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3篇(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

2022-10-24 18:01:24综合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3篇(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3篇(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供大家参阅。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3篇(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1

  隧道塌方救援

  一、为了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入贯彻铁道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中铁三局组织召开了此次隧道坍塌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观摩会。峪儿2号隧道位于阳曲县凌井店乡,全长330米,最大埋深米,围岩级别复杂。应急救援指挥组下设应急救援技术组、保障组、协调组、抢险一组、抢险二组、警戒组等六个专业处置组。上午10时演习开始。此时,洞内警报响起,救援小组全体成员火速集合,立即启动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技术组观察坍塌险情,立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协调组立刻向120急救中心求助,警戒组迅速封锁施工便道,警戒洞口,疏通救援通道,抢险一组人员进洞清理洞内障碍物。保障组立即调集救援设备、物资,技术组向指挥部报告洞内的坍塌险情、人员伤情及救援方案。指挥部确定发布执行1号抢险救援方案。抢险二组立即准备急救器械、药品,等待救治伤员,演习人员中“ 3名伤员”均在洞口包扎。抢险机械设备迅速赶到塌方现场进行抢险救援,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向洞外紧张装运塌方土方。装有型钢、枕木等抢险救援物资的自卸汽车进入洞内,方案组继续抢险,支护作业接近尾声。120救护车进入事故现场,3名伤员在洞口简单包扎后,送上救护车鸣笛离开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结束。最后,对制定的《峪儿2号隧道防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演练过程进行了评审。本次演习机械投入30台次,参加人员50人,演习时间共50多分钟。中铁三局六公司为筹备好这次演练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演练过程:

  a、出现险情后,值班人员立即用隧道内电话机和洞外取得联系,由洞外人员电话通知应急救援中心,值班电话0531-,值班调度程峪在接到电话后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报告详情,同时向副组长***进行汇报,组长得知详情后立即下达应急救援命令。b、根据汇报情况,洞内、洞外同时行动,洞外由后勤保障组调动救援车辆在外等候,救援组副组长***进入隧道内急调洞内其他人员将受伤人员迅速抢离至安全地带,值班人员用对讲机通知洞内救援车辆赶到,将受伤人员运至洞外。

  c、在将伤员护送到洞外之前,医务人员及急救车辆已经在洞外等候,待伤员出洞外后,医务人员对其先进行初步应急治疗,而后指导其他人员将受伤人员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事先安排两人陪同到医院进行护理。d、技术保障组由领导组副组长***带队到达塌方地点进行察看,确认为围岩突变引起拱部塌方,随即和领导组组长代光国、副组长***及其他技术人员研究制定方案,采取拱部加设型钢架及钢筋网、锚杆,导管注浆后进行喷射砼支护。

  e、方案确定后,副组长***即刻召集开挖班人员进行危石处理,***通知洞外物资保障组调用物资库内防坍塌所备好的型钢拱架、钢管、锚杆、钢筋网片、水泥及水玻璃运到洞内,并由带班人员安排支护班将拌制好的喷浆料也运至工作面等候。待导管注浆完毕、钢格栅及配套设施安装完后进行喷射砼。

  f、经过8个小时的加固处理,塌方处围岩已稳定不再发生变化,而后副组长***安排装载机和运输车辆对塌方土石进行清理,并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将开挖台车拖离至工作面,在清理过程中将被埋入的钻机(假设)逐台取出。通过这次演练,使全体救援人员更清楚和明确了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更清楚的认识到相互间配合的重要性,政令畅通、统一指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是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程序化、步骤化的关键,通讯器材是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实发事件时能快速反应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次演练为能充分应对突发的塌方事故掌握了实战经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从工程地质角度来看,塌方包括“岩崩”及“岩堆”两类不良地质现象。“岩崩”是在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和土体突然而急剧地向下倾倒、崩落翻滚和跳跃运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岩堆”是在山区陡峻山坡下,以重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一种块状碎屑岩石及土所形成的堆积体。岩堆体的物质来源可以是由岩崩岩块为主的,也可以是由崩落的或坠落的岩块为主的。塌方事故处置程序如下:

