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2022广西高考作文3篇 #2021高考作文#广西

2022-05-29 18:21:00综合

2022广西高考作文3篇 #2021高考作文#广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2广西高考作文3篇 #2021高考作文#广西,供大家阅读。

2022广西高考作文3篇 #2021高考作文#广西

2022广西高考作文1

  因为心里装着你,所以我能看到这整个世界的美丽,如此美丽。

  ——题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陶醉于你描述的这段爱情。我总是幻想,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也能等到我的知音,我的司马先生,我的相如郎君。然后你会为我们的真情,写下另一首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于是我会对你感激不尽。

  当然,这只是幻想。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每当读到这句诗,我总会在心里千万遍的重复:我看。我看。即使很清除你不知道,你听不到。失眠的月夜,我总在阳台仰望天空,想着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浪漫,听着星辉如泪泪如帘的伤感,轻轻对自己说:我看。我看。

  我在看这美好的中天月色,即使我没有如你一样的一双慧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杨贵妃已成为历史了,而你还在哀叹这八年的战乱流年么?怀想着故乡的明月更明,看见了今夜的白露更白。你也希冀着能拥有一双慧眼么?

  安心吧,你的双眼是如此明亮。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清贫乐道的生活是你追求的么?仕途不畅,壮志难酬,你空有一腔报国之情。我重游你的故居,心中竟然是这样安详。沧浪桥下,流水涓涓;茅屋檐下,彩蝶翩翩。是这安定的美好给了你一双洞察世事的慧眼么?既看到了朱门酒肉臭的张扬,又看到了路有冻死骨的凄惶。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你的狂妄,有谁明白,正是你的悲凉?念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狂,是一种无人理解的执着;读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狂,是一种无人在意的豪放。比你,我晚了一千年;比你,我却年少了半个世纪。岁在十八狂年,我借着你的光芒,傲世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固执的追求平淡生活,固执的坚持蛋糕店的理想,固执的只看这个世界的美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也是受你庇护的“寒士”之一吧。因为心里装着你,我看沿着生命路途的风景,一切都那么美丽。谢谢你给了我一双慧眼,让我看到中天月色的美好,更看到了安于现世的美丽。

  走近你,得到一双慧眼。看月色,月色如水;看世界,幸福如水。

2022广西高考作文2

  每个人都有偶像,正因有了偶像,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目标。

  在唐代诗人中,我最崇拜的是杜甫。当学了杜甫的诗后,我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都改变了。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刚开始,我认为杜甫跟其他诗人没什么不同,不过是流传至今罢了。但当我学了他的诗后,我开始被他的精神品质所“拜服”。于是,我查了相关的史书,想进一步了解他。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没错,就是杜甫。对比起他,一向骄傲的我才发觉自己竟是如此平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我却没想到其境界是那么遥不可及。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本来我以为他会金榜题名,但,事实却是——他落第了。我感到”悲哀“。一是为他感到可惜,这样一个有才之士竞也会……二是由人及己,唉——像杜甫如此聪明的人,也会有做不成的事,那我呢?在我的人生之路上,一定会出现挫折,我也一定会经历失败,我是否能承受呢?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经受成功与失败对我的考验。

  杜甫虽然仕途不顺,但他却没有因此堕落,而是悲愤坚毅而寄情于诗词。他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也不忘忧国忧民。啊,杜甫的品质真是崇高,不经令我感慨万千,我曾经认真思考过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我当时认为,国家如此之大,而我却是那么渺小,我个人是不能为国家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的。但当我看到杜甫虽然怀才不遇,但他却没有因此而对埋怨国家,天下人,而是忧国忧民时,我顿时明白了,虽然我不能为国家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也不该妄自菲薄,而应该好好努力奋斗,为国家付出一份力量。

  杜甫是我的偶像,正因为我以他为榜样,我才有了奋斗的目标。因此,只要我不放弃目标,为之努力奋斗,我坚信我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2022广西高考作文3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