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3篇(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情况汇报)

2022-10-05 14:59:37综合
  • 相关推荐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3篇(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情况汇报)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3篇(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情况汇报),供大家参阅。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3篇(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情况汇报)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1

  Xxxx道创建全省档案工作示范区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xx街道在区档案局和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创建全省档案工作示范区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服务机制,全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创建全省档案工作示范区会议召开后,街道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就有关创建事宜进行了周密部署。一是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的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督查;二是下发社区创建工作通知,将此次创建工作与年终评优评先进行挂钩,全面提高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求各社区优先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此次创建活动,实现了“办公场所优先使用、办公设备优先添臵、管理人员优先配备”的“三优先”;四是不定期组织全处档案管理员认真学习《档案法》和档案管理相关条例,切实提高管理员综合素质水平;五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公开栏和《社区通讯》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全处上下形成了“分管领导督促抓、专职档案员具 1

  体抓、兼职档案员协助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抓”的齐抓共管的档案管理网络。

  截至目前,全处机关档案管理建档率达到100%,机关档案室已达到山东省档案管理省一级水平;街道已累计整理文书档案2956件,会计档案295册,基建档案30卷,设备档案2卷,实物档案360件,影像资料65盘;全处档案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健全,涉农档案管理规范有序;计算机辅助管理发挥作用明显,辖区群众查阅档案方便、快捷。辖内36个社区建档率达到100%,有18个社区档案整理达到规范要求。社区已累计整理文书档案3169件,会计档案4523册,实物档案1245件;社区党务、村务、财务、资产管理、土地承包等文件材料实现了统一管理;村民档案、农村社保档案、农民健康档案等基础档案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区村史沿革和大事记编写工作稳步推进;所有社区均开通了互联网,实现了社区群众足不出户便能查阅各类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信息;有16个社区单独设立了档案库房和阅览室,并配备了电脑、档案橱、复印机、照相机等档案管理设备,其中有11个社区实现了档案库房和阅览室分开,社区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存在问题

  前期,虽然我们在创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社区领导档案意识淡薄,致使档案工作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得不到有效落实和保证;二是由于旧村改造、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仍有20个社区未能建立起单独的档案库房和阅览室,且部分建档资料质量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随时对各社区创建情况进行抽检,并以《督查通报》的方式进行全处通报,对通报后仍引不起重视的社区,将扣罚支部书记当月考核工资。

  二是抽调部分建档质量较高的社区档案管理员到建档缓慢、质量不高的社区进行“一对一”帮扶,切实提高这部分社区的档案管理水平,力争全处社区建档率9月底前达到100%。

  三是在前期档案管理尤其是街道层面取得一定突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街居两级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力争实现档案管理与开发区利用工作协调发展。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力争把我处的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区创建全省档案工作示范区贡献我们的力量。

  2011年9月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2

  霸州市推进廊坊市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廊坊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霸州市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按照《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对照《创建标准》(7方面任务、83项指标)进行完善,现将创建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工作方面 1(1)、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召开了“推进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进行工作部署,印发了霸州市推进廊坊市示范区创建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

  2(2)、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落实情况 创建工作方案100%得到了落实。3(3)、创建工作过程管理

  成立了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机制;财政划拨了创建资金,并制定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了《霸州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督导检查制度》,成立了督导检查小组;各乡镇设置了信息员,制定了信息报送制度。

  4(4)、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意见》 霸州市制定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和标准化方面进行探索、推进。

  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5(5、6)、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霸州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布局合理,均选址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地段,便于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设置率达100%。

  6(7、8、9、10、11)、图书馆建设

  霸州市图书馆目前为国家一级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量约册,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为次,年新增图书为册,人均到馆次数约次。

  7(12)、县级文化馆建设 霸州市文化馆目前为国家一级馆。

  8(13、1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

  霸州市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已建设完成,覆盖率达100%,均为单独设置。各文化站多功能活动室、资源共享工程室、培训教室、书刊阅览室和管理用房等功能用房设置齐全,建筑面积均在300平米以上。部分乡镇文化站根据辖区特点还开设了非遗传习室、诗歌活动室、书画活动室等。

