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2023-05-06 03:12:22心得体会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导语】以下是网友“du93”收集的幼小衔接培训心得(共11篇),供大家阅读。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幼儿园园长培训心得 篇1

  通过这次培训听取了各教授及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经验介绍,这次培训活动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给我注入了新的动力。

  首先,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使我对“什么是幼儿教师专业和什么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这次活动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指明了方向。

  其次,作为一名民办的园长,对于当什么样的园长,办什么样的幼儿园正是我所面临的问题,讲座中很明确的给我们提出了现代园长应具备的观点和要求以及现代化的幼儿园应该达到的要求,明确了我们园长的角色和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在此次学习中,让我们明确的知道了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不容忽视,从师资、设备、环境、孩子、家长等各个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幼儿园必须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这次活动让我对目前制约我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有了新的看法和观点。怎样让孩子在他人生的第一个课堂里快乐地度过。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让家长知道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家长则起主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家长做工作,要开好每个家长会。开好家长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尤其是开好新生家长会更为重要,让信任从第一次家长会开始,通过新生家长会,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理解,从而更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另外是取信于家长——家长会立足于求诚、求专、求实、求新的观点,“求诚”即视家长为朋友,用诚心诚意打动家长。“求专”即家长会要有专业内涵,用专业理论科学规律引领家长。“求实”即家长会力求朴实、真实、实事求是,贴近幼儿和家长实际。“求新”就是每次家长会都要让家长感觉到有新的信息,新的内容,新的收获,会后有新的效果。这样对家园共育有更好的帮助。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首先领会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内涵,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在教育理念方面,要进一步系统学习《纲要》精神,树立全新的幼儿素质观念,在管理方面,要抛开传统的监督、检查者的观念,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甘心情愿当好家长平等的合作伙伴,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助手,放下架子,深入教职工中,深入家长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心同德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搞好本园工作的根本在于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凝心聚力、育人为本,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推进幼儿教育科学发展,更迫切需要强化教师对幼教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首先要强化教职工对幼教工作的敬业意识与奉献精神,切实把幼教工作当成一种事业、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求真奉献。其次,要引导教职工强化对从事幼教工作的幸福感,在充实而繁忙有序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体验幸福。只要全体教职工对幼教工作树立了敬业的精神、乐业的心态,就为实现幼儿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原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幼儿园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师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能为我园幼儿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前随着办园规模的扩大,新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通过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帮助青年教师在业务上成长起来,已成为我园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方面我采用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业务上严格要求的原则,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新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尽快成熟起来,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锤炼组织教育活动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沿着全面发展骨干教师的道路奋力攀登,切实打造我园的教师团队。

  注重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教育科学发展,说到底就是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以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为抓手,强化细节管理,在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每一个幼儿实现科学发展健康成长。在生活课程中,让幼儿园自主参与,成为生活的主人,培养自理生活能力;在学习课程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探索;在游戏活动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操作,保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材料。教师置身孩子游戏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使他们个性得到发展、智慧得到张扬。同时,无论生活课程,还是学习课程、游戏课程,均应在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身体发展的基础上,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加强沟通交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对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篇2

  本学期,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愉快、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突破幼小衔接误区。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形式,突破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认识的误区。误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盲目重视知识的灌输,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另一个方面是家长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

  由于误区,造成了小学生在入学初的不适应。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慢…)

  2、社会性不适应(规则意识差;随意性强)

  3、心理不适应(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环境变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

  2、学会生活(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值日生)

  4、学会学习(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二)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本级部不同班级之间、本级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

  2、课堂教学兴趣化,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3、带一年级学生参观二、三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4、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二、与家长协作,帮助孩子顺利衔接。

  1、学校召开了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学校开展了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开学开展了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参与孩子的活动,亲身了解。

  三、取得的成果

  本学期,孩子从三个方面实现了顺利过渡: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实现了心理过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实现了习惯过渡。

  3、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能力过渡。

  这些过渡,在具体的行为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

  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自信、快乐地适应了小学生活,迈好了小学学习第一步!

