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邓恩铭》作文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灯塔大课堂”《邓恩铭》作文3篇,供大家品鉴。
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浦寨的一个水族农民家庭。1917年9月,16岁的邓恩铭赴山东济南求学。当时的山东由北洋军阀执政,政治腐败,战乱连年,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借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在青岛设立行政总署,在济南等地设立行政公署,把山东变成了自己的半殖民地。山东内忧外患,矛盾冲突激烈,邓恩铭看在眼里,忧在心中。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所在的山东省立一中成立了学生自治会,组织领导全校的学生运动。邓恩铭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的工作,编印散发传单,走上街头讲演,参加抵制日货运动,并到各校组织联络,结识了一批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如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代表王尽美等人。
五四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迅速在济南和山东各地传播,邓恩铭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1920年夏秋期间,邓恩铭和王尽美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联络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秘密建立“济南康米尼斯特学会”(济南共产主义学会),并发起组织研究革命理论的励新学会,创办了《励新》杂志,使之成为济南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启迪青年的重要阵地。第二年春天,在北京、上海党组织的影响和帮助下,邓恩铭和王尽美等人在济南发起成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到中共一大召开前,成员已发展到8人。同时,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也宣布成立。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奠定了日后大槐树机厂、济南乃至山东全省工人运动的基础。
1921年7月,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时,尚不满20岁,是与会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年1月21日,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远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4月,邓恩铭受党组织派遣到青岛开展革命活动。他利用自己《胶澳日报》副刊编辑的职务,在青岛报刊中首次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邓恩铭筹备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随后,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宣布成立。邓恩铭不遗余力地发展党团员,壮大党组织,通过发行刊物、创办书社、开办图书馆等方法,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岛的传播,并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工会组织,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等,推动青岛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在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大罢工运动中,邓恩铭亲自起草大康纱厂全体工人《泣告书》,揭露日本厂主的残酷统治,控诉工人的悲催遭遇,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大罢工坚持了22天,迫使日本厂主签字同意了包括改善工人待遇、不殴打辱骂工人等9项复工条件。
1925年8月,邓恩铭任中共山东地委书记,后又任中共山东区委委员。1927年春,邓恩铭赴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山东党的工作,并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应邀在-主辦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讲课。
1929年1月,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逮捕入狱。在狱中,邓恩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了两次越狱行动,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令敌人惶恐不安。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被枪杀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牺牲时年仅30岁。
1921年7月,年仅20岁的邓恩铭,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与王尽美一同出席在上海和嘉兴南湖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参会人员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党的一大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邓恩铭也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他开阔了眼界,淬炼了思想,提升了认识,他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会后,邓恩铭认真研读从上海带回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广泛宣传。
1921年9月,邓恩铭和王尽美等发起建立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发展到五六十人。邓恩铭按党组织的要求,到济南、淄博等地积极开展党的活动。
1922年1月,邓恩铭等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受到列宁的接见。在苏联的所见所闻,使邓恩铭深受鼓舞。6月,他回到山东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致力于山东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中共二大以后,党中央明确山东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工人运动。邓恩铭深入淄博的车站、矿区,与矿工们同吃同住,调查了解矿工们的劳动、生活状况,揭露资本家压迫剥削工人的真相,组织工人们起来同剥削者作斗争,培养进步人士,介绍其中的积极分子入党,很快组建了中共淄博矿区支部,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资助邓恩铭读书的二叔察觉到他参加革命活动后,极力阻挠,叮嘱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他父母也在家乡为他定下亲事,频频催他回家完婚,但都被邓恩铭坚决回绝。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儿生性与众不同,最憎恨的是名与利,故此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儿主张既定,绝不更改”。邓恩铭爱他的家人、敬他的长辈,但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中。
1901年,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一个水族贫困农民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上小学时,他就受到辛亥革命、进步思想的影响,萌发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1917年8月,年仅16岁的邓恩铭前往山东济南求学,并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在那里,新文化运动打开了他认识世界的大门,从中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引起了他关于国家前途的深深思考。
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邓恩铭积极加入,并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王尽美成为了亲密战友。
1921年春,两人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作为济南中共党组织代表,两人一同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那一年邓恩铭20岁,是13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成立,邓恩铭担任书记,在青岛工作期间,他先后组织多次工人大罢工,将反帝爱国斗争推向一个新高潮。其中,青岛日商纱厂工人三次同盟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
1925年,邓恩铭调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9年1月19号,由于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被捕,这是他第三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引诱,他坚贞不屈,在狱中他成立了党支部,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1931年4月5号,邓恩铭在济南慷慨就义,年仅30岁。这位来自贵州的水族青年英勇就义前,给母亲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诀别——给母亲的信》: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