  9(15、16、17)、村(社区)文体活动室建设

  霸州市383个村街均建设有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设置率达100%,面积均在100平米以上,共享工程村服务点覆盖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藏书均在2000册以上。

  10(18、19)、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霸州市图书馆、文化馆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已建设完成,设置率达100%。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信安镇、胜芳镇、南孟镇和东杨庄乡4处,距离目标80%的覆盖率缺少6处。目前,我们正在对未达到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的乡镇进行督导,要求 他们加紧相关设备的采购,确保验收前达标。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11(20、21、22、23)、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霸州市面向基层农村的文化服务项目有“送文艺下乡演出”、“农民文艺汇演”、“农村电影放映”、“送图书下乡”及“文化走基层培训”等。建立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在每个村街设立了至少1名文化管理员和文化信息员。霸州市共设立基层群众文艺辅导基地11处,距离目标要求的20处还差9处。目前,我市文化馆已确定了6个基层文艺辅导基地目标村街,正在针对这些村街制定培训计划。同时,针对农民工和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我市文化馆正筹划在我市东部企业集中区和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设置2处针对农民工的文艺辅导基地,在我市敬老院设置1处针对老年人的辅导基地。以上9处基层辅导基地将于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霸州市每年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分别举办“胜芳元宵灯会、花会”,庆“七一”、庆“十一”文艺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元宵晚会”、“彩色周末”广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各乡镇在节庆期间均举办不同类型的小型文化活动,如:岔河集乡重阳节举办老年人联谊会、辛章办春节期间举办评戏演出、东杨庄乡春节举办河北梆子演出,信安镇、煎茶铺镇端午节期间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保证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时间在5小时以上。

  12(24、25、26)、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霸州市已将农民工纳入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市文化 馆已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目前正筹备在市区东部农民工集中区和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建立文艺辅导基地。信安镇文化站和胜芳镇文化站均已在各自辖区的企业内建立了农民工文化志愿者队伍和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农民工开展书画、诗歌、戏曲等文化活动。在有效整合农民工文化资源方面,由于农民工文化层次差异较大且工作时间受限,组织较大规模的活动相对较难,当前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开展仍限于小规模、小范围的开展。

  13(27、28、29、30)、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

  霸州市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均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有面对老年人、残疾人的绿色通道,开放比例达100%。市图书馆设立有盲人阅览室、配备了盲人读物,设置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览区、活动区。市文化馆开设了针对少年儿童的器乐、舞蹈等培训班,成立了老年舞蹈队、老年合唱团、老年戏曲票友社。同时,我市对全市残疾人中的文艺人才进行了统计,文化馆根据统计结果正在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帮扶计划。

  14(31、32)、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霸州市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举办有“月月唱大戏”、“彩色周末”、“农民文艺汇演”、“周末小剧场”等文化活动。“月月唱大戏”实现了群众在自家门口看高水平演出的愿望;“彩色周末”为群众提供了夏、秋季节丰富的广场文艺演出;“农民文艺汇演”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周末小剧场” 搭建了霸州戏迷票友的舞台。

  15(33、34、35、36)、免费开放

  霸州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李少春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市文化馆每周开放时间84小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设施每周开放不低于56小时。各馆内公示有免费服务项目,市文化馆形成了合唱培训、器乐培训、舞蹈培训等品牌服务项目,图书馆形成了书法培训、象棋培训等品牌服务项目。

  16(37、38、3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霸州市每年组织农村电影放映4600场以上,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市文化馆举办“送文艺下乡”每年组织20场以上,文化站组织综合性文化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举办单项性文化活动,每年不少于8次。全市每年组织大型综艺演出和文化活动5-10次。

  17(40、41、42、4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目前,图书馆总分馆制尚未建设。霸州市文化馆、图书馆还未配备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3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20场。

  18(44、45)、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霸州市设置有共享工程支中心,设于市图书馆内,村级服务点覆盖率达100%。

