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宝供储运3篇

2022-10-24 18:14:59综合
  • 相关推荐

宝供储运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宝供储运3篇,欢迎参阅。

宝供储运3篇

宝供储运1

  放射源储运、装卸、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提高煤田地质勘探成果质量,保障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及第44号令,根据地质勘探分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储运

  1、放射源储存必须修建放射源库,并为独立的建筑物,远离其它工作场所或住宅,加强防火、防盗、防水和隔离辐射措施。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库外表面剂量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高于本地本底值的50%。

  2、放射源库指定专人看管,不经批准任何人不准随便进入放射源库内。

  3、放射源必须严格遵守领、退、调拨手续,如有转让必须经上级机关批准。

  4、放射源每季进行一次检查,并进行源库外围的剂量测量,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复核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严防发生差错、混乱和丢失等事故。

  5、城市范围内运送放射源时,禁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应使用单独的车辆接送。运送车辆严禁烟火,并备有足够的防火设备,并由具有防护知识,熟悉放射性同位素的专人护送。

  6、严禁非测井人员跟随乘座装有放射源的测井仪器车,或接送放射源的专用车,以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损伤。

  7、长距离运送放射源时,必须按照铁路、交通部门制定的有关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的规定办理托运手续。

  8、徒步长途运送放射源时,应根据规程规定计算运送人员距放射源的安全距离和时间。

  9、运送放射源时,应根据其强度大小,射线特征、制剂的物理状态及化学性质,置于特殊的容器中,使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小于允许日剂的50%。

  二、放射源的使用

  1、凡接触测井性同位素的测井人员,经体检合格符合国家卫生管理法规(GWF——01——88)健康标准规定,方可从事此项工作。如发现确因放射线的作用面造成身体不正常时,应根据医生的证明,调离测井工作或休养。

  2、进行放射性测井时,工作人员对放射性辐射的吸收剂量,不允许超规定标准,受γ辐射允许日剂量为50毫伦,若日剂量大于50毫伦,则周剂量不行超200毫伦。

  3、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测井工作人员,配备的工作人员应具备放射性卫生防护知识,配齐必要的射线防护用品及操作工具。

  4、放射源在投入使用前必须作如下检查:

(一)放射源活度和辐射场剂量当量率的检查。

(二)放射源的泄漏检查。

(三)放射源操作工具和井下仪器的源室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检查。

(四)源罐防护效果及使用性能的检查。

(五)仪器车内外剂量率的测量。

(六)装卸放射源操作工具长度和机械性能的检查。

  5、硬射线的γ源防置于铜或铅等金属容器内,严禁使用玻璃管,以防井场操作时发生事故。

  6、装有放射源的防护铅罐必须有锁,其结构要求便于在最短时间内把放射源取出各放入,并具有足够长的提手。

  7、到达井场后,首先将放射源卸下,置于附近无人处,并由专人看管,以防井场操作时发生事故。

  8、操作放射源的一切场所,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9、进行测井时,钻机一切妨碍测井工作和测井人员安全的工作都必须停止,所有井场工作的测井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各项安全制度。

  10、放射性测井组合仪器探管下井之前,应检查源室与仪器的连接是否牢固,以避免放射源因连接故障掉入孔内。

  11、有坍塌、掉块阻塞的钻孔,在未采取可靠的措施这前,不进行放射性测井,装有放射源的测井仪器,严禁快速下放,冲击钻孔内的障碍物。

  12、更换放射源时,用柄长大于米的钳子,围上铅围裙,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放射源。工作完毕后,应将本日吸收剂量记录。

  13、每次放射性测井结束离开井场时,必须检查放射源是否装在测井仪器车上,以免遗失在钻机井场。

  三、放射源的管理

  1、本单位设有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和监测仪器,测井组长有使全分公司工作人员遵守放射性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责任。

  2、在工作中发生了责任事故,应由直接责任者对放射性事故承担责任。

  3、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放射性事故时,对肇事人严肃处理。

  4、放射源掉入孔内,应尽量打捞,打捞无效时,应迅速呈报,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保存准确位置记录原始资料,由分公司报上级单位备案,提交地质报告时,将丢失放射源的名称、规格、型号、丢失时间的总强度、丢失日期及其在钻孔中的深度等情况,详细写入地质报告中,并在钻孔柱状图上标明其相应的位置。

  5、处理事故时,应首先考虑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及严密的防护措施,及时控制事故,防止扩大。

  6、发生放射源丢失,严重污染和危及人体健康事故时,必须及时向本系统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公安、科技、环保部门报告,保护现场,协同有关部门查处,并将事故经过及处理情况详细记载和存档。

宝供储运2

  IT的味道——宝供储运 的成长故事

  摘自《IT经理世界》,1999年15期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中文译名叫信息技术。

  去年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对数百家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管理者对IT认知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几乎95%以上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老板)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IT;有70%左右的管理者明确地知道IT的确切含义;可以把IT系统与传真机和复印机区分开的大概有60%;而能够想像出IT将对自己企业的未来发展起什么作用的管理者则不到30%;至于另外一个数据——“是否认为必须重视IT系统的建设”的具体数字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大家推测一下多少也应该心中有数。

  这个调查的权威程度我们不得而知;而一年来这些统计数字是不是还像当时那么“夸张”我们也无法统计。但是,我们相信这样一点——在中国的企业中(不论大小),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真正了解IT的含义、想像到IT的作用、当然也就更不用说IT的实施经验了。打个通俗一点的比方:就好像我们天天听别人讲“用某某原料做出的菜特别好吃”,甚至广播、电视、报纸已经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个菜的各种配方,但是这道菜吃到嘴里到底是什么“味儿”,知道的人却还是很少。

