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王羲之笔势论含3篇(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2022-10-07 17:49:14综合
  • 相关推荐

王羲之笔势论含3篇(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王羲之笔势论含3篇(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供大家阅读。

王羲之笔势论含3篇(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王羲之笔势论含1

  书法笔势教学心得

  笔势教学心得。什么叫疾、涩呢?疾当然是快,却比快更多一层意思。快固然也有力度,但疾的力度更大些。如跑步,是快,也确是有力的,但疾可比之为冲刺,是挟着比跑更为有力的力度的冲。疾有如箭离弦,弹出膛。涩,看上去像迟缓,实际并不迟缓,只是似乎被阻滞,却在阻滞中挣扎、摆脱。慢,在速度上看,是不快;涩则不是不快,只是行动在小范围以内,动作不一定迟缓,只是不容易前行。常 用的比方是逆水行舟,负重登峰。如作为疾的准备,则有如射箭前的引弓,是在蓄着力,一当弦响箭发,挟力破空,疾如迅雷,力能破甲。涩,即是在小范围中做几个小动作。

  时也应转成快、慢。

  不过在实际书写中,我们可以发现,笔在运行中,并不总是只有疾、涩,有

  快,本身便有力,无力则不快,这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这“慢”字。慢和缓有差别,缓当然是慢,缓则无力,慢,不一定无力,只是速度不如快。在诸多的书法家或习字的人群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有些人运笔如飞,有些人则运笔如步行。有些人一点钟能写七八十个中、大楷,有些人一点钟只能写四五十个中、大楷,这与各人的秉性和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但写得快的人,笔画未必能含内力,写得慢的人,笔画很可能笔笔有力。这恐怕已是常识。可见慢,并不一定无力。我们把速度低、写得慢的人,笔画很可能笔笔有缓,也即迟缓。迟缓则必然无力。譬如写长撇,有人心中有些犹疑、一有犹疑,行笔必然迟缓,行笔迟缓,笔下自然乏力。而长撇必须写得迅疾、痛快方能有力。慢,不是因犹疑而成,只是习惯上速度不如快而已,所以仍能写出富含内力的撇来。这一点,可以以古代的许多碑帖来证明。古代碑帖经历史的淘汰、人为的筛选,能留到今天,无不属于上乘作品。上乘作品,必然势足气充。而写这些碑帖的书法家,有行笔如飞的,也有行笔如步的,而其作品同样势足气充,岂不是足以说明行笔慢,只要不是缓,仍能写出富含内力的笔画来吗?

王羲之笔势论含2

  笔势论

  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详其舛谬,撮其要实,录此便宜。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 其源。悬针垂露之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故辨其所所由,堪愈膏肓之疾。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 之,不可示知诸友。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此之笔论,可谓家宝家珍,学而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诸规矩,存其要略,以为斯论。初成之时,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吾诈云失矣,盖自秘之甚,不苟传也。

  创临章第一

  夫低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飏笔者吉凶也,也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戈旆者斩斫也,放纵者快利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 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启心章第二

  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 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乃钟繇弟子)。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 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伏如惊 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基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浮沈,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 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视形章第三

  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今古。智者荣身益世,方怀浸润之深;愚者不俟佳谈,如暗尘之视锦。生而知者发愤,学而悟者忘餐。此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金书锦字,本领为先,尽说安危,务以平稳为本。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寒谷。说点章第四

  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处戈章第五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开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崚嶒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

  健壮章第六

  夫以屈脚之法,弯弯如角弓之张,[鸟]、[焉]、[为]、[乌]之类是也。立人之法,如鸟之在柱首,[彳]、[亻]、之类是也。腕脚之法,如壮士之屈臂,[凤]、[飞]、[凡]、[气]之例是也。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日]、[月]、[目]、[因]之例是也。腕脚挑斡,上捺下?终始转折,悉令和韵,勿使蜂腰鹤膝。放纵宜存气力,视笔取势。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挑剔精思,秘不可传。夫作右边折角,疾牵下微开,左畔斡转,令取登对,勿使腰中伤慢。视笔取势,直截向下,趣义常存,无不醒悟。

  教悟章第七

  凡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复宜粗于左畔,横贵乎纤,竖贵乎粗。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锋,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