  19(46、47)、数字化服务建设

  目前,我市网上图书馆和网上文化馆尚未建立,图书馆建有网站,网络浏览图书仅能在图书馆内进行,图书馆数字资源达 3TB以上。文化馆网站还未建立,目前文化馆网站正进行策划,预计10月底前策划完成,并交由专业网络负责设计制作。

  四、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20(48、49、50)、规划和政策、措施建设

  霸州市成立了推进廊坊市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印发了《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制定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

  21(51、52、53)、相关制度建设

  霸州市聘请了10名戏曲、古建等方面的专家作为霸州的文化顾问,定期召开会议征询霸州文化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市文化馆、图书馆的公众参与制度已经建立,分别成立了图书馆建设群众参与团队和文化馆建设群众参与团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县委党校教学体系,市委党校和组织部制定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的培训计划。

  22(54)、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有关建设标准

  市文化馆、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用地指标》和《建设指标》已达到标准要求。

  23(55)、文化资源整合

  霸州市在文化资源整合上进行了探索,一是文化馆与大剧院、纪念馆、小戏楼、影剧院形成一体,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观看演出更佳便捷。二是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了“镇村共建”,将文化站设置于文化氛围浓厚,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村街,使文化站的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24(56)、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目前文化馆已为独立事业单位。图书馆存在管理归属问题,就这一问题我们已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解决,确保在验收前达标。

  25(57、58)、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

  霸州市正在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资助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目前,霸州政府和文化部门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都会给予帮扶。

  在民营文艺团体和农民自办文化方面,霸州市拥有农民文艺社团326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基层群众提供常态化公益演出服务,已成为我市文化供给的重要补充。

  五、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26(59、60、61、62)、经费保障

  霸州市已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设立有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本市创建示范区专项资金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万元。

  27(63、64、65)、基层文化队伍保障

  霸州市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均在3人以上,各行政村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28、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情况

  市文化馆编制16人,业务人员比例达87%。市图书馆人员编制20人,业务人员比例达90%。29(67、68)、业余文化骨干、志愿者队伍建设

  霸州市现有村街383个,目前业余文化队伍共326支,其中部分为两村(街)或多村(街)合建。文化志愿者队伍221人。

  30(69、70、71)、人才培训

  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每年7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7天,县、乡、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80课时。

  31(72)、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 此项内容已涵盖在“19(46、47)”之中

  六、公共文化评估方面 32、33、(73、74、75、76、77)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

  霸州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基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创建考核指标,制定了《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和《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办法》,细化了考核标准,将文化阵地建设、设施使用和管理、文化产品供给、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的具体内容,以此来规范和督导基层领导干部重视文化、服务群众。

  七、其他方面

  34(78)、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霸州市于2013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文化自觉社会化”、“设施建设精品化”、“活动开展品牌化”以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文化站建设方面采 取“镇村共建”方式等等。

  35(7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对乡镇文化资源整合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了汇报。

  36(80、81、82)、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

  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健身场地和设备配备已达90%,100%的乡镇开展有全民健身活动,如广场舞、秧歌队等。

  37(83)、涉及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的工作内容

  已达到标准要求

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3

  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创建普法教育示范区学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由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500多名师生员工,对莅临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其次,我将重点汇报我校普法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下洼镇第一小学地处下洼镇马武村北,永馆路从旁经过。学校创建于1986年,原名下洼镇第二中学。学校占地56亩,校园绿化面积达34%。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96人,教职工30人,其中本科学历25人,具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敬业爱岗、素质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全校师生在领导班子带领下,精诚团结,锐意创新,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及省、市关于普法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加快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进程,增强了校长、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学校开展普法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普法教育的机制

  我校能积极有效实施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能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各个管理层面的管理职能,凡重大校务,学校都能根据党政议事规则,进行研究和决定。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等为成员。每年开学初召开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回顾总结上年工作,制订当年普法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把普法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义事日程,做到普法教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普法工作有机结合,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学校各个部门和具体人员,确保普法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研究制订法制教育计划,协调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经过努力,全校形成了校长负总责,成员各司其职的领导体系,学校的普法教育工作也做到长期有规划,有计划,形成了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的长效工作机制。