(1)发生塌方事故立即上报施工队长。

(2)接报后,施工队长负责派调人员车辆前往现场,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3)疏散边坡下方的人员,撤离机械设备。

(4)技术部根据现场情况,定出临时支护方案及安全措施,避免扩大塌方,并立即联系监理单位及设计代表,商议治理方案。

(5)塌方通常治理方法:

  a 减载。将边坡上方的岩崩体挖除。

  b拦截。在岩崩体下方设缓冲平台、落石槽、拦石墙等,同时要注意在这些拦截构造物处填实泥土,以减少岩崩体对它们的冲击破坏。

  c支护、撑顶。在岩崩体出现的位置上将其保护或固定起来,以消除其不稳定的隐患。

  d插别。即在大块岩崩体上用大眼方式将粗钢筋或钢轨插入下部稳定岩体上,也可以在其外侧大一排孔眼,插入粗钢筋或钢轨等以阻挡其翻滚。

  e注浆、压浆或喷锚。用这些方法将有裂缝或隙缝的岩体或岩层连成整体,以免块石坠落。

  fSNS柔性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锚杆和减压环为主要材料构成的防护系统,其安全可靠性大,对于难于治理的大型岩崩是一种良好的对策。

(6)技术部调查分析塌方原因,做出报告上报领导小组。

  公路桥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一、1.安全防护管理

  除了要建立健全现场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广泛进行安全意识及纪律的教育外,要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1)深基础及大孔径桩、扩底桩的安全防护:

  1)挖土深度超过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设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边沿设立两道护身栏,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2)槽、坑、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放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报上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3)挖土时,如发现边坡裂缝或连续滚落土粒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操作地点,井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4)已挖完或部分挖完的槽、坑,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应仔细观察土壤情况,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应及时排除险情后方能施工。

  5)必须在雨期施工的深基础,应在距坑边1m远处挖排水沟或筑挡水堤,防止雨水灌入。坑底四周应设集水坑和引水沟,以便用抽水机将积水抽出。当基坑底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坑开挖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6)深基开挖应尽量不放坡。当采取挡土桩、地下连续墙时,应进行设计计算。当超过—定深度,应根据土质情况,采取拉桩、支撑或锚杆支护等措施。

  7)人工挖大直径孔桩,要防止土块下坠及孔下窒息。可先挖至处安放钢套筒,筒外缘填土夯实或做混凝土护壁。然后由上向下逐层挖土,每层不超过900mm,支钢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当挖到3~5m深时,孔内应放置钢网板,并配置小型电动抽风机。在洞内操作时娶经常通风。

  8)大直径钻孔扩底桩采用人工扩孔时,为了防止孔壁塌方,在机械成孔后要及时放安全钢筋笼。在人工下孔前,应先用气泵向孔下输气或用提土桶在孔内上下提放,使孔内空气流通,换出有害气体。必要时可先用小动物或仪器放人孔内做试验,如无反应,人才可下孔作业。下孔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绳并备有联系信号,以防一旦发生问题立即能联系,将人提出孔外。

  9)各种灌注桩在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必须保护好洞口,并加盖或设护栏,防止有人坠入孔内。

(2)脚手架等使用安全防护:

  1)使用的脚手架及搭设方案须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搭设。—般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lm.一般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采用支撑于地面上的外脚手时,必须以15~18m高度为一段,采取挑、撑、吊等方法,分段将荷载分卸到建筑物上,同时每层应与建筑物拉接,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大于4m,水平距离不得大于拉接所用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铅丝,应以钢管为主。

  3)脚手架使用的钢管,其外径、壁厚应符合设计或有关要求。并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铅丝或其它材料绑扎。

  4)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不变形。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夹角应为45.~60……

