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正负数教案模板共6篇 小学数学正负数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一数学正负数教案模板共6篇 小学数学正负数教案,供大家参阅。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三篇
《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 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以获得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正负数问题
师:生活中除了赢分和输分这样的量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边。 (课件出示:一个11岁儿童的标准身高150厘米我们把它记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应记作什么?) (学生思考后,全班反馈)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3)比较两种方法
(4)仔细比较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新发现? (5)认识数轴。
【知识的巩固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并具有层次性,由自己的身高引入小组成员的身高,由实际向高引向正负数的记录,由正负数的记录又回到实际身高。在求身高的平均数时,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体现了正负数抵消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感受到正负数的大小及相差数。可以说习题设计上具有趣味性和可探究性的特点。数轴的引入,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形成认知结构。】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二 教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学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62人,大部分属于中上水平,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策略: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
(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_”表示()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 哈尔滨()表示— 福州()表示— 它们是以()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 —16°与—16°表示两个()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16°{填>,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们表示的意思是(相反){填相同还是相反} (2)打开天气预报图
哈尔滨(—9°~~~—19°)表示—----今天气温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间,气侯寒冷,下雪,结冰。 福州(11°~~~~~6°)表示—----今天气温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间,气侯较温暖,看不见下雪,结冰的现象。 它们是以(0)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与—16°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补充:认识数轴表示 —160+16 (3)生汇报
带有“+”的数有---叫负数注:不可省略“—”号 +16读作-正十六-—16读作—负十六-- (4)0是正数还是负数?把你的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举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
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
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答。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负数灵活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地在数轴上找到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具有数形结合的意识,深刻体会数轴形成的过程。
3.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和对0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负数 (1)情境激疑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想想看,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相反”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反现象,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车站上人们上车下车……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聊,走进数学你又有什么发现? 1.今年开学,四年级转入15名同学,五年级转出15名同学。 2.在剪刀、锤子、布活动中,男同学赢了3次,女同学输了1次。 3.李叔叔做生意,三月份亏了3000元,四月份赚了8000元。 怎样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出示。 要求:简洁,是让别人也能一目了然。 汇报,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直接表示(简洁但不明了) ②用文字表示(明了又不够简洁) ③用符号表示(简明、清楚,一目了然) 小结: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形式来区分意义相反的量的。 (2)认识正、负数。
你知道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举个例子来说?+3你会读吗? 像(—2)这样的数呢? 怎么读呢
师介绍:加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减号叫 做负号。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 -100、+、-、36 为了简便,+36可以写为36。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正号都可以省略。师板书。 得出: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用……来表示。 二、丰富新知,介绍负数历史。
同学们,我们今天从“相反”这个词聊起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对于负数的认识,在咱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人,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或学习第4页你知道吗?)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接下来再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找一找在咱们身边又有哪些负数?(板书课题:负数)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在温度计上认识负数
我的一位朋友喜爱出门旅游,这是他所定的几个备选城市,我帮他留意了一下气温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1)(多媒体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得出:0℃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0,并用集合圈将正数、负数、0进行分类) 那你知道0度是怎么来的吗? 介绍:瑞典天文学家摄尔秋思,他把自然状态下的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
(2)温度计。
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吗?(课件示: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 介绍:摄氏度、华氏度,每格代表1℃。 2.电梯里的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5、-2) 5和-2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呢? 3.海拔高度中的负数
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
练习
如果大雁向南飞30米记作+30,那么向北飞50米记作()。 如果体重增加4千克用+4表示,那么-表示()。 4.数轴上的负数 出示例3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强调以谁为分界点,以什么方向为正。两种说法) 指出: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了0(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形成了一条数轴,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数轴的形成过程。
现在你能在数轴上找到他们运动后的位置吗? 完成练习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11米说明她是向()行()米。(指出+11的位置,体会数轴是无限长的。) (3)如果小刚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刚的位置为()米。 (分层拓展) 5.运动场上的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秒42,当时赛场的风速是每秒-米,你知道风速每秒-米的意思吗?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负数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等待着大家继续去了解。
