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3篇】

2022-10-27 18:28:47综合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3篇】,以供参考。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3篇】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1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时政背景材料】

  1.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9年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教材知识链接】

  1.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3.要学会调控情绪,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也有我们的一份,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6.正义要求承担责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7.勇敢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1.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考命题预测】

  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7.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8.共同抗击冰雪天气,积极进行灾后重建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全国人民共同抗击冰雪、地震灾害说明了什么?

  答:(1)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挫折面前,不退缩,通过顽强意志克服困难。(2)全国人民发扬伟大民族精神,说明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却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3)关心救助地震灾区体现了关爱、尊重、友善,体现了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为灾区捐款捐物、保证灾区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的团结互助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

  11.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

  答:如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热点专题训练】

  1.2009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B】

①是为了获得荣誉 ② 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 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D】

①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③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材料一:2009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材料二:2009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亿元。材料三:2009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以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③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④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⑤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答案】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答案】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篷、发电机等。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2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扩大两岸交流 促进祖国统一

【重点导航】

  首届海峡论坛、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直航 【时政背景材料】

  1、迄今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民间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2009年5月16日晚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并宣布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6500余人出席论坛开幕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海峡论坛是为加强两岸普通民众交流而专门打造的一个新平台。论坛突出交流互动、平等参与、亲和热烈。来自台湾各界别和各县市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的总计8000多名乡亲,将参加首届海峡论坛各项活动。台湾嘉宾中包括了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乡里长,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台湾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影视、出版、医药、体育、妇女、工会、青年和少数民族、宗亲、妈祖信众等20多个界别、行业的代表性人物和部分民意代表。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9年5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进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会谈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取得重要成果。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3、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2009年5月28日在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致辞中,概括了两岸关系一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的五点主要经验。王毅说,一年来两岸关系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有以下几点重要原因:第一,改善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两岸开展交流合作给广大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第二,两岸双方建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抓住了难得机遇,采取了积极措施,形成了良性互动。第三,明确了致力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最大限度地得到两岸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第四,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找到了扩大交流合作、推动协商谈判、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形成了有益的经验。第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和支持。4、2009年6月18日,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市开幕。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是福建省推进科技创新、两岸合作、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

  5、第二届海峡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2009年7月9日在台北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300余位企业界人士参加论坛。6、2009年7月11日上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海峡两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贾庆林发表了题为《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演讲。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是与会各界人士集思广益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两岸各界的共识。7、2009年7月13日11时,“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载着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开始为期一周的台湾游。这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

  8、中国国民党主席和党代表选举2009年7月26日揭晓,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当选党主席。马英九表示,去年5月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会协商,签署了九项协议和一个共识,台海出现和平曙光。他希望在“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原则下,继续追求两岸的和平与繁荣。国共两党2005年达成的5项愿景,是重要的历史承诺。在今年9月即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他将建议继续把5项愿景列为国民党政纲。9、2009年12月2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中市裕元花园酒店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四次会谈。双方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磋商,就推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交换意见,并讨论了下一阶段两会协商议题安排等事宜。

【教材知识链接】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的,众望所归的,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6.我们坚决反对“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7.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青少年应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自觉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8.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9.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0.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的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中考命题预测】

  1.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2)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4)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等。

  2、我国政府对发展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基础、最佳方式、立场、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答案】①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基础: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③最佳方式:“一国两制”。④立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谈谈你对经过30年努力后,两岸终于实现“三通”的认识。

【答案】(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

(2)实现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完全统一,已抵达能够能早日实现。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任何分裂图谋,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注定失败;态度分裂分子搞分裂活动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4)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这是两岸统一的物质基础。4.在维护台湾统一方面,我们青少年的职责是什么?

【答案】①树立与祖国荣辱与共意识,坚决反对任何对抗和否认中央政府领导、搞地方分裂的行为。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好本职工作,好好学习,奋发向上。③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

  5.为什么要反对“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答案】(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台独”势力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分裂国家。这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阻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势必造成两岸关系高度紧张,影响两岸的正常交流合作,严重威胁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6.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存在的阻力?

【答案】(1)“台独”分裂势力阻挠和破坏祖国和平统一,他们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制造台湾独立;

(2)国际敌对反华势力阻挠和破坏中国和平统一,他们不愿中国统一和强大起来。7.台湾的历史

(1)三国孙权派卫温去夷洲(2)唐朝时台湾叫琉球

(3)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台湾地区的事务(4)1662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5)1684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6)1895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7)1945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8)1949国民党因国内解放战争的失败逃往并盘踞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的长期分离。

  8.台湾与大陆实现直航的现实意义

【答案】(1)政治上:有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

(2)经济上:直航省时省燃油减少运费开支,有利于商贸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文化上:有利于文化的互相交流沟通和影响 9.台湾与大陆两岸交流扩大的原因 【答案】(1)中央政府正确的对台政策(2)两岸人民的不断努力

(3)两岸人民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彼此之间了解加深(4)两岸同属炎黄子孙,有相同的文化之根 10.为什么说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台独”分裂言行不得人心;

(2)邓小平提出了用来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3)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显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具有强大的向心力;

(4)两岸人民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彼此之间了解不断加深,感情日益深厚。11.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应该如何做?