  5)结构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m2;装修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2kN/)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高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要封严,防护高度应为)外脚手架外侧边缘与架空电气线路的边线之间,应按有关规范要求,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离。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8)插口、吊篮、桥式脚手架及外挂架等工具式脚手架,应按有关规定支搭使用:脚手架板必须坚实并固定铺严。脚手架与建筑物应拉接牢固,并立挂安全网,安全网下口应兜过脚手板下方后封严。外挂架必须用有防脱钩装置的穿墙螺栓,里侧加垫板并用双螺母紧固桥式架必须有灵敏、有效的防脱钩自锁装置,其立柱必须随层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插口架别杠应用10cm×10cm木方,别杠每端应长于所别实墙体20cm,其上端的钢管应用双扣件锁牢,在别杠未别好或松动时,严禁上人。吊篮靠建筑物一侧应设高护身栏杆,使用时应与建筑物拉牢。

  10)工具式脚手架升降时,必须用保险绳随升降调整。吊篮保险绳应兜底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

  11)桥式脚手架只适用外装修和结构外防护,且高度在20m以下的建筑,桥架的跨度不得大于12m.外装修使用时,应保证施工活荷载不超过/m2;外防护使用时,应保证防护高度超出操作面,超出部分应绑护身栏杆和立挂安全网。

  12)井字架支搭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高度在10~15m应设一组缆风绳,每增高10m加设一组,每组四根。临近建筑物或脚手架一侧应采取拉接措施。缆风绳应用直径不小于的钢丝绳,并按规定埋设地锚,严禁绑捆在树木、电线杆等物体上,严禁用别杠调节其长度。

  井字架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搭设长度不小于2m的防护棚,另外三个侧面应封闭。每层卸料平台应有防护门,两侧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井字架吊笼出人口应有安全门,两侧应有安全防护设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行中不准乘人。

  井字架导向滑轮必须单独设置牢固地锚,不得捆绑在脚手架上。导向滑轮至卷扬机的钢丝绳,凡经通道处应于遮护。

  井字架天轮与最高—层上料平台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m,并须设置超高限位装置,使吊笼上升最高位置与天轮间垂直距离不小于2m.{3)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体检合格,凡患有不适宜从事高处作业疾病的人员,一律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区域必须划出禁区,并设置围栏,禁止行人、闲人通行闯入。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搭设长3~6m、宽度大于通道两侧各l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小于5cm厚的脚手板。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亦应支搭防护棚。

  3)无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施工的高层建筑,首层四周必须支设固定6m宽双层水平安全网,并每隔四层固定一道3m宽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连接严密,与建筑物间隙不大于10cm,并且其外沿明显高于内沿。无法支搭水平安全网时,必须逐层立封安全网。水平安全网直到确无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禁止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沿高墙、脚手架、挑梁、支撑、起重臂。运行吊篮等处攀登或行走。

  5)高处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避雷设施。

  6)高处作业所需的料具、设备等,必须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荷。楼层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倾倒时应有防护设施并设专门区域,由专人看管。楼梯踏步、休息平台、阳台等悬挑结构处,不得堆放料具和杂物。

  7)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浓雾,禁止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的料具应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时放八工具袋内,严禁乱堆乱放和从高处抛掷材料、工具、物件。

  9)楼层安全防护:

①×以下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以上孔洞,四周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其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②电梯井口应设高度不低于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以上每隔四层应设—道安全网,安全网宜封闭严密。未经批准,电梯井内不得作垂直运输或垃圾通道。

③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护身杆或用安全网立挂防护。回转式楼梯应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并每隔四层增设一道。

④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时,应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封闭。

(4)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1)临时用电应按有关规定编好施工组织设汁,并建立对现场线路、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2)配电线路必须按有关规定架设整齐,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或沿地明敷设。

  3)室内、外线路均应与施工机具、车辆及行人保持最小安全距离,否则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4)配电系统必须采取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5)独立的配电系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具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零或接地保护的同时,应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6)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屯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7)采用220V电源照明时,应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污电保护器。特殊场所必须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使用行灯照明,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应用橡套电缆线,不得使用塑胶线。行灯变压器应有防潮、防雨水设施。

