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6篇(结合实际论述抛锚式教学模式)

2022-06-07 08:08:44心得体会
  • 相关推荐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6篇(结合实际论述抛锚式教学模式)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6篇(结合实际论述抛锚式教学模式),欢迎参阅。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6篇(结合实际论述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1

  抛锚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抛描式教学法是指教师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情境案例,引导学生逐渐探索出这个情境背后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现用高中数学教学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教学说用这种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应用真实的情境抛出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很多学生接触到高中数学知识时,不能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背后代表什么意义,不能寻找到学习的要点,从而不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抛描教学法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数学教师要给出一个直观的情境,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节课他们要探索什么知识.

  例如,在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图1中描述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请计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说明这个面积代表的数学问题;如果现在这辆汽车的读数为2010km,请按照图1说明在这之前,汽车的里程数与读数之间的关系,应用函数表达式说明两者的关系.

  如果教师用过于抽象的问题令学生思考函数模型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一概念知识,从而不愿意思考数学问题.现在教师给出直观的图形,学生参看图形便能了解到“矩形面积=长×宽=速率×时间=路程”,即领悟到数学模型的意思就是要给出解决数学模型的规律.这张图片,就是教师抛出的“锚”,而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师抛出的第二个锚,即在学生领悟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路程=速率×时间”这一模型应如何建立.

  二、应用综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有时会比较复杂,学生遇到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有时会有学习挫折感,从而不愿意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用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克服学习障碍.

  同上例,教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图1的阴影部分面积为50×1+80×1+90×1+75×1+65×1=360.“路程=速率×时间”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依据.如何将这一公式转化为需要的数学模型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原理.教师提出问题:汽车里程表的读数与汽车里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经过教师的提醒,学生了解到两者的关系为“汽车里程表读数s=2010+汽车行驶路程”,突破了这一学习难点.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可用二段函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即第一段函数有第一段函数的计算规律,第二段函数有第二段函数的计算规律.如果以二段函数的方法思考这一数学问题,便可以图1为基础,设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行车时间为t、v为t的分段函数,那么可将“路程=速率×时间”的函数表达式描述如下:

  得到函数表达式后,有个学生认为可将该函数表达式应用图象的方法描述出来,找出两幅图象之间的规律.这个提议,让学生找到新的数学知识探索点.

  三、抛出经典的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用?这是学生需要了解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教师可以一道经典习题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到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愿意积极拓展相关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学问题、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教师要提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经典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总之,抛锚教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为:抛出什么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怎样让学生拓展问题?教师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就能优化抛锚教学法的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2

  链板式输送机

  

  高职目前面临的生源压力和就业形势,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开创各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加强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促使高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在《硬件

  与系统维护》课程中,实施抛锚式教学方法后,对于学生来说,在项目制订、实施过程中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对于我来说,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我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课堂组织、效果评价都有了新的认识,积累了可

  贵的经验。

  一、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

  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

  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抛锚式教学在硬件与系统维护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抛锚式教学正是把学生置于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索构建知识,并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硬件与系统维护》课程,是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另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由于硬件发展与系统更新速度较快,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病毒的泛滥,系统维护的难度和复杂度日益加强,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发散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会被漫长、枯燥的课堂讲解消除掉,并造成动手能力较差,知识的连贯性不够的局面,更难形成知识的迁移和熟练

  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和进程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三、抛锚式教学在硬件与系统维护课中的实践应用

  (一)、教学的抛锚环节

  1、根据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创设相关情景。

  情景创设,是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学校有专用的系统维护教学机房,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情景:现在学校老师办公室电脑数量已超过1000台,但由于使用的原因和病毒、恶意软件的侵害,很多老师的电脑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了日常办公及教学,并导致专业老师的维护工作量很大。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凭自己的特长,成立课外维护小组,并与各教研组结对,帮助教师进行硬件和系统的维护。此情景一旦创设,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情景的扩展:我们能解决学校老师电脑的系统维护,也同样可以给同学、朋友、亲戚的电脑进行系统维护,这是一项非常有成就感、令人自豪的事。

