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者能否将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纳入合并报表的分析及相关案例3篇 民办非企业与开办单位合并报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出资者能否将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纳入合并报表的分析及相关案例3篇 民办非企业与开办单位合并报表,供大家赏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
兴隆三小 聂秀芹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每小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你们有信心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吗?
生:有。
师:那我们就互相加油,同桌击个掌吧。
生击掌。
师:老师希望和你们共同努力来上好这节课,好吗? 生:好。
师:和老师击个掌吧。(与学生互动)
师:(与第二个同学击掌时,老师喊“停”)看老师的手掌面和这位同学的手掌面,谁的小?
生:***同学的手掌面小。
师:好,伸出你的这只手,手心向上,把你的手掌轻轻地叩在课本上,比一比哪个面大?
生:课本封面大。
师:看一看,课本封面和你的课桌面哪个大? 生:课桌面大。师:黑板面和课桌面比呢? 生:黑板面大。
师:黑板面和咱们教室的地面比呢? 生:教室地面大。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手掌,数学书,课桌,黑板,教室地面这些物体的表面,他们的表面都有大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板书)现在拿出你的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生摸。
师:好,下面和你的同桌选择一个物体,摸一摸它的面。生选择物体摸。
师:老师这有一个物体,你们想不想摸一摸它的面? 生:想。
师拿出橘子。生摸橘子的表面。师:橘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橘子的面积。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面积,以前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课件),这些平面图形都是封闭图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在这两个用药水围成的两个图形中,哪只小蚂蚁会有机会爬出这个图形?
生:第二只小蚂蚁有机会爬出去,因为第二个图形有一个口,没有封严。
师:第一只小蚂蚁有没有机会? 生:没有。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个图形没有口,封严了。
师:也就是说它是封闭图形。那这几个封闭图形谁大谁小呢? 生:正方形最大,三角形最小。
师:那它们的大小指的是哪里呢?(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现在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最小。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看老师手中的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生:1号图形的面积大。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验证一下。(师重叠验证)果然是1号图形的面积大。接下来3号图形出现了,再看看这两个图形(1号、3号)的面积呢? 生1:我认为1号图形面积大。生2:我认为3号图形面积大。生3:我认为面积可能相等。
师:看来用重叠的方法也不能知道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停顿片刻)快拿出组长手中的学具袋,里面为你们提供了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看看这些学具能否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生利用学具操作。
师:把你们组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组认为1号图形的面积大。我们在1号图形上摆了10个正方形,在3号图形上摆了9个正方形。所以1号图形的面积大。
师:哪个组的方法是和他的一样的? 生举手示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组也认为1号图形的面积大。我们在1号图形上摆了20个长方形,在3号图形上摆了18个长方形。所以1号图形面积大。
师:哪个组的方法和他们是一样的? 生举手示意。
师:看来只要数出密铺图形的个数就能比较他们的面积了,是这样吗?
生:是。
师:(故意疑惑)可老师的结果怎么和你们的不一样呢?我在1号图形上摆了10个正方形,而在3号图形上摆了18个长方形,那我认为3号图形面积大。
生:不行,因为老师选择的图形不一样,没法比较。师:那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学具时要......生:一样。
师:也就是说在测量面积时要选择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也就是要选择统一的面积单位。有没有用圆形摆的? 生:没有
师:为什么不用圆形摆呢?
生:因为圆形摆的有空隙,测量结果就不准了。师:是这样吗?(课件展示)生:是。
师:那我们看,(课件出示三种拼摆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圆)在这几种方法中,测量面积时,哪种图形比较适合做面积单位?
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那如果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中选择一种呢? 生:用正方形,因为正方形更容易密铺。
(二)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厘米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数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规定了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为了方便,数学家们规定了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出示学具:这就是1平方厘米。师:拿出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生动手量并汇报:边长是1厘米。
师课件演示定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看一看1平方厘米有多大?
