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写过年题目的优秀作文3篇 优秀作文题目精选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一写过年题目的优秀作文3篇 优秀作文题目精选,供大家参考。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最热闹的就要数春节了。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马 上就要迎来新的一年了,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春节。
去年过年,年前大人们都忙着买东西办年货,我们小孩却不像大人那么忙。大年三十,家里贴好了对联,我发现中间的“福”字贴倒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福’字是专门倒着贴的,‘福倒’不就是‘福到’嘛!”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又看了看其他人的家门上,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斜着贴,看来贴春联也是一门学问啊!
到了下午,我们才想起来还没有买炮,我就与爸爸一块下楼买。来到卖鞭炮的摊位上,这里的鞭炮可真是多种多样!有摔炮、冲天炮、刺花炮、大炸雷……我们只买了鞭炮、摔炮、刺花炮、“黑旋风”与“窜天猴”。回家的路上,我就往地上扔了几个摔炮,摔在地上发出“啪”的声音,感觉好玩极了!
晚上,天空中闪耀着礼花,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在空中绽放,我与爸爸也拿出我们的炮。爸爸先拿出黑旋风,本想着这么霸气的名字应该非常响吧,我赶紧捂住耳朵躲到一边。但是,只见炮在地上转几圈,边转边喷火花,最后只是炸了一下,并不是非常响,害我躲那么远。
最后,爸爸拿出”窜天猴“,我感到非常奇怪,它为什么叫窜天猴?这么小一个炮能飞到天上吗?结果,它真的像火箭一样飞向空中,还发出响亮的声音。炮放完了,我们也该回家吃团圆饭了。
每一个春节,都令人难忘。
一年中,最让人期待的事便是过年。
清晨,打开窗放眼望去,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万物裹上了银装。今年冬天雪下得少,没下几场就要过年了,似乎缺了一点气氛。这场雪的到来,让人们十分惊喜,也提示着新的一年就要来到。是啊,又要过年了,那被大雪压弯了的树枝,似乎也在抖动着春的喜悦。
这些年,国家明令禁止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繁忙的都市里、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也就越来越淡。最令自己怀念的,还是小时候在老家乡下过的年,虽说条件不是特别好,但年味很浓。
老家一到腊月,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集市上,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手上总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活灵活现的年画、生动有趣的灯笼、各种各样的年货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街上,商贩们的吆喝声在回荡,孩子们的欢笑声,人们的脚步声,全都和着鞭炮声在回荡。
大年三十是春节的高潮,人们早早的便起了床,大街小巷全都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还在熟睡的我,总是在迷迷糊糊间被妈妈叫醒,随着大人们一起去贴春联。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红红火火的,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小时候的我,哪懂这些,只是图个热闹的在一旁放鞭炮。说是放鞭炮,倒不如说是“看鞭炮”。因为胆子小,总是想玩却又不敢玩,只能蹲在一旁看别人玩。每当火苗燃起的时候,总是尖叫着跑到一旁,结束了再尖叫着跑上去踩上两脚,玩得不亦乐乎。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饭,聊着家常,其乐融融。吃的差不多时奶奶总会端上一大盘饺子,吆喝着:“饺子来咯!”我们几个小孩子便蜂拥而上,想要吃到藏有硬币的饺子。因为谁要是吃到的话,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有好运相伴。幸运的我总是常常吃到的,总是在兄弟姐妹们羡慕的眼光下,得意上一段时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个也没多大兴趣了。
年夜饭过后是要守岁的,所谓“一年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聊聊天、看看春晚,一起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几个小伙伴打着手电,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毫无睡意。
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边泛出了一点白,村子里又热闹了起来,人们相互拜年,窜门,把新年的好运带给身边所有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家的村子里建起了一栋栋小楼房,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年味却少了很多,儿时过年的场景也成为了回忆。
我的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就是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那可是一件既开心又幸福的事。
饺子相传是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原名“娇耳”,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的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许多百姓,发现他们耳朵都冻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许多登门求医者蜂拥而至,张仲景是心里老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乡亲们,于是他便搭起了医棚,盘上了一口大锅,专门舍药为穷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包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娇耳”下锅煮熟,人们吃后顿时觉得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时候,妈妈总是要包饺子,她先把馅拌好,面和好。我们便开工了,妈妈先给我示范包了几个,妈妈包得可熟练了,不一会儿像扇贝一样的小饺子就一个个立了起来,我看妈妈包得那么熟练,觉得包饺子非常简单,于是我便跃跃欲试,但是我一包就难了,不是馅少就是破了皮儿,要不就是包了个立不起来的“懒饺子”,我又气又急,心想莫不是这饺子故意和我作对,不让我包好,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是不是觉得难了,要有耐心,我马上就领会了,馅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虽然很平常,但是其乐融融,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