教学设计-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算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生活需要。
1、(1)听清信息,独立思考。
师: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你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
师:课开始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出示课件) (2)汇报: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师:这些符号你写的你明白,我写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
第三种:用 +
5、-
3、+
5、-
3、+1500、-500表示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记录方法? 生:天气预报 师:其他同学在天气预报里见过这种记录方法吗?那么你知道今天的天气情况吗?你怎么想到这种方法?(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引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简明、清楚。 师: 它们是什么数? 生:正负数
师:非常正确。是呀,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数的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正、负数。(板书课题) 师:会读吗?读一读。谁来试试。
(1)读法:-3℃读作负三度,表示零下3度。+10℃读作正10度,表示零上10度。注意:这里的+不读加号,而读作正号。这里的-不读减号,而读负号。 (2)老师随手擦掉“+”问可以吗?,接着又要擦掉“-”问可以吗?为什么? 强调:负数绝对不可以。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负数的历史。
2、介绍负数的历史
(课件出示史料)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以致用,合作探索,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1、欣赏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欣赏几幅美丽的风景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儿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吗?猜不出来我可以提示大家:
这个地方“(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夏季平均气温在 38℃左右,(盆地中心)有的地方的平均气温达到 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 82℃。但到了冬天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 10度左右。最冷时温度达到零下 40℃,它素有“火洲”之称,堪称中国的“热极”。
这里一日的气温差别特别大, 3月份,一天中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 13℃左右,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 3℃左右。有句民谣说: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这里。
位于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要比海平面低 155米(出示海拔图),
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而被誉为天山 “明珠”的新疆天池,(出示天池图)则比海平面高 1980米(出示海拔图)。
现在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了吗?你可真聪明,这的确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出示新疆图片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咱们同学对吐鲁番还有哪些了解呢?
2、师:图片欣赏完了,那么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出这段文字中的数据吗?
(1) 认识温度计并比较大小。
问: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测量温度要用温度计。老师这里有一个温度计。你会看温度计吗?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一个小格代表1℃,那+13℃在哪里?-3℃?那0呢?比较+13℃和-3℃的大小? 师:第3条信息,写出零下10℃。比较两个温度( -3℃和 -10℃)哪个更冷?怎么能说明 -10℃比 -3℃更冷了?
师:我国新疆地区最冷时温度达到 -40℃,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生:比划。
师: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 -40℃时的感觉。 (2)计算相差多少米:
比海平面低 155米是什么意思?而被誉为天山 “明珠”的新疆天池,则比海平面高1980米,你能用正负数表示这两个高度吗?怎样表示?它们又是以谁为分界线的呢? 大胆猜测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 3、正数、负数和 0。
师: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生:说。师:能说完吗?怎么办?
生 :用省略号表示。 同学都没有提到0,师写下来。所有正数和 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 0比,有什么关系?(板书:负数
六人小组讨论: 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分界点。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引导学生举实例,说“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正负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哪儿见过负数?把你见到的负数告诉全班同学,好吗?
生:我在妈妈的银行卡上见过。如:妈妈存入 1000元,记作“ +1000”(有时“ +”省略不写)如果取出 1000元时记作“ -1000”
师:观察的真仔细!
生:我和爸爸去过股票市场,股票的“上涨”和“下跌”就是用正负数来表示的。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想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 上下楼梯。水饺。
三、拓展(自主练习)里面的练习。
四、总结:谈收获。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正数和负数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正数和负数,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
基础检测
1. 中,正数有 ,负数有 。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9年比上年增长8㎜.2018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拓展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8.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至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9.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答案
基础检测:
1.
2.-3, 0. 3.相反
4.解:2018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记作-24㎜
2009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记作+8㎜
2018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记作-20㎜
拓展提高:
7.-32m ,80
22℃
9.+5m表示向左移动5米,这时物体离它两次前的位置有0米,即它回到原处。
以上就是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正数和负数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们能够喜欢。
四年级上册数学《正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正负数。知道了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但是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
二、新课教学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我们在正数的前面添上“+”,如+5,+7+20,+100。
相反我们都给负数的前面加上“-”。例如:-2,-56,-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那么这些数该怎样读呢?谁愿意来读这些数教师出示数。
三、课堂练习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x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
2.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电,煤气的支出200应记作()元.