生观察。
师:用它量一量你的哪个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量并汇报:大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师: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1:骰子的一个面大约1平方厘米。生2:电脑键盘一个按钮的面大约1平方厘米。生3:抄书本的一个格大约1平方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生闭眼想象,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
师:拿出手中的这块橡皮(出示橡皮)估计一下这个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生估计。
师:测量验证一下。生验证:大约是8平方厘米。
2、认识平方分米
师:下面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一量你的课桌的面积。生(惊叹):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小了。师:那你有什么想法? 生:找一个大一点的。
师:看来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测量课桌的面积已经不太方便了,那么测量稍微大一点的物体的面积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更方便一些,(出示1平方分米)这就是1平方分米。
生观察。
师: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生:10厘米。
师:10厘米也就是......生:1分米。
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摸一摸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摸感觉1平方分米。
师:闭眼想象,一边想一边比划,睁开眼睛再验证一下。生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粉笔盒的一个面。生2:电源开关的面。
师:测量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分米? 生测量汇报:大约是3平方分米。
3、认识平方米
师:用这个1平方分米去量一量咱们这个教室地面的面积。生惊讶。师:怎么啦? 生:太小了。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用一个更大一点的。
师:你能创造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吗? 生:1平方米。
师:很好,你们创造的这个面积单位与数学家创造的一个样。那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应该是1平方米。
师:正确。看,老师手中这块木板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在这个1平方米的木板上可以摆30本数学书,可以摆15本练习册。你估计一下:在这块1平方米的木板上,可以站几个同学?
生1:8个。生2:9个。生3:10个。
师:到底能站多少个同学呢?我们亲自试一试。学生到前面验证。
师:在这块面积是1平方米的木板上大约可以站12名同学......三、解决问题,内化知识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1、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一块橡皮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是6()。
(2)一张书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3)教室面积大约是50()。
(4)操场面积大约是4000()。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发生在餐桌上的数学故事:
2、火眼金睛
马小跳一家坐在1平方分米的餐桌前吃饭,一不小心,一粒小石子把他那1平方米的 门牙咯掉了,妈妈急忙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绢捂住了马小跳的嘴,向医院跑去。
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里的面积单位都用错了。师:那你能改正过来吗? 生汇报更正。
3、你知道吗?
人均绿化面积显示表
国
家
人均绿化面积
美
国
2000平方米
日
本
4000平方米
中
国
4--5平方米
师: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发现中国人均绿化面积最少。师:你想说什么?
生1:我们要多植树造林,为我们的环境增添绿色。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生3:我们要减少污染,从小事做起。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教学反思:纵观整个教学环节,我认为在设计上凸显了以下几个特色:
一、让学生亲身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二、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空间表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要使小学生理解接纳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要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学生学习了周长及长度单位后,再来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意义,是空间观念由一维向二维的一次质的飞跃,必须建立起准确、鲜明的表象。在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物体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接着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在脑子里回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形状、大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刻的表象。睁眼之后,又让学生凭借表象估计橡皮上面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加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面积单位这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即以鲜明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
三、运用迁移获取新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制高点
当学生具备的旧知通过努力可以自己达到新知的彼岸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己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学过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后,我要求学生用1平方分米度量多媒体教室地面的面积,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都想用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积单位。这时我并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和盘托出,而是撩拨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个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请你们来创造。”当学生说出“平方米”时,我在给与他们鼓励的同时,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谁能试着说出1平方米有多大?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把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意义迁移到平方米的学习中,主动获取了新知。
