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3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全文

2022-10-07 15:57:55综合
  • 相关推荐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3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全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3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全文,以供参考。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3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全文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1

  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普遍两孩”政策条件尚不成熟

  2013-11-18 08:11: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有0人参与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有一项新政关注度非常高,这个新政在民间的叫法叫单独二胎,官方的正确叫法应该是单独两孩。政策无疑是好政策,但新政出台还是留下了不少存疑的空间,为什么现在仍然限定单独两孩,而不是普遍两孩政策?面对好多家庭都会选择出生的第二个孩子,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好政策出台,我们还需做哪些准备?

  昨天(17日)下午,人口学界多位专家就十八届三中全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针对上面的疑问,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一一做出分析。

  92岁的邬沧萍是中国人口学会的顾问,30多年前他就曾多次以报告形式向中央建言,要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用他的话说,当年实施这一政策确实是势在必行的急刹车。

  邬沧萍:我们最高一年出生人口接近3000万,2950万1963年,当时这个情况里面,要是我们等到我们所有人都能觉悟,靠我们的文化水平高、靠我们的认识自觉来控制生育,我看没有这个可能。80年的时候,当时还是提倡一对父母只生一个孩子,91年我们就严格控制人口,对我们来讲我认为是急刹车,没有其他选择。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形势出现了变化。

  王培安: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妇女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龄人口达到亿的左右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2012年已经高达,家庭传统功能呈弱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问题。

  中国人口学会顾问张敏才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决定,这是顺应了历史预期。

  张敏才:30多年前中央的公开信就说,在今后的2、3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就搞一代人,就搞2、30年,当初就是这么承诺的。所以现在又是中央的决策实现了单独,就是可以生二胎,一个家庭就是一代人独生子女,回应了历史的预期。

(原标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普遍两孩”政策条件尚不成熟)

  本文来源:中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2

  南阳市卫生计生委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办通知要求,现将南阳市2017年工作落实情况和2018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17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017年,围绕“健康南阳”建设,市卫计委重点实施了“医疗高地、中医药强市、医养结合”三大发展战略,卫生计生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一)围绕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医疗高地战略。一是稳步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44家、城市公立医院19家。印发了《南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所有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二是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印发了《南阳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加强与医学院校深度合作,带动区域医疗水平发展,成立了医疗集团4个、医联体7个、医共体9个。制定了《南阳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选取卧龙区、方城县为分级诊疗试点县,2018年至2019年在全市所有县区全面推开,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南阳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三是深入推进重点卫生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了市中心医院示范区医院项目、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市骨科医院迁建项目建设任务。2017年实施的24个中央投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亿,累计完成投资亿,完成率83%,已竣工16个,主体完工3个,开工建设5个。计划引进社会资本办医2个亿,目前已完成亿,完成率288%。均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四是不断增强重点专科建设。瞄准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目标,不断推动眼科、口腔、骨科、精神科等专科医院和心脑血管病、儿童、烧伤等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全市西医类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重点培育专科17个;中医类有国家级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各1个,省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22个。五是加大引资办医力度。市中心医院、口腔医院、骨科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建院,签约资金亿元,已完成投资亿。引进了国内知名的医学检验所和医学独立实验室进驻南阳,提高了医学检验水平,降低了医技检验价格。

(二)围绕仲景品牌建设,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一是深入推进仲景健康城建设。以名医、名药、名文化项目为支撑,努力实现南阳“中医圣地、养生之城”的目标定位,确定了八项产业任务,筛选了60个项目,总投资额20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36个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中医养生保健产业、艾草产业、中医文化产业、健康旅游产业等健康产业得到快速推进。二是持续推进试验区改革。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市政府成立了组织机构,出台了实施方案,组织了学习考察,在四个方面形成突破:中医药管理体制、经方人才培养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保健机构连锁化发展、艾草产业。今年,成功举办了第7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暨第13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第5届仲景论坛和2017首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基层推广拨罐、薰蒸、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完善贫困地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全市县级中医院设立10家“治未病”中心,在综合医院设立15家“仲景苑”,在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98家“中医堂”,8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四是突出抓了创先工作。2012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已有3个县区创成了全国先进单位,3个创成了省级先进,其他7个县接受国家级评审验收。

