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工作计划 > 正文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合集6篇】

2023-06-23 13:12:43工作计划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合集6篇】

  【导语】下面是会员“zhuangxing”整理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共6篇),以供借鉴。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篇1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一)一、教学目标:

  1、培养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

  2、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以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3、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各门学科的衔接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充分做好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2、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对于相关内容,按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专业需要进行不同的知识深化,但对于所有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均为关键。

  3、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较活跃,对动手操作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着重阐明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突出以机械制图为主,结合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能够实用性结合起来。

  2、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讲清制图课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够得着,又不脱离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在关键章节要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教学设想:

  本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问题,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理论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精讲多练,多进行实验、实习。

  五、教学措施: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购买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网络教学资源,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更为直观。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二)本学期计划学习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内容。在紧紧围绕济南市教研室职教科的工作安排和各学校教学计划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计划是依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董述欣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全册共有九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着重阐明了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采用制图及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职专阶段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男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而《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枯燥,这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本学期需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突出学生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的要求:

  以面向人才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难点:组合体的投影

  五、教学设想:

  讲练结合,多进行练习。

  六、教学进度表(本学期9月1日开学,2月4日结束,共22周)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篇2

  第三章机械制图知识

  投影作图

  .1投影法的概念及分类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会产生影子,人们对其加以抽象研究,总结其中规律,创造了投影法。我们把光线称为投射线(或叫投影线),地面或墙壁称为投影面,影子称为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投影法分两大类,即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如图3-1和3-2所示。

  图3-1 中心投影法

(a)斜投影法

(b)正投影法

  图3-2 平行投影法

  .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 1.三视图的形成

  为了表达物体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如图3-3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和侧投影面(W)。三个投影面的相互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它代表长度方向;OY轴,它代表宽度方向;OZ轴,它代表高度方向。三个投影轴垂直相交的交点O,称为原点。

  图3-3 三投影面体系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对各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在H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和左视图(W面上所得到的视图),如图3-4(a)所示。

(a)

(b)

(c)

  图3-4

  三视图的形成与展开

  为了画图方便,需将三个投影面在一个平面上表示出来,规定: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与V面重合,如图3-4(b)所示。其中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分别用OYH和OYW表示。投影图中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投影轴也可以进一步省略,如图3-4(c)所示。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从图3-5可以看出,三视图在尺度上是彼此关联的,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由此可以归纳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图3-5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3.例题:

(1)补画左视图

  根据图图3-6补画图3-7中左视图

  图3-6

  图3-7(2)补齐三视图

  根据图图3-8补齐三视图3-9

  图3-8

  图3-9

  剖视图

  假想用一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然后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1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全部剖开后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简称全剖视)。如图3-10所示。全剖视图一般用于表达外部形状简单,内部结构复杂的不对称机件。

  图3-10 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以对称中心线为界,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得到的,由半个剖视图和半个视图合并组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既充分地表达了机件的内部结构,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具有内外兼顾的特点。但半剖视图只适宜于表达对称的或基本对称的机件,如图3-11(a)(b)所示。

(a)

(b)

  图3-11

  .3局部剖视图

  将机件局部剖开后进行投影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一般以波浪线或双折线作为被剖开部分与未剖切部分的边界,并且不能与其他图线相重合。如图1-8的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图。

(a)

(b)

  图3—12局部剖视图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弹簧是机械、电器设备中一种常用的零件,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存储能量和测力等。弹簧的种类很多,使用较多的是圆柱螺旋弹簧。其画法如下:

  1.螺旋弹簧在平行于轴线的投影面上的图形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2.有效圈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两端可画1~2圈,中间部分可以省略。圆柱螺旋弹簧中间部分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

  3.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螺旋弹簧必须注出旋向“LH”。

  4.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多少均按支承圈圈绘制,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画图步骤如图图3-13所示:

  图3-13

  零件图

  .1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作为加工和检验依据的零件图应包括:图形、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主视图的选择(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要尽可能反映出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及其相互位置。(2)加工位置原则

  按零件在机械加工时所处的位置选择主视图。

(3)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与零件的工作位置(安装位置)一致。2.选择其它视图