关于幼小衔接的培训心得 篇3

  针对父母担心自家宝贝“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方园长向爸爸妈妈们详细介绍了孩子各阶段“敏感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同特征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课程安排。转眼间,咱们马荣国际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快乐生活,迈向小学的学习生活了。幼儿园特地为家长们准备了一场贴心的“幼小衔接解读”讲座。针对父母担心自家宝贝“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方园长向爸爸妈妈们详细介绍了孩子各阶段“敏感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同特征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课程安排。此外,方园长还无私地分享了儿子在幼儿园、小学的种种心得,让大家获益匪浅。家长们了解到,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准备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在小学阶段游刃有余。

  用心播种,静待花开。感谢幼儿园为我们举办的这次家长会,务实而详尽的解说帮助我们解除了心理上的忐忑和疑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及时的引导,让家长们在今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更加清楚如何做好孩子思维、学习习惯以及社会技能方面的衔接、培养。相信孩子们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顺利的度过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篇4

  被通知去听了一场关于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讲座,报着尝试的态度去听,却有了受益匪浅的感悟。教养孩子是一门学问,陪伴孩子更是一种修炼。成长,是双向的!

  记得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我激动地整夜无眠。第一次看她迈入幼儿园大门,我已在远处泣不成声。还记得当初的落寞,还记得当时的承诺。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觉得好性格好习惯的培养要比成绩单上的数字重要的多,虽然这与传统观念有些背道而驰,但是幼儿园期间我对孩子的要求就停留到此,尝试过就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虽然我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经过几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回报”给我的却是太多的惊喜和意外。

  而今,即将进入小学,我的观念有了稍微的改变。从之前性格的培养,到了现在自律的加强。我是一个自律性比较差的妈妈,一直以来都是随心所欲的做所有的事情。在锻炼孩子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约束着自己。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指导。

  关于困难:

  讲座中,老师提到幼小衔接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适应: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回家后第一件事就做了一份近期的作息时间表,令我万万没想到是,她把作息表很认真的贴到门上,非常认真的执行。这一点,令我感到万分惭愧。社会适应能力我没有太多的担心,但是细节方面还是需要更好的把控。之前有培养孩子理财的经历,却因忙碌而夭折。讲座结束后,又做了详细的计划并实施。弥补之前的不足,应该以坚持为前提。学习适应是我比较担心的问题,前辈妈妈们都反应说现在小学作业都比较多,现在孩子偶尔写字多了也会嚷着手疼。之前以为是为了逃避书写,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孩子手腕的协调力量与手指协调力量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孩子写字多了是会容易感觉手腕痛手指酸。这种酸痛就是手部肌肉群与手臂肌肉群负荷过大造成的。从幼儿园没有作业过渡到小学的多门学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于成长:

  讲座中,老师用“修炼”诠释了这个版块,这让我不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整理好自己,再去做父母》。里面列举了种种问题爸妈。之前看过之后特地拿出这本书和朋友们一起探讨,对号入座,几乎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或许也是现在家长都存在的一个通病。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学会放慢孩子的速度,用等待、坚守与信任的心来看待孩子,让节奏慢下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节奏,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的飞翔,教与养,我们和孩子一起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幼儿园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篇5

  针对父母担心自家宝贝“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方园长向爸爸妈妈们详细介绍了孩子各阶段“敏感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同特征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课程安排。转眼间,咱们马荣国际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快乐生活,迈向小学的学习生活了。

  幼儿园特地为家长们准备了一场贴心的“幼小衔接解读”讲座。针对父母担心自家宝贝“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情绪,方园长向爸爸妈妈们详细介绍了孩子各阶段“敏感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同特征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课程安排。此外,方园长还无私地分享了儿子在幼儿园、小学的种种心得,让大家获益匪浅。家长们了解到,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准备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在小学阶段游刃有余。

  用心播种,静待花开。感谢幼儿园为我们举办的这次家长会,务实而详尽的解说帮助我们解除了心理上的忐忑和疑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及时的引导,让家长们在今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更加清楚如何做好孩子思维、学习习惯以及社会技能方面的衔接、培养。相信孩子们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顺利的度过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幼小衔接教师培训心得 篇6