(三)围绕医疗养老资源融合,实施医养结合战略。召开了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推广新野经验。确定了医养结合试点县区和试点单位,明确了2017年各县区医养结合工作目标,逐步实现医养结合工作由合约型向医养一体型转变,由服务特殊群体向覆盖全体养老群体转变,由农村向城区转变。目前,共建立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单位40家,开展医养服务床位数1200张,今年以来入住老人数863人次,从事医养服务人员357人,开展医养服务床位占总床位比例达到35%,老年人入住比例达到71%,高于全国养老院平均入住率19个百分点。组织开展了老年护理技能竞赛。在仲景健康城重大专项中,确定实施医养结合项目18个,总投资44亿,已开工建设达到50%。

(四)围绕计生政策调整,提升计生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确保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加强出生人口监测监控,及时掌握全面两孩政策落实情况,至10月底,全市住院分娩出生人数为万人;开展南阳市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圆满完成52个样本点、1040个调查对象的现场调查工作。二是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截至10月底,全市生育登记夫妇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规范各级权责清单、清理计划生育宣传内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市完成检查10万例,占预测目标人群的81%;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率达到98%;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发放各类奖励扶助资金亿元,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共享受中招加分政策3533人,婚假、产假、护理假得到基本落实。三是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调整充实了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对2016年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进行两次专项督查,有效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落实。

(五)围绕脱贫攻坚大局,提升健康扶贫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全面核实了《河南省健康扶贫数据库》中患病人员所患疾病确诊信息、疾病治疗信息和帮扶效果信息。将新核准的近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患病人员确诊信息、疾病治疗信息等重新入户调查建档立卡,并录入《河南省健康扶贫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开展大病分类救治。制定了《南阳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救治临床专家组,对2466名罹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9种重大疾病的患者实行定点救治,目前全市已开展救治2091人。三是创新实施“医保救助工程”。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剩余合规费用分类予以救助,我市共有万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补助金额万元。四是开展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各县区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定期诊疗、个性服务、季度巡诊、健康体检等活动,对签约的万贫困人口实施慢病签约管理;五是全面实施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制定下发了《南阳市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工作方案》,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保救助工程实现了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全市累计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人次,累计免收住院押金万元。我市健康扶贫工作得到省政府、省卫计委的肯定,并在全省健康扶贫推进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六是持续推进卫生人才技术帮扶。在指标范围内对贫困县不设限额,按需保障。2017年完成了农村定单定向招生学生25人的毕业安置与规范化培训,办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71人,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期共100名,组织推荐5名医师参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级医院共选派106人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帮扶团队累计接诊门诊人次,开展手术646台。

(六)围绕民生服务大局,切实提升监督实效。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了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50元。建立健康档案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份,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2344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2052种,举办健康教育讲座6767次。二是落实民生实事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截止11月24日,全市共完成产前超声筛查8873例、筛查率为%;完成产前血清学筛查例、筛查率为%;完成新生儿“两病”筛查例、筛查率为%,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例、筛查率为%。三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平衡有序开展,全市接种一类疫苗208万多剂次,接种率均大于95%,疫情病例网报率达98%以上。H7N9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治愈,各类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四是加大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开展了“亮剑行动”和依法执业、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等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无证行医282户,查处违规执业情形189次、案件376件,依法进行了处罚,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规范执业行为。五是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健康素养大讲堂、无烟单位创建等健康促进活动。组织了2600余场大讲堂活动,受益群众21万人次,我市8月份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六是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速。“智慧医疗”项目有序推进,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设施、市级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平台不断完善。

  二、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打算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也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进一步谋划好、落实好明年工作,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应当看到,我市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围绕健康南阳建设,努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难题:一是老龄化人口加速,健康养老、老年人慢性病签约服务负担日趋加重,对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着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村医待遇低、卫生院基础能力建设薄弱、基层人才短缺、医改主体缺位等难题。

  围绕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将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建设“健康南阳”的要求,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贯彻市委市政府六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健康南阳”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南阳”这一主题,以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发展为主线,持续实施“医疗高地、中医药强市、医养结合”三大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医药改革、人才队伍、公共卫生、信息化、依法行政、财政投入”六大要素支撑,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二)目标任务

  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是:将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卫生计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落实好人口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任务:

  1.学习贯彻十九大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刻把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准确把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思路,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把医改的着力点放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惠民便民政策、建立健全综合监管等方面,全面取消以药养医,使看病消费负担将持续减轻。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严格统筹规划区域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严格落实基层卫生人才“369工程”,实施卫生人才培育培训计划,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实施智慧卫生工程,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智慧医院及网络医院建设,努力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4.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由治病到防病转变,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和全民健身运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扎实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老年人、妇幼、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助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卫生,推进健康南阳建设。