  本篇文章的主角——宝供储运,是一家民营的中型储运企业,从它1994年底成立到现在仅仅只有4年多的历史。但是,在这4年多的成长过程里,它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追求却贯穿始终。对不太了解储运行业的人来说,可能很难想象这类在印象里靠“搬东西、看仓库”赚钱的企业、特别是这么一个原本很小的民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竟然会这么执著。甚至,一些储运业的同行也不一定会理解或者赞同宝供储运的这种“另类做法”。然而,这种“另类做法”不但是宝供储运业务连续翻番、资产几十倍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今天选择了宝供储运,而不是像一年前那样找一家证券企业或者航空公司来讲述“IT味道”的原因。

  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比作一场浪潮,那么这场浪潮正在不可阻挡地冲刷着各行各业的每一个领域。而就像不同餐馆的同一道菜都会有不同的味道一样,每个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在IT应用方面的故事也会各不相同。IT这种原料可以烧出上百种的口味,体味其中的一种也许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不会产生什么深刻的理性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味道”的现实感觉,肯定要比看完全量化的“菜谱”更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这其实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赔了一笔,赚了三年

  宝供储运的总经理和创始人——刘武,学历是高中毕业。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刘武的学历,只是因为在现实中它的思辨能力和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相当出色。也许这又一次证明了文凭并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完全标准。

  刘武在1992年承包了广州的一个铁路货物转运站。在那个时候,这个小小的转运站在铁路货运方面已经开始小有名气,这主要就是因为它承担下来的货运任务大多都能及时完成,运输的质量比较好,仓库也比较干净,另外他的货运站也是当时唯一一家能够提供24小时货运仓储服务企业。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1994年刘武终于迎来了一个对自己和自己未来事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客户——宝洁公司(P&G)。

  1994年,美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广东地区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洁公司来讲,产品能否及时、快速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是其能否快速抢占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1994年的广东,国营储存和运输两种不同类别的公司占据了物流行业的主导地位。宝洁公司首先联系的就是这些大型国营储存和运输公司,但却发现这些公司要么只管仓库储存,要么只负责联系铁路运输,而且,搞储存的仓库却又脏又乱。更严重的是,这些国营单位职工每天5点半就下班,其后想发货也找不到人。而搞运输的只要货物一送上火车,就概不负责了,货物何时到站,有没有人接货,货物破损率情况等等,与他们再没有任何的关系。几个月后,宝洁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民营储运企业。

  被宝洁这样的一个大客户看上,使当时还处在个体户形态的刘武颇感紧张。他说:“最开始的第一单生意,我记得是发了4个集装箱,通过铁路从广州发到上海。那时我做得非常仔细。宝洁一再明确重申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这使得许多我们实际上已经很娴熟的具体操作程序都被重新讨论了一遍。在整个发运过程中,我们是好像是在照料小孩一样,对宝洁的货物真是呵护倍至。”为了保证这次运输的质量,刘武将集装箱送上火车以后,竟然马上乘飞机去了上海。当时他想,一方面去上海可以现场‘督战’;另一方面还可以考察各个环节,拿到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够保证以后的发运可以避免一些存在的问题,满足客户的要求。

  刘武在宝洁这次“考试”中得了高分。不过这单生意的成本也确实很高,刘武自己说那次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这次没赚钱的生意,却为刘武承包的转运站带来了越来越多让同行“眼红”的单子。宝洁从此开始陆陆续续地给刘武加大业务量,甚至一度把自己所有的铁路货运业务全部交给了刘武的宝供储运。

“那时候我在头脑中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刘武说,“传统的运作方法必须改变,我必须要知道客户需要一些什么,然后想办法去满足他。否则人家又何必来找你一个小公司呢?这个想法后来也促使我下决心创办了宝供储运这个企业。”其实,刘武之所以寻求自己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经营思想上受到了很多国有企业体的掣肘。为了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储运,不在这个框框里面受那么多限制,1994年的时候刘武一咬牙,拿出那几年来攒下的积蓄,注册成立了广州宝供储运有限公司。

  宝供储运刚刚成立的时候规模很小,仓库和车队都是租的,而且只有宝洁这么一家客户。有人曾经开玩笑说,一听“宝供储运”这个名字,就像是专门给宝洁做物流的下属企业。不过,当时宝供储运也确实是围绕着宝洁来设计自己的业务流程和发展方向的。

  先当宝洁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满足宝洁的要求,刘武曾经仔细思考过自己该怎么去做:铁路运输为宝洁节省了成本,但是铁路运输的特点就是环节多,时间不可靠,再加上一些装卸、运输过程中的野蛮作业,所以残损率也比较高。另外宝洁还曾经一再表示:传统的储运公司让客户觉得很麻烦,货到了以后,还要委托另外一个供应商来提货,或者派自己的人去提货,而一旦出现短少、破损,或者提货不及时等问题时,往往就会造成互相扯皮的现象。在宝洁的启发下,刘武决定要在全国建立一个运作的网络,以保证货物都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同样的模式和标准来运作,而且这样在公司内部信息沟通、协调起来也会比较方便。于是宝供储运成立后的两个月里,刘武一直都是在外面搞试点,并很快就在成都、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4个分公司。分公司的设立,比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大部分问题。由宝供承运的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将仍然是由受过专门统一培训的宝供储运的人来接货、卸货、运货,为宝洁公司提供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

  刘武曾经拍着胸脯对宝洁的人说:“在我这里,无论是信息沟通或者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谁都不要找,你就找我。你交给我一千件,我就会把这一千件完好无损地交到它要去的地方。”这种做法自然很受宝洁的欢迎,所以宝洁很快就跟宝供储运签了一个铁路运输的总代理合同,所有铁路运输都交给了刘武。