  此情景的创设,要求学生不但有一定的硬件基础,也必须有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它基本上把《硬件与系统维护》这门课程所要求的、分散的任务有效地联系起来。

  2、根据特设情景,帮助学生制订项目计划。

  此环节,是任务抛锚的重要阶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要求学生根据情景要求,自行确立学习的内容、方向,并制订相应的项目计划。为此,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项目计划表,要求每个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对情景的要求进行项目规划。

  图1 项目规划表(局部)

  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工具知识与工具的获取方式时间与进度安排希望达到的效果/> 在此过程中,我努力做好“搭建脚手架”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援助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通过鼓励学生到老师中走访和发调查卷的方法,了解教师在日常使用电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安装什么系统和工具软件,从而使任

  务的设计更符合课程

  教学的要求和实际需要。在项目计划基本确定后,专门用4课时的时间开设讲座,向学生讲述如今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及系统安全性的问题,使学生对项目的要求有了基本的感性

  认识。

  3、改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作用。

  当任务抛锚后,就要进入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老师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项目计划表,对学生进行的分组,组成3-4人的小团队,并使课堂组织形式变为松散型,要求每个团队要有人员分工,也要团体合作,共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一个专用机房,让学生进行资料查阅、软件下载等工作。我欣喜的发现,大多数原来在上课时经常打瞌睡、开小差学生表现积极;许多学生忙碌地在上网机房和维护机房之间来回跑动;一起为问题争论、为成功欢呼的场面层出不穷??

  4、引入WEBQUEST的教学理念,把镶嵌性教学作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学生在具体实施项目计划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主动加入到各团队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我同时引入了WEBQUEST的教学理念,收集了上百篇的相关文章放到学校网站上,并提供了20多个网站地址,供学生查阅和下载软件,以避免同学们在网络探究过程中漫无目的。

  5、对教学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

  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

  - [论文网 ]果。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应做到多样性,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

  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当课程进程进行到60课时后,各个团队基本都完成了项目任务。首先我让各个小组进行了项目展示,并由团队代表综述了项目实施过程,并对本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专门设计了2课时的互评主题课,让学生对其它小组所装系统进行比较性评估。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组装电脑、安装系统和软件,对于老师来说,应看到他们成功的一面:已经完成了项目任。但也应该发现问题:如硬件拆装时,有不规范的行为并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硬件损坏;系统安装后没得到很好的优化;软件安装不合理等。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每个团队和个人的学习过程,并在最后,对每个团队的项目成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指出好

  的一面和不足之处。

  四、抛锚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体会

  在《硬件与系统维护》课程中,实施抛锚式教学方法后,通过教学的抛锚、实施与迁移等环节,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项目制订、实施过程中能学到这么多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和体验,是他们开始时万万没想到的。许多成绩偏差的学生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态度积极、表现出色,同学们对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精彩表现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相信这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正面影响。对于我来说,通过对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我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课堂组织、效果评价都有了新的认识,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也为今后的计算机专业教

  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3

  抛锚式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和价值

  摘要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注重情景学习,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去感受和学习学习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听取老师的讲解与灌输,要求学生有主动性。这种模式是由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GTGV)在约翰.布朗福斯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而我们知道,特殊儿童与我们普通人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方式是有不同的。比如说轻度落后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所以他们知识的学习必须依赖于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最终掌握能力,所以,寻求有效的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和策略以及认清楚抛锚式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价值。是我们今后在特殊教育道路中的任务。

  关键词 抛锚式教学 特殊教育 策略 意义

  引言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 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学习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协作, 主动学习探究,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 学习知识技能必须依赖于真实的生活化及活动化的情境, 在情境中学习, 在情境中理解, 在情境中运用, 最终形成能力。因此,将“抛锚式” 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策略及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方式, 更好地为他们学习知识及形成能力提供支持与服务是我们这一阶段要做的任务。 正文

