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三作文3篇 《高三》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高三作文3篇 《高三》作文,供大家阅读。
现在就算可以回忆,也不能把自己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片段,时间就是一把锋利的刀,把我的整块儿记忆割成碎片。有时候我想把他们串联起来,却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或许我的心底藏了太多的秘密,这些秘密不能轻易对别人说出来,所以才造成了我沉默寡言的性格。大家都说沉默是金,可是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沉默有多么好。或许在那些滔滔不绝的人面前,偶尔的出现一次沉默真的很好。可是对于习惯了沉默的我来说,这真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
其实我并不是没有朋友,相反我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可是我一直都在抗拒着他们,我看了就他们靠近我,我始终和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远不近的就这样,慢慢的在岁月的长河中行走着。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可是我一点也不害怕,便也不奇怪。我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所有的事情都不用去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我只是在静静的等待一个结果,无论什么时候,每件事情都会有它结束的标志,而且每件事情的结束都会产生一个结果,那正是我正在等待的。
我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都是微笑着和哈哈大笑的样子,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过我的眼泪,朋友说因为我隐藏的很好。我笑了,笑的很大声,其实我是一个多么虚伪的人。
他们都不知道。
刚一推开院门,悬在门楣上的吊铃便“当啷”一声响了。呵!满园花卉一齐笑盈盈地向我们涌来,(写花卉“笑盈盈”,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满园花开的情景表现得生动形象,且突出了人物看到花卉时喜悦的心情。【拟人修辞】)只闻得阵阵清香,沁人肺腑。那簇笼在门边的不正是一株枝繁叶茂、金花满绽的“七里香”吗?你看她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简直是一座“花山”。
穿过婆娑的木槿树、紫丁香、桂竹香等花卉荟萃而成的花径,便来到主人的房门口。此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出来,他正是我们景仰已久的风陵渡中学离休老教师尚森海老先生。
“我来了,还带来个小记者——我们文学社的社员。”李老师向尚老介绍。尚老慈祥地打量着我,示意坐下。
“尚老课教得好,花育得好,我胡诌了几句打油诗,请指正。”
李老师递上诗笺,尚老欣喜地戴上花镜,朗声读起来:“《育花吟》其一: 甚色能如花色俊,何香能比花香馨?栽花岂止为观赏,欲与英雄较艳春。好!好!立意高,写出了崇高目的。其二:埋头抚育促苗发,喜睹枝枝吐嫩芽。不负流光功自有,精诚所至满天霞。……是这样,是这样,道出了真情实感。”他不住地点着头,会心地笑着: “真是珠圆玉润,出手不凡哪!”
李老师谦虚地说:“过奖了。”
“走,看看去。”显然尚老的兴致被激了起来,我暗自庆幸李老师的诗所起的催化作用。
打开后门,一座小花园呈现在我们眼前。西面是苗圃温室,放满了各种盆花,有像绣球的,有像金星的,有刚萌芽的,有已裂唇的……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就上上下下摆了100多盆花。除了温室之外,更多的是露天苗圃。
看着那一畦畦精心培育的花,我不禁惊诧地问:“尚老,一共有多少株?”6000余株。” 啊,竟如此之多,这得付出多少心血和精力呀!对于一个70岁高龄的老教师来说,谈何容易? (描写“我”听了尚老培育花卉6000余株后内心的惊叹,突出了尚老育花的不易。
沿西面屋绕到前院,屋檐下亭亭玉立着一株苍翠欲滴的高茎植物。我正诧异,不知是何花,尚老已高兴地解释道:“南国奇葩——丹顶芭蕉!”那腔调、神情,绝不亚于一个珠宝商在得到一顶皇冠时的快意、自豪。
接着他步人花丛,一会儿捧起这朵紫红的嗅嗅,一会儿托起那朵粉白的笑笑,好像妈妈捧着孩子的'嫩脸边嗅边说:“这叫‘杏黄’,你们闻,有熟杏的香味。”
我们走过去一嗅,果然浓香中有一股甜杏味直透心牌。各色各态的奇花异艳,实在难以尽述,真是“造化钟神秀”!