  对宝供储运的整个发展来说,宝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大客户。刘武一直强调:通过跟宝洁合作,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在合作过程中宝洁会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目标、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很愿意帮助你提高。比如宝洁在仓库管理中一直推行GMP管理,为了让宝供储运的仓库符合他们的要求,宝洁就把这个GMP的概念和要求介绍给对方,然后来培训你,让你严格地按照它这一套东西来进行。这样无形当中就推动了刘武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同时也就开启了刘武对信息技术的渴望。

  1995年,也就是刘武的企业开始走上正轨加速发展的时候,他突然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一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实际上,那时候刘武虽然已经很“前卫”地花大价钱买了好几台计算机,不过他还真的说不清IT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时我只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那阵子我们的业务量发展很快,全国已经有将近30万平方米的仓库,每天的发运量也非常大。我和运营部的人每天都要花很大的力气了解这些货是不是按照人家的要求在多少个钟头之内发运出去,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破损是不是在控制范围之内,有没有及时把货送到仓库去,签收情况又是怎么样等等,这实在是太麻烦,效率太低了。另外,我想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或者提高,但当时很难找到充足的数据。这样下去,时间长了非出事不可。”刘武讲起那时候的事仿佛仍然心有余悸。

  宝供储运在发展到高速成长阶段的时候开始遇到了一个信息瓶颈的问题。一个单子刘武可以自己去跟踪,现在一天可能有上百的张单子,这个问题靠人力已经是很难解决了。实际上,宝洁对这个问题的反映最是敏感。经过一年左右相对的“蜜月”期之后,宝洁对宝供储运的意见开始越来越大。以前宝洁发现问题后,宝供马上就会去改进,可现在业务越来越大,宝供储运的反应速度却在明显下降。1996年,宝洁连续几次向刘武投诉,批评宝供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货运信息,进而指出经他们统计,发现某地的到货时间不准时,破损率也有上升。刘武一时摸不着头脑,因为从他和业务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可是一看宝洁详细的数字化收货记录,顿时就傻了眼。原来有些分公司的人员利用“信息瓶颈”瞒天过海,报喜不报忧,费了很大力气统计上来的信息竟然有不少水分。

  这件事除了让刘武为公司的管理再次深感担忧之外,也使他发现宝洁公司不仅要求提供安全、准确、及时、可靠的储运服务,还对整个在物流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非常关注。比如货物什么时候发运、用的是哪趟火车、预计何时到货、货物情况如何、有无破损、是否已经签收等等。那么,如果宝供储运可以突破“信息瓶颈”,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储运环节,不也就可以“捎带手”地把这些信息告诉宝洁吗?这种服务应该是会很受客户欢迎的。

  那时候刘武还没有意识到,在宝洁的影响下,他的思想正在贴近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一举两得”的构想将通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系统来实现。这一切还只是他头脑中的几个非常模糊的影子,直到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唐友三的出现。

  遇到了个“明白人”

  唐友三当时已经退休了,退休前他一直在中科院搞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搞了许多年企业信息系统,却很少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应用,对唐友三来讲,能够在企业中搞实施,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

  1996年珠海举办了我国第一次国际航展,唐友三终于利用这个机会与主办者合作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珠海航展”网站,把航展的内容搬到了Internet上面。当时,这在国内还是很“前卫”的东西,不过据说在国外的影响还是满大的,曾经有不少外国人发电子邮件过来询问:“珠海在什么地方?”。

  刘武就是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与唐友三结识的。他在参观航展的时候看到唐友三的“珠海航展”网站。当时他想:这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物流行业来呀!如果分公司通过网站每天发布货运信息,那么全国这么多的点我就都可以看到,而且客户他们也可以看到了。于是刘武就带着这样的想法与唐友三交流了一次。虽然这次交流没有什么结果,但两个人都开始对对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1997年二月份的时候,珠海又举办了一次珠海、澳门、香港三地的一次Internet研讨会。唐友三作为主要发言人在会上做了一个报告,他提出:网络思想要贯彻到中国企业的经营中去,Intranet是第一步的工作。会后,有不少企业来找唐友三,希望能帮助他们建立企业的Intranet。“但是当看到这些企业以后,我大都觉得不够满意。”唐友三说,“最典型的是一家做方便面的公司,他的那些站点都在什么驻马店一类的小地方,明显只是赶时髦。当时我要求首先一定要把企业的骨干点连接起来,所以只有宝供储运刚好符合我的要求。其实最主要的是它对网络的渴望,没有网络,宝供根本就没法再发展了。”

  两个月以后,唐友三正式加盟了宝供储运。但当他开始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跟刘武对信息系统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与唐友三在实施层面深入交流之后,刘武突然发现要做的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做那么多的改造,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他感到有点不太情愿了。实际上,为了紧跟宝洁公司的要求,宝供储运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室”和十几台386甚至486计算机。1995年,宝供储运通过单机操作把接到的单子输进电脑,好让刘武知道当天一共有多少单子。后来随着业务的变化,单机操作已经远远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在刘武的要求下,宝供员工中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1996年建立了一套在DOS平台上用电话线连接的“原始”内部网络,以便可以在全国范围的企业内部传递一些信息。然而费了不少劲才建立起来的这套系统,在唐友三眼中简直就是“落后得毫无价值”。唐友三坚定地认为:必须跟上国际潮流,要么不搞,要搞就一定要有一个高起点。但刘武觉得唐友三讲的东西距离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实在是太远了,公司根本无法实现这样一个“飞跃”。刘武对唐友三说:“我们现在计算机还没用好,你先来帮我组织一下,把计算机管起来吧。”

  唐友三当时颇感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在后面的半年时间里,他不断地向刘武“灌输”自己的思想,而宝供储运的那套“原始网络”也确实很不争气,比如总公司在与成都分公司通过计算机联系的时候,往往由于电话线路紧张而失败;再加上操作复杂、稳定性差、长途电话成本高以及与宝洁没有“接口”等等,效率实在是太低。更关键的是,随着其他储运公司的进步和发展,宝供储运最主要的“财神”——宝洁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结束了与宝供储运的铁路总代理合同,虽然宝洁仍把宝供当成主要货运商,但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单子分散以引入竞争。

