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终身学习作文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全民终身学习作文7篇,以供借鉴。
转眼到工程学院已经一年了,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进入这个以人文教育著称的高等学府,我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和组织的信任及自身的责任。
期间,在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的教导及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步完成着到大学生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和适应。同时,也在学习中逐步成长、完善自我,进而使自己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水平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上有了全新的认识。岁首年终,回顾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收获颇丰,感受颇多。现就这一年来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年来,作为班支部组织委员,责无旁贷,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并参加班支部各项学习和组织生活会等,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了党性,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首先,学习上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百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认真学习了学校安排的各门学科,上半学期取得了平均89。2分的好成绩,期间,从无迟到、早退和旷课。
另外,我还注重课本以外知识的学习,加强积累、消化、吸收,获益匪浅,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利资源,自学专业知识以外的书籍、资料,拓宽了知识面;
二是利用一切机会聆听站在学术前沿的专家、知名人士的专题知识讲座,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是通过专业课程写作和课堂交流互动的锻炼,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及辩论、阐述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虚心向身边的同学请教。同学们都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为彼此间相互学习、借鉴、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资源。
再次,通过网络和报刊等方式积极了解西藏的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撰写心得体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一年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清醒认识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譬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强,政治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鉴此,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作好以下几点:
1、进一步加强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2、继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3、克服年轻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办事做到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通过在市大会堂听到两个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为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最新范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养,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谁没有受过恩师的指点?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在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老师在为我们默默地耕耘;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通过本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受益。我深切地认识到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现将本年度个人继续教育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及取得成绩
1、参加了学校组织的5次大型的二级培训(其中:数学新课程理念培训1次,语文新课程理念培训1次,德育培训1次,教师形象设计1次,观课议课技术培训1次),并认真写好学习笔记。
2、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培训。本年度,我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32次校本培训,内容以观看名家学者的录像课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为主,涵盖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品德等科目,在学习中,我认真观看,并作好记录,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转变了教学观念,对新的教育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另外,我还积极参与由值周教师组织的每周理论学习,学科培训,班主任管理培训,德育培训等。
3、积极参与由中心校行政办组织的培训。本次培训的内容有:《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与训练》、《有效教学语文(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上培训,我均写有20学时的学习笔记。通过学习,增强了我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参加了由教导处组织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培训教材:《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和《教师培训手册》。通过学习,确保教师认识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存在问题
1、部分继续教育培训者的素质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培训工作。讲课内容过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一味灌输,上课教学形式呆板,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具有榜样学习作用。导致培训者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教师在下面“呼呼大睡”。
2、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不高。主观上是教师把继续教育看做上面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心态上还没有转换过来,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既是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
3、培训形式单一。导致教师参加积极性不高,只图完成任务而已。
三、今后打算
1、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包括语言能力的表达,自身业务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等。
2、转变态度,提高认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心态”。
3、丰富培训形式,激发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转眼即逝,如今的我已由当年的新生变为大三的学长。也算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回首大一大二的生活,感慨颇多。经过这二年的学习,刚开学时那种对大学一切都很新奇的感觉已渐渐的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很平淡的大学生活。这与上大学前对大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大概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有人曾用鲁迅先生的四部作品来概括大学四年生活: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概括的蛮准确的。大一时,脱离了高考的羁绊后,每个人都是满腔热情、满怀希望地憧憬大学生活的,在大学这个新天地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对大学生活既充满憧憬也充满好奇。积极的参加活动,那个时候觉得什么都是有趣的,自己有时候也忙得稀里糊涂的。现在看来,那时候的自己是最充满活力的。大一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快的过去了。虽然离开家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不习惯,但身边有舍友、同学还有很多的新朋友,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大一时的学习生活,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基本都是是由课程量决定,虽然曾经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学,不过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觉得课程基本都很无聊,没有学习的动力,像是逆来顺受的感觉。大二时,终于认识到所梦想的大学生活并不是什么天堂,也有很多无奈和迫不得已,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之失去方向,甚感彷徨。大学就是一艘漂浮在时光中的大船,你一睡着,舵便握在了别人手里,他们像运一台电脑一个布娃娃一样把你贩运到另一个日子,这些日子一天比一天远离你,仿佛又什么东西在背后推着搡着你,你踉跄着往前赶,有一天猛然惊醒,怎么就大三了,幸福的过道,总是那么短暂。
大一大二留下的漏洞无法逃避。大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该清醒了,不能再清醒的走出大学校园,这不是我来的目的。通二年的学习我逐渐熟悉这种学习方式靠自制进行学习想完全靠自己,除自己外没帮助,再没老师晚灌输盯梢式教育学习,自主愿意学习多少是多少。糊涂的两年让我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大三能给我什么?自己该清楚了。走在前面的同学已经给了我方向,只不过这条路太长,我得坚定的走完,因为再没勇气回头了。我定配好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事先做好计划,这样的学习才能是自己的学习走上正轨。有句网络流传语:大一学习的是傻子,大二不学习的是傻子,大三傻子都学习了,所以大三的首要任务是要好好学习,不能在虚度光阴了,因为大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大三是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如果不用心去学习的话,将来等到毕业,可能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学到,那时候可能找不到工作,可能毕业都成问题,那时候真的是后悔莫及。所以大三,我决定好好做一个学习计划,因为通过大一大二的经验,我知道,事不预则不立,做每件事情都应该要有计划,有准备。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能够成功。
大三是个很敏感的时间,这两个感觉很遥远的字眼闯进了我的现实。计划在总结之后,为了能有一个比较平静、顺利的大三,我要好好地总结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的教训,这就意味着我们离开学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此时的心中不免有一丝的惶恐,也有着对未来的担忧。然而我清楚的知道,目前所能的只有努力学好专业课,只有把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握以后的命运。在随后一年中我将继续以一个良好的态度,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专业书籍的阅读量。同时,加强对英语的学习,争取在这一学年中考过英语四级。
大二已经变成过去,大三已经来临,我要做好每次的总结,从总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在大三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相信自己能克服掉以前的坏习惯,在未来的一年中,学到知识,能提高能力,充实自己。大三,我将做最好的自己!