  观形章第八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憩笔者俟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俟失,右脚须欠也。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蹙笔者将,蹙,即捺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厥笔者成机,促抽上勿使伤长。厥,谓其美也,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后反笔 抽之。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叠笔者时劣,缓不宜垂。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打笔者广度。打广 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开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作ノ字不宜迟,乀不宜缓,而脚尖不宜赊,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用作其棱角。二字合体,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节制章第十

  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枝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察论章第十一

  临书安贴之方,至妙无穷。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彻笔则峰烟云起,如万剑之相成;落纸则碑盾施张,蹙踏江波之锦。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吾务斯道,废寝忘餐,悬历岁年,乃今稍称矣。

  譬成章第十二

  凡学书之道,有多种焉。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若拟目前要急之用,厥理难成,但取形质快健,手腕轻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如是则筋骨不等,生死相混。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国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予《乐毅论》一本,书为家宝,学此得成,自外咸就,勿以难学而自惰焉。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时年五十有三,恐风烛奄及,聊遗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王羲之笔势论含3

  书法笔势教学

  要说笔势、应先说说什么叫做势?势的含义有有力和动态两项,这可用作笔势的势字的含义。笔势不仅仅是笔力,也不能单理解为笔画有动态。势字和笔结合在一起,应该理解为:在笔下出现的点画形态,应具有内含的力度,应具有动态。笔力的力,是笔下出现的笔画形态,给人以遒、劲、厚、健的感受。而遒、劲、厚、健的笔画形态如果是笔笔自顾自的,笔画之间气息不相通,便是无神的,也不能被称之为笔势。笔势必须具备有力、有动态(气息相通,有神)两个方面,所以它的要求远比写出笔画形态要高。有不少临习的人,临习笔力遒劲的字,笔画形态写得像而准,但由于缺乏动态,尽管笔画看上去笔笔有力,但整字仍然是无势的。主要原因在气断神消,力也无所依附。

  古人对笔势一直十分重视,东汉蔡邕著有《九势》,直接论述了怎样用笔才能得势。西晋卫恒写的《四体(古文、篆、隶、草)书势》,虽然主要讲书体演变,在赞中赞的却是笔势,和索靖的《草书势》一样。从这两例也可看出这些大家对笔势重视的程度了。以后专谈如何写出笔势的,则有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及《记白云先生书诀》等。后代对于笔势的重视,成了我国书法界的优良传统。至迟于本世纪开始,辅导书法的老师渐渐把笔势忽略了,一两代之后,书法老师本人已渐不知笔势是什么,当然更不会去教笔势了。到目前,书法班出来的学生、学员连笔势两个字都听不到了,只有认真研究的专家,还常常提到笔势。笔势成为研究的一门学问,而极少再成为教学内容。书法辅导都是也有不少人要求学生把笔画写得有力些,空间如何才能写得有力,也只能从自身学字的体会来说,已少从理论高度进行辅导。鉴于这一情况,笔者所编的《自学辅导从贴》中,不管唐楷(包括其后的楷书)、隶书、行书或南北朝碑志,都编入“笔势”这一节。只是在楷化类碑帖中,把它放在最后,行书则编在中间。因为笔势的表现,必须是在毛笔能很听指挥的基础上;倘笔还不听指挥。或还不能熟练运用时,不宜提出笔势的要求。行书,一般是在学好楷书的基础上临习的,用笔应该已较熟练,所以不妨放在中间。

  笔者所提出的笔势,集中在动笔要领来谈,要求学字的人在已能熟练动笔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运用疾涩(也包括快慢)二法来书写,也是为了使学书的人能执简以驭繁;以字例来说明什么是疾法,什么是涩法,目的在启发学字的人自己能举一反三,自己从例字中得到启发,找到深入领悟的门径。嚼烂了喂给待哺者,在艺术上是不可取的。

  这里也举几个例字,来谈谈笔势的问题。

  要讲笔势,是避不开筋连络布、气通血流这一要求的。对于初学者,只提笔笔贯气的要求。能做到笔笔贯气,随着用笔的越来越驯熟,便应明确提出“筋连络布、气通血流”的要求,使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楷的联系是气(这里所说的楷指所有楷化的书体),行、草的联系是形和气。