  这件事对刘武的震动很大,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企业不能再出现“小富即安”的心理,而且一定要去开发更多的新客户,不能在宝洁公司这一棵树上吊死。IT实施的关键在企业的一把手,而一把手这种思想上的变化显然很快就被唐友三察觉到了。他不失时机地在刘武“背后轻轻推了一把”,两个人终于真正达成了共识。这时候,IT规划和企业的目标实现了统一,建立先进的企业信息系统也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两次飞跃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仍然刺眼地摆在桌面上,那就是钱的问题。

  对宝供储运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软硬件投资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唐友三说:“就是把宝供资产的一半都放进去也不是没有可能。”可实际上,刘武可以承受的投入是很有限的,更何况由于宝洁的原因,公司利润正在明显下降。唐友三其实很清楚这一点,他知道自己手里不会有大把的银子,要做成这件事就要在每一个地方都做到精打细算。于是他决定在硬件上能省就省:486先用着,386实在是太落后了就换成586兼容机。至于服务器,就先买一台吧,再把原来的那台只有8兆内存的486服务器升级一下,还不够就拿好点的PC改装一下。另外,布线的活就不找别人做了,“计算机室”(后来改叫“IT部”)的三个小伙子自己搞搞就行了,又不要好看.......最后加起来一算,硬件部分大概只花了10万块钱。

  可是接下来软件怎么办呢?整个系统的核心软件自己可做不来呀!为了找到“物美价廉”的软件,唐友三可是费了一番功夫。最后他终于到北京找到了英泰奈特公司的总经理翟学魂。翟学魂是企业信息系统方面的专家,唐友三对他的评价是:“在技术方面非常在行。”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50多岁的唐友三一直把30多岁的翟学魂称作“老翟”。

  他们两个是1997年7月在北京认识的。翟学魂当时已经发表了很多关于企业Internet/Intranet的文章,其中有不少唐友三都看过,他觉得翟学魂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思想的人,而且见面后发现沟通起来很容易。而翟学魂也对宝供储运的“故事”很有兴趣,非常支持唐友三的构思。唐友三说,“在硬件上少花钱”的思路其实还是受了翟学魂的启发。“现在想想,这一步真是走对了,高起点的应该是思想而不光是硬件。”今天唐友三仍然很感谢“老翟”在思想上对他的巨大帮助。

  经过几次深入的交流,唐友三最终决定把宝供储运信息系统中最关键的软件部分交给“老翟”他们来做,“老翟”当然也就欣然答应了。今天,翟学魂坦言,当时自己觉得这个活挺好干的,不就是把业务信息搬到网上去吗?所以那时候谈的价钱只有10万元,并且准备一个月出测试版,两个月试运行。

  1997年底,翟学魂派了自己的一个副总到广州的宝供总公司做系统分析。原打算三天内就“解决战斗”返回北京,没想到却一下子掉进了储运行业业务流程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系统分析,主要就是了解业务流程以便编写相应的软件。宝供储运的基本业务流程是这样的:客户发过来一个单子,也就是一套托运表,要填好货物品种、目的地、数量/重量等等,然后宝供的分公司根据这张表,按照客户要求联系火车或者汽车准备第二天发运。有车皮了,如果这个单子的货少,马上还要准备调配其他客户的货物一起发运。第二天要有车拉到火车站去装,根据要求还要加一些包装,比如说怕漏水要加塑料布,怕磕碰要用木架子。装完以后车皮的门要锁住,封条要封好,封条的号码还要记录下来通知接货的分公司。到达目的地后,分公司要到车站去接收,把货拉到宝供当地的仓库里面去检验有没有损失,然后分类储存好,等待客户签收。客户签收以后再把单子马上快递回货物始发地的分公司,分公司上报总公司,总公司就凭这个找客户拿钱。

  一般人可能认为这已经够麻烦的了。实际上,如果业务流程都这么简单,系统分析也就真可以三天完成了。但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每笔货物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标准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变化,都会衍生出一种新的流程。比如食品在仓储过程中有个批号问题,考虑到保质期要“先进先出”;再比如有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分开,不能同批搭配运输等等。而系统分析是必须尽量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的。

  最后,这次系统分析整整用了两周。在这段时间里,系统分析员不但跟宝供的业务人员谈,跟运作的人谈,跟操作的人谈,上上下下谈了个遍,还把所有的表格全都收上来进行分析。在广州编好一个雏形以后,又回到北京继续编了一个月,再加上修修改改,正式运行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了。

  宝供储运对翟学魂的这次设计工作还是很满意的,甚至唐友三都一个劲地说“老翟”这回估计是亏了。确实,这么一个为期半年的项目才拿了10万元实在是少了一些。不久前听说新加坡某个物流公司也是搞信息系统,总投资100万美元,其中硬件和软件加起来所占的比例是1/4左右。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当年翟学魂他们是应该拿到40万的。不过翟学魂说:“我要是真要40万,老唐的老板恐怕早就打退堂鼓了。虽说这次是有点赔了,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挺值的,后来我们又合作了几个项目,老唐就没跟我还过价。其实,关键是要让企业尝到信息系统的甜头,这样企业就会愿意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投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要是都像SAP那样动不动就开价上千万,宝供这样的小企业恐怕一辈子也摸不到IT的门。”