  幼小衔接应是大部分家长和教师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幼儿生活中一重大转折点,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变化。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做好幼儿衔接的工作,不仅仅是单靠幼儿园的力量就能完成,它是需要幼儿园,家庭,小学三方面共同来完成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方面,学习安排、生活制度上都是不相同的。幼儿园的学习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式多样的特点,而学校教育是以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强调系统化知识,无论是否对课程感兴趣,都要来完成国家统一规定的大纲,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作为保证。

  那么孩子即将步入小学,我们应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要在心理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有意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并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规则意识及时间观念等,并配合幼儿园完成目标要求。

  其次,是学习上的准备。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将小学知识提前输入给孩子,其实不然,衔接是孩子幼升小的过程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幼儿一些重要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在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养成的,例如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完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幼儿的专心与认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培养幼儿一些重要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倾听的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等。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一些知识还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幼升小的衔接,使孩子们顺利的度过,开启他们美好的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

【篇1:参加幼小衔接家校夜话心得体会】

  参加幼小衔接家校夜话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家儿子进入小学校园已经1个月了,认真倾听了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座,了解到上小学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与人际交往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有些孩子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出现抗拒心理,出现的“厌学”情绪。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长首先心理定位必须准确。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每个孩子学习的指标如同参考工程建设指标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要看到孩子的优势,针对孩子的学习接受程度,理性的给孩子定位,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如让孩子主动的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休息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都环环相扣。所以对于孩子的时间观念的培养就显得由为重要,但是身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因为现在孩子还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还处于一个懵懂期,被动的认为家长在做的就不会错,家长需要早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现在流行的“葛优躺”是最好不要出现,应该是把我们回到家里需要做的事情马上处理,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放学回家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写作业,而不是有样学样的“葛优躺”了;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坚持做完。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书包收拾好才能去看电视和玩。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支配。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适当的让孩子做点家务, 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大人不应因此指责孩

  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首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不能帮到很大的忙,甚至可能会帮倒忙,但是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并不需要结果。

  三、培养孩子交际能力。

  人是群居动物,有人比喻成豪猪,冬天为了取暖,他们必须离得近一些,但是因为距离太近,它们的刺又会刺痛对方,因此只能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说人际关系的培养还是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交际能力去维系。对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我给与孩子的就是几句话:谦虚、不骄不躁,去发现他人比你优秀的地方,心怀感恩之心。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说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如是说来增强家长的知识面。当今社会电子产品以及电子设备太多,不让孩子接触是做不到的,像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让孩子去接触电子设备,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去接触有教育意义的动画以及游戏软件。例如:我的孩子在家玩的游戏软件是“悟空识字”,动画类的:“福鼠三十六计、哈利学前班、唐诗三百首”,这些东西需要家长陪伴着孩子去看,家长自己必须知道里面所讲的内容,并能在孩子产生疑问的时候,能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问。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我并不赞成让孩子睡前看书,因为看书是一种有意识活动,睡前大脑应该适当放松。孩子接触事物比较少看完书大脑会处于高度的思考状态,不利于睡眠。我一般会在睡前让孩子听听比较舒缓的古琴曲,让孩子早点休息,睡足10个小时。早上起床,我会让孩子朗诵课文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书,这样既让孩子增强了阅读能力还锻炼了孩子的朗诵能力。总之,老师和家长互相协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老师给我们一个方向,家长要顺着老师所给的方向,督促孩子更好的接受并吸收所学习到的知识。、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

  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愿意上学,喜欢上学,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一(4)班王弈心家长 王飞 2016、9、25

【篇2:幼小衔接心得】

“幼小衔接”阅读心得

  女儿今年6周岁了,准备9月份入小学,“是否应该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这两种想法一直让我犹豫不决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学习了小学课程我怕孩子在正式进入小学后,因为老师讲的知识都会了,不认真听课,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如果不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又但心孩子上学小后跟不上班级课程的进度,从而影响到孩子对学习信心。《“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中提到的现状无论是角度还是观点,正是我们做为家长重点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通过阅读《幼小衔接》所得到的启示及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了心理学家格塞尔著名的双胞胎爬楼梯实验结论同时也参考了“三年级效应”我个人认为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让孩子提早学习过多的小学课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知识。