  从上举的盒子中,可以清楚看出行书有形连,也有靠气贯的,如“電”字有两处,一是左边的竖点与上下笔的联系,一是末笔“L”的联系,都是气贯的。何以见得气贯?从顶端一横收笔时的出锋,可知收笔后向着竖点顶端贯去;竖点末端回锋收笔,正好顺势上行,连向下笔。行草仍有气贯,行楷楷书就更不必说了。“容”字每一笔都是独立的,但从每一笔的笔意,可以看出是笔笔贯气的。顶点末端向着左竖点,左竖点回锋后,顺势上行贯向横钩,横钩钩尖向着中左撇点。上撇和下撇尖端都不弯向左上,主要是因收笔时已欲向右之故。

  这问题,好几处都已谈过,这里就稍稍提一提。

  凡是笔笔贯气(或形连)而流畅、自然的,那么通行通篇便属筋连络布、气通血流的作品。在书法艺术语里,通常叫“行气”。这里“行”有两个读音,一是行路的行,动词,表示气息流通;现在上海有另一读音,读行列的行音,叫“行气”,指行间的气息流通,两个都可通。

  筋连络布,气通血流,有行气的作品,点画是具有动态的,在静中见动(如楷)或在动中见动,意指在潺潺的流水中,也偶尔可见急流或旋流,为行书、草书。静中见动的,如“容”字、如“涂”字都有迹可寻。再如“雲”中的两点,如“儀”字的上两点,“禾”字的上横和戈钩的三笔,只要稍为琢磨一番,便可看出动态。

  作为“笔势”,这只是一个方面,它只是动态的一面,还没有说明富含内力的一面。

  一支绵软的毛笔,即使是最强的硬毫,比起硬笔,它还是软的,如何表现力呢?如果不懂得运笔的道理,即使最硬的物体用来写字,也表现不了力,懂得运笔的道理,便是最软的笔,也能表现出力。没有内力的笔画,即使最具动态,也如蛛丝在风中飘曳、炊烟在空间散淡。怎样运笔才能写出有力的笔画呢?蔡邕的女儿文姬补充蔡邕在《九势》前言中说的话,在“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文姬说“形气”)立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文姬说“献酧”)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之后,加了几句:“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书(文字)起源于自然,把自然界的一些物体形成文字,就有了俯仰向背长短粗细大小奇正种种形态出现,这样便有形和势(或气)在笔画中出现。如藏头护尾(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的笔画,笔力就在字里面。下笔用上了力,笔画形态便有了光彩。这叫做“势来、势去”都无法阻止。书(即运笔)有两个要法,一叫疾,二叫涩。得到这两个要法,运笔的奥妙都在里面了。

  蔡文姬补出的“疾、涩”二法,是接在势来不可遏止这两句后面的,就更清楚地道出了疾、涩二法的作用,即能表现笔势,也即能写出使笔画形态发生光彩的字来。

  什么叫疾、涩呢?疾当然是快,却比快更多一层意思。快固然也有力度,但疾的力度更大些。如跑步,是快,也确是有力的,但疾可比之为冲刺,是挟着比跑更为有力的力度的冲。疾有如箭离弦,弹出膛。涩,看上去像迟缓,实际并不迟缓,只是似乎被阻滞,却在阻滞中挣扎、摆脱。慢,在速度上看,是不快;涩则不是不快,只是行动在小范围以内,动作不一定迟缓,只是不容易前行。常用的比方是逆水行舟,负重登峰。如作为疾的准备,则有如射箭前的引弓,是在蓄着力,一当弦响箭发,挟力破空,疾如迅雷,力能破甲。涩,即是在小范围中做几个小动作。

  不过在实际书写中,我们可以发现,笔在运行中,并不总是只有疾、涩,有时也应转成快、慢。

  快,本身便有力,无力则不快,这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这“慢”字。慢和缓有差别,缓当然是慢,缓则无力,慢,不一定无力,只是速度不如快。在诸多的书法家或习字的人群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有些人运笔如飞,有些人则运笔如步行。有些人一点钟能写七八十个中、大楷,有些人一点钟只能写四五十个中、大楷,这与各人的秉性和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但写得快的人,笔画未必能含内力,写得慢的人,笔画很可能笔笔有力。这恐怕已是常识。可见慢,并不一定无力。我们把速度低、写得慢的人,笔画很可能笔笔有缓,也即迟缓。迟缓则必然无力。譬如写长撇,有人心中有些犹疑、一有犹疑,行笔必然迟缓,行笔迟缓,笔下自然乏力。而长撇必须写得迅疾、痛快方能有力。慢,不是因犹疑而成,只是习惯上速度不如快而已,所以仍能写出富含内力的撇来。这一点,可以以古代的许多碑帖来证明。古代碑帖经历史的淘汰、人为的筛选,能留到今天,无不属于上乘作品。上乘作品,必然势足气充。而写这些碑帖的书法家,有行笔如飞的,也有行笔如步的,而其作品同样势足气充,岂不是足以说明行笔慢,只要不是缓,仍能写出富含内力的笔画来吗?

