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2020年整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2020)

2022-06-04 11:22:42综合
  • 相关推荐

2020年整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2020)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2020年整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2020),欢迎参阅。

2020年整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2020)

  0 2020 年整理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缩(suō)甩(shuǎi)蹦(bènɡ)

  (2)难写的字

  秧:左窄右宽,右部“央”的一横两边都要出头。

  割:左宽右窄,左部“害”的中间部分是一个“丰”。

  疯:部首是“疒”,里面是个“风”。

  嘻:左窄右宽,右部是“十+豆+口=喜”。

  (3)多音字

  蔓 缝

  斗 嚷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后脑勺本来活生生苞蕾苔藓丰满

  甘蔗瀑布软绵绵谚语农作物尽量

  雨衣袖筒斗篷情况袖子瓦蓝预报

  遮盖讲座油锅酱油闹钟逗引嘴唇

  (2)近义词

  生长~成长本来~原来苞蕾~花蕾

  丰满~饱满尽量~尽力迅速~快速

  飞快~飞速菜畦~菜地增加~增长

  预报~预告遮盖~遮掩逗引~勾引

  不声不响~一声不响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3)反义词

  丰满→枯瘦迅速→迟缓增加→减少

  飞快→缓慢遮盖→裸露安静→热闹

  不声不响→大吵大闹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①ABB 式词语:活生生软绵绵凉冰冰明晃晃

  类似的词语: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

  ②AABB 式词语:窸窸窣窣安安静静满满当当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③描写夜色的词语:满天星斗

  类似的词语:月光如水月明星稀月白风清

  ④描写说话有气势的词语:理直气壮

  类似的词语:慷慨陈词义正词严严词厉色

  ⑤描写声音的词语:窸窸窣窣滴答滴答

  类似的词语:叽里呱啦淅淅沥沥嘻嘻哈哈

  ⑥量词:一块白石头一件新雨衣一层玻璃

  ⑦动词:敲着鼓点跑到窗前挺着脖子甩着袖子

  ⑧修饰词:用力地长扁扁的纸盒子厚墩墩的云彩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路面比作玻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洁净。

  (2)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2.拟人句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兴心情。

  (2)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心中的盼望实现后的喜悦心情。

  3.夸张句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受到下雨时狂喜的心情。

  4.精彩句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2)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我”对雨衣的极度喜爱之情。

  5.哲理句

  (1)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这句话引用俗语,来说明夏天与世间万物生长的关系的密切。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话引用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写明白的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引用的谚语较多,考试时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的形式考查。

  2.《盼》一课,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考试时常以句子仿写的形式考查。

  3.《习作例文》二则和第五单元习作,考试时常以围绕中心选择不同方面或事例的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第六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绕(rào)慨(kǎi)蔼(ǎi)

  (2)难写的字

  簸: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写成“支”。

  涯: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3)多音字

  扫 只

  相 钻

  散 参

  载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晶莹摇篮壮观和蔼半径资源有限

  矿物地质无私矿产慷慨节制开采

  枯竭贡献毁坏滥用生态设想例如

  基地破碎目睹子孙

  (2)近义词

  晶莹~剔透交错~交叉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慷慨~大方开采~发掘

  枯竭~干涸贡献~奉献随意~任意

  温暖~暖和合适~适合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舒服~舒适打算~盘算

  笑嘻嘻~乐呵呵

  (3)反义词

  晶莹→浑浊和蔼→严厉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慷慨→小气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贡献→索取投入→支出

  温暖→寒冷顺溜→阻碍松散→紧凑

  舒服→难受喜欢→厌恶白霎霎→黑漆漆

  盘踞→撤离险恶→平安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勇敢→胆怯凶猛→温柔

  荡漾→平静风雨同舟→分道扬镳

  (4)词语归类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笑逐颜开喜笑颜开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风雨兼程狂风暴雨疾风骤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词语:日月同辉

  类似的词语:日新月异日月无光日积月累

  ④量词:一个晶莹的球体一粒种子一张软床一片雪

  ⑤动词:遥望地球提供矿产资源毁坏资源提出设想解除干渴滋润心田

  ⑥修饰词:群星璀璨的宇宙松散的地温暖的怀抱粼粼的波光了不起的奇迹

  ⑦描写大地的成语:顶天立地山崩地裂地动山摇春回大地大地回春大好河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山崩地陷大地春回寸草不生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气层比作地球的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认真细致地劳作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2.拟人句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地球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像母亲那样“和蔼可亲”地孕育和哺养着人类。

  (2)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勇敢”的特点。

  3.精彩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5.含义深刻的语句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农民与土地关系之密切。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指的是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拟人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默写的形式考查。

  2.《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第 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三黑和土地》一课,课文中的几处比喻句,考试时常以仿写句式的形式考查。

  4.《青山不老》一课,第 3、5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5.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倡议书,在课外阅读题中常以写建议的方式考查。

  第七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哉(zāi)轴(zhóu)

  (2)难写的字

  巍: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3)多音字

  汤 好

  曲 弹

  仆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谱写著名皮鞋钢琴幽静断断续续

  茅屋琴声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

  霎时景象照耀陶醉

  (2)近义词

  幽静~宁静清秀~秀丽陌生~生疏

  纯熟~熟练恬静~安静陶醉~沉醉

  著名~有名霎时~瞬时照耀~照射

  微弱~柔弱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波涛汹涌~波浪滔天驰骋~奔驰尴尬~难堪

  虚拟~虚构制服~治服无穷无尽~应有尽有

  风雨不透~密不透风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3)反义词

  幽静→喧闹微弱→强烈陌生→熟悉

  纯熟→生疏陶醉→苏醒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波涛汹涌→水平如镜漂亮→丑陋鲜明→模糊

