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千里马作文6篇(千里马的自述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的千里马作文6篇(千里马的自述作文),供大家赏析。
千里马与伯乐
古有云:“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但千里马有时并不需要伯乐。
也有人说:如果刘备没有请诸葛亮出山,他就会老死隆中。孔明是千里马,刘玄德是伯乐,千里马一生的光耀全掌握在伯乐手中。人生的事业不正是靠伯乐吗?
不错!从某一方面讲,发现、挖掘千里马,确是伯乐的专利。但是实际生活中,千里马是远远多于伯乐的,有诗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成功不能完全依赖机遇和伯乐!
“文王识姜太公”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姜太公年岁以高,却还只个“无业游民”,但是他学问颇高,通情达理,终于在一次直钩钓鱼的事例中被文王发现,请回国受全国人所敬仰。 人的一生中本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伯乐”,但只要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生活,最终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倘若的确有真才实学,一定能施展理想抱负;倘若真是人才,就不必等伯乐来发现自己。
毛遂自荐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遂没有遇上人生中所谓的“伯乐”,但也红及一时,成了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有真才实学,关键时刻派得上用场,善于推荐自己!
看起来偶然的机遇其实是拼搏之后的必然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去寻找他想要的机会的人!
真正的人才,不能依赖机遇和伯乐,也不需要倚仗某些人的赏识而成才!真是人才,就要敢于表现自己;真是千里马,何须等伯乐?
假如我是千里马,我将不会因知音难觅。而归隐山林,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因为我喜欢万马奔腾的恢弘气势。
假如我是千里马。我将不奉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信条,因为我时刻铭记“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警戒。
假如我是千里马,我将不会惧怕平凡,因为我可以在平凡中“头悬梁,锥刺股”,蓄势待发,我要用完美去诠释我的不凡。
在21世纪,并不是缺少伯乐,而是千里马太多。在今天,竞争是残酷的,你若一直在等待伯乐,你将永远在原地踏步,你将永远不能起跑,那么又何来的冠亚军呢?我们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能做的是发奋图强,埋头苦干,我们要做的是让完美的自己鹤立鸡群,让优秀的自己锋芒毕露,让全面的自己出类拔萃,这样才能吸引伯乐的目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错误的观点。假如我是千里马,我将会勇敢驰骋,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古人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大概道出了许多有识之士、有才之人的心声。“伯乐”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而已,但因韩愈的千古名篇而赋予了这两个字新的生命和意义,它所代表的深意和内涵也是今人皆知的。
有时,我常想,当初,这个伯乐又是谁发现的呢?如果细细想来不难得出结论。其实,伯乐的被发现,也正是缘于千里马!缘于那一匹匹被实践检验的的确确就是千里马的千里马!试想,如果伯乐不会相马,或者说不具备识马之术辨马之才,仅凭马的颜色是否合乎其眼,马的胖瘦是否合乎其意,或者,马的主人是否知其所好投其所缘,就随意的在马枥间信口雌黄、乱点一气,后来事实证明,当这些所谓的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而最终原形毕露时,还会人皆信之,人皆赞之,人皆荐之吗?非也!所以说,我个人觉得,伯乐自己本身其实就是一匹千里马,而且是一匹已经被人发现、被人信任、被人重用了的千里马!因为,既然他能识别千里马,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庸才,他靠自己独特的慧眼挑选并挽救了差点“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千里马,使它们幸免于难,终于有了驰骋千里的出头之日,而伯乐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相马权威的美名。他靠的不正是自己的实力和水平才得到大家认可和信赖的吗?这样的人,不也正是一匹被人们拥戴和推举出去的千里马吗?
现如今,却是“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啊!而有些伯乐又是些什么样的伯乐呢?他们自己的水平不高,能力有限,但手中的权利却颇大。经他发现和举荐的“千里马”不是来自其亲朋好友,就是与其有着裙带关系。诚然,古代就有举贤不避亲之说,但这些所谓的贤,却怎么恰恰都会出现在他的关系网里呢?试想,如果连伯乐都是徒有虚名的,那千里马岂能有真乎?
呜呼!时代呼唤真正的千里马,更需要真正的伯乐啊!
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未来,那些手中有着相马之权的“伯乐”们,请你们还是三思而“相”吧!