  同时,我校聘请下洼派出所&&&同志为法制副校长、下洼镇法庭&&&同志为我校法制副辅导员,能充分发挥辅导作用,定期到校为师生讲法制课。

(二)加强建章立制,提供普法教育的保障

  建章立制是落实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为使我校各项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我校成立了《学校章程》制定小组,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学校章程》,在全体教师大会上通过,并报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为我校其他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普法教育的基础。在制定好《学校章程》的基础上,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全校制

  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学初就与各位教职工明确了工作目标,签订了责任书,并以此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全程管理,把履行岗位责任的优劣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实现责任到人。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控学生在校时间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学籍管理,从无违规招生现象,流失生控制率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遵守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费各项政策规定,每学期开学初都做到及时公示市县收费标准,让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有序高效运作,使学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工作头绪井然有序,学校事业蒸蒸日上。制度建设为我校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建立申诉制度,保障师生权益

  学校的每一件事都牵涉到各位学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普法教育就是为更好地以法律为依据,规范管理,保障各方权益。学校成立了党政工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教职工考核领导小组,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进行全方位考核,严格考核,广泛征求意见,最大程度的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为切实保障学生权益,建立了青少年维权岗,制定申诉制度,凡学生认为个人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可以通过青少年维权岗向学校反映,学校将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该同学作出答复,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有力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四)加强法制教育,打好普法教育的基础

  1、把法制教育与日常学习相结合。

  我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按照普法要

  求,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守则》、新《规范》,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等。把法律知识的学习列入教师师德培训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在现有思品课、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允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宣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让学生增长法律知识。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参观普法基地等系列活动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形式。

  3、把法制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

  学校以《教师考核细则》规范教师言行,细化思想教育,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各位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4、与社会、家长紧密联系,形成普法教育合力。我们经常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宣传法律知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块阵地,搭建教育平台,全力推进家校“联姻”,不失时机地进行普法知识讲座和案例说法,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与防犯能力,使他们争做守法公民,当好孩子的表率,同时常年聘请了新丰法院王双全为我校

  法制副校长,并请他定期来校给学生作法律知识讲座,强化法制教育,对一些行为特殊学生做好建档帮助工作,促其积极转化。形成教育合力。

(五)坚持校务公开,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学校始终把校务公开作为推动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勤政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对校务公开实施全过程监督,做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评价公开。

  学校凡涉及重大校务,必须经过全校教职工大会讨论,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全程管理,发现问题能及时反映,最广泛地代表了全体教职工利益,他们参与管理,参与重大校务的决策,允分发挥了自身的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保证了学校重大校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同时也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务公开工作既维护了师生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与认可。

(六)深化课堂教学,做到“五落实”。

  学校严格按照《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认真做到法制教育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有经费的“五落实”,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学注重渗透法制知识教育;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橱窗等广泛宣传,以法制教育为主题进行黑板报评比;举行“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举行法制知识竞赛活动,;以班级为主阵地,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剖析案例,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与下洼派出所、下洼镇法庭组成“共建单位”,每年邀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到校给师生上一堂生动的法制知识教育课,使学生知法、守法,学校对后

  进生组成帮教对子,促进转化。学校在坚持加强日常法制教育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每年12月的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并始终做到“四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全面普法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总之,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使普法教育经常化,以培养学生从小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精神污染和违法犯罪,增强法制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法是为了守法,守法是为了用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坚持从这些基本要求抓起,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多引导,重实践,通过培养训练,检查督促,严格管理,学校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家长满意,社会赞誉。学生自觉遵规守纪,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后进生逐步转化,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普法教育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赢得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来,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得到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师生均无违法犯罪行为,学校也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目前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学校领导全身心投入,对自己分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率先垂范;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学习、敏于思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着为人师表;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吃苦耐劳,充满自信,全面发展。学校时时、处处有变化,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人性化、法制化的管理,优良的秩序,严谨的校风,得到全体师生员工和群众的一致认同,普法教育已产生了良好 的效果,绽放了灿烂的成功之花。

  四、展望和决心

  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学校普法教育的全面实施,但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切实把学校普法教育工作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学校普法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普法教育工作的水平,为学校未来的管理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