  虚拟→真实传统→现代奇特→普通

  高妙→低俗动态→静态保留→舍弃

  (4)词语归类

  ①AABB 式词语:断断续续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②ABAC 式词语:无穷无尽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

  ③描写风雨的词语:风雨不透

  类似的词语:风调雨顺狂风暴雨风雨大作

  ④描写波浪的词语:波涛汹涌

  类似的词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惊涛骇浪

  ⑤含有“然”字的词语:戛然而止

  类似的词语:蔚然成风嫣然一笑井然有序

  ⑥量词:一首钢琴曲一根马鞭一套方法

  ⑦动词:谱写乐曲凸显气概

  ⑧修饰词: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微弱的烛光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雪亮的浪花恬静的脸美妙的琴声优美的姿态

  ⑨描写艺术高超精湛的成语:笔走龙蛇笔精墨妙蚕头燕尾龙飞凤舞登峰造极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句话把微云比作轻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云轻薄的特点。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锺子期对音乐的精通。

  2.精彩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了皮鞋匠仿佛看到的美丽景象,从侧面反映了贝多芬弹奏的钢琴曲的内容。

  (2)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

  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这段话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了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从表演到亮相的具体过程,体现了京剧舞台艺术独特的魅力。

  标点符号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写出句中的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2)选出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选项。

  三、考试热点

  1.《文言文二则》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翻译重点词句的形式考查。

  2.《月光曲》一课,第 9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或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考查。

  3.《京剧趣谈》一课,其主要内容和文中重点词语常以判断或解释的形式考查。

  4.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常以“第一次”“我学会了”“的滋味”“的启示”等作文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第八单元知识归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捕(bǔ)撒(sǎ)缚(fù)坠(zhuì)

  (2)难写的字

  厨:撇要舒展;

  “豆”末笔变提。

  掷:“扌”挺直有力;

  “阝”的竖为悬针竖。

  (3)多音字

  少 撒

  差 削

  正 传

  冠 场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一望无际家景供品祭器讲究盼望

  厨房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预告

  烟草烟雾昏沉幽雅错综萍藻荡漾

  解散融合退缩参差瘦削浮动瞬间

  骤然陡然凌乱

  (2)近义词

  家景~家境祭祀~祭拜郑重~慎重

  熟识~熟悉无端~无故伶俐~灵活

  希奇~罕见无穷无尽~层出不穷预告~预报

  昏沉~迷糊幽雅~优美错综~交错

  解散~遣散融合~交融退缩~畏缩

  参差~凌乱瘦削~瘦弱浮动~漂浮

  瞬间~霎时骤然~突然陡然~猛然

  凝视~注视去世~逝世追悼~悼念

  惊异~诧异各色各样~各种各样爱戴~拥戴

  羞愧~惭愧悔恨~后悔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感激~感动恍然大悟~幡然醒悟伟大~雄伟

  情愿~甘愿摔垮~摔坏永远~永久

  记住~铭记到处~处处

  (3)反义词

  郑重→轻率熟识→陌生高兴→沮丧

  伶俐→笨拙新鲜→陈旧危险→安全

  希奇→普遍无穷无尽→山穷水尽昏沉→清楚

  幽雅→喧杂解散→集合融合→分离

  退缩→扩张瘦削→肥胖凌乱→整齐

  昏暗→明亮紧张→镇静难受→舒服

  深奥→浅显慈祥→凶狠枯瘦→丰满

  痛苦→幸福团聚→分离活→死俯→仰

  伟大→渺小永远→暂时

  (4)词语归类

  ①ABB 式词语:黑洞洞

  类似的词语:胖乎乎金灿灿黑黝黝亮晶晶

  ②ABCB 式词语:一动不动

  类似的词语:一了百了百战百胜应有尽有

  ③AABB 式词语:马马虎虎来来往往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④ABAC 式词语:又高又直又扁又平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

  ⑤含有数字的成语:一望无际

  类似的词语:三三两两四分五裂五湖四海

  ⑥量词:一轮圆月一柄钢叉一顶小毡帽一块空地一条皱纹

  ⑦修饰词: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五色的贝壳囫囵吞枣地看微弱的光饱经风霜的脸

  ⑧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把猹比作小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猹的凶猛。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句话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事中人和事的美丽。

  2.排比句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句中的“见不到、听不到、得不到”三个分句,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失去伯父的痛心和怀念。

  (2)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句中的“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三个分句,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3.精彩句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的美丽景象,为描写少年闰土做好了铺垫。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把他那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样子更加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知道的稀奇事真多,“我”和“我”以往的朋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对自然界了解很多,而“我”和“我”的朋友——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过着不劳而食的生活,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里用对比突

  出了“我们”与闰土的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尊重的感情。

  (2)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在“昏沉的夜”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故事”的发生。“好的故事”只能在梦境中可以看到,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决心要同“昏沉的夜”进行坚持不懈的顽强抗争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三、考试热点

  1.《少年闰土》一课,第 1、4 自然段常以课文内容填空及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好的故事》一课,文章的主题思想及重点语句常以判断、选择的形式考查。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文的主要内容常以小标题填空的形式考查。

  4.《有的人》一课,课文的写作特点常以判断的形式考查。

  5.第八单元作文《有你,真好》,常以“一个让我感动的人”“闪光的心灵”“的爱”等题目考查习作水平。

  理解指示代词和重点词语所指代的事物或包含的意思,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句子中的“这、那、它们”在文中指的是。(2)加点词句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内容?

  文章还是写得不错的!

  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2020年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两套2020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