  5.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抓住中央重视支持中医药发展事业的黄金周期,树立“大健康”理念,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力,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仲景健康城项目建设,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生、中医保健服务、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做大做强中医药文化产业。

  6.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人口基础信息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推进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有效衔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不断提高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工作建议

(一)针对改革方面政府六项投入问题。建议强化政府办医责任,落实政府应承担的医改六项投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二)针对重点卫生建设项目中存在拆迁、补偿和当地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建议由项目所在县区牵头推进拆迁、补偿问题,督促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2017年12月11日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3

  赣市卫计字〔2016〕62号

  赣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6年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卫生 计生服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市直(驻市)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字〔2016〕212号)精神,决定在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改革、生育服务证办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办医等工作中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现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6年是“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开局之年,今年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主要目标是:紧紧扭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以更有力举措推进“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社会办医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壮大新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健康赣州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继续深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改革(牵头科室:行政审批科)

  1、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必进”。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最大限度授予窗口审批权限,受理、初审、核准、审批、发证等环节应在窗口进行,确需部门会同办理和审批的项目,负责审批的相关人员要常驻或定期在窗口后台办公签批文书,确保“两集中、两到位”落到实处。

  2、优化窗口设置和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对保留和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需现场勘查论证和技术检验检测、不需征求其他部门意见的行政审批归为即办件,现场办结;对于其他无法现场办结的事项,归为承诺件,按照“一口受理、内部流转、协同办理、综合审批、限时办结、快递送件”工作机制运行,努力缩短至5个工作日办结。

  3、加强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抓好窗口队伍建设,窗口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公务员或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在编人员身份。窗口工作人员原则上1年内不得调换。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实行统一着装、亮牌办公、佩证上岗。规范窗口工作人员用语,不定期对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态度等开展巡查。窗口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日常工作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和考核。

  4、运行好省级政务服务网。落实《江西政务服务网建设方案》要求,加快市卫生计生委数据交换平台升级改造,推进市卫生计生委业务系统与市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对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5、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继续清理调整一批卫生计生行政审批项目,对取消、下放卫生计生的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回头看”,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效。

  6、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审批向重视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进权力实施监管常态化。

(二)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牵头科室:基层指导科)

  1、按时启用全省计划生育服务系统。为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各地要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确保“江西省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启用系统进行服务,切实做好《生育服务卡》和《生育证》的网上办理工作。

  2、实行一孩、二孩生育登记网上办理。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实行生育登记,不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生育第一个子女、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凭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到夫妻一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或自行登录“江西省计划生育服务系统”进行登记,经审核通过后领取《生育服务卡》。

  3、实行再生育审批网上办理和现场办理相结合。符合新修正的《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的夫妻申请再生育,须凭夫妻双方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和生育申请表等相关材料,经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通过网上审核办理,经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同意,可发放《生育证》。

《条例》第九条第一款之外的其他情形申请再生育的,须凭夫妻双方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申请再生育一胎申请报告、生育申请表和夫妇特批情况证明等一系列相关材料,经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现场审核、公示后,按照逐级呈报的原则,经县、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同意后,由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批准,方可发放《生育证》。

  4、落实好便民利民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好主动告知制、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个人承诺制和全程代办制等便民利民服务制度。

  5、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推行生育全程服务。提供免费生育服务项目: 一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二是补服叶酸。三是孕产期健康管理。四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五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六是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七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八是避孕药具发放。九是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6、加强生育服务管理。实行出生实名制,开展产妇分娩信息登记,加强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管理,健全出生人口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的咨询指导,重点普及孕前优生、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科普知识,倡导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牵头科室:基卫药政科)

  1、规范电子建档,加强信息利用。规范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根据医疗、体检、随访等情况及时更新电子档案信息,更新信息应尽量在15个工作日内录入,超过30个工作日录入的信息不作为绩效考核与资金拨付依据。规范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准确完整填写录入流动人口现住址和户籍地址,并对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表进行非户籍标注,加强日常管理。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促进健康档案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有效衔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更新机制,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

