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8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4、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识字与写字
前置自学提纲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做生字卡片。
3、自学45页内容,读熟。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小组合作交流。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儿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人民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等词语。2、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课前讲故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看——(出示三张图片)
二、学习句子,感受快乐。16
出示句子: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1、请你读一读这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人们生活得很开心(欢歌笑语:你仿佛还看到了他们在做什么呢?快乐幸福)。
范围很大(到处)。
时间很长(自从、一直)。
3、女娲让大地变得得热闹起来,充满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出示: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天夜里,女娲突然——)
师:读着这一句话你预感到了什么?(好像有灾难要发生了。)
师:是啊,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板书:(为什么要补天,怎么补的?结果如何。)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在读课文之前老师还有几个要求:(课件出示)请个同学把要求读一下。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带生字拼音。
1、学习生字、词语。
2、字词读得很棒,老师想看看你们的课文读正确了没有。
3、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文,对于刚才提出的问题,哪些已有了一些了解。
4、现在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话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20
师: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研究一下那天晚上发生的那场灾难,请你读一读这一节,划出让你感到特别可怕的句子。(说一句板书一句)
1、第一句: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交流:1)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很急(突然、轰隆隆、巨大、震醒了)
2)女娲很着急。(急忙,跑,天哪,太可怕了)
3)有感情地读一读。
2、第二句: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了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交流:1)天塌得很大很可怕。(远远的、一大块,黑黑的、大窟窿)理解大窟窿
2)请你仔细看一看图,这个大窟窿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可怕的吗?说说你的理解?
3)多么可怕的一个黑洞啊,请你有感情地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第三句: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交流:1)沟多而深。(一道道:那么多的深沟都会出现在哪些地方?深沟:有多深呢?)。
2)多么悲惨的情形啊,请你有感情地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第四句: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交流:1)火很大,水很多、深。
2)人被火烧着,没有活路,被水淹着,快要死了。(围困、挣扎)理解围困、挣扎。仅他一个人在挣扎吗?会有哪些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3)多么悲惨的场面。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5、多么可怕的一场灾难啊,然而灾难中的人们除了被火围困在山上,在水中挣扎,还会有哪些悲惨的景象呢?请你发挥想象来写一写。
五、总结。4
1、这一场灾难,如果请你用词或短句来概括或描述一下,你觉得用什么比较合适?
2、看着这样一场大灾难,回想起过去幸福快乐的日子,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她是如何想的呢?
3、 小结:是啊,女娲下定决心要去补天,让她的孩子们脱离苦海,重新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那么女娲又是怎么去补天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夏的炎热代替了冬的寒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实习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06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某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
3.单据的填写:在填写单据方面曾出现过不同的小问题,如填写不规范、盖章不合理等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此类问题已很少出现。
以上是我在试用期的工作总结,感谢赵姐和刘经理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和鼓励,感谢其他同事的鼓励与合作。在以后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会熟悉更多的相关业务,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成长。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重点难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课前准备:
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出示课件,感受八达岭长城的宏伟壮观。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学生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三、由扶到放,认读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识哪个读哪个,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认读单个生字。
5.通过游戏巩固识字。
四、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五、配乐朗读,深化体验。
教师激情引读,师生共同配乐朗读全文。
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展示“弓、戈、兵”三个字的演变过程。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汉字“故事”。
2.搜集有关长城的其他资料。通过录像,提供生动的视听形象,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激起学生对长城的向往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铺垫。
看过录像以后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的要求,体现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3.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无处不有的识字资源。同时,防止“零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互补识字。由扶到放,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边朗读边感悟课文内涵。让学生在音乐中回顾全文,细细回味,感受古长城的沧桑巨变。)
4.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汉字字形的演变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以此为窗口,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由古长城的变迁过渡到古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1.诵读全文。
2.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一背。
3.自由练习。
4.比赛背。
二、巩固识字。
1.卡片认读生字。
2.交流汉字“故事”。
3.指导书写田字格里的10个字。
重点指导“戈、蓝、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长城的其他资料。
2.再次感受本课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了解汉字“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生命”,使学生带着情感书写祖国的汉字。
4.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注意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以课文为引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板书
两千多年前高长
人喊叫,马嘶鸣
战争激烈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现在变矮
乐滋滋慢悠悠
和平幸福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耳闻目睹,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构想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大,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具体词句的理解、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1、教师板书课题,问:“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同学们读课题。“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师简介钱塘潮。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奇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
5、导入: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3、学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重点讲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2、学生自由读这段,用“ ”划出描写潮来之时的情景的句子。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说明了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别大。)教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
(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因为什么?(因为声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传播得快。)
(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板书: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学生读,回答:(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为什么作者能看到?(观察)
(4)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的,看到的呢?(教师板书:远处)
(5)在潮来之时,作者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这时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沸腾”什么意思?(形容人们情绪十分高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树,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3.教师板书:白杨
二、合作交流
1.此时你一定在想,白杨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长呢?它会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对词语方面的讲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生字字形注意事项:
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三、品读体验
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飞沙走石的情景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坚强不软弱从来都那么直
(4)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5)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