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向新知跃进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矛盾运动,教师如能使自己的教学成为不断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矛盾——进而解决矛盾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并能用它来度量较小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有意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表面的面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切地体验到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从而产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疑问。然后出现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快乐乐地获得新知,倍享成功的乐趣。学过了平方分米后,我又让学生用平方分米去量多媒体教室地面的面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不能顺利地解决眼前问题”的矛盾中水到渠成地引出平方米的学习。整堂课在学生解决了一个个矛盾之后,不断地在学生面前揭示新的矛盾,引着学生不断地向一个个新知跃进,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再设计设想: 教学片断回放:......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看老师手中的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生:1号图形的面积大。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验证一下。(师重叠验证)果然是1号图形的面积大。接下来3号图形出现了,再看看这两个图形(1号、3号)的面积呢? 生1:我认为1号图形面积大。生2:我认为3号图形面积大。生3:我认为面积可能相等。
师:看来用重叠的方法也不能知道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停顿片刻)快拿出组长手中的学具袋,里面为你们提供了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看看这些学具能否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本环节教师出示1号图形和3号图形后,用重叠的方法也不能比较谁的面积大,怎么办?有的学生说出“剪下来拼一拼”,此时为了顺着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学,教师即刻提示学生拿出组长手中的学具袋,利用准备好的学具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在学生提出剪拼的方法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用此方法来比较,在剪拼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发现,剪拼的方法可以比较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但是比较慢麻烦,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关于吸收合并上市案例的学习和分析
(2012-01-17 09:45:24)
转载▼
吸收合并即为合并方获得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股权,然后将被合并方注销,目前的方式有:以现金换资产;以现金换股权;以股权换资产;以股权换股权。同时,部分以股权作为支付对价的,涉及配套融资情形。下面即对各种方式进行分析。
一、以股权换股权-很有可能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从而需要申请豁免要约收购义务
即合并方A公司向被合并方B公司的股东发行股份,使得B公司的股东持有A公司的股权,同时A公司获得B公司的股东持有的B公司股权,即为换股吸收合并,从而导致,B公司股东持有A,A公司持有B公司,最后将B公司注销,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典型案例1:西南证券换股吸收合并国都证券
1、西南证券换股吸收合并国都证券,完成后,国都证券注销法人主体资格,国都证券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根据吸收合并方案并入西南证券即存续公司。
2、作为本次合并的支付对价,参与换股的国都证券各股东将按照所持的国都证券股份比例换取一定的西南证券上市公司新增的A股。
3、价格基准:本次吸收合并的股份发行价格以西南证券审议本次吸收合并事宜的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均价。同时,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因此通过分配方案后,股份发行价格将受到影响,进行调整。
4、本次吸收合并,国都证券的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的整体作价,以具有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国都证券进行整体评估并经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所得,每注册资本净额为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风险溢价,为每注册资本5元。
5、国都证券异议股东的安排,在国都证券审议本次吸收合并事宜之股东会上,投反对票的股东有权要求西南证券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按照不低于评估报告确定的相应股权价值收购其所持有的国都证券股权,如果西南证券作为收购方,则这部分股权将注销,不参与本次合并折算为西南证券股票。如果由其指定的第三方作为收购方,则也可以折算为西南证券股份。
6、现金选择权:定价基准为西南证券审议此次吸收合并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天内的交易均价,即为元。同时关于现金选择权的行使情况,会及时在相关网站上予以公告。
7、在合并双方的股东大会审议及相关主管国资委、证监会批复前,在双方董事会批准通过后,应先进行预案公告。
典型案例2:金隅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并首次公开发行
1、首次公开发行A股和换股吸收合并互为前提,如果不能获准换股合并,则无必要IPO;若未准IPO,则换股合并也无可能性。
2、现金选择权及追加现金选择权:对于被合并方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在申报期内要求合并方向其支付购买其所持股份的现金;同时,在上市首日,也可以提供追加现金选择权,但追加现金选择权即为之前未来的及申报的原股东。
3、在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向被合并方除合并方以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发出换股请求,从而使被合并方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予以注销。
4、换股价格:较换股吸收合并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有%的溢价幅度。换股比例与换股价格相关联,即换股比例=1/换股价格。
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环换股吸收合并一起进行)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一般是上市公司针对母公司进行,从而构成关联交易,从而导致申报材料:
1、发审委,审核发行股票;
2、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
典型案例:济南钢铁换股吸收合并莱钢股份,同时发行股份购买济南钢铁集团和莱钢钢铁集团资产
1、收购请求权:为充分保护合并方股东的利益,吸并双方一致同意赋予济南钢铁除山东钢铁及其关联企业以外的其他股东以收购请求权,行使收购请求权的济南钢铁股东,可就其有效申报的每一股济南钢铁股份,在收购请求权实施日,获得由收购请求权提供方支付的按照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确定并公告的价格。
