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感悟的中考作文题3篇 关于感悟的中考满分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写感悟的中考作文题3篇 关于感悟的中考满分作文,供大家参考。
走入自然,感受历史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学期,老师带领我们走入大观园,做一名志愿讲解员。
一贯内向的我也鼓起勇气,报了名。我负责讲解大观园中“稻香村”这一景点,这是李纨的住所,质朴、简单,有一种田园的悠闲之感。提前去大观园参观,注意每一个值得讲解的细节。我认真记录每一个发现,感受到了做一名观察者的不易。
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完成了,但仅为此,我就用了一天时间,走了一万多步。虽然很累,但已付出这么多,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接下来——写稿,这可不是我想做的事。一向不爱写作文的我看看文档上空白的一片,既急躁又想躲避。写导游词,首先要亲近《红楼梦》中的人物、环境和背景,查资料、翻各种书籍。一上午,我已从一无所知的游客,变为了胸有成竹的讲解者。从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讲解员几分钟的讲解背后,几天查阅的辛苦和忙碌。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一步——讲解了。以前只有主持经验的我,对此真是无从下手。怎样讲大家才会喜欢听呢?亲近观众的感受变得尤为重要。我聆听他人的讲解,在观众的视角体会自己对哪些话感兴趣,怎样的方式能让我记住更多的知识,还有用什么语音语调能让所有人听清。
终于,还是轮到我上场了,站在已熟知的“稻香村”旁,心里有滚瓜烂熟的解说词,我却突然有了莫名的紧张,仿佛世界上每一件事都使我焦躁。但反复的练习使我做到了不受紧张的控制,在讲了几句话后,我发现讲解并不难,紧张的网也被我挣脱了。
我成功完成了讲解,虽然忘了一次词,虽然语速有点快,但它带给我的感悟远远胜过了这些。从开始一点一滴的翻阅,到一遍遍背了忘、忘了背的反复,以及最后享受、沉醉在自己的声音中,我亲近了文学,亲近了经典,也有了这沉甸甸的收获。
亲近、感悟,不仅是一些文学知识,更是一次经历,我付出了努力,得到了解说时的享受,也在我的成长之树上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结出一颗香甜的果。
盈盈月光下,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用拙劣的文笔写着对我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方短。有时想想它无非是由昨天,今天,明天串联,那么我将如何去面对这短暂而美丽的三天呢?
对于昨天,我只能怀着一颗感激而欣赏的心情去缅怀,或许是昔日的辉煌,但我会潇洒地放手,静静地看着它,注视着它汇入历史的长河。因为我明白,昔日的辉煌代表的只是曾经的付出与收获,它无法代表我的现在和未来。或许昨日留下的只是一些片段,甚至完全是失意,但我仍然会开心。因为这些都会是我宝贵的回忆,是滋养我成长的风雨,是点缀人生的风景。
对于现在,我要尽情的享受它。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和真实的。我会好好利用它,拓展人生的宽度。用这一刻,去使自己强壮,使自己在下一刻可以承受随时可能到来的打击。用耳朵聆听自然,用眼睛去欣赏山之雄伟,海之广阔,用心去体为生活的味道。
对于未来,我要尽可能地掌控。我会把梦想埋藏在心底最柔软的最深处,为它建造一扇可以无视世俗纷扰,可以抵制消极情绪的窗,让梦想之花在窗台不断汲取养料,即使是风霜雨雪。让后在未来的某一最佳时刻为它再开一扇门,迎接成功的喜悦。
同样,我明白,在现在和那无知的未来的路上,我会遇到许多挫折和磨难,但我会用一颗坚强的心去接受去改变,因为我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是康庄大道,而没有羊肠小道;不可能总是“柳暗花明”,而没有“山重水复”。即使我的一切努力都化作泡影放飞,但我仍然会用坚强和微笑去抚平伤口,用拼搏和努力去跨越阻碍。相信,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愿每个人的三天都美好!
紧张的惠州二模考试已落下帷幕,成绩也已公布,本以为会考得不错,可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拿着试卷,发现不少问题:
复习工作没做好。这一次的数学试题都是基础性的,但由于有几题没复习到位,白白丢分。现在才想起孔子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工作做好了,怎么也不会至于基础性的题都不会做吧!也许我现在也不至于如此后悔了。
平时不注重积累。这一问题在语文考试中非常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作文分创历史新低,还犯了些低级错误。因为不注重积累,构思起文章来十分困难,用什么文体,该怎么写,哪些素材可用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是好,于是乱七八糟地胡说一通,企图蒙混过关。以这样的状态写出来的文章,能好到哪里去呢?这就得出了这样一个教训:要想写出好文章,平时的积累是少不了的。
态度未端正。这一点体现在综合科考试上,我总以为综合科不重要,也很容易学,所以复习综合科时总是漫不经心,很少会花时间去认真对待各综合科的科目。现在看来,我错了,答卷上的得分告诉我,综合科是容易学,但这是建立在认真的态度的基础上的。态度端正了,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学习方法不太科学。英语成绩最能反映这一问题,开学以来,我从未问过英语老师一道英语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学会把它放到一边去,不查字典,也不问老师和同学。日积月累,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对我来说,最不幸的,就是每次考试都恰好出到这些类型的问题。“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班主任总强调学习要多问,实践证明:学习,要拒绝沉默。
现在,我应从“亡羊”事件中吸取教训了,及时“补牢”,莫让自己“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