“孩子对成绩、分数是没什么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其实真正在意分数的是我们长家,我们对成绩和分数认识,决定了孩子对成绩和分数的认识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为粗心大意

  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等原因,因此我们家长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最后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为我做好孩子进入小学的准备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我也在根据《“幼小衔接”特别策划》指导,查找自己身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做为家长让我们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吧。大三班 张雨桐家长

【篇3:家长会——幼小衔接之有感】

  家长会——幼小衔接之有感

  李璇语的家长

  参加完这次活动首先明

  白了,幼儿园的教学计划。知道了,老师的工作安排。其次,对孩子平时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更加放心了。最后学到了好多关于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知识。特别是马老师生动的讲解,还有她无私的推荐,我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别的先不说了,先说一下,选择小天使的原因。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对小天使做过更多的了解,只是看整体布局有一个幼儿园的样子。关老师并不是师资力量紧缺。所以我就没有其他担忧了,再说到价钱上用物美价廉来形容有点儿不合适,但性价比,确实是超值的。咱自家孩子是个普通孩子,所以对学校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学校领导负责老师有爱,那么别的就是次要的。小孩子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找一个脾气暴虐的老师来影响她对其一生所需敬重的一类人的态度。要从他的心灵深处树立老师都是有爱的一类人,所以这一点小天使也做到了。

  小天使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也认可你们的工作。可是既然让我们家长来写感受,我相信这并不是只听溢美之词的。所以在此,提下个人的浅薄之见,合适之处望纳之,不到之处请弃之,望多多包涵。

  咱学校现如今的教学理念就跟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不能不分时宜全盘接收。咱们灵丘的情况是好学校人员爆满,而家长想选择的学校是每个班都在70人左右,这种情况班级老师其实也是爱莫能助的,他肯定顾此失彼。那在一年级的时候跟不住的,二年级必定落下,当他到了三年级其实不说三年级效应,没有这个效应,他也就自暴自弃了。在这三年期间如果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辅导还无所谓,如果辅导不了,这孩子必定玩儿完。

  当然,这些情况,如果全部让幼儿园来寻找措施去弥补挽救肯定是不对的。我只是觉得不能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全部照搬。还需结合咱们本地情况,因地制宜。

  最后说一下咱们家长的问题,李老师和陈老师说了,不要比咱自家的孩子。因为人比人,肯定是拿自家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如果大人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会有以下两点: 1大人对孩子失去信心。2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要比就比大人为孩子提供了什么?关爱孩子够不够?你是否发现他的闪光点知道它的不足之处?你是否为此采取补救措施,并持之以恒?如果他不爱学习,你是否刻意引导过,让他自觉学习,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孩子和老师。其实他们最大的老师是咱家长。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全部心得体会。因为个人性格问题,不怎么会低调说话,所以写的东西也有点儿张扬。真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我们的宝宝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家长可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地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孩子入学后,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

  二、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

  逐渐培养幼儿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读物,组织集体朗读,并进行耐心指导,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家长应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不久孩子就会自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等。适当减少游戏时间。例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学、中文数学以及简单的词汇,每天做几道算术题和简单应用题。

  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等等。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此外,要使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发言稿 篇9

  园长讲话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为了孩子我们有相聚在一起,非常感谢大家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本次会议。在此,我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在这幼小衔接关键的时刻,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意志力,力求儿童入学前心理准备的全面性。

  家长朋友们,幼儿园无小事,一些细节还需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对于孩子来说,小学的学习有时并不那么吸引人,在也许还有枯燥;对于你们家长来说,心里总有一个担心,我的孩子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吗?小学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呢?为此,我们今天召开“幼小衔接专题会议”,希望给大家有一些帮助。下面我们有请我们定埠小学校长发言。

幼小衔接讲话稿 篇10

  幼小衔接,是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小衔接有必要吗?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但是阶段性特点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渐变的。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就是幼小衔接所关注的。幼小衔接教育主要是根据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侧重培养和提高他们入学前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从而帮孩子平稳过渡。

