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3篇

2022-10-15 11:35:41综合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3篇,供大家参考。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3篇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1

  文章标题:浅论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得解决好农民问题。这些年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何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各级党组织刻不容缓需要解决好的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主要要在抓“重点”、建“载体”、求“实效”上下功夫。

  一、突出“三种教育”,切实把握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弄清楚应该给农民提供什么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找准切入点,有的放矢。

  第一、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当前,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性质心存怀疑,对党失去信任。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结合历史和现实,对农民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要广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及时准确地把党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富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使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增强对党的信任。要经常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增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

  第二、要突出民主法制教育。要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重点抓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抓好信访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增强民主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民主诉求,激发农民有序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农民遵法守纪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农民依法经营致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使法制宣传教育贴近农村实际,让农民爱听、爱用。

  第三、要突出道德观念教育。当前,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切实加强农民道德观念教育。要强化道德信仰教育,引导农民信奉社会主义道德,坚守道德底线;要强化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要强化道德养成教育,引导农民把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立足“三个狠抓”,打造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通过建立阵地、寻找载体、开展各种具体有效的活动,方能收到实效。

  第一、以点带面,狠抓阵地建设强化教育。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组织、有阵地。实践证明,在农村推进以农民夜校、金叶夜校、远程教育站点、农民技校、流动党校等为主的农民教育阵地建设,可大大提高教育普及率,不失为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各地可结合各自实际,由乡、村主要领导担任教育负责人,同时聘请专兼职农教辅导员,对农民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农业技术知识等培训,还可邀请各级领导、党校老师为农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从而加快培养“有先进思想观念、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学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

  第二、寓教于乐,狠抓文娱活动活化教育。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形式多样,要把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通过新建或改建一批村民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场所,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娱乐活动之中,更加有效地凝聚民心。各镇、村可依据自身特色,广泛组建图书室、阅览室、文体室及由农民组成的腰鼓队、演唱队、乐器演奏队,经常性开展以农民为主角的“原汁原味”的农村文艺汇演,通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农民群众的思想情操,促进民风、社风的好转。同时大力实施“五下乡”活动和“2131送电影工程”,通过“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打造更多户外信息交流平台。

  第三、潜移默化,狠抓典型示范深化教育。可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通过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的潜移默化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逐步形成弃恶扬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潮流和教育氛围。实践证明,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村民”等评选

  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各项应尽的义务,维护集体利益;通过开展“遵纪守法户”、“和谐村组”等评选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十佳孝星”“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组和谐;通过开展“学科学、用科学、比贡献”等

  农民读书活动,帮助农民汲取知识、科技致富。

  三、加强“四个结合”,力求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农村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实事好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要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充分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要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乡、村组织抓工作才有号召力,办事才有实力,搞服务才有财力。其次,要帮助农民顺利地走向市场。通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解决农民“买难”和“卖难”的问题。同时要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农民增强市场观念,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开辟多种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二、要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力戒“假、大、空”的说教,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亲身体验老百姓生活,并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围绕“三最”搞调研,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交民友,连民心,聚民智,惜民力,排民忧,解民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

  第三、要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去做。有道是“打铁还靠自身硬”,要通过对乡、村干部开展增强政治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的教育活动,促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同时还要以“五好”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切实加强村干部和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选好配强村支部一把手。切实选出党员和群众都比较满意的村党支部班子。同时还要抓好村委会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妇代会和治保等其他组织建设。使以乡、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广大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抓出实效。

  第四、要把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也越发强烈。要切实抓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这样,村民心齐了、气顺了,干部说话才有人信、号召才有人跟、办事才有人帮。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基层干部更是要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广大农民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确保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浅论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com,欢迎阅读浅论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2

  如何发挥学生组织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充实内容,从制度、措施、方法上加大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组织的思想教育、凝聚、培养、示范等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参与学生组织,成为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增加交友范围,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组织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它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指出,学生组织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学生组织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块重要阵地。

  高校发挥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适应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学生成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组织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挥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示范功能,并通过学生组织活动载体,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组织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通过研究组织,把握组织的发展规律,有效地指导组织的建设;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关心和扶持组织的发展;通过制定教育计划和工作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地管理组织;通过加强组织骨干队伍的建设,使组织稳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组织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组织成为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种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崭新天地。

  坚持“积极引导理论学习型组织,大力扶持科技服务型组织,不断地繁荣和发展学生组织,引导和满足青年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组织成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坚持“在繁荣中引导,在发展中提高”的工作原则,鼓励学生在各自组织的章程的规范下独立开展活动,不断繁荣和发展学生组织;坚持“让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参加一个学生组织”的工作原则,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和组建学生组织。

  学生组织正日益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学生组织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组织,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组织、参与组织活动、参与组织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

  2.学生组织能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目前的学生组织可谓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在平时的第一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加入某一个组织,可以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组织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入一个组织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组织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组织学生从中受益。