  书法教学中行笔不能一味用疾、涩二法,而应参用快,慢,正如重点要突出、不应处处是重点一样的道理,处处是重点,就不可能突出重点。

  说明了疾、涩与快、慢,下面就用具体字例来说清什么是疾、涩二法的运用,疾、涩二法的书写效果怎样?

  先看几个隶书。左是《礼器碑》,中是《张迁碑》,右是《曹全碑》。

“长”字的第一横,起笔快,中段和收笔较慢;下二横起收笔都较慢,中段都快;竖起笔慢,中段和收笔都快;长横起笔慢,中段快,收笔慢。反钩起笔慢,折处涩,钩出疾;短撇,起笔快,末端慢;斜捺起笔慢,行笔快,捺脚涩,捺出疾。何以看出是快是慢是疾是涩呢?凡顺锋起笔必快,回锋处必慢;作态(写出某种姿态)处非涩不办,随着涩的必疾。所以决非随意说说。“有”字的上一撇作折,起笔慢,行笔快,折处涩,撇出疾;横起笔涩,右行疾,到成波处慢,波出快;竖撇起笔快,弯处慢,弯出快;折的起笔快,右行也快,折处慢,下行快,中间二横起笔都慢,右行都快。“政”字(看上去,这三种碑,以《曹全碑》书写的速度为最快,《张迁碑》的为最慢),上短横起笔慢,右行快;中短竖快,右短横也快;左竖起笔快,下行也快,下横起笔慢,右行和收笔快。右部位撇和横都较快,下面的撇起笔涩,下行和弯出到成钩疾;斜捺起笔涩,捺下疾,到捺脚慢,捺出快。

  再看南北朝碑志:从左到右挨次是《郑文公碑》、《崔敬邕墓志》、《张猛龙碑》;

“子”字起笔慢,下行快,左折涩,上斜行疾,折处涩,撇出疾。竖钩起笔慢,下行快,钩处涩,出钩疾。横的起笔慢,右行快,收笔慢。“誌”字的左上点起笔快,中段涩,收笔疾;上横起笔行笔都很快,过中段到末端慢;第二横起笔涩,右行疾,近末端慢,收笔快;第三横起笔慢,右行快,近末端更快。口字的左竖快,折起笔右行都快,折处慢,下行快,下横也快。右部位,上横起笔慢,右行快,近末端尤快;竖,起笔涩,下行疾;下横起笔慢,右行快,到上突处慢,末端快。心字左点,慢起慢收,心钩起笔慢,下弯快,到钩部慢,钩出快。中点起笔慢,收笔也慢;右点起笔慢,中段涩,末端疾。“扁”字所有横竖折的折处和钩处都涩,涩之后的下行及出钩都疾。其余的起笔和收笔都慢,中段快。

  再看看唐楷:“功”字(《夫子庙堂碑》),“冠”字(《皇甫君碑》),“则”字(《倪宽赞》),“视”字(《砖塔铭》),“松”字(《麻姑仙坛记》)、“诞”字(《玄秘塔》)。

  最不易辨认行笔的是虞世南和欧阳询的。其余几个字可按《礼器碑》的“长”字中所讲的去辨认。

“功”字左部位上横,起笔慢,右行快,收笔慢;中短竖起笔下行和收笔都快;挑,起笔慢,挑出很快;右部的钩,起笔快,折处涩,下行疾,钩部涩,钩出疾;斜撇起笔慢,撇出很快。“冠”字,左竖点起笔、行笔、收笔都快,横钩,起笔快,钩处涩,钩出疾。元字上短横,起笔快,中段慢,收笔快,下横起笔慢,右行快,折处涩,撇出疾;下钩,起笔慢,下行快;弯出更快,右行渐慢,钩出很快。“寸”字的横起笔快,收笔慢;竖起笔慢,下行快;点起笔慢,中间慢,收笔快。