(二)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差异?差别有那么大吗? 1.在学习生活上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在听、看、摸、闻的过程中认识事物。

  主要是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学习的,其中靠操作掌握80%,靠观察掌握50%, 靠听掌握15%,所以幼儿园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

  有午睡习惯,且午睡时间较长。

  没有太多规章制度制约。

  一般八点半早操,早上起晚了,就可以晚点到校。

  小 学:以学习为主,课本是主要的学习材料,50%靠听,50%靠板书和课本,所以说小

  学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孩子。

  没有午睡时间。

  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

  作息时间上,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2.在人际关系上

  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老师会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

  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小学一节课通常是40分钟,课间活动才10分钟,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

  3.在教师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上

  幼儿园:较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没有固定的课本。

  小 学: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 ? 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

  4、在班级环境上

  幼儿园:教室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

  小 学:小学的教室里,每个学生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两张桌子合在一起,两个学生成为同桌。这种环境变化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到了小学,由于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变化,以及科目和学习任务的繁重,使得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种种不适应现象。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却吵着不愿意上学校,抱怨家庭作业太多,抱怨老师管得太严,抱怨玩的时间太少等问题。

  再者,幼儿进入小学之后,学业压力、考试压力、横向比较等各方面压力扑面而来,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变得更加实际、更加直接,比如考试成绩要达到多少分、要获得哪些奖等等。儿童很快就能感受到成人带给他们与以往不同的期望,如果这些期望和压力不进行适当的疏导,很容易让刚入学的儿童产生焦虑情绪,并进而影响到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可见,幼小衔接的准备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家长和我们共同努力。

(三)幼小衔接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吗?(幼小衔接都学习什么?)

  许多家长都简单地认为只要提前学些小学的教材,比如学习汉语拼音、简单算术等等,以为这么做就可以减轻入学的压力,就是为入小学做好了准备。可是这样做,真的算做好幼升小的准备了吗?很多家长并不知道,盲目进行知识灌输,是不符合幼儿刚刚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特点的。

  幼小衔接不只是注重于智育的衔接,还包含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特别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很多家长只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却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对小学教学要求不怎么了解,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四)我家孩子已经学会了写字、拼音和简单算术,不用上幼小衔接。

  这种只重视知识积累,而忽视孩子兴趣开发和能力培养的行为,实属拔苗助长,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能导致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入学时感觉很轻松,老师教的都会,于是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许多孩子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出现“厌学”等问题。

(五)幼小衔接怎么接?

  1、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园的孩子,多数是过于依赖父母、老师,在衔接过渡阶

  段,我们会逐渐培养孩子事事独立完成的能力,比如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

  2、学习习惯的培养。

  会逐渐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复习、预习做作业。

  会正确握笔,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了解笔顺,练习书写文字和数字。

  3、注意力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4、身体适应能力的培养。

  学生刚入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安稳、听不专心、凳子左右摇晃、身体趴在桌

  上,手里小动作不断等等。确实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突然端端正正地坐满40分

  钟,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在过渡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和教学形

  式,慢慢引导孩子坐得住。

  5、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愿意关心别人、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和同桌相处,能够接受适当的批评等。

  6、规则和纪律意识的培养。比如对课堂上一些固定指令的遵守,对集体上课的纪律

  遵守。

(五)幼小衔接是大班末期才上的吗? (我们是中班,距离小学还远呢/现在上幼小衔接太早)由于家长们对幼小衔接这个过渡期并不是很熟悉,多数人会误以为幼小衔接的时间段是是大班结束后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之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而忽视了整个学期教育阶段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家长在衔接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致使幼儿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突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还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六)我家孩子在私立园上的,这些知识都学过,而且私立园也有幼小衔接课程。

  幼小衔接不应该是幼儿园的范围,更不是小学的范围,幼小衔接恰恰处于一个中间范围,现在的好多私立幼儿园的确教了很多的小学知识,也有所谓的幼小衔接,但是,家长朋友们?真的能衔接上吗?幼小衔接到底是衔接知识还是能力,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好多幼儿园里的幼小衔接班,大部分是以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能力,也就是行为习惯,这样的幼小衔接我们是要拒绝的!