(1)视图的数量以能够正确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而定。(2)尽量不用或少用虚线。(3)避免细节重复。

  选择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2.尺寸标注的三要素

  一个完整的尺寸应包括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尺寸数字。3.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指图样中标注尺寸的起点。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基准。

  4.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设计中的重要尺寸,要从基准单独直接标出。

(2)当同一方向尺寸出现多个基准是,必须在辅助基准和主要基准之间直接标出联系尺寸。

(3)不能注成封闭的尺寸链。(4)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与测量。.4零件图的识读

  读零件图,除了要根据各图形间的投影关系,想象出它的立体形状以外,还要弄清它的所有尺寸类型、基准、作用和技术要求等。下面结合图3-14所示的零件图来说明看图的一般步骤。

  图3-14 吊销 1.读标题栏

  该吊销系某悬挂支承座用以连接承载吊杆的销接件,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锻制加工而成,零件净重,图样按实物的1/2绘制。

  2.分析视图

  由该零件仅用一个视图和尺寸符号“φ”可知,它是一个轴类件。视图表明该吊销是一个具有三台阶,且中部为圆弧槽的实心轴零件,在轴的小端开有一个垂直通过轴线的小孔。

  3.分析尺寸

  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以及注写尺寸的所用的基准。图中全部15个尺寸中,除12和30是定位尺寸外,其余尺寸分别表明各阶梯轴段的直径、长度、孔径、圆弧面半径以及两端倒角的大小和角度。径向尺寸是以轴线为基准。长度方向有两个尺寸标注基准:一是φ85圆柱体与φ70圆柱体的交接端面为第一基准,以它标注的尺寸有118、30和10;二是φ70圆柱体与φ65圆柱体之交接端面为第二基准,以它标注出φ8孔的定位尺寸12。

  4.看技术要求

  分析技术要求,结合零件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以便弄清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1)凡标注有尺寸公差的均有配合要求,未注公差之尺寸则按国家标准之未注明尺寸公差标准的规定予以控制。

(2)φ70圆柱面和φ65弧柱面要求最高,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μm,其次是φ65圆柱面的Ra应不大于1μm,而其他各面Ra均应不大于25μm。

(3)文字技术要求,该零件加工后应清除飞边毛刺、淬火处理和电磁探伤。识读装配图

?10?10?10

  图3-15

  .3概括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看标题栏了解部件的名称,对于复杂部件可通过说明书或参考资料了解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如例图3-15:从标题栏可知,该RC4轴端传动装置采用1:3比例绘图,总重为40kg,三角带轮及轴箱前盖分别为QT42-10球铁件和ZG230-450铸钢件。退卸套、顶套和轴端压盖则分别为25号和45号锻钢件,毡封用中粗毛毡,密封胶圈和O型密封圈分别为XJ-42号丁睛橡胶和I-4号橡胶件。紧固件中除件9的M22螺栓和件8防松片系钢制铁标件外,其它均为普通国标紧固件。

  .2分析视图

  分析各视图的名称及投影方向,弄清剖视图、剖面图的剖切位置,从而了解各视表达意图和重点。

  该装置用主、侧两视图来表达,右侧视图为旋转全剖视图。通过两视图和编号顺序,联系栏题所注名称、代号、数量等,清晰地表达出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各组件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形式。同时也大致表现出该装置与滚动轴承、轴箱、车轴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3分析装配关系、传动关系和工作原理

  分析各条装配干线,弄清各零件间相互配合的要求,以及零件间的定位、连接方式、密封等问题。再进一步搞清运动零件与非运动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

  主要零件分析:由图可见,皮带轮

  1、轴箱前盖2及轴端压盖5系盘类零件,顶套4和退卸套3,属轴套零件。皮带轮为四幅条式结构,外圆柱面开有5个V形带槽,圆锥轮毂孔外侧圆柱面开一密封圈槽。退卸套为外锥、内直和具有单挡边的轴套结构,沿轴向开有一贯通性伸缩槽。压盖为瓶盖结构,在端面钻有三均布的螺栓孔。顶套是具有法兰盘且内孔为两台阶孔的圆柱套,在法兰端面加工有密封槽。轴箱前盖形状比较复杂,内部由三台阶内圆柱面构成,与顶套配合的孔表面有一安装毡封的梯形槽环,外部法兰盘铸出4个与轴箱体用螺栓连接的安装耳座。防松片系一封闭三角环状薄板件,每个角有一螺栓孔和两个用于防止螺栓转动的耳片。

