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3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课稿

2022-09-27 10:10:27综合
  • 相关推荐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3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3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课稿,欢迎参阅。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3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课稿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1

《第三次科技革命》评课稿

  张连杰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一节真真切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效课堂,一节学生能力、自信、思想百家争鸣的自我展示的高效课堂。达到了高效课堂得初衷,坚定了高效课堂得信心。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

  一、导课有特色:

  利用大屏幕生动的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呈现出来,既巩固了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又激发了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的兴趣。精巧而高效。

  二、问题引领设计有基础、有拓展、有开放性、有重难点、有综合性。在适用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又兼顾了中考考点,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基础性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让全班同学都能学会,拓展性问题通过小组的帮扶学生也能够掌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在相互间的交流、辩论和教师的指导中学生对错误的、模糊的知识逐渐清晰明了、掌握。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问题引领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完美的体现出来,根本不用教师的刻意强调。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与体现。

  本节课流畅,各个环节紧凑。可见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同时也说明平时训练到位、有素。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精炼明确,能把学生的思维远的、跑的拉回来,主导作用体现明显。本节课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学生积极主动、不知不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一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的课。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特有的魅力。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2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中学

  熊国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出现了明显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集中英国的特点。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呢?

  一、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19世纪以来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日本,如19世纪20、30年代希腊、比利时的独立战争胜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使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或巩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其次是西方资本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属,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二、市场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资本主义列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掠夺工业原料和输出工业品和资本,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它需要更强劲的生产力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三、科技条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而这些工业方面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如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为主要特点的电力的广泛应用,其理论准备就是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他在实验中发现磁铁与金属线的相对运动是由磁产生电的必要条件,使人类获得了打开整个电能宝库的钥匙。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进而推断出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理论的发现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气时代创造了理论条件。此外,19世纪,化学、物理、生物学理论等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四、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美国经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文盲率仅为%,其它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也非常重视国民的教育。这样,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数量大量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本质的提高,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五、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阻碍,又经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大量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大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它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前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的兴起评课稿[推荐]3

  八年级下社会《工业革命的兴起》教案(情景感悟式)

  执教者: xxxxx 执教时间:2012/03/27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中的第一目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对第五单元内容的延续,又为第六单元的其他内容做了铺垫。可以说是第五、第六单元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教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工业革命”这个历史事件却了解不多;此外,因教材内容比较简略,需要通过设计各种情景,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形成比较直接和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感悟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进程、首先发生于英国的条件及对世界的影响,要求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整合,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谈工业革命影响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视野和概括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通过各种情景活动作铺垫,使学生真正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广泛应用对社会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应用图文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通过图文等,认识蒸汽机在工厂与其它领域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新型的科技成果在工业革命中所发挥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教学难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模式:同课异构下的情境——感悟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桐乡河山伟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片段视频,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工厂,听到机器生产的轰鸣声,看到成排的机器在运转,只有寥寥数个工人在操作,生产效率非常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工厂生产,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活动:这样的机器生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引出工业革命的时间、含义、首先发生的国家和行业。

  二、攻克重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及工业革命的进程。1.教师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棉纺织业展览馆:

  教师展示图片:传统的手工纺车、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以蒸汽机带动纺织机。2.学生活动设计:图片配学生的活动。活动规则:由五位同学上场,四位同学以推销员的身份向扮演采购先进生产工具的同学推销其各自的生产工具,描述自己的优点并指出前者的不足。A同学介绍手工纺车,有灵活、可自由安排生产时间等优点;B同学指出手工纺车以人力为动力,一般只能纺出一个纱,效率非常有限,而珍妮纺纱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C同学指出珍妮纺纱机仍以人力为动力,而水力纺纱机已摆脱了人力,并且效率高;D同学指出水力纺纱机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离开了水无法生产,以蒸汽力为动力不仅摆脱人力,效率高,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

  3.师生活动:以材料的形式让学生感悟采用新机器、新动力后生产力的飞跃。英国工业前后的棉花生产量图

  采用机器生产后发生了怎样变化?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的飞跃。

  4.教师展示图片:工业革命的进程。以蒸汽力为动力,推动交通领域革命和冶金、采煤等领域发展。如斯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富尔顿的轮船图片。请学生填表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及扩展到其它国家,感悟创新推动工业发展,使国家强大。

  三、突破难点

  英国最早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完成。

  1.教师活动:为了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简采用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学生活动:从工厂生产中找出所必须的条件:原料、劳动力、资本、市场、制度。找出当时的英国是否具备相同的条件,得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学生归纳: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市场:新航路的开辟,拓展了世界市场。资本:海外殖民掠夺。

  原料:本国原料丰富及海外殖民掠夺。

  制度: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力:圈地运动。

  四、工业革命影响

  1.教师以材料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工业革命的影响足以改变世界 2.教生活动:

  材料一:1831年时有人会说:“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为什么现在无一人不穿袜子?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2)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地位。”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在社会关系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是什么? 两大对立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3.请学生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生产力提高。⑵提高了物质水平。⑶服饰与观念转变。⑷出行方便快捷。⑸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五、小有收获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后来 扩展到其它行业和国家。生产方式:手工劳动发展为机器生产。

  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改变了世界面貌。

  六、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办,不可能展出是()A.飞梭 确

  B.火车模型

  C.汽车模型

  D.蒸汽机 2.2010年5月1日中国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说明了()

①改革开放见成效

②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加

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④我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3.19世纪中叶,下列哪个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A、美

  B、英

  C、法

  D、德

  4.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

  B、骡机

  C、改良蒸汽机

  D、蒸汽机车 5.下图使用的燃料是()

  A煤炭

  B汽油

  C柴油

  D电力

  6.促使陆路交通从“马车时代”跨入“铁路时代”的发明家是()

  A瓦特

  B莱特兄弟

  C史蒂芬孙

  D法拉第 7.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以交通工具为例,如果你或你的家人要出行,到北京。

①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请解释你选择这一交通工具的理由

②当你享受着工业文明的成果时,想想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出行方式有哪些?(至少举出4种)与现在相比有哪些落后的地方? ③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你说说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相比,今天又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至少举出4种

  七、作业布置 1.作业本 2.同步练习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