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2022-03-11 08:20:35综合
  • 相关推荐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在写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网会员投稿的关于《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参考。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第1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我们是搭上信息化便车的一代,是享受新兴媒介的一代,更是童年与成年边界模糊的一代。

  发达的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儿童们接触了一些与年龄段不符的信息,逐渐成人化,也囿于网络游戏,童年生活方式变得单一,童年轨迹因此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一)儿童享有的信息种类、质量与数量发生变化

  尼尔·波茨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是一种环境的结果,3G、4G甚至是5G时代的来临,网速日新月异的同时,小孩子们也面临着他们的“信息危机”。

  比起父母那一辈儿时不知网络为何物,我们这一代的儿童们,可说是运用网络运用得“得心应手”,“网络冲浪小能手”就是最贴切的比喻。而轻松、便捷地就能接触网络蕴含着潜在危机,或许在好奇心趋势下,点开打擦边球的小广告,或许是在儿童页游上看到留言板页面的不良信息……儿童们接触的信息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危险化。理解这些网络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是对头脑还是行为,网络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儿童还没来得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时,网络的负面信息,孩子们难以消化的信息,都让其思想受到侵蚀与迫害。

(二) 网络媒体环境下,儿童走向成人

  前不久,《小戏骨》栏目下又推出一部新作——《少年包青天》。该栏目是以6-12岁童星演大人的方式,翻拍往日经典剧作。

  虽然新作短短几集广受好评,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自20xx年《小戏骨》播出以来,收看率不断提升,小童星们的粉丝群体日益庞大,不少观众们与之前剧作进行对比,直呼“这也太像了吧”。直至今年的一部又一部翻拍则正是迎合市场需求,满足观众们的需要。不难看出,人们对儿童形象接受度越来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边界也逐渐模糊。这种儿童反串儿童剧作,要求儿童们不断学习成人的仪态仪容,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一些特属于儿童的姿态会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模样,儿童过早成为大人。大众们对“成人化儿童”的宽容与接纳,更是助长了儿童这类偏离轨道的成长。

(三)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

  如果问起父母辈对于儿时的记忆,他们可能会说“田野挖红薯”“树上摘果子”“河边捉小鱼”。相比较这些生动的画面,我们这辈儿童们的童年记忆又是什么呢?会是换不完衣服的变装游戏呢,还是推塔胜利的欢呼?

  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更为常见的是儿童们捧着手机玩游戏,我并不是全盘否认这类童年的存在形式,而是认为,如今的儿童可供选择童年方式更多,比起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是不是可以迈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亲近花草,聆听虫鸣。

  这些,比起游戏里的虚拟人物,更富有生命力与变化,更能带来美好的遐想。是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孩子们不一定有这类意识,在这一点上,家长的引导与学校的教育更显重要。

第2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是波兹曼继《娱乐至死》之后,又一部巨作。

  在书中,作者讨论了“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但与别的阐述“童年”消失的理论书籍不同的是,作者指出,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因此,波兹曼这这本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这种现象何以发生的理论。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也就是说,童年起初是不存在的,而后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成为了必然之趋势所存在。第二部分,作者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正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回望我们那个时代,我们曾经有过弹玻璃珠,滚铁圈,我们曾经有过丢沙包、踢毽子、捉迷藏。我们曾经与大自然是那样的亲近,打水漂、滚雪球,而现在碧水蓝天的大自然已经于我们渐行渐远了。在来看看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儿童的童年,有些儿童处于沉迷于电视剧,有些儿童沉迷于电子游戏,有些儿童沉迷于网络世界,还有就是几岁的儿童显得老成,急功近利。 这些悲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环境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纵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着暴力,色情。儿童的世界消失了,大人的世界侵犯了儿童领地。 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能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波兹曼在此本书中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法,他说:“我心里既轻松又沮丧。轻松是因为我不必背负教别人如何生活的包袱。在我以前写的书里,我都冒昧地指出较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我相信这是职业教育家应该做的事。事实上,承认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跟他们发现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不相上下,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为题,不论我们的能力多么的有限,我们都应该为此做些事情。

  虽然我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心智还没有定性。开启心智,确定本性,不要用大人的逻辑去强求儿童,这是很重要的。

第3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波兹曼的这本《童年的消逝》不算厚,读起来却是耐人寻味。我觉得引言中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不能提出灾难发生的方法,那么也许可以退而求其次,试图理解灾难为什么会发生,那也是有用的。”无论面对人类大的生存环境还是个体局部的生活范围,当个体的力量十分微薄,无力扭转局面时试图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吧。

  作者结合美国的国情分析了加速童年消逝的各种原因,虽然在国情上中美两国有很多差异之处,但在这个共性问题上,两国还是有一些”通病“的,比如”一览无余的媒介“。书中提到印刷术的发明诱发了西方童年概念的产生,而如今的电子媒介却在日渐瓦解这个诞生不过几百年的成果,它将成人世界的秘密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儿童面前,如果没有了“秘密”,童年也会渐渐消逝。

  以近日媒体报导的“儿童邪典片”就足以证明除电视以外,互联网更是牢牢抓住了儿童的身心。它以更加多样性、易于儿童理解的方式公开的向儿童展示成人世界的“秘密”。这类“儿童邪典片”以儿童熟知的动画人物“爱莎公主”“蜘蛛侠”“小猪佩琪”等为主角,制作成一系列涉及暴力、恐怖、软色情、吃污秽物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动画或真人短片,并冠之以“亲子、早教、母婴”等无公害的标签堂而皇之的在国内各大网站上肆意传播。虽然这一问题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理,但从中不难看出互联网对儿童身心的侵害真是防不慎防,尤其是这种打着“光明正大”的 牌子,诱导尚未形成辨识力的儿童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了解成人世界那些不堪入目的一面。这是最卑鄙、最赤裸裸的毒害!谁能想到当两三岁的儿童看到被自己伤害的同伴痛苦的样子时却模仿邪典片里“爱莎公主”开心大笑,会让人多么的不寒而栗!正如报道中一位母亲所说她曾看见孩子模仿邪典片里主人公拽小伙伴的生殖器,为此那位母亲满怀愤恨,她愤恨邪典片对孩子身心的毒害,也愤恨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察觉孩子观看的视频是否有害。

  波兹曼指出“我们的孩子生活的这个社会,它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强调成人和儿童的区别。当成人世界以一切可以想象的方式向儿童开放时,他们必然效仿成人的犯罪活动。”“儿童邪典片”事件充分佐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电子媒介宣传的背后都是受利益的驱使,为了点击量的增加,为了产品的销售量、为了获取收视效益等等,自由竞争,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一些人却把道德底线的标尺一再降低,只为服从于眼前的盈利。

  如果说这类互联网上的“有毒信息”所导致的犯罪活动是可见的,那么它对儿童心灵上的毒害则是不可见的,又是无法估量的。谁能判断年幼时被灌输的思想,引导的行为,会在哪一天彻底消失还是再次以某种形式再现呢!

  我们无法改变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进度,只能守护自己的这方小小天地,就像波兹曼说的“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既然学校尚未消亡,真正的“儿童”在校园里也将永远存在。在教育这方最后的净土上,我们是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并号召家长和社会,指引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如何辨别虚拟与现实中的真真假假,明明暗暗。让儿童成为“儿童”,让“秘密”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被揭晓。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