在“读书修德,以德律己”活动中,我细细品读了《忠诚 责任 终身学习》这本书:我对以后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大概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工资。但是我却认为工作是一种责任,特别是对于我们政法部门来说,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同时代表着政府形象,如果我们对单位和职业不负责,将会给党的事业和群众带来很大的伤害,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然而忠诚是一种品德,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忠诚从小的方面讲是对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集体的责任,从大的方面讲它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的人对国家民族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本书从什么是忠诚与能力的关系,忠诚、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三分能力,七分忠诚”这一重要工作理念。告诉我们强调忠诚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能力,同样不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反而会成为别人的包袱与累赘。
一个人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忠诚与能力并存的人,才是最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只有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了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当然忠诚不仅仅只是员工对于领导,同样的也是领导对于员工,忠诚与信任是需建立在彼此的基础之上,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忠诚的双赢效果,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具备的: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惩戒,拥有的是一份良好的终身学习。
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如果想做好都需要有责任心,尽心尽职地工作,百分之百地对自己行为负责,而忠诚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有责任心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就算是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也很难把事情做到很好。我觉得有了责任心,才会把事情做好。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责任感。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创造出能力,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
一、在机器设备维护方面,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并定期检查调试机床设备,把指标分解到每一个机床负责人,形成考核绩效机制。近期,机床故障率明显下降,保养维护工作明显好转。
二、有的放矢提升终身学习,让企业管理发挥实效虽然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已经试图提升企业的终身学习,但是相较于那些出色 的公司和国际化的企业,我们的缺陷与不足是显而易见,触目惊心的!无论是人员的执行意识,流程机制,执行文化,更不用说成套的培养与保障模式。在中国,华为是终身学习创造商业王国的一个典范,甚至有人这样形容任正非的成功:偏执狂+终身学习!
相较于华为,我们国企与集体性质的企业,缺乏危机感、功臣意识,元老文化盛行,这些都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执行意识,脱离了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
而且在这个信息极易扩散的年代,固步自封缺乏集体合作和有效的终身学习,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狼群待宰的羔羊。
三、 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让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任正非的华为,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终身学习当然离不开14年艰苦的军旅生 涯带给他那种强大的信念和锻造出的钢铁意志、终身学习和社会责任感!我们不难发现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是很难长久生存下去的,尤其没有关于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的。我们需要在每一个员工的头脑中根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形成与企业共存亡的终身学习。
我们在强调执行文化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当然不能忽视科学长效的执行流程机制,这有利于使所有公司员工的心往一起走,劲往一块使。比如对机床维护保养的指标下达,就必须落实到个人,必须定期检查,形成绩效机制。
马明哲先生曾经说过:核心竞争力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没有终身学习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当我们处在同质化竞争已经水深火热的时代,我们根本没有任何
独特和领先的新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像土狼一样突围,而不是成为待宰的羔羊,那就必须提升我们的终身学习,向华为学习,向任正非致敬!