  一、抛锚式教学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概念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之上的,确立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听老师介绍或者讲解这种经验,所以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抛锚式教学策略始终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学习者主动搜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抛描式教学的目的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三)、抛锚式教学的方法 1.搭建脚手架

  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做加法、减速法或进行分与时的换算,此时,教师就会及时地参与教学:他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 2.镶嵌式教学

  是指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一些辅助的信息,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一些有关的信息,进行“镶嵌式教学”,以排除学习中的障碍。 3.主动学习

  是指学习不能依靠教师的简单传授,而是要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活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教师或者学习伙伴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4.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写作交流活动而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意义建构时的主要帮助者,并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之间的讨论交流,在写作中加以指导。

  5.由学生担任教学的指导者: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可以由学生来担任教学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涉及问题情境,发现切入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在王梅的《培智学校抛锚式教学设计实例与评述》一文中,通过应用抛锚式教学方式,围绕“户外大冷天穿什么最暖和”这一“锚”下抛,逐步理清天冷与穿衣服保暖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讨论“坐自行车汽车上学”、“在学校到户外长时间活动”、集会“穿什么”,结合学生真实体验解决“什么样最暖和”的问题,知道在大冷天在户外活动要注意穿戴好棉衣、手套、帽子、围巾,注意保暖。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立锚:冷天穿什么暖和。

  准备锚:提取旧经验—其他同学是怎么来的,穿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后展示其他同学图片)

  向下抛:继续提取相关旧经验——那看看这两个同学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穿暖和吗?

  抛到位:整合旧经验形成新经验——我们上课间操的时候应该穿什么?

  提锚:扩展或应用新经验——那些同学穿的暖和,我们在冷天应该像他们一样注意保暖不感冒。

  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抛锚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有几点差别,首先是锚的选取,一定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经验,整个教学目标是要建立具有核心意义的这样的新经验:其次再确认了“锚”以后,不能导入,二十沿着锚下抛的方向引出旧经验,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直接给出任何经验,而是凭借旧经验和旧经验的整合自然形成新经验。教学环节要始终围绕目标进行。

  三、教学启示与价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避免单纯只是针对应试的教学目标,在改善原有教学基础上,注重知识应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中必须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的情境问题与学习资源。

  抛锚式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在一个预设好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上开展教学,有效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注意问题中的关键特征并让学生不断发现并且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通过各种现代的媒体信息,创设问题情境,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也可以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情况。

  总之,抛锚式教学能够使学习者尽快的适应日常生活,在情境中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帮助特殊儿童尽快的适应生活。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4

  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抛锚式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或实例式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中通过听对知识进行间接了解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学生走进教学实际环境中去体验和感受问题。就像轮船抛锚的过程一样,在实际环境中确定某一问题,以此问题为锚的固定点。对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境进行联系得以解决问题,该模式强调以技术学作为学习的基础。

  2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为了证实抛锚式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教育作用,我们对传统教育课堂与抛锚式教育课堂进行实验对比。在学校中选取班级人数以及地理学习成绩实力相当的两个班级,分别进行试验。对进行传统教育的班级标号为1班,对抛锚式教育的班级标号为2班,进行比较[2]。在实验进行前为确保试验的成功性,要确保所讲授内容相一致,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保密工作。确定试验日期为一个月,并进行试卷考评。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所起的教学作用明显高于一般教学,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具有促进作用。

  3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与评价

  3.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3.1.1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通常情况下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要求。而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挑战。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已经发展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了。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与老师或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对有争议的知识点可以提出看法和观点。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

  3.1.2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发展: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引用,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抛锚式教学倡导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以主角姿态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并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可以将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具象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设立使学生学习环境与其自身生活联系密切,能够迅速使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包括地理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方面。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地理情操。学生在对地理进行学习过程中会激发起它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3.2抛锚式教学的应用评价

  3.2.1学习内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对学生地理思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巨大作用。地理学科具有对空间和时间感要强的要求;高中地理还是一门集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高中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环境的讲解还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极高,为学生吸收地理知识带来了难题。但是,抛锚式教学会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带入,帮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使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简单易懂。

