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调查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xx年11月26日
地点:xxx
报告人:xxx
调查目的:为了让同学们认清垃圾的来源和危害,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建美丽、文明的校园。
调查内容:
1、垃圾的来源
校园垃圾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所产生的垃圾大都来自于学生吃零食后乱丢的垃圾袋和废弃的学习用品。
2、垃圾的分类
按照垃圾的性质我们可以把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垃圾处理方式
在学校中的垃圾一般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不仅未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对校园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采用填埋方法处理,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建议:
1、对校园垃圾桶进行改良,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
2、在校园内禁止或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禁止学生带零食到校园里。
3、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或把垃圾运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提高垃圾处理的科学性和环保性。
4、提高环保意识,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做到垃圾的彻底分类。树立低碳生活意识。
“ 校园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相信只要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问题将得到最好的处理,我们的校园也将变得更美。
环境学院固体垃圾调查报告
摘要
固体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重要环境问题,而掌握固体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是科学处理其的重点所在。本文即是通过对环境学院固体垃圾的来源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校园固体垃圾科学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而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询问我们学院的运输垃圾的老伯得知,环境学院每日平均生产八车的垃圾,一车800kg,合计6400kg。赣州市人均垃圾日产生量为公斤,环境学院在校人数1万余人,可知环境学院较多的人有环保意识。我校的垃圾箱安排合理,有正规垃圾箱102个,非正规垃圾箱146个,运用电动三轮车进行运输,有较强的可实施性。据调查,得知大学生对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关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责任贯彻实施在日常生活中。而且我们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导致平时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落在实处的原因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识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群里中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才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固体垃圾
来源
特点
解决对策
调查方法:实地踏勘
1.固体垃圾的含义
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或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通称为固体垃圾。2.校园固体垃圾的来源
校园垃圾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一般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校园垃圾从场所来分类,分为:宿舍、教学楼及图书馆、食堂和体育馆。
而通过场所的不同及其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归纳出各个场所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别。
宿舍:一次性碗筷、果皮、易拉罐、食品包装袋等
教学楼及图书馆: 废弃文具、废纸、食品包装袋、废弃饮料瓶、果皮等
食堂:剩饭剩菜、塑料袋、纸巾等 体育馆: 废弃水瓶、饮料瓶、纸巾等 3.校园垃圾的分类
按照垃圾的性质我们可以把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不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随着冬日的北风到处飘舞,特别是悬挂到树枝、建筑物的犄角、石块等处,红黄白绿,随风噼里啪啦的飘舞。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4.校园固体垃圾的特点
(1)垃圾成分复杂、数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组成以有机物成分(厨余、果皮等)为主,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无机含量、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持续增长。由于目前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生活垃圾已经向城市垃圾发展,其中化学品的含量越来越高,致使这些垃圾被填埋地下数10年、甚至上100年都不降解。
(2)各场所垃圾类别区别明显,但交叉性大。由于校园里各个场所功能性的差异,垃圾的类别区别较明显,如在教室中一般以废弃的文具用品为主,而食堂则以剩菜剩饭及一次性碗筷为主。但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不规范,导致该出现在食堂中的剩菜剩饭在宿舍中和教室中也大量存在。
(3)垃圾未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处理不合理。校园中的垃圾筒都未设置分类装置,所有垃圾都投放在一起,导致回收垃圾难度较大。特别是未设置电池回收装置,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4)垃圾堆放点多面广,但也相对集中。由于学生是在整个学校各个角落活动的,所以垃圾也随着活动范围而散布于学校的角角落落。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宿舍、教室和食堂。
(5)垃圾处理方式比较原始,对环境破坏较大。在学校中的垃圾一般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不仅未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对校园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充斥在整个校园中,对学生及教师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5.校园固体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地表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 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3)传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6.调查结果
(1)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x1:基本不关注;x2:十分关注;x3:偶尔关注;x4:有相关宣传时会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垃圾回收知识的关注程度并不高,积极程度也不太理想,多数都是偶尔关注,而也有很多同学只有在有相关宣传的时候才会关注相关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校园里有多少机会能遇到相关的宣传呢?再者,就算有相关的讲座货宣传,他们是否真的会积极认真的参加呢?答案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大学生对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关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责任贯彻实施在日常生活中。
(2)是否掌握了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x1:了解的比较少;x2:对一些常识比较了解;x3:比较了解;x4:基本不了解)
从这一项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并没有专门的相关只是积累,这是由于一些对我们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缺乏对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这不仅是对我们大学生自身的提问,也是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提问。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多添加一些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对相关环保意识的培养。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口号,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一种形式,如何真正落实,如何把科学的理念融入教育,如何使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真正意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意义,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3).了解的分类只是能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x1:虽然了解但日常生活中做的不好;x2:根本没有进行过分类回收工作;x3:能较好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多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做的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①平时学习忙绿,没有时间进行回收工作;②不知道如何处理分类回收的垃圾;③懒得进行分类回收工作。三者分别在问卷体现中所占的比例为:4人、16人、10人。这项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平时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落在实处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识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垃圾回收利用的宣传和大力倡导,另一方面也要对回收知识和回收方法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使同学们进行分类回收工作。
