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3篇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3篇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品鉴。
1、完成《轻松快乐学习》中的语文部分。
2、喜欢交朋友吗?那就到书中寻找吧。坚持每天30分钟课外阅读,相信你是一个有毅力的孩子,定能在书中找到乐趣!
3、想让自己的字写得更漂亮吗?请购买一本低年级的铅笔字帖描红、临摹,开学后,看看谁写的字漂亮、美观。
4、寒假放松之余也不能忘了练练笔哦,请完成一张看图写话,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表达更流利、语言更优美。
5、春节里,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请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吧。每个同学写2篇寒假见闻,要求图文并茂,并打印好,开学上交展示。
1.必背古诗篇目
(1)江畔独步寻花 (2)望天门山
(3)赠汪伦 (4)望庐山瀑布
(5)送元二使安西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芙蓉楼送辛渐 (8)出塞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必读书目
《金波童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安徒生童话(彩绘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3.选读书目
《小巴掌童话百篇》(张秋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成语故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神话故事(注音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克雷洛夫寓言》(江苏少儿出版社)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湖南少儿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二下)》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数学。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1、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2、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 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 教材分析
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作为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它必然比其它课程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编辑了这套教材。整套教材有机的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它没有大段大段地讲述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融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浓浓的趣味性之中,重点突出了心理训练的操作性。教材有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三、 学情分析
1、 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接受学校正规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 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
3、 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学校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集体行为。
四、 教学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直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合群、开朗、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班级的学习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沟通、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学会生活和学习。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正确的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措施
1、 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
3、 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和智能进行训练
六、 教学评价方案
1、通过观察对学生具体作出评价。
2、 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当然也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记录。
3、常用的快速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简单测试题,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
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你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