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3篇(蒲松龄故居游记)

2022-10-30 12:09:43综合
  • 相关推荐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3篇(蒲松龄故居游记)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游蒲松龄故居有感3篇(蒲松龄故居游记),供大家阅读。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3篇(蒲松龄故居游记)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1

  游宋庆龄故居有感之穿越时空的爱恋

  宋庆龄女士,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初去后海,本意是想领略风景,并不知郭沫若先生,宋庆龄女士的故居都坐落在此地。先到达的郭沫若先生的故居,从外面看,里面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十分简陋的几所房子,一眼就看光的感觉,也即没有深入欣赏。及到达宋庆龄女士的故居,不禁十分惊讶。传说中的一代女神,居然生活在如此奢华的房所,心中不免产生不满。

  当我踏入故居的一瞬间,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只见这是一座院落式建筑,大门口一位士兵恭敬而笔挺的站着。从门外整体望过去,主要有两栋建筑。院内嘉木繁荫,环境清幽,绿意盈盈。进去慢慢参观,第一栋建筑是用来陈述宋庆龄生平事迹的,里面偶很多她的照片、著作,以及关于她的资料。其实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她所做的伟大的贡献。在中华漫漫五千年历史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并不在少数。宋庆龄女士并非其中特别佼佼的人士。我所十分震惊的,是在战乱时代,她与孙中山先生那种矢志不渝的爱情。

  宋庆龄与孙中山年龄上相差近30岁,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宋庆龄对孙中山一往情深,内心充满无限崇敬与爱戴。1894年,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21年后,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奔赴日本嫁给大她27岁的“革命之父”。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她们的姐姐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没有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也许就没有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也许就没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结合;没有“四大家族”的结合,20世纪中国的历史也许就会是另一种样子。

  宋庆龄在9月16日见到孙中山以后的半个月内,会晤孙中山达七次之多。她帮助孙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争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孙中山内心所怀的热忱。他们虽然是现在世人津津乐道的一对,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结合无疑是最困难的,他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

  决定公布关系前,两人有一次深谈,讨论即将面对的“关口”。孙中山告诉宋庆龄,他们首先要过宋庆龄的父母关。且不论宋庆龄的父亲与孙中山是多年的朋友,单论年龄上的差距和孙中山已婚并有3个孩子的背景,以及他常年因革命而颠沛流离的生活,都足以遭到宋家的强烈反对,搞不好还会弄得家庭破裂。

  第二关是孙中山的元配卢慕贞,此时二人尚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第三关是党内关。基于传统观念和领袖个人形象的考虑,孙中山认为党内应该会有很多人批评自己。第四关是社会舆论关。第五关是宗教关。宋庆龄一直信仰基督教,这样的行为估计会惹来基督教会的干预。

  即使是这么多重重的困难,宋庆龄依然坚持着,愿意和孙中山相濡以沫白首到老。

  起轩然大波被父亲软禁,跳窗逃走奔向幸福到最后的在日本结婚,两人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革命充斥生活的情境下,两人别出心裁,把抢当成爱的信物。孙中山曾题词:“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此生”致赠宋庆龄。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婚礼上,孙中山送给新娘一把手枪,说:“手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危急时留给自己…”这是孙中山与宋庆龄间极为重要的爱情证物,宋庆龄终身珍藏着这把手枪。

  婚后,两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他们又共同的信仰 1915年,孙中山托人购买衣料,并请裁缝为宋庆龄量身定做的日式晨衣。

  有一床小被是宋庆龄结婚时的嫁妆之一,为了怀念孙中山,宋庆龄始终将其铺在自己的褥单下。

  宋庆龄极为朴实,生平不爱配戴首饰,却偏好鸽子饰品。鸽子不仅文雅、温顺,也象征和平,是孙中山非常喜爱的动物。这次展品中有一枚鸽子形状的胸针,是宋庆龄的珍藏,她用这样的方式来寄托对孙中山无限的怀念,令人动容。

  两人的感情之所以这么深厚,我觉得与两人有共同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不只是伉俪,更是战友,是伙伴。孙中山先生死后,宋庆龄女士继承其遗志,忠实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成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她从广州到武汉筹备迁都。过敏革命的高潮迅速形成。

  在近10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夫唱妇随从事革命工作,牵手走过政治风浪,也拥有温馨的共同记忆。“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他们的爱情之光,闪耀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永不退色。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2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 蒲松龄故居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故居的美丽。

  2、了解有蒲松龄故居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图片、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蒲松龄的《聊斋》,碑文《柳全蒲先生墓表》。理解重点词语。如“迩”:近;笃:重视,专注。孤介:耿直不随流俗。??

(2)理解《柳全蒲先生墓表》的含义:蒲松龄先生,字留仙,另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凭借着文章意气称雄一时。有学问的人不管亲疏远近,相识与否,没有不知道柳泉先生的,所以蒲松龄先生名扬天下。??蒲先生性格淳朴,喜欢结交朋友,重视情义,但是又性格耿直,不随流俗,更不能应付时俗。??哎,有学问的人虽然没有见到蒲先生,但读他的文章,听到他的名声,就会认为蒲先生一定雄谈博辩,器宇轩昂,好像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等到接近他,才知道蒲先生是一位恭敬谨慎的长者,听他说话一点也不健谈,但所讲之言都道理深远。蒲先生穷困艰难,七十一岁才成为贡生。只有他的文章所展示的意气,才可以闪光当世,又流传后世。正是先生的不幸才成就了先生啊!