  3.学生组织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力的核心内容在于创造性和适应性。学生组织因其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轻松的成员关系,使得整个团体内部具备不断更新、创新的特性。同时组织还是成员们空间上聚合的“创新场所”,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互相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越活跃,创新的力也就越强,对培养组织成员的创新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另外,组织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组织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组织成员的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组织可以促进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大学校园中许多体育健身类组织和诸如大学生健康协会等社会科学类组织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通过沟通敞开心灵的重要场所。

  如何才能真正的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共青团工作的突出位置。

  是高校团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来。我们要以开展在大学生团员中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学习党团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和组织纪律,增强大学生团员的光荣感、自豪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巩固和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坚定信念、磨砺意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要充分发掘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

  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组织的凝聚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要加强队伍建设,选拔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突出、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力度。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形成高校学生组织工作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加强学生组织骨干队伍建设。学校将学生组织骨干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使组织干部都有机会受到集中的培训。

  总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组织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会对广大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组织的进一步关注和对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生组织必将以更加清晰的发展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思想道德教育网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3

  植物保护学院王 涛学号:***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感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这是我三年硕士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仍然是以课程学习为主。本学期,我们依然学习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

  今年是教育部在我校等几所高校试点,进行高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将原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且试点高校的公共政治课课时将被压缩,没有正式的教材、大纲,全部自行探索教学方案。有幸作为第一批改革实践的学生,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跃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讲授。学完这门课程我感触良多。

  首先我感觉本次课改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制定出比较合理详细的教学方案,老师自主探索、设计讲授内容和课件。

  2、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和实际教学经验丰富,上课时张弛有度,联系实际案例为我们开拓视野。

  当然从课程本身和课堂教学来说,还有一些问题:

  1、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重复,合理性欠佳。

  绝大多数高校针对硕士研究生目前普遍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只有两门:“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而我们学校按照教育部课改计划,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表面上看起来是比较大的改革,但这一改使讲授的内容更局限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课程主要内容主要从讲授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改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另外,我们的课程的“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分别同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径济与政治”之间有交叉重复的问题,有些内容重复还较多。

  2、课件制作过于单调,不吸引学生。

  现在上课的手段虽比本科阶段单纯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有很大改善,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本次上课所使用的PPT课件可能是临时制作,时间不足。课件背景单一,而且页面密密麻麻全是同一颜色的文字。这样的课件,抓不住学生的眼球,也吸引不了学生,所以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去看。课堂上看起来没有一点气氛,感觉比较粗糙和乏味。

  3、上课单纯讲授,与学生互动不够。

  本学期12次课程教学,都是老师一人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整整一上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可是下边学生都在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看英语、小说,甚至睡觉。根本没有参与教学实践。好像上课脱离了学生或者老师都可以进行似的。

  我觉得本学期研究生政治课改革实践效果不怎么好。深入分析上述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东西方文化在社会激烈碰撞,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我们都是80后,思想前卫,自主性强,通过网路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的黑暗面,这些都在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看法,动摇我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更主要的是我们对理论有着自己的思考,有探讨和交流的欲望。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对这些研究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吹嘘社会主义如何如何的好,教学内容不与研究生的实际相符合,他们就会选择逃避,选择对抗。作为主体,他们有主体的表达欲望,希望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其次,我们的知识结构建构存在不合理性。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理工科学生日趋务实,在其知识结构建构中突出表现为重科技轻人文,缺乏人文社会科学、思想道德及心理卫生等综合知识的学习。理工类硕士生把专业课和英语课看得很重,而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重视。还有些学生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反差,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误解,对这一理论的可信性发生了怀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风行一时的标语和口号,因而对政治理论缺乏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学方式不合适,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媒介。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一,以授课为主;教学内容单一,以本科的政治理论课基本内容为扩展;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单一,只是几张充满文字的幻灯片,没有视频或者图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所有这些问题都让研究生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重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难以为继,或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鸡肋。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改进:

  第一:课程内容设置避免与本科时期的重复,要体现时代性和世界性。我们从中学到大学本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知道学习了多少遍,都只是涉及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的内容,让甚至产生厌恶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应与时代紧密相联,与世界密切相关。研究生政治理论

  课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眼光、世界性眼光,有世界性胸怀。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情况下,要共建和谐世界。要充分吸取中国历史上片面强调民族主义而导致的闭关锁国的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到一个民族国家走向世界,位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以融人世界为前提,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件。在多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而且我们学校也有这个条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件。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吸引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同时老师也不必过多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内容。第三:改进教学方式,尝试与学生互动。传统的满堂灌被再一次证明不受学生欢迎,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今天的研究生政治课不应该以教授为主,而应该采取互动讨论,老师按照教学计划设定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的成果,老师从旁引导。采取实践教学、专题讨论和举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自学、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针对研究生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由学生主讲某—专题,采取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方法,实现专题教学目标。

  这是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谈学习这门课程的感受和想法。当然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希望老师认真考虑我们的感受和改进建议,在给文科生带这门课程进行尝试。共同将我校作为一个政治课程改革成功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