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落知多少》读书笔记感触3篇(梦里花落知多少读书感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读书笔记感触3篇(梦里花落知多少读书感悟),供大家参考。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欣赏作者的文风,虽然再继续往下看也很欣赏作者的文风,但是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转,不禁想掉下来,这是因为感动的缘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我刻骨铭心。评价这本书只有两个字:悲伤。
我喜欢她的个性,欣赏她的爱情,佩服她的勇气。荷西的死早已带走了她生的勇气,那六年的快乐时光已成她最重要的回忆。回忆已是她想念荷西的重要宝物。他最后一次自伤终于成功了,她非常的高兴,因为她可以重见荷西的笑脸。她扑进了死神的怀抱之中。
三毛在死亡的道路上含着微笑,因为他知道自己又迎来了一个快乐而又幸福的生活,家庭!
人生能有几时回;能有几个是露出微笑走下人生的道路;能有几个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要用微笑去面对生活;要用自己的实力去摆脱困难;要用毅力去克服恐惧的心理。其实人生的短暂让人猝不及防。有些人想活,却因为一些突如其来的灾祸就结束了这条生命。但是有些人却不珍惜。人生到底有多难?至今还是个谜。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因为书的内容也并不完全连贯,在我的观感里,前面都是三毛讲自己的感情,最开始几篇小文里是对父母的爱,对朋友,对世界的爱。后面大段大段梦境和现实,全是围着荷西转的。三毛的小说,不叫小说,只能说那是对她真实生活的真情纪实。
三毛她何止不单纯,却也一定有自己的经历和磨练。但至少我相信单纯的人在严密的逻辑思维推导下往往会很快的相信,而不是井井有条的拿着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作比对。以后若有机会,要再好好读读三毛生平方面的书,虽然还没开始看她的作品,却多少有点体会到为何那么多人称她为谜一样的女子了。
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三毛的善良,坚强。三毛本身就很强大,只是拿给大家看的,当然也是真实的,她痴情。有时我们只是看到她我行我素而快乐从容的一面罢了,我们或许可以欣赏一个人的一个侧影,却绝不可能只拿一个平面画卷作为立体雕塑的目标。
最近心血来潮,从手机上下载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知道我很过时了,这么久远的书现在才想起来看。其实以前不是没想过要看,说好看的人很多,我也心痒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拖到了现在。下面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吧!
怎么说呢,从看第一章开始,字里行间透漏给我的就是一个“悲”字。虽然有些话会弄得人捧腹大笑但是还是超脱不出一个“悲”字。
从那个场景开始呢?应该是从顾小北第一次出场吧!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看到顾小北,就觉得我可怜他,我同情他。很善良的一个人,从前也爱着一个很善良的人,看到他和姚姗姗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觉得: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人总是被欺负呢?从前他跟林岚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也是被欺负的,但是总是能觉得心里暖暖的。但是姚姗姗只是单纯的欺负他给林岚看的。强扭的瓜不甜也许就是这种感觉,读者看的也窝心。
再说谁呢?林岚吧,说道林岚就要讲到闻靖了。在我的感觉,她们两个就像是任性的小公主一样。出身好,学习好,够哥们够义气。的确是,林岚和闻靖其实都是幸运的,因为在她们的身边有很多爱他们的人。就拿林岚说吧,从前是顾小北,现在是陆叙,接下来又有程少枫,还有一只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一直站在她背后的闻靖。她受过伤,但是总是在关爱下愈合了。我想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幸运的人。闻靖,蛮可悲的人,同样的身世背景却只能站在林岚的后面。为了林岚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林岚受一丝一毫的伤害,即使自己的男朋友被抢了也没有一句怨言。不过还好她身边有个武长城,一个懂她,知她,爱她的武长城。
整本书就给我一个感觉:很多事本不该发生的,因为有了林岚,所有的是都发生了。当初如果她不跟顾小北分手,就没有后来的姚姗姗。如果白松没喜欢过她,也不会有李茉莉,也不会吸毒,贩毒,毁了自己的一生。如果不是她想着让微微和火柴见面,火柴也许不会进监狱。如果不是因为她,闻靖也许不会趟李茉莉的那趟浑水。如果陆叙不喜欢她,不跟她讲要娶她回家,也许也不会白搭了自己的姓名。林岚的确就是一事儿精,一个惹了很多麻烦却能全身而退的事儿精。
结果怎么样了呢?闻靖变了,从前的活泼开朗不见了。陆叙死了。火柴进监狱了。白松吸毒了。而姚姗姗依然是姚姗姗,她比谁过的都好,都风光。李茉莉还是李茉莉,装的可以的李茉莉。怎么样呢?林岚的热血没有救到她身边的任何一个朋友,反而让仇人一个比一个风光了。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吧,但是小说毕竟是讲故事,而故事永远不会发生在现实里。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事儿精能全身而退,没有一个事儿精身边会有这么多真心爱她的人。因为,现实比小说要残酷不知道多少倍!
书单里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这本书的书名,我是容易被书名吸引了人,带着兴趣我去读了这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
我之前并不知道三毛这位作者,我看书会有习惯,看这本书前会去查作者的故事,再联系到他所写的书,因为写作是一个蛮神奇的东西,自己笔下的东西总是会跟自己有联系,因为写作是自己记录下来的感情,故事,经历。
了解了三毛的生平,知道了这本书是记录她丈夫死去之后的生活,从消极渐渐重新振作的一个过程,我个人还是蛮喜欢三毛,欣赏她的才学,喜欢她作品里的那种淡淡悲情。这本书总是透露着她丈夫死后她的无奈,绝望,崩溃。她与荷西是挚爱的,荷西的死打碎了她所有的想法,她一直纠结于生死之间,关于她最后自杀事情众人也舆论不一。
这本书是一个梦,一个不太美的梦,但又是一个很美的梦,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三毛追忆她的挚爱,也算是她的精神寄托吧。我是一个消极主义者,我曾经很想抛弃我自己的想法,因为有时候蛮辛苦,一个人失眠到天亮才睡着的感情其他人永远不明白,就像我不可能知道三毛真正的想法也不能说自己读的懂她,毕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但我自认为还是蛮幸运,因为我碰到一个人,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我曾经很害怕,把自己的那些病态想法告诉别人,害怕别人会远离自己,但是无人倾诉很难受,但是他不一样,我曾说我想抛弃消极的想法,他跟我说其实没关系,想法这种东西是一个人本身就会有的东西,消极没关系,因为还有一个乐观的人在身边。
我相信荷西对于三毛就是这样,所以荷西死亡之后三毛才会崩溃,才会悲痛欲绝。曾经有一个懂自己想法的人多好,在荷西走之前,三毛还是一个普普通通幸福的妻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态度,荷西走后,三毛一个人孤独地活在世上,在我看来她已经把生死看得很透,我去了解过三毛在她的作品中也有提及过关于这一类的问题,其实仔细品读三毛的作品,能很明显的发现文风的改变,一件事情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三毛真是算是一个很有胆识的女人,就是那种不戴头盔就敢去骑摩托车浪的类型。虽说后面的三毛慢慢开朗起来,从阴霾走出,变回曾经的那个三毛,但是丈夫的离开还是让她看透了许多东西,她还是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也许,自杀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很美的决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只是每个人做法不同,也许她是想,在天堂依旧与荷西相守。
在那段时间的三毛是她作品的巅峰时期,毕竟看透了太多世间苍凉,希望三毛在天堂能像我想象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