  8)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次线长度应小于5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m,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回路地线。焊把线应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5)施工机具安全防护:

  1)塔式起重机的路基和轨道铺设及其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及原厂使用规定,在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

  2)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3)施工电梯的地基、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原厂使用规定,在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其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4)卷扬机、搅拌机应搭设防砸、防雨操作棚。卷扬机机身固定应设地锚,传动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式滑轮。搅拌机使用前应固定,不得用轮胎代替支撑。启动装置、离合器、制动器、保险链、防护罩应齐全完好,使用安全可靠。

  停用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卷扬机吊笼应降至地面,搅拌机料斗应升起并挂好保险链。

  5)机动翻斗车行驶时速不超过5km,行车中严禁带人。

  6)蛙式打夯机必须两人操作。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操作手柄应有绝缘措施。停用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

  7)乙炔发生器必须使用金属防爆膜,严禁用胶皮薄膜代替。回火防止器应保持一定水量,氧气瓶不得曝晒、倒置、平使,禁上沾油。氧气和乙炔瓶(罐)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焊炬间的距离不得小于l0cm.严禁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8)圆锯、平面刨(手压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凡长度小于50cra,厚度大于锯盘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圆锯裁割: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并应装设不小于180.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件托架,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磨损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轮。

  9)钢丝绳使用应石是够的安全储备,凡表面磨损、腐蚀、断丝超过标准、有死弯、断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吊钩应有防止脱钩保险装置;卡环在使用时,应使销轴和环底受力。

  10)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在制定操作规程的同时,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消防保卫管理

(1)施工现场必须遵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党领导负责保卫工作。有总、分包单位的施工现场,实行总承包单位负责的保卫工作制度,各分包单位应接受总包单位的统—领导和监督检查。

(2)现场要建立门卫、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要佩带执勤标志。重要工程、重点工程要实行凭证出入制度。

(3)料场、库房的设置应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设施。易燃易爆、贵重、剧毒、放射性等物品,要设专库专管,严格执行领用、回收制度。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宽度不小于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不能环行时,应在适当地点修建回转车道。

(5)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并经常注意维修、保养。

(6)现场进水干管直径不小于l00mm.消火栓处昼夜要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在周围3m内干;替存改任何物品。

(7)消防设施要能保证建筑物最高点的灭火需要。高压水泵及高层消火栓要随结构施工同时设置。临时消火栓要有防寒防冻保温措施。

(8)严格执行用火申报审批制度,凡是电气焊及用明火处,要有灭火措施及设备,周围无易燃物。并有专人看管。

(9)在施工程内不准作库房使用,进入工程的可燃材料,应按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10)冬施保温材料,不得采用可燃保温材料。

  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应采取专职人员检查与群众性检查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期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

  检查的重点应围绕高处作业、电气线路、机械动力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曲人等事故。另外,应针对施工特点,如深基、高空吊装、架子平台、防火、防塌、防爆、防毒等进行专业检查。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2

  关于西昌二滩管地公路C合同段磨盘山隧道工程不良

  地质地段的处理

  一、2007年10月1日,隧道K644+511~ K644+508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511~K644+508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夹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水主要从拱顶、右侧拱腰、掌子面中部和上部渗出。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3m,环向长度,纵向长度3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按照设计C5-1方式支护(安装间距为50cm的I18工字钢,50cm×120cm的?25mm中空锚杆,24cm的C20喷射砼等),钢拱架安装到掌子面,并封闭钢拱架端部,在拱顶和拱腰各埋两根直径为50mm的泄水管。初期支护施工完后进行塌腔回填,采用M30水泥浆(1:1)或M30水泥砂浆灌注填充,塌方量根据回填量计算。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水泥浆()。

