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3篇(操作标准化,岗位标准化)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3篇(操作标准化,岗位标准化),以供借鉴。
开大集团岗位标准化操作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管理行为,防止因误操作或操作不规范、管理不规范引发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各岗位员工必须熟悉所操作设备、设施的结构、性能、用途。
第二条
岗位员工必须熟记本岗位、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程序;必须熟知《员工安全手册》与本岗位相关的内容。
第三条
员工操作应当按照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
员工必须按所操作设备、设施、工具的操作规程、操作说明、使用说明操作或使用设备设施。
第五条
岗位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本岗位安全确认内容、标准、程序等要求进行安全确认,做到先确认后操作,不安全不操作。
第六条
与操作岗位相适应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必须齐全,悬挂位置适当。
第七条
有岗位定置管理图,各类工件、物件码放实行定置管理。
第八条
本岗位无跑、冒、滴、漏现象,符合安全质量标准要求,做到整洁、有序。
第九条
认真履行本岗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条
按规定填写、标记安全确认等安全、生产记录、牌板。
第十一条
各单位对每个岗位要结合具体岗位情况制定各岗位的“标准化操作规范”,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使员工严格按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操作。
第十二条
各单位都要制定“岗位标准化操作管理制度”,和各岗位的“岗位标准化操作规范”,员工做到交标准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门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进行作业操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有违规行为。
四、设立专职人员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监督。
五、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实行岗位标准化操作培训制度,未经安全生产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服务。
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各岗位操作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操作人员要知道本岗位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措施,具备辩识危险源和隐患防控的能力。
二、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三、岗位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遵守劳动纪律和生产工艺纪律。
四、正确使用所分管的机器设备,保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好、可靠,清除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五、开好班组“三会”,即班前布置会(布置任务时安全措施要具体),班后总结会(总结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活动会(要有内容,效果,有记录)。
六、不违章作业,且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七、如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及重大侥幸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安全部门,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如实说明事故有关情况。
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班组长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九、对违章违纪者要制止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十、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十一、新工人及实习代培人员;换岗及复工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十二、作业现场要清洁,工具,物品,物料放置整齐有序;安全通道要畅通,安全防护、消防设备齐全有效;安全色标、安全标志齐全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