  3.2.2教师角色:抛锚式教学的运用对教师有着新的要求。教师不在是教学中的讲授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对教学进行情景设置上教师应选择性的进行抛锚式教学,不可对所有地理知识一概而论。要对教学的理论限制、条件限制清楚地认识,从而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否则会适得其反[4]。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加以引导对学生学习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并给予适当的知识补充。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总结及自我学习方法评价及改正。

  3.2.3学生角色: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教学上真正意义的主体。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时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老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地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问题上的解决。还要多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进而学到更多知识。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增强自身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随着高中地理课程的不断改进和补充,抛锚式教学凭着其教学上的优势会越来越被重视,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5

  浅析“抛锚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永城市高级中学 韩宝灵

  【内容提要】: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抛锚式教学策略在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必要进行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 信息技术课教学 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优势

  抛锚式教学策略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有很大的帮助。

  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抛锚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自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贯穿学习活动始终的问题解决活动、完成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真实任务是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最佳途径,这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

  2、提高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制作多媒体计算机作品,诸如电子报刊、网页等。都是通过学生协作完成的。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血的教学任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抛锚式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思维能力。如:在进行《电子报刊制作》教学中有关。超级链接”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从以下问题角度考虑:可对哪些内容设置超级链接?如何插入超级链接?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简单?这几种设置超级连接的操作方法有何区别?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超级链接操作的多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全面认识超级链接的操作,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抛锚式教学强调问题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利用P0werPont制作贺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将问题逐步深化,将讨论引向深入,再通过上机实践、探究,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特别是学生学会了确定中心学习内容以缩小问题解决范围,学会了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还学会了通过同学、老师、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5、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完成真实实例进行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制作“网页”、“电子报刊”等基于真实情境的计算机作品。学会了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抛锚式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

  2 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该策略中,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抛锚”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如:制作电子报刊、网页、贺卡、计算机绘画、计算机动画等,下面以《用PowerPoint制作贺卡》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先创设情境,用亲切的话语问学生:新年快到了,怎样表达对亲友、同学的尊重、热爱、祝福?学生很容易想到买张贺卡送给他们。教师向学生提出:我们能否自己做一张贺卡送给他们呢?学生都很愿意,然后演示一些优秀的贺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教师并不直接讲贺卡的制作方法与技巧,而是先提出问题:贺卡应由什么构成?请同学们分组分析作品并讨论。学生讨论后总结出贺卡中要有背景、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动画、音乐。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我们还没学的新知识?学生找出已学过的有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其余的为新知识。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在贺卡中如何插入音乐?如何设置动画和背景?能否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请同学们试一试,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们上机探究后得出设置音乐的方法同于插入图片文件,方法较简单,设置动画和背景就有些难了。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不会的操作(包括忘记的操作)时,该怎么办?还是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知道,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可以通过书本解决,还可以去专题学习网站甚至互联网上查找解决办法。同时,学

  3 生还意识到:对于。如何设置动画及背景。这类学生基本不会且有些难度的内容。最好由老师讲解。教师讲解时还是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只讲基本操作(如:如何让文字、图片动起来),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设置文字、图片等的动画顺序?如何启动动画(自动出现还是鼠标控制出现)?如何设置音乐的播放?教师再稍加引导后由学生去摸索、体会。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设置“背景”操作的教学也采用同样方法。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后,就可动手设计、制作送给亲友、同学的贺卡了。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抛锚,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究、上机实践、总结,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并逐渐缩小新知识范围。直到“心求通而未得”时再由教师讲授。教师讲授时。也是讲得少而精。引导多。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状态,逐渐掌握贺卡制作的方法、技巧。并且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抛锚式教学策略需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进行 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事件要有真实性。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真实性水平越高,问题、事件与真实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学生的反应就会越积极主动。如:教师在开始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提出:结合自己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分组制作网页,

