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模板6篇(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模板怎么写)
工作计划对大家来说是利大于弊,可以将大家常常忽略的问题落实于纸上,时刻提醒自己,你还在惆怅相关的工作计划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模板6篇(生物教学工作计划模板怎么写),供大家参阅。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初三学生的生物的学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原则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原则。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动手操作本事、观察本事和实验本事,特制定如下初三生物下学期教学计划以指导本学期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二、学生情景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在初一和初二已进行了二学年半的生物学学习,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已学习了一大部分,对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大体的掌握。但这级学生基础较差,又是今年才由三处中学合在一齐的学生,学生对教师不熟悉,教师对学生更不熟悉。
所以学生对教师的适应本事较差。经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这级学生成绩减普遍不好,经过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很多小动作,并且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记笔记或者说干脆不记笔记。大部分同学成绩较差,对生物学知识缺少起码的了解,对生物学的学习方法知之甚少。并且由于合班并校,这级学生班额较大。学生基本情景较差对今后的工作很是不利。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时时鼓励学生,坚持高昂的学习斗志学好生物课。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资料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共分为三章十二节,第一章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讲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两栖类的生殖和鸟类的生殖。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从各类生物的生殖特点入手,对生物的生殖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总结出这类生物生殖的特点。植物的生殖主要是无性生殖,在昆虫和鸟类中分别介绍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类方式。
第二章共五节,介绍了基因的相关知识,第一节能过实验介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部分资料的重点是基因,经过它外在的表现性状,让学生认识基因的作用。难点是学生对基因这种微观的知识不好理解,也不好认识,应让经过各种比喻、直观的其它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认识。
第三章共三节资料,重点是生命的进化的原因。突破重点的方法是能过翔实的材料,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解,难点是学生对古代生物知识的认识不足。第二单元,知识比较简单,主要经过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复习,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和爱护生物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杜朗口中学经验。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中在对课本已先预习了的前提下,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了一个大体的了望,以后主要先进行教师讲解和学生有目的探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边学习边做题,争取堂堂清,周周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的过程。
倡导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生对课本的利用,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异常是记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记忆方法,起到期事半功倍的目的。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俗话说的好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异常是对于刚由三处中学合并为一处,要加强学生管理,防止学生思想波动,尽力减少学生思想波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充分利用已有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
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反复抓,抓反复,加强重复复习的力度。
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五、具体学习措施
经过以上的学习方法,讲练结合,处理习题,加强学生的记忆和探究,从细处实处下功夫,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生物学的科学素养。让学生都有一个梦想的结果。
六、教学进度
按教育体育局的进度进行
学生基本信息
学生刚进入初中,面对很多复杂的学科,难免在学习方法上有些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因此,部分学生可能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也有学生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之间差异很大。
然而,生物学是一门新学科。基本上可以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就像一张崭新的白纸,最容易设计出最美的画面,对于我们正在推广的“先学后教,课堂训练”的外语思维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孩子收获很多,我们很自信。
教科书内容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特点,教材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多样、可行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协作探究的科研
这学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认识生物,包括奇妙的生命现象、严格的生命结构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三章;第二,各种生物世界,主要内容是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物体的分类。
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注重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具有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可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可以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措施和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摸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高效备课。
2、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先学后教,课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3、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
4、严格要求独立完成操作,严禁复制操作现象。
5、在课堂上尽量组织“兵教兵”,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做到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初二(1)(2)(3)(4)班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物理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际?
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总之,初二的教学紧张而繁杂,这些只是我的本学期的计划,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而且还需要无机盐。
2、了解氮、磷、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无机盐的作用,合理施肥和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必备知识,是理解植物矿质代谢的重要基础,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从事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本节中借助两个演示实验对这些内容加以说明,但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进入根毛内部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基础知识,不能立即理解。只能通过一些实验来证明植物的生活确实需要无机盐,而且所需的无机盐是从土壤溶液里吸收的;加之,根吸收无机盐的实验在一堂课是不易看到结果的。教师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生活资料或图片,或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汇报等方式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验,对于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了解很少,因此,需要首先增加感性认识,创造条件,开设实验,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帮助消化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根吸收无机盐的条件;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难点:让学生对根吸收无机盐以及无土栽培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手段: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学生对无机盐的概念比较陌生,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参与和观察,了解本节的各知识点。同时在本节课中要尽量利用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例子或问题,以便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完成下列两项活动:
1、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完成课本64页演示实验和无土栽培几种植物。
2、学习收集有关"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的资料
一、导入:
1、提问:根吸收水分的原理是什么?
2、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演示实验:"土壤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也就是说在土壤溶液中含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
二、讲授新课:
(一)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1、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2、讲解:
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留下灰白色的物质,而蒸馏水蒸发后没有灰白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无机盐。
(二)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1、组织参与课本64页实验的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
2、组织学生讨论无机盐的作用。
3、总结: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无机盐由根吸收,无机盐使植物生长健壮、颜色鲜绿。
4、组织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注意:学生汇报的资料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应及时纠正。)
5、出示图片或录像,介绍不同种类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重点是氮、磷、钾三种无机盐)。并指导学生进行列表归纳。
(三)合理施肥:
1、提出问题:请根据不同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判断不同植物需要增加哪一类无机盐,如:小麦、白菜、马铃薯等。
2、组织学生讨论。
3、讲解:
(1)土壤中的无机盐,特别是氮、磷、钾等,不断被植物大量吸收,必须补充才能保持土壤的肥沃度。
(2)不同植物的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人们对各种植物的需求部分不一样,对无机盐的需求种类也不一样,因为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3)肥料分为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但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施肥时应当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
(四)无土栽培:
1、组织参与无土栽培植物的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
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无土栽培技术应用的录像。
3、组织学生讨论无土栽培的概念、意义及应用价值。
4、总结:
(1)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2)无土栽培法,有许多优点。人口增多使可耕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非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通常,无土栽培法生产的水果和蔬菜还会含有更多的营养成份;用营养液栽培法种植植物更便宜,更利于保护环境。无土栽培法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需要艰辛的体力。
三、巩固:
请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判断家中种植的花卉对无机盐的摄取是否合理,你将如何改进。写出有关报告。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一、教学目标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明白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事: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必须的实验操作本事。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本事。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本事、实践本事和创新本事。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构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进取、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到达培养学生本事之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到达规范、准确和熟练。
5、考试备考要做到:
(1)注重基础
(2)联系实际
(3)重视实验
(4)反映现代性
(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②填充题③识图作答题④简答题。
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忙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学生情景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资料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
摘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学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1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xx年、20xx年两次修订。20xx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xx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 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xx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xx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 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 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 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 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等学校应以修订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宣传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既注重基础又拓宽专业,既强化实践又兼顾理论,以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在教师岗位的`竞争中拥有优势,也能参行业与生物相关的其他行业岗位的竞争。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必定会有更多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会越来越完善,为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婉身,马恒东.面向21世纪农林院校生物学系列课程结构设计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xx(增刊):64-67.
[2]李强,李方满,郑明顺.21世纪生物学课程体系与结构的研究(二)[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38-40.
[3]卢碧林,张敏,毛治超,赵红静.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xx(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