅,诊察床,针灸针,艾条,火罐,电磁治疗仪,熏蒸筒,电针仪,牵引床,艾灸仪,艾灸盒,煎药罐等为广大人民服务。

  (五)并定期派中医人员,到村卫生所进行中医业务技术指导,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掌握中医适宜技术。

  四、存在问题。

  (一)中医药技术资源等仍然不足,使中医科室的设置及业务的开展明显受限。

  (二)88相关医疗活动记录不全或缺乏,直接影响中医服务量的体现。

  总之,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中医科住院部来说,20xx年的中医工作,成绩是显著的。我们愿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争取在下一年的中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8

  20xx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分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干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中医“中医预防保健”科顺利建成,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干职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中医预防保健”科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点上风,为保障辖区人民身体健康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院20xx年治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以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刚一下达,我院领导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对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深进解析、学习,积极准备成立“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

  二、构建服务平台,工作稳中有进

  我院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同时,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整合为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医治、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确保了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效、稳步的展开。

  三、重视业务培训、建立人材保障

  工作中我院完善人材、技术保障,并把加能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兴院、人材培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服务机制有效地衔接,确保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出现断层现象。利用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及西学中等方式大力培养了一批“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优秀人材,完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服务支持条件。

  四、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

  20xx年,我院中医专家屡次深进社区、基层展开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的讲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知识,更宏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行“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健康讲座等多形势、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xx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类宣传材料总计600余份,举行健康讲座10期,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深进人心。五、推广适合技术,发挥特点上风

  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们还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合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合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点保健方案,并开设饮食、运动进补等特点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展开养生保健指导,充分发挥了中医“治未病”上风。六、现存的题目与不足

  20xx年,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开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逾越,并且在“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题目仍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的投进、中医人材的短缺和人民群众思想熟悉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步做实做强。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9

  为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院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利民便民为宗旨,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为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弥勒市卫生健康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进行了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中医医疗设备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20xx年拨付到位的用于改善中医诊疗环境及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的专项经费为10万元,10万元已全部用于中医药服务区装修改造,目前中医服务区使用面积为130平方米。我院自筹经费5万余元用于购买按摩床、牵引床、熏蒸床、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重新规范中医科室名称,制作更换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栏。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

  我院中医康复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饮片管理及使用

  进一步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卫生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均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煎煮中药的质量;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中成药类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常用中药饮片369种,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鲜鲜血液,补充中医专科人才。我院中医药本科定向生为2人,于20xx年9月正式到卫生院上班。

  8个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上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会中西结合的医生。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率90%以上。对辖区内100%村卫生室开展中医业务指导。通过对卫生室医生的培训及方向性引导,促使村卫生室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自身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我院中医科注重中医特色,对该科病症坚持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临床经验,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兼顾,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效果确切,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我院开展“治未病”服务,将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

  六、加强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对30%以上的老年人、儿童等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高血压、2型糖病患者开展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20xx年度,为辖区1048名65岁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65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64.37%。;为辖区389名0—36个月儿童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传授摩腹、捏脊方法以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方法,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68.48%。

  卫生院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至少开展5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提供不少于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播放不于3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至少举办6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每年至少举办3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至少有3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卫生院中医工作总结10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院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现将我院中医药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中医科门诊:中医医师2人,中医药剂师1人。

  2、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门诊工作。

  (二)中药房建设

  加强了中药房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三)人员培训

  1、西医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2次,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派出多名中医药人员参加了学习中医的试点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3、开展了中医特色治疗和康复。

  二、我院主要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有

  (一)中医内科

  从事中医内科及中医内儿科诊疗工作的医生具有20余年的诊疗经验,擅长内科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儿科急性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辩证施治、预防。

  (二)中医针灸理疗

  拥有半自动牵引床、TDp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电针治疗仪、艾灸仪、温灸罐等器械共10余台件。能诊治腰椎间盘突出、脑血栓后遗症、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鼻炎等疾病,治愈显效率达80%以上。

  三、对中医药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我院对中医药工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二)在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药饮片、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片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无霉变、质量上乘的中药饮片,保障用药安全。

  四、经验与体会

  我院的中医药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创新,使得我院中医药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进步。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医药工作硬件设施薄弱,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在规划项目中未把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纳入长期规划。

  (二)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员。学历层次过低,未及时补充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中医院进修。使中医科成为我院又一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区人民政府、区卫生局及区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彻底扭转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过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