  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了解《聊斋》的主题歌。重点理解“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一句的含义。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读一读《聊斋志异》,把自己知道的聊斋故事将给大家听。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到蒲松龄故居旅游的计划表。

  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教后反思:通过学习碑文,举办故事会、制定旅游计划等活动,学生基本了解了蒲松龄其人,也对《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有了了解,更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理解“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一句的含义。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3

  蒲松龄故居游记

  今天一大早,爸爸就告诉我了个喜讯就是可以带五个人去蒲松龄。我高兴极了叫上了姥爷、小舅一起坐上了爸爸的车去游蒲松龄。

  一路上,凉风习习,姥爷向我介绍蒲松龄,他出了本很著名的书《聊斋志异》,里面讲了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我稍稍有些失望,心想:知名度这么高的人出了本这么著名的书,结果里面就讲

  了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但这一点小失望并没有搅乱旅游的兴奋,过不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来到了蒲家庄,可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远外的吆喝声忽高忽低,我们赶紧顺着吆喝声向前走去,走近一瞧,原来是几个小滩位,我一下了发现了小滩上摆着许多小狐狸,模样俊俏,我像着了魔似的走了过去,小舅急忙跟了上去。潍主见有顾客光顾急忙笑眯眯的迎了上来:“小朋友,买一个吧,这小狐狸辟邪的。要买给你便宜一点吧,卖20,给你18。”本来无心买,给滩主这么一说我有点不知所措,想买身上没钱,再说一下车就买东西,那这一路得买多少东西。说不买,看滩主大爷这么热情,又不好意思开口,怎么办呀!好歹小舅看出来了,掏出钱包:再便宜点吧!滩主摇了摇头:“至少15。”小舅说:“12吧。”“不行!本来就亏了!”爸爸在这看着这场降价战什么时候也不是个头便拉起小舅就走,边走边说:“一会再买,一会再买。”谁知背后滩主喊到:“12就12。”爸爸转过身:“行,12。”付过钱我摸着小狐狸,感叹一句:“真是来之不易啊。”刚说完就感觉被人拍了一下,我回过头只见老板拿着一个琉璃用手托着放进衣服说:“小朋友买一个吧,才三块钱,还发夜光呢!”我晕,这老板也太…太精了吧。我连连摇头说:“谢谢,我不要了,我家有。”说完逃似的跟爸爸他们进了蒲松龄的故居——聊斋。

  进了院门,呵,还挺气派!前方一口圆圆的池塘,前端一个老爷爷的雕像,不用猜就知道那是蒲松龄老先生。这院子挺大,周围全是树,树上有一个个小灯笼,真是万绿树中一点红啊!走近一看灯笼下还吊着个菱形小牌子,上面还有些字呢,哦,是猜字迷、成语、还有歇后语的,猜对可兑奖呢。想不到这小院子不光是书香文化,还有些趣味游戏呢,可是逛了半天连什么是什么,或里面有什么传为含意我都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呢。“有了”爸爸提议道“我们雇个导游,就行了。”“好!”我双手赞成,爸爸转身去雇导游了。过不多久,爸爸回来了,说:“导游一会就到。”话刚落,一位身穿蓝色羽绒服,脖上还围了个红围巾的阿姨走了过来:“走吧”!她在前带路,我们在后面跟着来到一个小房前,导游阿姨做了个请的动作,大人跟了进去我也赶紧跟了上去。我想蒲松龄的故居一定很豪华,带着好奇我迈过了门坎。可里面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冷清、破旧,不知怎的我总觉的有点阴森。我惊愕这,这怎么可能是蒲松龄的故居。连姥爷也在问:“这是蒲松龄的故居吗?”导游小姐还是一脸的灿烂笑容:“是啊,这本是三间,现在我们站的这间是门厅,左右两边是其它两间,由于参观原因,我们把它制成一个屋。”说罢导游指着左边的一间房说:“”。我看了看那间房,摆设简单,只有一个格格的书架,里面稀稀落落放几本书,因为没法进去只能在远处看,书好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没有一点亮的颜色。在这间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木头做的像似椅子的东西,导游解释道:“这是古代人即可当沙发又可当床的家具。”说罢,将手指向右边的房间说:“蒲松龄先生就是半坐在这张床上死去的。”随后她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专门为蒲松龄爷爷建的小型博物馆。

——蒲松龄博物馆

  进了博物馆我把脸贴在玻璃展示台上,开始看第一个展示品那是一本厚厚的书书皮是棕色的金黄色的字导游在一旁介绍着:“这是那本著名的书《聊斋志异》。紧接着她指向一本泛黄了的本子说:“这是《聊斋志异》”。接着她指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说:“这是《聊斋志异》的上半部手稿,下半部失传了。”导游向大人们介绍着,可我的心思早扑在了一张花花绿绿的东西上,定眼一看原来是根据《聊斋志异》编的邮票,数量稀少,才有两大张。偏过头来导游还在介绍《聊斋志异》,因为实在无聊,便走过去认真地听着“聊斋志异被翻译成了很多版本,英文版、日文版等等,其中日本还把《西游记》和它联在了一起,逛完博物馆,我还知道了很多重量级人物也去过了蒲松龄,并拍了照。还知道了蒲松龄曾经想当官但却未能考上便写了全国闻名的《聊斋志异》,借鬼怪反映官场的黑暗。

  后来我们又去了狐仙园、聊斋宫等许多地方,就不一一细说了。伴随着快乐我们回到了家。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