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3篇

2022-06-03 10:41:00心得体会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3篇,以供参考。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3篇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1

  以前自己觉得偶像之一是刘秀,因为他似乎就是用无为的方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刘秀似乎就是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

  最近开始研究经济的时候,开始非常佩服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中国发展至今,两位伟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就很想要能够研究这两位伟人的经历。

  查阅的时候,找到一本《论持久战》,就想要看一下毛主席当年是怎么写文章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当时的局势是极为复杂的。但是在阅读《论持久战》之后,就会极为地惊讶,在1938年中的时候,毛泽东就已经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局势有着极为全面深刻的认知。这个《论持久战》主要也就是在论中国和日本的战争情况。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自己隐约觉得重新在学习如何写作。之前自己的写作只是零散的记录日记,后来开始觉得故事很有力量,于是写作就是一个记录人生的过程。不过如果是通过写作去分析复杂的问题,这本著作就是很好的指导。

  如果是为了让别人也能够看到复杂问题的答案,那么解答的过程就需要有理有据,需要有严谨的分析。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开始,这么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局势之下,想要能够坚定同志们的信心,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地看到未来的可能性,是很不容易的。而《论持久战》的分析过程就是极为地严谨。

  那么自己接下来做经济的分析,希望能够应用于经营和投资之中,那么对于复杂问题的思考是始终会存在的。所以就是需要有这种全面深刻地分析。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首先就是客观评估了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又看到了我方的主动性,所以能够通过我方的行为来创造希望实现的局面。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需要持久地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毛泽东也是给出了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的规划,这对于实际的行动有着较为清晰的指导。

  自己觉得接下来修行的阶段,主要就是更全面深刻地认知现实,并且能够去完善自身和身处的现实世界。读《论持久战》就是有了较大的启发,关于自己可以更准确地认知现实,并且通过行动来创造某个的未来的情况。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2

  原来只知道《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写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今天查了相关资料,看了原文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是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演讲稿。当时抗战全面爆发,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针对这些言论和战争的具体情况,毛泽东作了具体分析并且对于战争也作了预测和战略部署。可以说是一部超前的战略分析著作。

  文中首先对于"速胜论"和"亡国论"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中国不会亡,中国人不会沦为亡国奴,我们必然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全文总结起来原因有四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由于敌强我弱,所以这场战争一定不会很快结束。而后三点则可说明我们一定会胜利,只不过要经过持久战。文章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据理力争的推翻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无科学理论,使人们对这场战争持正确的态度。同时,条条阐述我们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我们对战争的信心。

  随后文中阐述了我国将采取的战略,分析了战争趋势。我们的战略方针是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同时强调"兵民是胜利的根本",应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他把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许日本在武器上比我们先进,但是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而历史也足以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也指明了中日都不会妥协以结束战争。与日本方面,他们的胃口很大,单纯几个省份的割让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狼子野心;对于中国,我们也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战争也是必然会进行下去的。

  最后,而对于战争的趋势,他预测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总体趋势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点是我最为佩服的,当时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刚处于战争初期,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对战争的推测准的让我们吃惊。足以显示了他对战争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和他的军事才华,也难怪这篇文章会被奉为经典,成为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同时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学习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3

  毛主席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熟练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全面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抗战发展方向,是运用矛盾论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典范。通过熟读本文,领悟其中思想方法,可以理解和初步地学会用互相矛盾又互相结合的方法看问题,可以明白矛盾间此消彼长的转化过程,从中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文章首先列举了抗战以来出现的种种思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简要地说明“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不正确的,简要结论抗战是持久战。

  然后用斯诺采访时回答的几个问题做铺垫,引出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接着从敌方我方具备的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初步得出抗战是持久战的结论。

  为了使人们更清楚明白地认识这一结论,毛主席用反面论证的方法,用了较长篇幅来重点批驳了亡国论。列举了亡国论者的种种思想和言论,逐一进行批驳,对投降派,悲观主义者等等,从问题中互相矛盾的方面进行了彻底全面地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又用同样的方法,批驳了速胜论的观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全面感受对正确的思想方法的运用。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反向论证后,在28和29小节,把问题上升到整个问题的主观客观矛盾层面,并指出主观努力加上前面阐述的客观情形,最后必胜,不过是持久战,因为有个矛盾转化的过程。这里我领悟到,其实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要说明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胜利必将是我们的。到这里为止前面的论述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是这将是个持久的过程。

  读到这里,我还领悟到28-29两节是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精华,既表明了事物从总体上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什么事情都一样,客观条件具备了,主观不努力,也不会成功。就象遍地是黄金,你不愿弯腰去拿,也到不了自己手,是一个道理。主观和客观,本身也是互相矛盾着的一对整体,然而又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三个表达式:主观>客观,极端就是纯唯心主义;客观>主观,极端就是形而上学,就是什么也不用干,任地球转;主观+客观,客观有条件加主观努力,形成合力,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是最佳状态。后来这个思想的精髓被邓小平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事物中每一个部分的矛盾对立,汇总起来,上升到整个事物的总的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那就是主观和客观,就是人和社会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我理解是矛盾论的精髓。

  在进行了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透彻分析各种矛盾后,揭示持久战是唯一正确途径。其原因就是矛盾有个转化的过程。后面的论述就是我们熟知的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分析以及我们要采取的策略。这里无时无地不体现着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使结论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

  纵观全篇,毛主席从事物方方面面的正反两方面认识和力量的对比,在当时馄饨不清的状态下,熟练运用理论得出正确结论,全面认真透彻的分析,帮人们梳理了思想,看清了方向,坚定了信念。这和毛主席熟知历史,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学说不无关系,对于其中严密的象做数学题一样的逻辑思维方法,也是要好好学习。

  思想,是最有力的武器,正确的思想,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不动脑筋,不深入研究,终将得不到正确答案,过去,现在,未来,正确的思想始终起决定作用,重学经典,对当下的进取同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建设更好的今天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