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阅读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论文,了解光武帝解决功臣问题的步骤及其成效

2022-04-23 20:39:32综合
  • 相关推荐

阅读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论文,了解光武帝解决功臣问题的步骤及其成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阅读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论文,了解光武帝解决功臣问题的步骤及其成效,供大家阅读。

阅读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论文,了解光武帝解决功臣问题的步骤及其成效

题目:阅读陈勇《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论文,了解光武帝解决功臣问题的步骤及其成效

[题解]

“退功臣而进文吏”是光武皇帝为调整国家统治权力结构、强化皇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所谓的“退功臣”就是解除功臣的权力,尤其是他们的兵权,降低他们的政治地位;所谓的“进文吏”就是指进用懂得治国安民之术和封建典章制度的一些文人儒士,作为官僚机构的中枢,任用他们担任要职治理国家。

[背景]

建武二年,以“功次轻重”为标准,功臣成为主要的受益者,”封功臣皆为列侯”,功臣不仅在东汉新政权中的地位远远高于文吏,还在最初国家政治事务中拥有极大的发言权,有时甚至会出现压倒光武帝的声音。光武帝为确立他在东汉政治体系中绝对权威,需要对功臣有效地加以制约,用文吏为施政的爪牙。

步骤

一、“南北功臣的制衡”

【词解】

“南人”:地域观念十分强烈。代表人物:邓禹、朱沛等人。

“北人”:乡土意识淡漠。代表人物:王梁、景丹、彭宠等人。

【建武初期】

基本对策:借南人钳制北人

事例列举:选择南人为第一位三公,封邓禹为大司徒。

“光武功臣邓禹等二十八人皆为侯”。

“云台二十八将”中南人16名,北人14名。

【光武中后期】

具体措施:相继解除功臣的兵权

具体事例:“罢左右将军官,建威大将军耿罢。”

二、“新臣”与“旧臣”的兴替

——“舍旧臣而任新进”(目的:制御功臣、伸张皇权)

【词解】

“新臣”、“旧臣”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的界限在于其依附光武特别是入朝的先后,而不在于是否已取得军功。

“宠新臣”:

l “就诸侯位,赏赐恩宠,倾动京师”。窦融拜冀州牧、迁大司空。

l 新臣多与皇室结亲。《后汉书》载:光武共五女,长女舞阴长公主,嫁给梁松,;次女涅阳公主,嫁给窦固;另外三女分别嫁给韩光、郭璜及阴丰。

l 委“新臣”以军事重任。《窦融传》载:建武二十三年(47年),窦融代阴兴行卫尉事,融弟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

三、文官与武馆的进退(即“退武官而进文官”)

【区分】

“功臣”与“文吏”并举,是以有无军功作为二者区分的唯一标准。“文吏”应包含文法之吏和儒学之士。

【“文吏”之德】

l 确实普遍具备儒学的背景。太傅卓茂、大司徒伏湛、大司空杜林、太常桓荣、大鸿胪洼丹诸人,多为儒者所宗。

l 注重候选者在学界的声望和其参政的经历。

具体措施:

把文官、功臣分别纳入文官、武馆两套体系,实现对文吏所负担的文官系统的绝对控制。

“退功臣而进文吏” :通过改革将军制度,剥夺多数功臣的武官身份;

列侯奉朝请,加位特进。

成效:

1. 一方面保全了功臣,稳定了政局;另一方面实现了由武官执政到文官执政的转变,巩固了统治。

2. 虽然对巩固发展文官制度,维护东汉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消极影响。

3.光武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功臣权重的隐患,这是他比历代帝王高明之处。建武功臣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光荣退出政治舞台。杜笃谓“功成即退,挹而损诸”,又可以说是功臣们共同的归宿。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