  连接结构分析:由图可见,轴箱前盖套装于滚动轴承轴箱,用密封圈密封和四个螺栓及弹簧垫圈紧固,其内端面顶住轴承外圈端面,其中一螺栓头带孔,用于穿插φ低碳钢丝并装铅封。顶套套装在轴箱前盖与车轴之间,前盖与顶套间采用梯型毡封密封,在顶套法兰端面的密封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在皮带轮与车轴端轴之间套入退卸套,并通过轴端压盖及三个轴端螺栓的紧固,将皮带轮、退卸套、顶套与轴承内圈及车轴连成整体,皮带轮与压盖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三螺栓利用防松片之耳片翻边紧贴螺栓头之两侧面防止转动。由视图还可看到,除顶套与轴箱前盖之配合圆柱面及法兰端面为相对运动摩擦面外,其余各相关面均为固定连接面。

  .4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

  尺寸及配合公差分析:在视图中共有六个尺寸;φ435为V形带轮的滚动圆直径;21为带轮与轴箱之轴向中心距,φ85是三个轴端螺栓的等分圆直径,160则表示车轴端轴的长度。φ118F9/h9及~1为两个配合尺寸,前者表示该配合,是以端轴为基准的9级间隙配合,后者则表示轴箱与轴箱前盖之间的间隙值。

  该装置共有五条文字技术要求,前两条要求紧固退卸套时,带轮与顶套、顶套与轴承挡圈必须顶紧,不允许存在间隙,第3条要求安装带轮及退卸套时,应在各安装面间涂抹变压器油。第4条对该装置的详细技术要求,应按RC4、RD4型轴端传动装置组装技术说明书(SFKZ13-91-00ASM)执行。第5条允许装用弹簧垫圈以取替防松片。

  展开图

  将制件各表面按其实际大小和形状依次连续地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所得图形称为展开图。

  图中所示为天圆地方变形简体件的二视图,它的表面由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和四个相同的局部圆锥面组成。作图步骤如下:

  1.将上口1/4圆周3等分,并与下口顶点相连,得斜圆锥面上四条素线的投影。用旋转法求素线实长AI=AⅣ=a′41′、AⅡ=AⅢ= a′31′。

  2.以后面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线为接缝展开。如图所示,先以水平线AB=ab为底,AⅠ=BⅠ= a′41′为两腰,作出等腰三角形。

  3.以A为圆心,a′31′为半径画弧,再以Ⅰ为圆心,上口等分弧的弦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得Ⅱ,作出△AⅠⅡ。用同样的方法作出△AⅡⅢ、△AⅢⅣ,再将Ⅰ、Ⅱ、Ⅲ、Ⅳ各点光滑地连接,得一斜圆锥面的展开图。

  4.向两侧继续作图,最后在两侧分别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即得其展开图。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究 篇3

  中职《机械制图》两种教学方法比较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制图教学必须体现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作出重大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项目教学法比较,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学做合一”的机械制图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包含大量技术制图国家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投影知识、看图能力、制图能力、标准件读画能力等,具备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课程特点突出应用方面,学生能够看图加工零件和看见零件画出图纸,甚至设计零件。学生要经过大量训练方可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

  从课程体系上看,本课程是机械加工领域专业群引入专业的首门课程,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与绘制”能力是开展专业学习领域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并在后续涉及机械零件加工技术、制造工艺、等若干课程中持续贯穿运用与提高。因此本课程的课程能力目标应定位为: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与绘制的职业能力。

  二、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缺点与优点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缺点

  以教师为中心,对理论知识重视,对应用能力重视不够,教学周期长。学生往往被当作灌输的对象,形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习惯。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工作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注重学生个体的成绩。“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分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按传统的“学科系统化”安排教学内容,虽然逻辑性、学科系统性和科学性较强,但学生在对该专业还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学习专业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和作用。基础教育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规律,而中等职业教育着眼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形成,显然不适用该教学模式,应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当前制图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优点