  2、突出重点人群,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落实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利用基层卫生巡诊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平台,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指导,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巩固和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创造条件设置接种点,提高预防接种的可及性。合理安排接种工作日,实行多种方式和分时段预约接种,将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善接种服务环境,强化安全注射,有效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及日常查漏补种工作。加强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加大流动人口预防接种力度,定期开展漏种排查并及时补种。

  4、加强信息交流,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加强儿童信息交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新生儿出生信息转交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接种门诊),方便其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和预防接种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儿童保健服务规范要求,开展0-6岁儿童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生长发育监测评估和健康指导等服务,将高危儿保健等服务及时转交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5、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各地要积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造条件,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按规范要求为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保证孕产妇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辖区内其他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和身体状况,制订计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和工作时间,采取多种形式,有序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要保证老年人必要的体格检查、腹部B超和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项目,并做好检查结果反馈工作,切实发挥体检在疾病筛查和健康指导中的作用,提高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

  7、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在全省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通过健康体检、定期巡诊、健康教育等途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和发现力度,及时将发现的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并规范提供服务;将慢性病随访工作与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基层卫生巡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相结合,提高规范管理率;根据患者病情,加强生活方式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血压、血糖控制率。

  8、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按照“应管尽管”原则,将发现并登记在册的居家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纳入管理,做到发现一例、录入一例、管理一例,做到登记信息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互通共享。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协作,加强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联系,建立日常筛查机制,及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为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协调下,严重精神障碍疾病专业防治机构、救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信息沟通转接机制,患者出院信息及时转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患者病情相应增加随访次数,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提高病情稳定率。

  9、做好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明确肺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及乡村两级的职责分工,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培训及健康教育工作,发现、报告、推介辖区内肺结核病可疑者及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耐多药患者),对肺结核病可疑者开展痰检、对明确诊断患者开展规范治疗服药督导、复查及病人追踪等随访服务管理。

  10、做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做好发现、登记等工作,并按照相关时限及时上报。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病人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处理、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等工作。

  11、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继续做好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到40%。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中医人员,加强人员培训。

  12、完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推广协管工作信息化,努力提升协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开展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卫生监督专业机构对协管工作的指导、培训和参与考核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暂不具备条件覆盖的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协助落实相关协管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覆盖面。

  13、开展项目签约服务。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分类管理,对针对居民个体开展的服务项目,采取由家庭医生或以其为核心的团队与服务对象进行签约的方式开展。要将服务对象中的贫困人口作为重点签约对象。通过签约,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突出家庭医生核心作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提高服务效果。各地要结合实际,尽快制订本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明确签约对象、签约服务的内容、签约及服务的流程、签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加强工作协调,注重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内容与其他医疗服务内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其他居民个性化服务内容衔接整合,调动居民签约的积极性。

(四)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牵头科室:体改宣传科)

  1、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按照“企业主张、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化”的原则分类处理国有企业医疗机构。建立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采取特许经营、托管、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

  2、清理规范医疗机构设立审批。规范社会办医审批,社会办医实施分级审批制。实行基建投资备案管理,社会办医工程建设项目批复全部实行属地备案制。

  3、放宽大型设备采购审批限制。放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属地化原则受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申请并按规定及时转报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促进大型设备共建共享。

  4、促进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将社会办医所需专业人才纳入当地人才引进总体规划,享受当地政府规定的现有各类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实行医师多点执业,执行《江西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符合规定的医师取得第一执业机构同意后可注册多点执业。支持提升学术地位。

  5、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政府下达的相关任务,并逐步扩大购买范围。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探索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引进私募股权基金。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医疗机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

  6、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政策。统一医保定点管理。落实社会办医医保报销政策。规范各类医疗收费票据。

  7、落实税收价格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贯彻执行落实《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规定的免征增值税。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8、保障社会办医用地。保障社会办医合理用地,支持社会办医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实行社会办医地价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也可租赁使用,在规定时间内,同一地块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可协议出让。

  9、优化社会办医发展环境。支持开展信息化建设,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市和县(市、区)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规划。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监管。促进社会办医行业自律。

  三、工作要求

  为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成立市卫生计生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审批科,负责日常工作,负责对重点工作的协调、调度、督办。基层指导科、基卫药政科、体改宣传科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制定具体计划,加强组织协调,定期调度推进所牵头的改革事项。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作、主动配合,扎实推进本单位职责事项,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敢闯敢试,实打实做,推动卫生计生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6年11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1月8日印发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