  5、处理时间

  2007年10月1日~2007年10月8日,共8天。

  二、2007年10月9日,隧道K644+ 506~K644+508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506~K644+508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粉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拱顶、拱腰以及掌子面中部、左上部出现渗水。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环向长度,纵向长度2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喷10cm厚的C20喷射砼封闭围岩,掌子面喷10cm厚的C20喷射砼进行封闭,及时按照设计C5-1方式支护(安装间距为40cm的I18工字钢,50cm×120cm的?25mm中空锚杆,24cm的C20喷射砼等),钢拱架安装到掌子面,并封闭钢拱架端部,在拱顶和拱腰各埋1根直径为50mm的泄水管。初期支护施工完后进行塌腔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填充,塌方量根据回填量计算。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C25泵送砼105 m3。

  5、处理时间

  2007年10月9日~2007年10月15日,共6天。

  三、2007年11月1日,隧道K644+461~ K644+ 452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461~K644+452段洞身围岩为强~弱风化泥岩夹砂岩,岩 体极破碎且松散,裂隙发育,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塌方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该段洞顶及掌子面出现掉块、塌方等现象,塌方桩号已延伸到K644+449,掌子面上部出现涌水现象,拱顶、右侧拱腰、掌子面中部和上部出现渗水,最大流量达146m3/S。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大塌方高度在10m以上,环向长度,纵向长度12m,塌腔由高变低。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

(1)加强初期支护,将钢拱架调整成间距为20cm的双层钢拱架,钢拱架半径按照C5-1施工,联结两钢拱架的联结筋间距调整为40cm,局部钢筋网片调整为4层,系统中空锚杆按照钢拱架间距加强支护,间距为20cm(纵向)×60cm(环向),每榀钢拱架的锁脚锚杆按照原设计施工。

(2)因塌方严重,每安装好两榀或三榀钢拱架必须及时进行喷射砼施工,施工完第一层后及时施工第二层钢拱架,待拱架靠拢掌子面后进行锚杆施工。掌子面必须采用C20喷射砼封闭,封闭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由施工单位和监理确定,但不小于10cm。(3)拱背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充填,因初期支护较薄,塌方较高,充填砼较厚,充填的砼落差较高,经多方面考虑,为了保证充填砼的过程中钢拱架不出现变形、喷射砼不出现开裂现象,必须在充填泵送砼前在拱背喷1m后的C20喷射砼作缓冲层。在施工初期支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预埋填充层喷射砼和泵送砼管子以及排 3 水管(根据出水位置埋直径为50mm或100mm的排水管)。泵送砼分层充填,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做好监控测量。(4)因掌子面岩层松散,水较大,掌子面仍有塌方现象,该段塌方洞身按照上述方案施工,实际发生的工程量由监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4、塌方充填量 充填C25泵送砼825m3;

  5、处理时间

  2007年11月1日~2007年11月23日,共23天。

  四、2008年5月17日,隧道K644+090~ K644+085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090~K644+085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粉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拱顶、拱腰以及掌子面中部、左上部出现渗水。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环向长度,纵向长度5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1)加强初期支护,将钢拱架调整成间距为50cm的双层钢拱架,钢拱架半径按照C7-1施工,系统中空锚杆间距为50cm(纵向)×100cm(环向),每榀钢拱架的锁脚锚杆按照原设计施工。(2)拱背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充填,因初期支护较薄,塌方较高,充填砼较厚,充填的砼落差较高,经多方面考虑,为了保证充填 砼的过程中钢拱架不出现变形、喷射砼不出现开裂现象,必须在充填泵送砼前在拱背喷后的C20喷射砼作缓冲层。在施工初期支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预埋填充层喷射砼和泵送砼管子。泵送砼分层充填,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做好监控测量。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C25泵送砼450 m3。