  4 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在进行具体内容的教学时再通过。如何设置页面布局”、“如何组织网页”、“如何美化网页”等问题引导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转变学生角色。在传统的 信息技术教学的“讲解演示——模仿操作”模式中,虽然学生上机实际操作的时间较多,但知识由教师灌输,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自主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角色。如:在进行《信息搜索》的教学时。教师请同学们做导游,查找黄山、桂林、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的文字、图片资料向同学介绍。比比看谁找得快。学生很快以导游身份积极地投入到查找比赛中,由找得快的学生介绍查找方法,再由学生讨论总结,教师适当加以引

  导,使学生学会通过目录搜索及关键字搜索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学生还学会通过恰当设置关键字。增加“+”、“一”等方法缩小搜索范围,提高信息的查找速度,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转变教师角色。抛锚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的转换,其知识内容专家的角色有所弱化,强调的是知识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不可能掌握所有最新的技术,不可能成为学生所选择的每一个问题的专家,为此,教师自己也应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学习者,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认知教练”和

  5 学生的“学习伙伴”。此外,即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比较熟悉,也应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如:在进行“设置网页布局“的教学时,教师不是开始就讲授通过表格设置网页布局的方法,而是先提出问题:“如何设置页面布局,才能使页面看起来简单明快、条理分明?”,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一些优秀作品,使学生自主认识到利用表格能使页面赏心悦目、有条不紊,还可以进行图文混排。从而获得达到设置页面布局的理想效果。

  4、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抛锚式教学提倡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在 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学生才能获取丰富的信息,经过充分的小组讨论、上机实践、自主探究、协作.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究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法。其计算机作品内容才会更丰富、水平才会更高。

  5、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视角入手解决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提高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如:在结合电子报刊制作学习。超级链接。时。引导学生掌握通过“菜单”、“工具栏”、“单击鼠标右键”多种方法设置超级链接。触类旁通,学生也就学会了网页制作中超级链接的操作

  6 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做加法、减速法或进行分与时的换算,此时,教师就会及时地参与教学:他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这经常包括在课本和其它的信息源中发现相关的材料,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了一个杰斯帕的挑战、发现对新技能的需要并懂得何时应这样做以后,教师和学生常常共同提出超出杰斯帕背景的工作范围。如,当学生比较清晰地意识到需要更好地理解小数及其与摩擦力的关系后,他或她就可以提出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学习目标。

抛锚式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心得体会共6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摘 要:高中地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倡导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地理的学科点而产生的,它能促进学生借助抛锚点展开深入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文章对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抛锚式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83-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地理教学的发展。其中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地理知识的复杂性、涉及面广等特点而创建的,它为学生提供一些便捷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在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应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为明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行星地球”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星际漫游”的情境。利用影像化的教学材料,对“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情况”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VR头戴设备,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更为感性的认知,借助教学情境释放抛锚式教学模式的魅力。

  2.提出教学问题

  在完成情境创设后,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好处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其高涨的学习热情,顺势提出相关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个环节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被称为“抛锚”,它不仅能确定教学重点,也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做铺垫。还以教学“行星地球”这个章节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天文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按照其特点进行分类。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教师可提出“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成为教师抛出的“锚”,能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知识点,难易程度要适中。

  3.开展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体意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因为学生学习水平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探究,让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天体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天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天体进行归类。像恒星的组成状况、与太阳的距离,卫星与彗星的运行状态存在怎样的区别等,都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恰当的引导和鼓励。

  4.进行积极评价

  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积极评价,可采用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的方法。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出积极的点评。教师的评价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师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能更好地发挥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抛锚式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大胆发言,可以和教师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相互探讨和交流中能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2.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利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地理探究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来。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并进行合理的提问,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抛锚式教学模式能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激励学生探究问题的本源,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提高地理素养。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地理教?W中,教师应对抛锚式教学模式持有更为开放的态度,从问题的本源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学习理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施鲁.浅谈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J].地理教学,2015(08).

  [2]孙克林.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