看完前院的花,尚老突然神秘地说:“到另一个园里再看看。
另一个园子?我暗中狐疑,难道尚老还有琪草、瑶花、姚黄、魏紫叫我们观赏吗?于是,我们紧随其后,急急向另一个园子走去。一进园门,我惊呆了。果然是飞霞流彩,溢红滴翠。那一畦畦的“紫平绒” “杏黄玫”,根本就不是一般凡态的花,更不用说那艳艳的“世界大红”——她们约有1米高,一株株顶部都戴着碗口似的大花冠,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恰似一群仙子在欢迎嘉宾,又如一池风鸟在喜迎贵客到来。她们扭动着柔软的腰肢,轻歌曼舞,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实在荡人心魂,不禁使我陶醉于这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尚老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这些奇葩绝艳,连手被花刺剧破了都未觉察。
李老师看到尚老着了魔的神态,笑着说:“尚老真是‘爱竹不锄当户笋,惜花犹护压头枝’呀!”
听后,我脑瓜一转,惊奇地问:“尚老70岁高龄,何以还要务花劳神?”
“哈哈哈!你问这个嘛,那我就要正告‘大记者’了。”尚老直起腰身好像一个花国王子,对着他的群臣快活地演讲起来,“爱花就是爱美,爱美就是爱生活,人人都爱美,爱生活,我们的社会不就锦上添花、蒸蒸日上了吗?人活七十古来稀,在有生之年,我还要为美化环境做点奉献呢!”说着,他指了指那盛开的盆花,神采飞扬地说:“这是准备送给永乐宫的,这是准备送给敬老院的……”
看了花,我心旷神怡;听了尚老发自内心的声音,我更如受春雨滋润,收获之大实在是始料未及。尚老离休志不休,人老心不老的美好灵魂,崇高的精神境界,真使我景仰不已,,受益无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正是尚老的真实写照吗?情不自禁地我又高颂起李老师的《育花吟》来:“其三:香花若火争奇妍,草木得濡焉肯闲?梦寐唯求春意满,芬芳倍敬舜尧天。”把这些诗都献给尚老,不是更合适。
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卷起万千灰尘扑面而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是否掩盖了我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多久没在那静谧的时光中,饮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
书,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的衣钵,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中国人骨子里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各种终端使用如何广泛,碎片化阅读始终代替不了书本阅读。
季老曾说:“我愿读书,为的不只是那书中的黄金屋与颜如玉,还有那沁人心脾的书卷香味。”在机油弥漫的社会中,我们多久没有触摸到纸张的柔滑,没有嗅到那醉人的书香。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全靠书本传承,可以说我们炎黄子孙是最依赖书本的人,因为那其中有我们的文化,有我们的根。可是,据统计,我国人均每日阅读时间为一点六五小时,相比APEC其他国家少了三点一六小时,是的,这是我们的现状,我们没有时间阅读!研究表明社会上多数人除工作之余忙于应酬,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人们在上班路上就花了近两个小时,这就给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机会。
没时间阅读是不读书的借口吗?我们不敢承认,也羞于承认!放眼望去,名人世家,哪个不喜读书!陆游家中书籍多得举步惟艰,匡衡为读书凿壁偷光。我们不善阅读,寻不到黄金屋,找不到颜如玉;我们不善阅读,无法与白鹿为友,无法与鱼虾为侣;我们不善阅读,无法传承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在碎片化阅读中,我看不到源于民族的东西,有的只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却迎来比传统阅读更多的称赞与追随。这让我感到恐惧,因为那摞摞古书中的精髓,我们不能丢,我们也丢不起!
坚船利炮能让我们亡国,可传承的终止会让我们亡种。文化的缺失,是多高的GDP也无法弥补的。我不愿后生崇拜那打开我国门的伪君子,不愿传统文化被他国弘扬,更不愿当我着一袭汉服,世人却笑我褪去霓裳。
当我们有音乐神童,却不知官商角之美时,当我们手捧《论语》,却不知儒家精髓时,读书吧!不要让碎片化阅读终止了我们的传承,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了解中华之荣辱,只有不断传承,我们才能抬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