  逻辑性、学科系统性和科学性较强,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系统的掌握理论知 识。方便学生的管理,教学相对固定。通过讲练结合学生基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便于以课时为单位安排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的特点,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什么

(一)项目教学法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将实践项目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1.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2.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3.让学生进行项目制作,使学生学以致用。4.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项目相关参数的选择和计算,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以再创造的形式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

(二)“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思维方式和策略来实施具体的项目和工作。项目教学法糅合了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教师只起主持人和引导员的作用,学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工作者。通过完成项目这种有针对性的任务,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三)项目教学法的核心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即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多采用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学生,每一小组由6~8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动)学生组成,设置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在选择时更多地考虑能力的互补,这样才能体现项目小组的真正价值。与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课题研究相比,项目活动设计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项目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2 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四、中职机械制图采用项目教学法优点与缺点

  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创造中进行学习,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

  学生学习制图知识都是从具体的项目开始,通过具体项目和具体实物过渡到图形、专业知识,避免了教学中的抽象、空洞、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实物,帮助自己理解制图的各知识点。

  应用项目教学法的难点是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穿插到项目中。一个项目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天时间,不利与以课时为单位安排教学。同质学生的精确测定有困难,学生分组的好坏影响项目教学法的效果。项目课程的开发不完善。

  五、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传统教学法对老师与学生的束缚很大,老师制约学生,学生反过来作用于老师,学生的厌学情绪、老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教材,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发展。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改变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做法,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能力。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人,表现出强烈的愿望。项目教学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可以减轻,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计划直至最终完成项目。教师必须具备完成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项目教学法重视项目的完成还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章一节地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完成项目,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安排上要打破以两节课为单位的模式,采用灵活、便于项目课程的时间安排方式。完善项目课程的开发,将机械制图理论知识点更好的穿插到项目中。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4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门槛急剧降低,中职生的“总体素质”是“每况愈下”。中职学校招收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一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习惯于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很容易丧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目前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制造业的技术工人。作为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的确很红火,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较多。他们一般都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较淡薄,空间想象力较弱,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

  二、培养目标分析(即企业要求)

  我们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工人的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读懂设计人员画好的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坯料,选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及装备,完成该图纸所示零件的制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看懂技术图样是首要的,只有能读懂图纸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出来。

  三、教学反思 1,课程特点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是学生入学后就进入学习的新课。课程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解决画图和识图问题(其中以识图为主),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很抽象,教学过程中非常需要理论联系实践。

  2,现行教材主要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尝试使用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但目前各类中职学校选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这些内容,国家标准在制图上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图样的表达方法,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等等。其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零件图的内容等是该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所在。

  3,学生学习结果分析

  近几年,我连续担任了几届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虽经努力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但由于该课程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后的掌握情况不太满意。每届总有部分学生接近一无所获。当然,由于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有较为可喜的进步。

  4,教学革新 1)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前面所述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要尽量降低难度,毕竟,这些十五、六岁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学好这门课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的。想当初我们在上大学时,学习该课程时尚有许多同学感到很吃力,何况他们呢!所以我们要以“必需”、“够用”为出发点,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注重实践训练,加强与机械专业其它相关课程联系精密的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识读和应用图样的能力,以会“读”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以致用,以适应企业需要。

  为此,教学中我们对有些内容进行了舍取和简化。如在讲授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时,结合企业要求,我认为学生只要能弄明白图样上相关常用件的含义就行了,具体参数的解释在《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中有专门的阐述,无需更深的了解。至于轴测图部分的内容,它主要是帮助我们空间想象的,时间不允许的时候可以不去了解。

  2)教学方法的改革 ? 实物制造教学法

  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注定要求我们必须采用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智力类型更适合于“行动课程”的学习,即适合动手操作、现场实践、手脑并用的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如在讲解组合体特别是切割类的组合体-2 的投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的步骤,运用切割类组合体的读图方法,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一步步完成该形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完成对该图样的识读。与此同时,当学生完成上述制作后,结合学生制作的实体,对相应的点线面投影加以分析、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点线面正投影法投影规律的理解。这种教学过程设计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的动手过程里也包含了部分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通过制作的完成,为以后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