7.校园固体垃圾的解决对策
(1)对校园垃圾桶进行改良,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
(2)在校园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在宿舍及教师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同时向学生宣传相关的知识。
(3)在校园内禁止或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一次性物品一直是我校乃至我国重要的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不仅对资源是一种浪费,更是对环境的破坏。学校应对食堂及校园商店经营者提出措施,禁止向学生提供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减少其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我校无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都是用的纸质的包装袋,大大的减少了白色污染。
(4)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或把垃圾运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提高垃圾处理的科学性和环保性。
(5)做好学生的环保意识工作,做到垃圾的彻底分类。班会、板报、社团活动广为宣传,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意识。树立低碳生活意识。8.总结
“ 校园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相信只要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固体垃圾问题将得到最好的处理,我们的校园也将变得更美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固体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重要环境问题,而掌握固体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是科学处理其的重点所在。本文即是通过对环境学院固体垃圾的来源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校园固体垃圾科学处理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而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询问我们学院的运输垃圾的老伯得知,环境学院每日平均生产八车的垃圾,一车800kg,合计6400kg。赣州市人均垃圾日产生量为公斤,环境学院在校人数1万余人,可知环境学院较多的人有环保意识。我校的垃圾箱安排合理,有正规垃圾箱102个,非正规垃圾箱146个,运用电动三轮车进行运输,有较强的可实施性。据调查,得知大学生对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关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责任贯彻实施在日常生活中。而且我们大学生缺乏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导致平时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没有落在实处的原因为回收能力和回收意识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群里中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才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调查方法:实地踏勘
1.固体垃圾的含义
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或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通称为固体垃圾。
2.校园固体垃圾的来源
校园垃圾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一般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校园垃圾从场所来分类,分为:宿舍、教学楼及图书馆、食堂和体育馆。
而通过场所的不同及其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归纳出各个场所所产生垃圾的主要类别。
宿舍:一次性碗筷、果皮、易拉罐、食品包装袋等
教学楼及图书馆: 废弃文具、废纸、食品包装袋、废弃饮料瓶、果皮等
食堂:剩饭剩菜、塑料袋、纸巾等
体育馆: 废弃水瓶、饮料瓶、纸巾等
3.校园垃圾的分类
按照垃圾的性质我们可以把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
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不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
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随着冬日的北风到处飘舞,特别是悬挂到树枝、建筑物的犄角、石块等处,红黄白绿,随风噼里啪啦的飘舞。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4.校园固体垃圾的特点
(1)垃圾成分复杂、数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组成以有机物成分(厨余、果皮等)为主,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无机含量、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持续增长。由于目前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生活垃圾已经向城市垃圾发展,其中化学品的含量越来越高,致使这些垃圾被填埋地下数10年、甚至上100年都不降解。
(2)各场所垃圾类别区别明显,但交叉性大。由于校园里各个场所功能性的差异,垃圾的类别区别较明显,如在教室中一般以废弃的文具用品为主,而食堂则以剩菜剩饭及一次性碗筷为主。但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不规范,导致该出现在食堂中的剩菜剩饭在宿舍中和教室中也大量存在。
(3)垃圾未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处理不合理。校园中的垃圾筒都未设置分类装置,所有垃圾都投放在一起,导致回收垃圾难度较大。特别是未设置电池回收装置,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4)垃圾堆放点多面广,但也相对集中。由于学生是在整个学校各个角落活动的,所以垃圾也随着活动范围而散布于学校的角角落落。但主要还是集中于宿舍、教室和食堂。
(5)垃圾处理方式比较原始,对环境破坏较大。在学校中的垃圾一般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不仅未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对校园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充斥在整个校园中,对学生及教师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5.校园固体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地表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 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6.调查结果
(1)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 (1:基本不关注;2:十分关注;3:偶尔关注;4:有相关宣传时会关注)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垃圾回收知识的关注程度并不高,积极程度也不太理想,多数都是偶尔关注,而也有很多同学只有在有相关宣传的时候才会关注相关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孳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我们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可换芯的原珠笔、自动铅笔,可自行充电的干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用的化妆品用具(如目线液、腮红)都是可自行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2、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巾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精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尽量选用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水。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广告传单。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3、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用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一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4、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努力把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每周星期一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主题会,利用唱歌、小品、相声、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了环保科技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四、利用活动载体,深化环保行为
我们校园内坚持一日两扫,并做到卫生无角、无环境污染源,组织学生干部每日进行检查,一周小结,表扬鼓励。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行动起来,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组织学生们走上街头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向社会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要求队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邻里、社会,共同创造优美环境,达到良好效果。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垃圾分类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过小路旁的餐馆,不知不觉,眼前的白色垃圾明显多了。这让我不禁疑惑起来,这些白色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它们最后怎么收拾?