【答案】(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2)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国的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4)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12.青少年能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答案】(1)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2)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3)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作贡献。;

(4)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13.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案】(1)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2)要认真宣传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4)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14.你知道目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吗? 【答案】(1)有利条件:A、我们有事实被证明完全正确的“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来指导。B海峡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 C、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的坚冰已经被打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已初步形成。D、台湾人民心向祖国,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E、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不利因素(障碍):A、台湾岛内有些人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B、某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15.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答案】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热点专题训练】

  年前,在一些国际舆论“香港必死”的预言中,香港开始了“一国两制”的崭新航程。10年后,经历了金融危机、非典等诸多考验的香港更加繁荣昌盛,充满活力。这说明“一国两制”()【B】

①其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 ②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昌盛 ④有利于促进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中国国民党主席和党代表选举7月26日揭晓,台湾地区领导人 当选党主席。()【D】

  A.吴敦义 B.连战 C.江丙坤 D.马英九

年 2 月 14 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D】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C.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年9月22日,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就台湾问题坦率对话。胡锦涛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领土完整,牵动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就“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你会对美国政府提出什么建议?(一点即可)(3)结合上材料,谈谈你认为我国应当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答案】(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不要对台出售武器、不要和台湾进行军事联系、不干涉中国内政、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等。

(3)①坚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与台湾当局和平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③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⑤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5.【了解制度】

  材料一:2009年3月28日,是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材料二:2009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10月26日成都闭幕,取得积极成果。去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持续改善和发展,给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必要的环境,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阅读材料回【答案】

(1)【回归教材】我国对台湾和西藏分别实行什么政策?

(2)【情感升华】阅读材料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一国两制方针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方针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正确制度。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

  6.材料一:简体字、繁体字,都是中国字”“从今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2007年7月17日,第12届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在庆祝晚会上,两岸专家学者赋诗献歌,歌颂中华民族,共表两岸浓情。

  材料二:2009年7月11日上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海峡两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贾庆林发表了题为《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演讲。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是与会各界人士集思广益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两岸各界的共识。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答案】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两岸文化薪火相传

②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完全统一

③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等。(2)列举近年来有利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事件

【答案】2006年4月14日,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2009年7月11日上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 2009年7月13日,两岸顺利实现直航;迄今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民间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2009年5月16日晚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等。

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3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聚焦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10月29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重庆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自开展行动以来,仅市黑恶犯罪举报中心就收到份检举、揭发和控告材料,其中80%是实名举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真正打了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依法查处了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彭长健、北碚区原副区长赵文锐等一批涉嫌充当“保护伞”的违法违纪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47件52人。其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4件49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件3人,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20人,厅级干部10人,涉及政法干警29人,行政执法人员4名。有21人直接收受了涉黑人员的贿赂,目前已起诉5人。2、2009年6月开始,重庆打黑已控制十几个黑恶团伙、嫌犯1544名。杨天庆、李义、谢才萍、张波张涛等10月相继受审。3、2009年11月5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开县李义等26人“涉黑”案一审公开宣判。李义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等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元,其余被告人分别判处六个月至十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两名非“涉黑”被告人分别判处一年和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宣判后李义等18人的提起上诉。12月31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李义等26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驳回李义等18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教材知识链接】

  1.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可以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意义来命题,考查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意义;也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依法行政)来命题;还可从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考查公民要增强法律观念等等。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重庆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除了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庆黑势力,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可以从这一角度来命题。

  3.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自开展行动以来,仅市黑恶犯罪举报中心就收到份检举、揭发和控告材料,其中80%是实名举报。这充分说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和监督的权利。可以直接命题设问这体现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此外,还可以从我国公民如何行使这一权利的角度来命题。

  4.我国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法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47件52人。充分体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等待这些人的将是我国法律的严惩。【热点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来,重庆市掀起一场“扫黑除恶”风暴。市委书记***强调,市委坚决支持公安机关将扫黑除恶进行到底。自6月以来,经过50多天的战役攻坚,“扫黑除恶”行动取得阶段性的初步胜利:一方面,众多横行已久的黑恶团伙呈雪崩式瓦解,极大增强了市民安全感;另一方面,多名涉嫌充当“保护伞”的党政干部和政法干警被调查。

  材料二 9165条打黑热线,80%的属实名举报;有的愿为警察提供上千万的资金,发起成立全国首家“打黑基金”;有的市民排成队在重庆市委门口拉起横幅:“感谢党和政府打击黎强黑恶势力为民除害”??一场全民参与和深得民众支持的打黑行动在重庆干得如火如荼,一场彻底清缴、歼灭黑社会和打掉保护伞的行动在持续??在如此高压态势下,重庆黑社会及其保护伞的穷途末路已经不远了。

(1)重庆市委为什么坚决支持“扫黑除恶”行动?

(2)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黑保护伞”被坚决打掉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哪些启示?

【答案】(1)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扫黑除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坚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②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扫黑除恶”有利于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③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④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体现,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

(2)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决打掉“黑保护伞”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②依法治国是国家机关的基本原则,坚决打掉“黑保护伞”体现了我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