? 模型——图形对应法

  在三视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参照大量不同的实物模型,绘制出各模型对应的三视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它们对应起来,以此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他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以正投影法为理论支持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当然,模型的使用,不仅仅只作为教师的教具,我们要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要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揣摩,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学会用视图去表达这些模型实体,或把模型和相应的视图表达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教学中的指导者,做问题的制造者,做学生学习的咨询对象,做学习结果的评判者。

?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

  企业生产中有许多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零件图纸,这些技术图纸应该说是较为规范的,表达较为合理,清晰,是经过企业生产实践检验了的。让我们的学生经常进入企业实地学习,把企业生产的零件(实物)和相应的图纸文件进行比较,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综合学习的目的。

?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模型的使用使得学生在学习有些内容时变得相对容易,但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有关知识都用模型表达清楚。有时多媒体的运用比模型更能起到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两个圆柱体正交形成相贯线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把由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相贯而形成相贯线的几种情况用动态的课件制作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这种规律,让学生学习。又如我们在学习截交线知识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出一平面沿不同位置截过一基本体后的各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截交线的-3 形状,这样就能让学生能非常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 加强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作为教学,正投影法是理论基础,读懂三视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良好的空间构造能力,为识读图样打下基础。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独立完成对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这就说明光有空间想象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能掌握那些图样中所能表达的其它有用信息。比如我们要能通过图纸了解相关的尺寸基准的知识、尺寸公差的含义、形位公差的含义、表面粗糙度含义的等等,这些内容的掌握一定要用“加工”的概念来加以演绎。离开了相关知识的支撑,这部分内容就变成空中楼阁,难以理解。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作为我们从事这一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这一“交流语言”,一切都无从谈起。《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须由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为了适应形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地探索出符合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5

  教育教学论文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反思

  当涂县职业教育中心

  李 正 达

  2010年5月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反思

  当涂县职教中心 李正达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教学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基础水平,以“够用”为原则,运用各种学生能够和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些将来用得着的,有意义的知识。

  关键词:中职 《机械制图》 改革 反思

  一、教学对象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门槛急剧降低,中职生的“总体素质”是“每况愈下”。中职学校招收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一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习惯于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很容易丧失,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随着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目前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制造业的技术工人。作为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的确很红火,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较多。他们一般都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较淡薄,空间想象力较弱,刚开始学习《机械制图》课程,遇到困难这是很正常的。

  二、培养目标分析(即企业要求)

  我们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工人的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读懂设计人员画好的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坯料,选用合理的加工工艺及装备,完成该图纸所示零件的制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看懂技术图样是首要的,只有能读懂图纸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出来。

  三、教学反思 1,课程特点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是学生入学后就进入学习的新课。课程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解决画图和识图问题(其中以识图为主),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很抽象,教学过程中非常需要理论联系实践。

  2,现行教材主要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尝试使用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但目前各类中职学校选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基本上都包含了以下这些内容,国家标准在制图上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图样的表达方法,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等等。其中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零件图的内容等是该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所在。

  3,学生学习结果分析

  近几年,我连续担任了几届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虽经努力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但由于该课程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学生学习后的掌握情况不太满意。每届总有部分学生接近一无所获。当然,由于方法的改进,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有较为可喜的进步。

  4,教学革新 1)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前面所述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要尽量降低难度,毕竟,这些十五、六岁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学好这门课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的。想当初我们在上大学时,学习该课程时尚有许多同学感到很吃力,何况他们呢!所以我们要以“必需”、“够用”为出发点,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注重实践训练,加强与机械专业其它相关课程联系精密的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识读和应用图样的能力,以会“读”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以致用,以适应企业需要。

  为此,教学中我们对有些内容进行了舍取和简化。如在讲授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时,结合企业要求,我认为学生只要能弄明白图样上相关常用件的含义就行了,具体参数的解释在《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中有专门的阐述,无需更深的了解。至于轴测图部分的内容,它主要是帮助我们空间想象的,时间不允许的时候-3 可以不去了解。