  虽说宝供储运在第一期信息系统建设中捡了个不小的便宜,但是刘武很快就发现又有了新的问题。新系统在推行的时候总是在暗处碰到一些阻力,特别是一些资格比较老的管理人员,由于以前公司内的计算机他们基本不用动,因此对计算机技术不了解、不熟悉,这使他们多少形成了一种抵触情绪。甚至有人说:这些东西是华而不实,到底有什么用啊?另外,还有人习惯了以前的操作方式嫌用计算机麻烦,也有一些人员的素质实在跟不上,必须调整等等。但是,刘武在这个问题面前并没有犹豫,甚至都没有让这些牢骚传到唐友三的耳朵里。他说:“我当时就让老唐给这些员工开培训课,先告诉他们通过计算机确实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可以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然后就是从我做起,学习使用计算机。我经常对他们说,我也不懂电脑,但是我现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信息,你们学不学自己看这办吧。”

  在刘武和唐友三的带动下,宝供储运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提高得很快。而这些越来越高的应用水平也给宝供的信息系统挑出了不少毛病,不少员工在发现这个系统确实有用之后竟然“得寸进尺”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那段时间,唐友三和IT部的三个助手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做补丁、开发新应用,几乎是把自己看家的本领都使出来了。不过唐友三当时虽然很累,但心情非常愉快。一方面刘武很支持,另一方面,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种一直在寻求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毕竟这个信息系统真正被用起来了,要知道,业务人员的真正参与才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啊。另外还要特别指出的是,那个时候唐友三已经从以前的列席经理会议变成经理会议中的主角了。

  在员工们提出的各种要求之中,有一条引起了唐友三的注意。有人提出现在的数据确实是很及时也很丰富,但是我们要查一个数据往往要经过很繁琐的程序,有时候点击了6、7下鼠标还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能不能想办法让这些数据可以从数据库里面自动提取出来?一下子,按一个键,就会产生我所要的表格? 实际上,这也正是唐友三在头脑中规划的宝供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二个阶段——报表自动生成。唐友三和刘武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大家除了认为这个意见有道理以外,还一致认为这将对宝供的客户服务大有好处。因为原本在宝供信息系统建立以后,客户是通过宝供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网站为入口来了解自己的货物信息的。每个客户都会被分配一个密码,客户在输入密码后将可以看到自己几个月来(包括昨天)的所有货运和仓储数据。从各个分公司传回来的数据每日更新,数量相当大,这一方面让客户查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有些客户由于一些原因不能上网查询,比如有的外资公司根本就不上Internet,只是通过自己的局域网,甚至有自己专线把各地的分公司连起来。在这一点上,宝供的想法跟客户就有不一致了,虽然宝供把信息数据做出来了,但是人家并没有真正用,这些企业就成了宝供储运客户服务中的“盲点”。

  1998年8月,唐友三他们开始自己做这方面的开发工作,到了10月的时候基本完成。现在看来,由于可以把原来在异地终端上的数据转化成为本地可查询的表格,不但内部查询起来比较方便,更关键的是,把这套系统提供给客户,还可以把有关客户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集成在表格之中,客户不仅可以在网上查,宝供还可以把自己收集的数据用电子邮件推过去。这就比原来让客户自己上网查询更前进了一步,使上不了Internet的客户也可以坐在那里享受宝供的服务了。

  自动报表系统完成后,受到了业务、质管、市场等部门的一致好评,而且从1999年2月以后,这套系统已经作为一个新的“卖点”,成了宝供储运市场推广的重点方向。而刘武和唐友三之所以坚定地选择了这个方向,应该说飞利浦公司是他们最大的信心来源。

  当了“实习教师”

  1998年11月,宝供在上海组织了一次物流研讨会,主要介绍了自己的这套自动报表系统。据说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几个新客户,飞利浦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当时飞利浦物流部门的人在现场表示:“这套系统我们是一定要用的”。唐友三说,听到这句话自己别提多开心了。其实,这已经不是宝供第一次通过研讨会搞市场活动了,市场部的人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的CIO简直就是个“金牌市场经理”。

  1999年2月,唐友三到苏州正式与飞利浦的物流部门谈判。谈判进展的非常顺利,三天就拿下了一个长期的大单子。飞利浦物流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这么坚决地选择宝供储运,是因为飞利浦自己现在正好缺少宝供能够提供的这些信息。飞利浦在计算机上投资了好几百万美金,计算机都是大型机,但是以前委托别的公司做储运,这些计算机就全用不上了。飞利浦要求那些公司一周传真一次,一个月报告一次,但这有时候都很难实现。当时,自己的库存量有多少、进了多少货、出了多少货全都不知道,而现在飞利浦把单子交给了宝供,今天就可以知道自己昨天所有的库存情况。

  实际上,宝供的这套系统为飞利浦物流带来了一个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飞利浦本身的成品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摆脱了过去的手工对帐,变成利用数据库、网络传递等计算机辅助手段实现数据的核对和整理,这显然为飞利浦的“供应链”体系补上了一段一直在脱节的链条。难怪飞利浦对宝供有那么好的评价。不过对宝供储运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那么让人振奋。许多国内的潜在客户对宝供的系统似乎兴趣不大。比如有家国内做保健品的公司也是他们的新客户,唐友三去跟人家谈了两三次,结果到现在还是谈不到一块儿。唐友三说:“其实我们也接了他们的单子,但是这套系统就是利用不起来。这里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管理不规范,所以我讲的东西他不懂,他讲的我也不懂,实在没法沟通。”

  目前,宝供储运的客户有80%都是外资企业,显然,企业管理规范程度的差异和对物流的理解差距是个主要的原因。刘武认为,自己的企业避开了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战场,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把优势集中到客户服务和减少流通环节这一方面。所以虽然宝供的价格并不低,许多外企客户宁愿多花一点钱委托宝供去管理。但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对国内企业效果实在有限。因此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宝供储运向客户灌输现代物流观念和帮助他们规范管理流程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想起来真是很有意思,当初宝供储运紧跟宝洁公司,像一个不断被宝洁公司灌输现代物流思想和规范管理的学生;现在宝供为了让客户跟上它的思想和流程竟然又成了“传道受业”、规范别人的老师。