3.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那么下降6层记作()层.
4.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记作()
四、课堂练习
见课本87页练一练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性的总结.
板书设计:
正负数
5、
6、
9、
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做+
5、+
12、+100。
-
2、-
3、-
15、-123都是负数。
5或+5读做正5,
-2读作负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
《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负数,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2)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正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认识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
2、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方法:
1.小组探究,全班合作交流展示。
2.问题训练评价法:学生通过完成问题,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达到全优的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说反正话》。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向上看(向下看) 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二、新课学习
1、引入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看看自己将有什么收获。(播放视频,初步认识负数)
提问:从视频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知识?(组织学生交流。 )
2、了解负数的历史。
师:看来啊,负数的出现还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个国家最早出现了负数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资料一起来回顾负数的历史。课件出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100年,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以及正、负数的运算。到公元3世纪时,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在算筹中,刘徽把两种表示相反意义的算筹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常规定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3、认识正负数: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课件出示情境引入学习)
师:我们再来看这条信息,(电脑出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刚才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组织学生交流) 海平面在这里相当于分界线,比海平面高就是“+ ”,比海平面低就是“—155”。
练习: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表示下面的现象。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 .(学生尝试练习) (2)揭示正负数的意义:
师:我们用数学符号(+-)表示出了零上、零下温度,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高度。每组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特点?(意义相反)
4、找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你能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组织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回答:他们的意义是相反的。)
师结: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件出示:
读一读分一分 +13,+13,+21,0,-89,+38,-3,-10 (学生交流分类组织汇报)
师: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我们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像+
13、+38这样的数是正数;-
3、-10这样的数是负数。(板书)
师:0是正数还是负数?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再写几个正数和负数吗?正数有多少个?负数呢?(学生举例)
师:7是什么数? (学生交流)
师:正数前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基础练习:课本练一练
1、
2、3题。
2、提升练习:我能填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正负数》教学反思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从温度的知识中了解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知道了可以以0℃为分界线,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但教学时以现实生活情境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本节课充分利用视频“做足文章”,视频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了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正、负数是两个相反的定义,在教学时,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针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了复习温度,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生成自然。通过观看视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体会到负数的产生是为了更方便于表示,人为产生的一种数。
通过分类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时,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
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打羽毛球赢了、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的同学想到“炒股赚了、赔了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安排了“超市经营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老师的体重”等一系列的练习,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
正数与负数
【教学目标】
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内容简析】
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流程设计】
一、情景创设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数,并回答小学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是否存在比零小的数?在小学遇到0-
2、3-5这类题会算吗?
2.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再如中国地形图上的海拔标注数据,-155之类的数是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出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
二、新知探索
1.教师由以上实例归纳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概念。
像25,10,8848,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10,-30,-15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给出板书:
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0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小资料:世界各国对负数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如1484年法国数学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但他不承认它,说负数是荒谬的数。1545年卡尔丹承认方程中可以有负根,但认为它是“假数”。直到1831年还有数学家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还特意举了一个“特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父亲56岁,他儿子29岁,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通过列方程解得x= -2,他认为这个结果是荒唐的,他不懂得x= -2正是说明两年前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
三、范例共做
例1: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与负数集合的圈里:
-11,,+,0,-,-,,-,-??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例2:自己任意写出六个正数与六个负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注:由于正数和负数都有无数个,在表示正数和负数的集合中常加上省略号。
例3:规定向前走为正,两个学生一组做游戏,如
甲:向前走2步乙:2
甲:向后走3步乙:-3
甲:-4乙:向后走4步
甲:0乙:原地不动
注:通过设计类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记作5°C,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m记作10m,那么-3m表示 ;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米,可记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米)。
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都带有“+”号
B.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C.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数学测验班平均分80分,小华85分,高出平均分5分记作+5,小松78分,记作。
4.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表示,0表示。
5.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10±(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10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五、小结提高
1.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如果把一种意义规定为正,则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常将“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2.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负数。所有负数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课后思考
1.-a一定是负数吗?
2.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