2、现金选择权:被合并方股东对换股有异议的全体股东(合并方在被合并方中无股权),可以申报行使现金选择权,支付对价为被合并方董事会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
3、本次拟购买的资产评估价值为37亿元,已经山东省国资委核准,根据合并方此次定向增发价格元,则此次定向增发的股票数量为37/亿股。
4、由于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且换股吸收合并,被合并方的资产总额占合并方资产总额超过50%,购买资产总额占比也较大,因此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尚需满足多项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国资委对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核准批复;合并双方批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证监会对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核准;证监会关于豁免山钢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关于豁免要约收购的申请。
5、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即向出售公司发行股份,将出售公司的资产收购过来,完成后,出售公司持有被收购方的股权,而这样很有可能出发要约收购义务(尽管目前,实际控制人未变更情况下,很有可能不需要再进行豁免要约收购申请)。
执行中能否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
袁其才、朱晨君
胡某某申请执行某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筑装饰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查明被执行人某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无可供执行财产,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出资人即股东为熊某某,但熊某某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围绕执行中能否追加熊某某为被执行人,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合议庭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在执行中追加熊某某为被执行人,由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公司法》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熊某某作为出资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抽逃注册资金,损害债权人利益,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应该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揭开公司独立责任的面纱。
第二种意见不同意在执行中追加熊某某为被执行人,主张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告知胡某某另行提起诉讼。理由是,执行不能代替审判,通过执行机构确定连带责任人没有程序法上的依据。《公司法第》64条只为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提供了实体法的依据,至于执行中追加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则还缺乏程序法上的依据。因此,本案只能由债权人另行提起人格否认之诉,通过审判程序确定熊某某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要确定熊某某承担连带责任,还必须证明其抽逃的资金属于公司注册资本或证明公司财产是否
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
笔者赞成第一种观点。《公司法》第59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新公司法通过实缴资本制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设定了严格的风险防范制度,旨在维护维护经营秩序的稳定。然而本案中,被执行人作为企业法人却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是名副其实的空壳公司,熊某某作为其出资人,显然存在为了规避债务而抽逃或转移注册资金的行为。
现行法律或司法解释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2条“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和执行规定第80条“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的规定,应该是可以追加的。因为民事诉讼法意见出台于1992年,执行规定出台于1998年,其精神在于解决对公司有实体义务的被执行人责任承担问题,而一人公司是此后出现的新事物。依据法理,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就应该适用法律原则解决新问题,达到个案平衡,实现公平正义。如果不追加一人公司股东而由债权人另行提起诉讼,最终,还是回到执行一人公司股东的原点,那样就会大大降低执行效率,增加诉累,加大司法成本,收不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当
然,如果被追加人提出异议,可以听证解决。异议成立的,撤销追加裁定,由债权人依民事诉讼法204条提起诉讼,如果异议不成立,则继续执行即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3条还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1条至第274条及本规定裁定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由执行法院的执行机构办理”。这两条是关于执行中执行机构追加和变更执行主体的程序性规定。据此,执行机构享有依照法律规定追加抽逃或转移注册资金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裁决权。实践中行使这一权力时,由合议庭进行合议,重大复杂的案件可报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执行中只需要查明熊某某存在抽逃、转移公司资产或其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事实即可将其追加为被执行人,查明其抽逃资金的性质是公司注册资本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可行。一方面,公司以其清偿时的全部财产而非仅以其注册资本对外承担责任。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可见,公司在设立后的经营收入与注册资金同属公司的财产,共同作为公司对外偿债的基础。另一方面,证明公司股东抽逃、转移注册资金在取证上较为困难,不仅需要被执行人的配合,有
时还需要经过审计机构的审计,不但期限较长,而且往往也很难查清楚,对设立时间较长的公司更是如此。这样不但会降低执行效率,还常常会因为无法查清而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执行实践中通过调查取得股东抽逃、转移公司财产的证据就较容易,一般从公司在银行账户的业务档案中即可查到。因此,从提高执行效率,保障债权人权利实现的角度出发,执行中只需证明公司股东存在抽逃、转移公司资产或一人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的事实即可将其追加为被执行人。
综合本案案情,熊某某客观上有转移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行为,主观上有逃避债务的目的,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其转移或抽逃的行为与债权的损害有因果关系,加之其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因此,本案中执行机构能追加熊某某为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