  回味

  宝供做到今天,已经从只有宝洁一个客户变成了拥有45个客户,从4个分公司变成了在全国31个城市都设有运作点的公司。先不说信息系统对它的发展起了多大作用,单从现在公司的业务管理来看,没有1998年开始的“思想革命”根本就不可能正常运转。

  宝供储运业务部经理黎东明在这方面的体会可能最深。黎东明1995年就到了宝供,由于当时只有他这么一个学计算机的人,所以宝供的第一台计算机由他经手买进。后来他还为宝供设计了那个基于DOS的“原始网络”。在当全公司“技术尖子”的同时,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统计数据。“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是拿着一个硕大的笔记本,有单子就登记下来,每天都去翻那个本子看一下,哎!这个还没到,得打电话去问问;那个有破损,要发个传真调查一下。那时候单子一多起来,眼睛都发花,要是现在没这个系统的支持,20个我也应付不了40多个客户呀!”黎东明毫不掩饰自己对“解放”了他的信息系统的感激之情。

  从营运管理部统计的数字显示:目前宝供在运营指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比如以前从广州运到北京要15天,现在只需要10天;在时间可靠性方面,原来能达到90%就不错了,可现在铁路运输已经提高到了95%,公路甚至可以达到99%以上。目前主要的操作全部由分公司完成,总公司业务部的12个人只负责监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营运管理部的经理何召普说:“打个形象一点的比喻,我们在没有用这个系统的时候更像是一个作坊,现在我们就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工厂了”。

  这种从“作坊”到“工厂”的进化显然让刘武非常满意,这也使他越来越重视IT部门的作用。记者在宝供储运采访的时候看到,公司各个部门中只有IT部被安排在一间封闭的办公室里,比起外面的闷热,IT部这个小空间要凉爽许多。

  实际上,刘武对唐友三和他的IT部的确是非常的关心和照顾。当初唐友三曾经提出自己手下的几个技术人员的工资太低,要求增加50%,刘武知道后马上就批准了。据说现在IT部的工资在全公司也是相对最高的。还有件事更有意思,宝供储运的财务总监是刘武的父亲,身为高级会计师和公司老板的父亲,加上他的脾气火爆一些,这位刘老先生经常会对他认为“乱花钱”的人大发脾气。据说,全公司只有刘武和唐友三没被“批评”过。

  唐友三说,其实他自己也曾经很担心会被财务方面“卡脖子”,因为财务部门有时候并不了解到底需要花多少钱,要是什么单子都根据“传统”照着20%砍一刀,那老唐可就不好办了。而且这种事还真发生过,记得在宝供储运刚刚实施完信息系统第一期工程的时候,财务就曾经拿着几万元的广东电信局专线费催款单问唐友三:“是不是可以商量商量给打个八折?”

  后来,刘武干脆修改了财务流程。所有涉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单子,只要IT部批了就照办。唐友三说:刘武对他报上去的单子从来只问两个问题:一是目的、二是为什么。只要听明白了马上就签字。对此刘武的解释是:“事实证明,老唐的严谨和务实是宝供的福分,我为什么不信任他?”“这份信任真是难得。”唐友三颇有感慨地说道。

  宝供储运近一年来又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投入两百多万元,目前总部基本上是人手一台计算机,每位经理也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往往经理们开会的时候人人都拎着笔记本,弄的许多客户的物流部门都自叹不如。不过更关键的是,宝供的上上下下是在真的用计算机工作而不是拿计算机做摆设。唐友三讲了一个故事:不久前,他决定把公司的服务器升级一下,为了少影响业务应用,他还特意挑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没想到,还不到半个小时,从总部到分公司就打过来了十几个电话,全都报告说系统出问题了,要求马上维修。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唐友三的桌子上正好有一张为公司新运营点配置电脑的采购单。刘武的名字已经端端正正地签在了上面。唐友三说,这张3万多元的单子要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刘武肯定要心疼半天。“刚开始投入的时候确实很心疼,动不动就是几十万投进去,能不心疼吗?”刘武指着自己面前的计算机说道,“但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说实话,没有这个信息系统,宝供根本就做不大。现在我们在全国有那么多运营点,要对他们进行管理,我看不到又摸不着,只能依靠这套系统来监控。对你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你有没有达到?如果你没有达到,具体是什么原因。今天我在电脑上一看,昨天应该发的货没及时发,为什么?哦,没有车,或者这个人病倒了,那么我就知道这里已经出了什么事,可以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另外,这套系统也带来了不少意外的收获。比如要应用计算机,企业就一定要规范管理,同时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你起码要懂得用,懂得看吧?这些实际上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素质。”

  刘武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企业的优势是什么?钱没人家多,人也没人家多,规模、名气更是没人家大,说到底,只有搞好客户服务的这套思路和让思路变为现实的这套信息系统。”

  不能停下的脚步

  就在记者完成采访的第二天,宝供储运半的经理会议又将召开了。唐友三说,这次会议将把宝供的信息化建设推向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把信息系统的应用从原来的信息收集层次进一步推进到企业的经营层次,其中第一个要实现的,就是要把财务模块放到信息系统中去,管理物流业务中与费用相关的各种数据。实际上这里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成本和利润的核算问题。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有一件事一直让宝供非常头疼。由于在储运的过程中环节众多,因此宝供在运营的成本上出现很多不定因素,往往做完一个单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赚没赚到钱。

  对储运企业来说,对成本的控制和成本核算是“运作精良”的首要条件。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单子到底要有多少成本投入,你又怎么能够向客户开出合理的价格呢?所以宝供现在要利用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从各个环节提取相应的成本信息,汇总以后对每张单子的成本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据唐友三讲,以后宝供内部将形成受单→初步报价→估算成本→统计成本→再报价的流程,这不但可以使大家知道这张单子是赔了还是赚了,而且知道每个环节的成本状况,这对总体的成本控制会大有帮助。

