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郑板桥《三间茅屋》比较阅读及答案共6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刘禹锡《陋室铭》郑板桥《三间茅屋》比较阅读及答案共6篇,供大家品鉴。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二、阅读题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 4)惟吾德馨( )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②惟吾德馨(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 ②惟吾德馨 (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茔:指祖坟。
1. 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⑶欠尝夜坐凭窗( ) 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诲,你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陋室铭》辅助练习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在:在于;名:著名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调素琴,阅金经
3.鸿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一、①刘禹锡
②1)著名 2)大 3)政府公文 4)品德高尚,流传久远
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④惟吾德馨。
⑤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⑥A、苔痕/上/阶绿 B、草色/入/帘青 )
(三)1.刘禹锡。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①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调:调弄,这里指弹。4.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②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陋室铭
(四)《陋室铭》1.①出名,著名 ②品德高尚 ③大 ④官府的公文 2.D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 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5.C 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五)1.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
2.⑴出名 ⑵身体 ⑶曾经 ⑷是
3.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5.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训。(其余略)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陋室铭练习题答案:
一、
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4.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三.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调素琴,阅金经
3.鸿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_________,字_________,是_________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_________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____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_____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
【二】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 4)惟吾德馨( )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 ②惟吾德馨 (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茔:指祖坟。
1. 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⑶欠尝夜坐凭窗( ) ⑷逼近叩门,乃玑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诲,你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一、基础知识。
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在:在于;名:著名
三、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调素琴,阅金经
3.鸿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二】
(一)①刘禹锡
②1)著名 2)大 3)政府公文 4)品德高尚,流传久远
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④惟吾德馨。
⑤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⑥A、苔痕/上/阶绿 B、草色/入/帘青 )
(二)
1.刘禹锡。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①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调:调弄,这里指弹。4.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②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陋室铭
(三)
《陋室铭》1.①出名,著名 ②品德高尚 ③大 ④官府的公文 2.D 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 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5.C 6.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四)
1.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
2.⑴出名 ⑵身体 ⑶曾经 ⑷是
3.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5.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训。(其余略)
《郑板桥》阅读答案「精选」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才有可能提升阅读理解的成绩。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阅读后问题:
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
2、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板桥体”的特点是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阅读答案
1、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万古不移
2、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来。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有名。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3)“板桥体”的特点是: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简要地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郑板桥当县令时,私自开仓济贫被罢官。
郑板桥把卖字画的钱发给老百姓。
5、用()给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郑板桥是清朝书画家,从小聪明好学,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第二段:郑板桥的诗书画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第三段:郑板桥被罢官后,用卖字画的钱救济穷人。
第四段: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怀念。
陋室铭 阅读答案 刘禹锡
《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雅致的环境,表达室中的主人高雅的情操以及两袖清风的情怀。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7.解释句中加点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8.下面句子中语气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孔子云:何陋之有?扇广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10.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1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答案】
7.(1)著名 (2)大 8.C 9.(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示例:(1)反问句式,突出主旨(2)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3)把“陋”放在“有”前,强调陋室不陋 11.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参考答案:
19.B
20.(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