  2)教学方法的改革 ? 实物制造教学法

  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注定要求我们必须采用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智力类型更适合于“行动课程”的学习,即适合动手操作、现场实践、手脑并用的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如在讲解组合体特别是切割类的组合体的投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的步骤,运用切割类组合体的读图方法,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或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一步步完成该形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完成对该图样的识读。与此同时,当学生完成上述制作后,结合学生制作的实体,对相应的点线面投影加以分析、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点线面正投影法投影规律的理解。这种教学过程设计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的动手过程里也包含了部分机械加工工艺的知识,通过制作的完成,为以后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

? 模型——图形对应法

  在三视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参照大量不同的实物模型,绘制出各模型对应的三视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将它们对应起来,以此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他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以正投影法为理论支持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当然,模型的使用,不仅仅只作为教师的教具,我们要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要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揣摩,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学会用视图去表达这些模型实体,或把模型和相应的视图表达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教学中的指导者,做问题的制造者,做学生学习的咨询对象,做学习结果的评判者。

?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

  企业生产中有许多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零件图纸,这些技术图纸应该说是较为规范的,表达较为合理,清晰,是经过企业生产实践检验了的。让我们的学生经常进入企业实地学习,把企业生产的零件(实物)和相应的图纸文件进行比较,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综合学习的目的。

?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模型的使用使得学生在学习有些内容时变得相对容易,但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有关知识都用模型表达清楚。有时多媒体的运用比模型更能起到效果。比如我们在讲解两个圆柱体正交形成相贯线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把由不同直径的圆柱体相贯而形成相贯线的几种情况用动态的课件制作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这种规律,让学生学习。又如我们在学习截交线知识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出一平面沿不同位置截过一基本体后的各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截交线的形状,这样就能让学生能非常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 加强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作为教学,正投影法是理论基础,读懂三视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良好的空间构造能力,为识读图样打下基础。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独立完成对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这就说明光有空间想象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能掌握那些图样中所能表达的其它有用信息。比如我们要能通过图纸了解相关的尺寸基准的知识、尺寸公差的含义、形位公差的含义、表面粗糙度含义的等等,这些内容的掌握一定要用“加工”的概念来加以演绎。离开了相关知识的支撑,这部分内容就变成空中楼阁,难以理解。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作为我们从事这一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这一“交流语言”,一切都无从谈起。《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须由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为了适应形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地探索出符合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2]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3]王幼龙 《机械制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6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王艳钦qjyyxs01x43 摘要: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时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做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多元化招生。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并且个性差异大。《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抽象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生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需要遵循哪些教学原则。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笔者对中职《机械制图》的有以下思考。《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梭锥、圆柱、圆锥,对照这些形体,熟悉这些空间形休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像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有机结合,运用到教学当中,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呵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一幕幕动画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同时,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包括思维参与和实践参与,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参与也就是提问式讲课方式,教师在讲课中可以采用自己提问和回答方式来叙述科学或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转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另一种是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第三种是学生提问,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回答。实践参与有角色扮演方法和情景模拟体验方法,机械制图常用情景模拟体验方法。例如,在讲解基本体的截切问题,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并亲自动平截切,然后观察截交线的形状,引导学生寻找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指的是讲课概念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引用论据要真实,论证方法要正确。例如在几何作图时,已知椭圆的长短轴,一般采用四心法来画近似椭圆,讲课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近似椭圆”讲成“椭圆”;又如两不等直径圆柱轴线正交,其相贯线为一封闭的空间曲线,但为了简化作图,往往用圆弧代替,但从概念上就不能说成其相贯线是一段圆弧。“思想性”指的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绪论时,除了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外。可根据当前形势,穿插进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这样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奋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这一原则体现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安排和讲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教育。将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落实这一原则,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生产服务,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加强。

   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研究由空间物体转换为平面图形的规律。即绘图;二是研究由平面图形)转换为空间物体的规律,即识图。而落实直观性原则,即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展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这是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阶梯。启发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除了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讲课时要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作为认识客观的主体,应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步去发现和掌握规律,在积极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积极思考创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营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要遵循一些教学原则。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要达到更佳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尚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