地点:餐馆附近、家中。
时间:20xx年11月22日。
方法:上网调查资料、问问家长、实地观察记录。
二、调查情况及结果
是指塑料、纸巾等垃圾组成的垃圾组。因为塑料不容易处理,而且影响环境的美观,而且塑料这种化学产品是含有潜在危害的。在实地调查中我发现,之所以餐馆附近如此之多的“白色垃圾山”,是因为露餐的人居多,而且一些人没有所谓的.环境保护意识,才会随地乱丢用过的塑料袋子或者其他的白色垃圾等。这样的话,我认为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美观程度,而且污染了环境的清洁。
三、我的建议
1.准备好自身携带的垃圾袋,把用餐时所产生的白色垃圾或者其他的垃圾,都装入所带的垃圾袋中。装满后在丢在附近所在的垃圾桶或垃圾点。
2.每一个餐馆都可以设置某一个地方为白色垃圾存放点,这样有益于人们丢白色垃圾,也助于清洁工人好清扫。
最后我在此想对大家说,环境是大家共同所拥有的,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星期一升旗,校长讲话的时候提到了小学生不能乱扔垃圾的问题,可是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把校长的话放在心里,还是照样乱扔垃圾。早上还好点,到了中午、下午,校园里就又变出许多垃圾,让搞卫生的同学很烦恼。于是,我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发现,校园垃圾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纸片,一种是食品包装袋,主要是食品包装袋,尤其到了下午,随处可见。
分析
1、现在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零花钱,一些学生常常带上一两元钱,甚至三五元钱来学校,这些钱主要用来买小零食。还有不少学生早晨起得晚,来不及吃早餐,家长就给带一些零食当早餐。不少学生吃完零食后,随手就把包装袋扔掉了。
2、学校附近有一个乐园商店,里面主要卖小零食和饮料,有些零食还是“三无”食品。商店刚好在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给学生买零食提供了方便,很多学生都来这里买零食。
3、小学生缺少保护环境的意识,没有养成把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里的习惯,一有垃圾就随手一扔,不知道保护环境。
建议
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把钱用在与学习有关的事上。
社区有关部门应该让乐园商店不再卖那些垃圾食品,而改卖一些笔呀、书呀,文具类的东西。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扔垃圾,给孩子做榜样。学校和家长要加强配合,让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变得干净整洁。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历年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而且产生量每年以约%速度递增。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70%被垃圾所包围,所谓“垃圾包围城市”。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80年代为亿吨,90年代已达亿吨。看来,我们正在以我们的垃圾筑起我们新的万里长城。就此,我想对我身边生存环境中存在的垃圾分类问题做一次深入调查,提出想法和倡议。
一,调查目的: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学习垃圾处理方法,提出自己对垃圾分类的想法,并认真研究自己能为垃圾分类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做的。
二,调查内容:
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城市垃圾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垃圾分类
三,调查方式:
资料法
四,调查时间:
20xx年8月
五,调查结果: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在规模和强度上不断扩大。消耗资源速度也在大大加快。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文明,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加速了垃圾的增长,而垃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处理,那它就会造成公害,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垃圾堆放不仅占用耕地,还污染土壤及农作物。
2、垃圾经雨水渗沥污染地下水或进入地表水,造成水体污染。80%的流行病是因此传播的,且导致江河湖泊严重缺氧富营养化,近海赤潮。
3、垃圾会发生自燃、自爆现象。由于堆放垃圾发酵,产生甲烷气体爆炸。
4、塑料袋、塑料杯、泡沫塑料制品等白色污染是不易分解的。
5、失控的垃圾场几乎是所有微生物孳生的温床。
6、危险废物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
六,调查体会:
垃圾,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自古有之。但成为困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公害,却是近代,特别是工业化无度发展的结果。由于人类的放纵,向环境中倾泻过多有毒的废弃物,超出了地球生态的自净能力、缓冲能力及自然被破坏的抗逆能力、修补能力,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物圈本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的循环系统,我们身在其中,就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谋求经济发展,否则,就是自毁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