在韩国栋老师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于月日到月日赴泰安参加了教育名家新课改智慧课堂即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共观摩了六节专家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四个讲座,在这里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儿收获。
这六节观摩课分别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阅兵中的数学故事》、著名教师刘伟男执教的《认识面积》、特级教师施银燕执教的《打电话》、特级教师谢兆水执教的《交换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执教的《确定位置》;四个讲座分别是华应龙的《心中有数,无限美好》、谢兆水的《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俞正强的《不可省略的体验》,潘小明的《用核心问题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六位专家的课堂精彩纷呈,报告各有千秋,每位专家各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华应龙报告中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谢兆水的“创新是数学的灵魂,教室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俞正强的“知识来自于孩子们经验的交流和思考……”潘小明的“孩子的学习方式要改变,知识进行再创造……”等这些专家的经验之谈深入人心,让人印象深刻。
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华应龙教授的课堂和报告给我的启示。
华老师这堂“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以9.3大阅兵为背景,围绕阅兵中看到的各种精彩瞬间从而产生思考并引发成三个有趣的故事。
华老师通过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阅兵中的美产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之前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有数学的地方就有美”等感知。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引导着孩子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课后,华老师对这堂课与在座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华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在思考、时刻在想象,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好可怕”;应该让孩子觉得“数学真有用”、“数学挺好玩”;数学是玩具,是和自己的想象力玩耍。
在座老师都十分认可华老师的观点,还有不少老师通过会后和华老师交流来表达自己对华老师的敬意与钦佩之情。
华老师的“心中有数”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教学,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一个“心中有数”的数学老师呢?华老师的一语双关让我产生几点想法:
一、课堂上的“心中有数”
1、对学生学情要心中有数
华老师在上这节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学的知识,紧握知识的生长点。
由此可以看出,课前的学情分析对上课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通过学情分析,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正确制定课程内容的多少、难易等。
这样才能够让课程更灵动更贴近学生。
只有充分考虑到了课堂上孩子可能出现的一切可能情况,老师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将课堂变得更高效实用。
2、对教学目标要心中有数
想要上好一堂课,第一个就该要明确“你上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是什么?有了目标才能时刻提醒老师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
华老师在这次的课例分享后,就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这节课是干什么”,也就是在问大家这节课我到底希望学生学会什么,也就是教学的目标。
一节课若没有目标,这节课就等于失去了主心骨,无法将整个课支撑起来,变成了一盘“散沙”。
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节课是要干什么”,只有围绕好我们的目标才能把课设计得更有层次。
3、对教学方法要心中有数
了解了详细的学情、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后,围绕学情和目标的教学设计就成了老师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我认为设计的核心在于“有趣、有用、有空间”,首先内容应该是有趣的,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想学数学。
其次就是有用,很多成年人都曾感觉,数学是有用,可是学校学得数学很多都“没用”。
华老师的课,正是一个诠释数学“有用”的示范,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数学的用处。
第三就是要有空间,所谓空间就是让学生有后续的思考和探究,立足于课堂知识,着眼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华老师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中,第三个问题并没有直接在课堂上探究,而是“抛砖引玉”鼓励学生课后去研究。
唯有做到对教学方法的“心中有数”才可能呈现出一堂设计精彩的课。
4、对教学效果要心中有数
光能做到对学情、目标、方法有效,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要对教学的效果有数。
教学效果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呈现形式,它能够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一堂好的课,必不可少会有对效果的关注。
如,本次华老师的“阅兵中的数学”就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时刻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能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教学效果并非一定是当堂的教学就检验当堂的效果。
如,华老师今天实际研究的问题是“火车过桥问题”、“植树问题”。
而这堂课就需要基于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华老师在课堂提问中,曾经问到“这个问题和书本上的哪个问题类似?”实际上就是对之前学过的“火车过桥问题”“植树问题”的一个检验,检验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之前所学的知识。
而我们知道,植树问题和火车过桥问题均不是来自六年级的数学问题。
因此这种对教学效果的检验跨度是很大的。
但是却也可以很好的总结出之前所学知识的缺憾。
二、课堂外的“心中有数”
既然是一语双关,我想就出在这个心中有“数”上。
我一直都在思考,华老师那么多课,一部分都是综合与实践类型的数学课,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大的知识储备,随时都能将自己掌握或了解的人、事、物都运用到数学课堂上来,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的。
听了华老师的讲座,我突然顿悟。
其实还是心中有“数”,只不过这个“数”是数学的“数”。
我发现,华老师除了爱阅读以外,他最喜欢的就是将自己的阅读与数学结合起来,时刻都在想这些资料文献能给数学教育带来什么?能否挖掘其中的数学教育契机。
就是这个心中有“数学”,才成就了华老师如此出彩叫好的课程。
作为一个一线数学老师,我们除了应该把常规课程上好,更应该向华老师学习,时刻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故事、我们阅读的资料乃至我们听得音乐等是否能够联系上我们所教的数学。
多提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办。
往往就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只有爱思考的老师,才能从有限的时间、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只有心中有“数”的老师,才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心中有“数”的数学老师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追寻好的数学课,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
这次赴泰安学习确实不虚此行!谢谢韩老师给我们的这次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