我认识了韩愈,是在小学课本的“名言警句”模块。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据说是他给一个学校写的对联。韩愈的警句与行为,到现在依然指导着我们。
韩愈耿直。然而他运气好。他当上了监察御史之后,主要工作就是提意见(挑刺)。这时候他就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政见相同的人,如柳宗元、刘禹锡等。结果他们天天一起上奏提意见把皇帝搞烦了,柳宗元、刘禹锡什么的都被贬了,就韩愈一个人好好的。在结合其他几个例子,可以发现跟韩愈有来往的人,大都被贬了,唯独韩愈没有被贬。说到底他不就是个“煞星”嘛。
玩笑归玩笑,不要以为他们一帮子人每天都毫无顾忌、大大咧咧地提着奏折就上了朝。风险都很清楚,只是“大义战胜了私心”,帝国的发展还是最重要的。韩愈只是因职务之特殊性(好比明代的言官)而没有被贬。
他其实也被贬了。毕竟一个“直肠子”,说话总归有太过的时候。
韩愈谏迎佛骨,是一件极其著名的事情。当时宪宗说要迎佛骨(也不知真假),满朝文武,没一个敢上书反对这荒唐事。韩愈像以前一样,即使没了那些朋友,照样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做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后,就“大义战胜了私心”,弓着背,双手托着奏折与笏板,“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了海角天涯”。
韩愈到了潮州,他的事迹不用多说,就说他的文章。他在任上一共写了十三篇文章,除了三篇短信,两篇上表之文,其余都是些为民祈福、祭天或者搞基建之类的作品。由这点可以看出韩愈是干了不少事情的。他带领民众驱赶鳄鱼、兴修水利,教民众精耕细作,又释放奴婢、禁止蓄奴,还办学堂、推广教育,让民众都说官话。他的这些举动都被他记录进了文章里。要我说,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被贬(流放)后的官员在短短八个月内所干的事情。韩愈被贬到潮州,然后他却把这次贬官看作是一次调动,就像新官上任一样,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才学与能力为百姓做点事,改善一下潮州人民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柳宗元、林则徐等人。同样是下放的罪臣,同样是衰老的书生之体魄,他们都像新官、钦差一样,干了许多的“分外之事”,为帝国边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朝廷下放他们,而他们以同样、乃至更甚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他们没有自怨自艾、消极怠工,等待赦免诏到来,而是发扬了敬业精神,就像一匹好马,犯了错而被主人鞭笞,然而却继续卖力地为主人奔跑着。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啊!他虽然是一匹名马,卖力干活,报效主人,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遭到责罚,险些“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然而他仍旧卖力干活,虽然皇帝不认可他,但他的汗水润泽了潮州人民,让潮州人民为他修祠,还让潮州河山“异姓换名”,足以体现他的敬业和爱民。
韩愈,无论在朝中,还是在荒夷,都是一匹敬业的、爱国的千里马!
千里马精神永存!
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一匹千里马正扬蹄奔驰
忽然,千里马感觉后蹄一阵刺痛,一个趔锔栽倒在地上。它仔细一看,原来左后蹄扎进了一根刺。它试着把刺拔出来,不料用力过猛,把刺弄断了,还有一截留在肉里。它站起来,试着走了几步,觉得不怎么疼,心想:没什么事,不就一截刺吗,过几天就好了。这样想着,它就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晨,千里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蹄子肿了,它忍着疼痛去找羊大夫。羊大夫仔细瞧了瞧,对它说:“你脚里有一根毒刺,需要开刀,把刺取出来。”“要开刀?”千里马犹豫了,”一根小刺而已,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千里马没有听羊大夫的劝告,转身走了。
几天过去了,千里马整个左后腿都肿起来了,疼痛无比,连路也走不成了。它只好托好朋友去请羊大夫。羊大夫只看了一眼,就说:“毒素已经扩散,现在只有把整条腿锯掉,否则性命都难保!”羊大夫说得这样严肃,千里马害怕了,只好同意截肢。
羊大夫用木头做了一个假肢给千里马安上。从此,千里马走路一瘸一拐的,再也不能在草原上奔驰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韩愈怀才不遇,得不到君王赏识时发出的感叹,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慧眼识千里马,早已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但仍有许许多多的千里马埋没于市井之中。当世人为这些因为少了慧眼的注视而不能驰骋千里的马儿嗟叹惋惜时,马儿却在奔跑中享受着生命的快乐。韩信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这一匹千里马在项羽麾下时,得不到赏识,可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得到了萧何的赏识,最终辅佐刘邦统一天下,自己也成了一代名将。
生命的才气,不因慧眼而生,也不因慧眼的消失而亡。假如我是一匹千里马,我会因为伯乐慧眼的出现,让生命的光芒发散的更远,让生命的才气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更光彩照人。但也绝不会因为伯乐慧眼的姗姗来迟而让生命黯然失色。缺少慧眼的青睐,我们同样可以演绎生命的精彩。
伯乐的目光缓缓扫过集市上的每一匹马,但只聚焦在一匹千里马身上。同样的道理,智者的慧眼公平地观察每一人,但最终受到青睐的往往只是极少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抛离有无慧眼识英才的困扰而实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意义的锄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辛勤耕耘,总会有所收获。
我们应当谨记:智者的'一双慧眼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内容。即使身边没有慧眼,生命同样会因我们自己的努力而焕发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