  唐友三表示,这实际上还只是他一直构想着的蓝图的一部分,宝供对信息系统的应用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其实,这套信息系统也的确应该能对宝供储运的业务提供更大的帮助。记者在采访之中就曾经听到不少“要是再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之类的声音。比如对数据的自动动态分析、自动提供最优化的调配方案、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以及应用电子商务与客户供应链更紧密地连接等等。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也已经画在了唐友三的未来蓝图之中。

  老唐说的这句话很有些道理:“我们得一步步地走,因为每走一步,都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被消化。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停下来。”

  有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容易从无到有,却很难真正做到从小到大地持续发展。这种观点的佐证显然已经很多了,不知道宝供储运是不是可以有所突破,把自己创造的奇迹续写下去。今年宝供正准备注册成为一个资产个亿的集团公司。我们可以感觉到它正在努力使自己向大企业的方向靠拢。其实,单从资产和业务规模来看,宝供在短时间内还只能算是个中小企业,不过,从信息时代的管理观念和超前意识上来看,宝供却似乎要比不少大企业更有“富贵像”。

“宝供储运”的满汉全席

----摘自 《IT经理世界》2000年第3、4期

----从一个小小货物转运站起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企业发展的三级跳,一跃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物流集团公司”,“宝供储运”这盘菜散发出的“IT的味道”直引得同行和隔行者饕餮之心大发,想在企业经营这口大锅里煎炒烹炸IT的大厨立时又多了不少。

----近半年过去了,宝供储运的“手艺”长进了吗?请看拥有500名员工的宝供储运捧出的最新“菜谱”:

? ? 总部计算机增加到目前的70台,提早实现人手一台的目标;

  数据库服务器升档到基于Pentium III Xeon 的康柏ProLiant 5500双CPU,内存为1GB,而双CPU康柏ProLiant2500及两台康柏ProLiant1600则分别担任Web、电子邮件服务器及文件服务器;

  IT部靠自身力量独立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业务成本核算系统” 经过四个多月的开发,己于1999年9月26日起正式投入运行,三个多月的运行充分显示该系统对于“控制成本、减少支出、改善经营、增加效益”的意义,非常直观的数据统计也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从而使企业IT应用从信息收集、跟踪推进到企业的经营层? 次;

? 目前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及曼谷设有35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一个覆盖全国、为客户提供物流全过程服务的业务运作网络业已形成。这份新“菜谱”有没有获得“美食家”的青睐呢?

  主要“外卖”客户的名单:宝洁、联合利华、飞利浦、松下、依莱克斯、百威、麦当劳、雀巢、通用电气等45家大型企业;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宝供物流信息系统,自1998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已为宝供的业务运作、货物跟踪、客户服务等方面带来丰硕成果,客户数量两年来增长四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客户是由于这一优秀的信息管理系统才选择与宝供公司合作的;

  1999年宝供储运的营业额比1998年增长40%。?

?

?

----CIO唐友三可不光只有这两招,2000年宝供储运IT部门的计划早就考虑清楚了。2000年,他们会更多地从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客户充分利用宝供的信息,真正体会到宝供信息系统的优越性;企业的核心业务(包括仓储货物的管理与控制、运输上的配送等)要更能符合客户的特点及实际运作的可操作性;把成本控制、财会核算及市场营销三者有机结合,最终在同一信息系统中体现,使“生意经”能贯通公司工作的方方面面,让IT的应用在更高经营层中得到升华;另外,唐友三希望信息系统的互联网平台(包括Web的EDI技术的应用、GPS卫星跟踪系统的应用、VPN虚拟专用网的引入等)有较大的改善,从而把“宝供信息系统”建成真正电子商务B to B范例。看起来,唐友三的大手笔已不满足于一桌子家常菜,而是瞄着满汉全席去的。

  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宝供储运还没有正式搬进新盖的宝供大厦办公。不过大厦的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入住新的办公室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还没有搬进气派的办公楼,总经理刘武就已勾画出宝供储运未来几年的蓝图:2005年宝供集团公司年销售额将达10亿元,并成为上市公司,优秀员工将成为公司股东;将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建立大型的物流配送体系、现代化仓储体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与擅长电子商务的Egistics网络公司结成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市场;继续支持举办物流技术与发展高级研讨会;每年将拿出100万元奖励为发展中国物流技术与管理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并逐步转变为物流发展基金会。也许5年后再访宝供储运,它的名气已不比它那些响当当的客户小了。

  不过,作为一个曾经很“幸运”,现在又很“火爆”的年轻民营企业,宝供储运未来要走的路似乎还很长。

  案例讨论题:

  1.宝供为什么要建设信息系统 ?

  2.信息系统为宝供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那些效益?

  3.宝供信息系统建设中采取什么方法和步骤?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缺点。4.分析宝供信息系统的构成。

宝供储运3

  储运部主管岗位职责

  1、保持乐观、向上心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2、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文化,及各项规章制度。

  4、服从上级安排,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

  5、负责组织库房的清理、清洁、整顿及货物的合理堆放和明确标示工作;

  6、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负责货物收发、制票、核数、统计库存。

  7、负责配合相关部门每月对库房的盘存、清点工作。保证帐表相符,帐帐相符,帐货相符。定期上报库存流量、储存量。

  8、对货物进出库数量、型号的核对及产品质量的检查,组织对配送的产

  品,外包装要标明其数量、型号、规格,对易碎、易坏产品的特殊注明。

  9、对进出货物有质量、数量等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积极处理,决不配送有质量和数量差异的货物。