  5、处理时间

  2008年5月17日~2008年6月5日,共19天。

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3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特点.......................................................三、隧道塌方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四、隧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五、隧道塌方处理安全技术措施.......................................1、监控措施.......................................................2、预防措施.......................................................六、主要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隧道洞口安全措施...............................................2、洞门及端墙施工安全要求.........................................3、洞内开挖作业安全措施...........................................4、隧道支护安全措施...............................................5、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6、拱架施工安全措施..............................................7、模板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混凝土衬砌施工安全措施........................................9、台车加工安全系数..............................................七、隧道塌方应急预案..............................................1.可能发生的地段.................................................2.塌方发生时人员、设备、装置、材料的部署.........................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4.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以及危害程度.................................5.发生源控制.....................................................6.应急处理的步骤及方法...........................................1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以及下沉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较大结构面、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等,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如这些迹象变化速度快而明显,可作为隧道坍塌的前兆来研究施工安全对策,必须立即处理。

  2、预防措施

  1)从宏观上查明隧道走向上有无大断层、大裂缝以及地下水活动情况,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通过查阅地质报告、设计文件平面图与纵断面图以及总工组织技术、安全人员,沿线路轴线两侧200m范围内勘察,查明隧道穿越沟谷、向斜核心、背斜两翼等的具体位臵,做到宏观预报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类型、规模、大约位臵、方向和发生可能性。

  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与预测,根据超前探测的地质条件应及时调整开挖及支护方案(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对不良地质地段应本着“短进尺、弱(不)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勤监测”的原则施工。

  3、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较破碎地段,危石、悬石较多时,可采用补打随机锚杆(悬挂锚杆)串挂危石、悬石的措施,来增强围岩的整体性。

  4)开挖过程中,加强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能力,根据围岩情况,适时调整相应爆破参数,提高隧道开挖面轮廓质量,可避免开挖面不平顺造成较大超、欠挖和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5)遇有岩爆等类似不良地质地段时,一方面依据岩爆严重程度可采取岩面撒水,超前钻孔装药爆破释放围岩应力,喷砼封闭、挂钢筋网封闭,立钢架、加强监视等措施;另一方面设备需设防护罩,人员不得在岩爆地区停留。

  6)为防止穿过断层破碎带或隔水层时发生突然涌水发生,施工中一方面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提前疏排或注浆止水;另一方面,要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要尽快安装抽水设施,迅速排出,确保安全。

  7)发现被监测点的位移有突变的趋势时,被指定部门或专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及施工现场负责人汇报(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同时与技术人员沟通,根据监测数据确定相应加强支护方案。情-45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章“通风及防尘”要求者除外)。

(3)所有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载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应由专人指挥,专车运输,并设臵显示界限的红灯。

(4)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行人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爬车、追车或强行搭车。

(5)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全运转,装碴机操作不得损坏支护,并时刻注意安全。

(6)装碴机操作时其回转范围内及自卸车周围不得有人通过,确需人员通行时,应暂停装碴作业。

(7)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施工作业地段单车10Km/h,会车非作业地段单车20 Km/h,有牵引车时15 Km/h,会车时10 Km/h。

(8)车辆行驶时严禁超车,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9)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缘设臵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运输车辆碰撞。

(10)在洞内倒车与转向时,必须开灯鸣号或有专人指挥。(11)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行时,应关闭大灯,改用近光灯或小灯光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12)隧道出碴必须运到路基填方地段或指定的弃碴场,不得随意倒卸,空车开回必须将车厢放下,车门关好。

  4、隧道支护安全措施

  根据围岩稳定情况采取有效支护;

  施工期间,现场安全员会同有关人员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安排专人每班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修整加固,对锚喷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当险情危急时,人员要撤出危险区。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时,必须有防护措施。

  安全员要经常进行观测与检查,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

(1)超前支护

①在隧道开挖掘进过程中,超前支护是保证开挖安全、控制超挖的重要手段,开挖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并注浆;未进行超前支护不得开挖。

②超前地质预报发现有水压的泥砂或松散岩体地段,应首先进行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加固,然后再施做超前支护。

(2)初期支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