  再举几个行书为例。按次是《对教序》、《法华寺》、《狄梁公碑》、《感兴诗》(赵孟頫的)、《滕五阁序》。

  亦请参照《礼器碑》“长”字中的解释,自己试试看。不过,写行书时,用笔都已非常熟练,所以涩处也并不觉得涩,疾处也不觉其疾,所以不妨即以快慢分之。

  那么怎样的用笔算是涩?有两个廉洁,一种说在行笔中的提按、衄挫、往复的动作;或说逆势行笔自然是涩。什么叫逆势行笔?有人说是行笔时,笔杆上端斜向行笔相反的方向,取犁犁土之势。笔都不敢苟同。因为笔在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笔画都有或是提、按,或是加、减力的地方,有时一个笔画还不止一处有这动作;所谓衄挫的动作,如笔着纸后正在向下行忽而中途必须向右上再转向下行,这一动作有如人闪失了一下,动作是很快的;笔在运行中,几乎不必有往复(即来回)的动作。这是一。其次,逆势行笔如果可行,则无一处不涩,还有什么疾之可言?所以,这两说,都难以成立。

  为了探索疾涩二法,曾经分析了多种书体、多家的字,也以许多手迹印本作资料。认识到涩法常在笔画的关键处运用,如顿折、方折、钩部、捺出处,有时候起笔、收笔也常用涩法;笔画中段如有特殊姿态的,偶尔也有用涩法的,才悟到为什么要用“涩”字的道理。

  当笔锋着纸,便已开始行笔,如这笔画是方起的,则笔锋的几个动作,都只能在起笔处的小范围,似乎笔走不动的样子。因为方起的写法是笔锋在左上角着纸,先以锋行笔到下角或右旬,回锋到边线内的中点,再下按,下按的幅度以触及两边线为度。这几个动作,行笔可快可慢,但动作范围极小,所以有如行不动的样子,故得涩名。再如到处,如“顿折”(如“唐”的上折)、“方折”(已见前“扁”字)或某种点(如“唐”顶端的点)或某种钩(如“郎”字右部位的下钩),都有特殊的姿态,明示着必须用涩法。“唐”字的上折;笔锋行到折处,先稍稍下斜,立即将笔上提,锋不离纸,聚敛后向右上行,到顶角,便向右下下按,上边线不要加力,按到右下角,回锋,调整好笔锋再下按,然后下行。在把笔上提到再下按中间,有4个重要的动作,都在折处这小范围内活动,似乎笔受阻滞,便是涩法。“唐”字顶端的点;笔锋着纸后,先稍向左上逆行,回锋向右下下按,下按后,回锋,再下按,下行。从逆行到下行前,有3个动作,在点上半这小范围内行动,写出这点的态势,也是涩法。如“郎”字右耳朵的下钩,笔锋着纸后,稍逆行,回锋向右下偏右行,右边线加力,到钩部转为向下偏左行,到钩底,稍回锋,调整好笔锋,再下按,然后钩出。从到钩部至再下按,有两三个动作,在这小范围内进行,便属涩法。又像前面的“松”字,右部位的“公”字两个撇都用涩法,右上点也用涩法。以上种种才是用涩法的所在。因为这些有特殊态势的所在,非用几个动作是写不出来的;何况紧连下来的地方,也都是不用疾法是不可能写得如此有力的。所以疾、涩二法,可在特殊的态势上发现,初学者也容易掌握。

  用笔还不很熟练的人,可以先用快慢二法去书写。写得快和慢,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各人可按照自己的通常速度为基准去掌握这快或慢,但必须写得有快有慢。到快慢和中速掌握得较有把握,便应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参入疾涩二法,使笔画写得更为富有内力,很具动态。善于运用疾涩快慢的人,写出的笔画,由笔画组合而成的部位和整字,都必然富有节奏感,具有活力。但千万不能为了节奏感而去表现节奏感,这必将陷于做作。而做作的字,永远是不可取的。

  临习的人,临习到笔画形态都能一写就像时,必须要求自己用笔能分清快慢;快慢掌握了,便应有意识的结合进疾、涩二法。这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再予强调。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