  10、对产品分门别类的摆放和排列,相关区域要有明显的标示。

  11、对库存积压、盘损、报废产品的统计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2、组织货物的配送及协助货物的搬运工作,在配送货物时,要积极与货运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13、积极配合售后服务部门工作,对客户发货需求要尽最大可能满足。

  14、负责库房的日常管理,防火防盗及货物的安全性;

  15、对配送人员和驾驶员的工作进行分配安排;监督本部门员工日常工作。直接参与和评判本部门员工工作质量。

  16、坚持不懈做好6s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

  17、密切配合各部门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

  18、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工作,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19、对客户中心经理负责。篇二:储运部部门职能

  储运部门职能说明

  收货员/出货员职务说明 篇三:储运部工作职责

  储运部工作职责

  储运部部长工作职责:

  1、主持部门例会,制定部门日常工作计划,并总结分析;

  2、及时传递公司管理制度及上级指示,并严格贯彻执行;

  3、协调部门之间相关工作保障物流工作正常运作;

  4、制定仓储作业标准、流程及相关制度,经批准后执行;

  5、实施仓库的规范化管理;

  6、负责仓库帐目的建立和管理;

  7、严格控制仓储成本;

  8、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仓库进行盘点并对盘点后盈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上报上级;

  9、妥善处理公司货物在仓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直接上级;

  10、监督、检查仓库理货员认真保管好各类货物,并对货物严格分类管理; 督办理货员严格按单据配货;

  11、负责各类货品的收货、入库、处库的审验,并进行帐务处理;

  12、负责各类报表的及时上报与校对,并将报表、单据等整理归档;

  13、审校入库单、发货单等单据的合理性;

  14、组织做好仓库的安全、防火、卫生等工作;

  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

  15、进行库存结构及周转分析,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16、完成直接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储运部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熟悉所管货品的颜色及存放位置,按品种、规格、型号结合仓库条件分门别类进行堆放,做到堆放整齐、货号明显、方便出、入库及盘点;

  2、入库验收:按有效入库单所列规格、型号、数量等项目与实物进行详细核对,并认真查验其质量后确认。若不符合或有质量问题,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3、出库校对:应履行货物出库手续,对规格、型号、数量、实物进行核对,若有误时,及时予以纠正,纠正无误后,确认后才能让物品出库;

  4、配货时按“推陈出新、先进先出”原则发货,发货坚持“一配货、二校对、三发货、四通知”。同时坚持单货不符不出库;

  5、配合公司、部门做好盘点工作和抽点工作;

  6、协助部长保管好库存商品和其它相关工作;

  7、配合做好仓库的安全、防火和卫生工作,确保仓库和物资安全完整、库容整洁;

  8、完成直接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储运部管理人员工作分工

  1、零售的出库及借用;

  2、入、出库的电脑单据的处理;

  3、各类报表的上报、校对;

  4、根据实际情况支援相关人员;

  5、盘点工作。

  1、入库验收,出库配货及退货;

  2、盘点工作;

  3、退货异常反馈处理的记录(负责自己管辖部分)。

  1、配件的入库验收,出库配货、退货;

  2、盘点工作;

  3、退货异常反馈处理的记录(负责自己管辖部分)。

  1、附件的入库验收,出库配货以及登录;

  2、部分取货、退总部货品的发货;

  3、货物的出库校对、装箱;

  4、售后服务部交办的返回、返修的质量货品的移交;

  5、盘点工作;

  6、根据实际工作量的多少情况支援相关人员。篇四:储运员岗位职责

  储运员(发货员)职责

  本公司储运员司机岗位为同一人

  储运员岗位职责:

  1、工作时间:早上10月1日—次年4月30日早晨9:00必须出车,5月1日—当年9月30日早晨8:30必须出车,延时1小时之内扣一分,延时两小时 之内扣3份,延时逾两小时,按旷工一天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如要接原料,需以信息方式通知行政备案,可以延后壹个半小时。原则上,车上的货物当天发完,不能滞留到第二天发。

  2、接销售单后仔细检查所发客户的电话及到货地址,严格按各销售公司提供的发货单据内容及时发货、接货。(原则上接到内勤发货单,在不缺货的情况下,最迟于次日下午前将货物运至货运站)(2分)

  3、仔细检查物流公司单据类别(如:提付、现付、自提、代收货款、送货上门)等,接到提货单后,按照所提供的提货信息及要求,及时发(提)货并送到所指定地点。(2分)

  4、按各销售公司要求,到指定的物流公司发货;如特殊原因不能到指定物流发货,需向内勤申请,经同意后方可选择其他物流,但货物必须按时到达目的地.(1)

  5、及时向内勤反馈相关发(收)货环节信息,每次报运费时,发(收)货要填写发货记录单,在接退货返厂,要保管在凭单上签字确认收到货品。内勤根据发(收)记录审核签字后,方可报帐。(1分)

  6、熟悉市内客、货运、中铁、快递公司等物流信息处情况,熟悉南昌往返各地市客车时间表。

  7、在接发货的同时,积极听取和收集货运资料的反馈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内勤主客,帮助其开拓其他新的货运渠道。

  8、每星期报帐2次,(周二与周五),特殊情况除外(必须向内勤主管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及时填写发货记录单,方可报销货运费用。(2分)

  9、节假日如超过50件货,内勤主管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发货。储运员要给予支持及配合。如需请假(含节假日)要提前书面申请,并办理相应的相交手续,批准后方可。(2分)

  10、不得向货运公司索要钱财或物品,一经发现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处罚金,并视情节严重移交司法部门处理。(10分)

  11、配合各销售公司进行的各种采购销售用品及其它工作。(2分)

  12、做好工作日志,除正常收(发)货外。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要做好工作日志。每星期内勤主管检查一次(2分)

  13、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1分)

  14、酒后开车扣20分,一年有两次,直接除名。

  15、遵守高胜公司《司机岗位工作制度》的相关规定。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