“幼小衔接”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园进入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小学,孩子们会面临诸多改变,需要相互交叉的幼儿衔接。但衔接万万不可死盯在学科和知识上,而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七)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刚入小学,以下一些情况很常见:一上课就上厕所,一写作业就哭,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不会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完成,自理能力差,东西总是丢三落四。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太小,长大点就好了,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念。而有些家长则是过度关注,总是担心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事情都插手。比如怕孩子忘带东西,就提前给孩子装好,一切事情恨不得都“包办”。家长的这些做法真的对孩子好吗? 孩子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和过渡当中,面对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的重大改变,他们有怎样的心理需求?又会面临怎样的心理体验和压力?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洪秀敏认为,儿童在幼小衔接过渡中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心理体验,才能完成入学适应,实现平稳过渡。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将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提出很大的挑战。一些孩子可能会从入学前对小学的期待、向往、兴奋,到进入小学之后可能产生种种不适应、甚至抵触、不喜欢上学的情绪和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理解把握儿童的内在想法与认识、心理体验和感受,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实现平稳过渡,既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点、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尊重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儿童为本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体现。(八)现在小学里的孩子不安心学习、写作业,有哪些表现? 经过观察和总结,这类孩子大概分三种:安静型、拖拉型和好动型。

  安静型:看似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却是神游四方、心不在焉。

  拖拉型:做作业时很墨迹,别人都写完了,他还在跟笔做斗争,甚至需要熬夜才能勉强完成,而且多数时候作业质量低下,漏洞百出。

  好动型:一让写作业就很不安分,根本坐不下来,不是上厕所,就是吃东西,要么是借东西,总能有借口跑动跑西。

(九)幼小衔接培训班怎么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过渡? 在此期间儿童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心理体验,才能完成入学适应和平稳过渡。

  第一阶段 兴奋期

  看到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去上学,总是心生羡慕。到了大班,孩子们的这种渴望心理会随着家长和幼儿园不断地给孩子做的学前准备而不断增加。如:经常告诉孩子你就要读小学了,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个别幼儿园老师或家长甚至会带孩子们到小学去参观,这些都会不断激发孩子们做一年级小学生的渴望心理。随着入学的临近,他们心情激动,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坐不住,充满自豪感。这个时期,为了实现做小学生的愿望,孩子往往很听大人的话,家长提出的以前孩子无法达到的要求,这时孩子都可能会做到,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阶段 压力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于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的约束和学习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与轻松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相比,儿童通常会感受到幼儿园和小学在五个方面的差异和变化问题:

(1)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园老师像妈妈”,老师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机会比较多;而到了小学,往往是一个老师同时面对五六十个孩子,有些孩子会担心:班里有这么多同学,老师会不会注意到我、喜欢我?

(2)学习环境和方式的变化: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是在轻松、活泼、自由的环境下、以游戏为主开展活动,而小学则是以学为主的系统学习阶段,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能乱动,孩子容易产生疲惫感,有抵触情绪。

(3)行为规范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可以迟到早退,行为规范相对比较自由;而在小学,行为规范比较严格和制度化、秩序化。

(4)社会结构的变化:入小学后,孩子要与幼儿园原来熟悉的小朋友分离,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新的班集体里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5)期望水平的变化: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对幼儿都是以维护快乐和兴趣为主,没有硬性的学习要求;而对小学生来说,则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自由玩耍的时间少了,孩子会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会感到约束太多、不够自由、学习负担重,容易产生怕吃苦、不想上学的压力和厌倦心理。如果此时家长和老师了解不到孩子的心理不适应,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身心疲惫,甚至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或学习障碍。

  第三阶段 适应期

  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从此高兴起来,逢人就夸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初步懂得了爱校,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至此,孩子的幼小过渡宣告完成。

  对于秋季即将踏入小学的幼儿们来说,迎接他们的将是挑战,而父母们也心怀种种担心。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怎么办?别家孩子都赶在前面了,我们会不会被甩到很远?

  首先,要发现了解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盲目的给他报一堆课程,只为了应试教育,而忽略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开心快乐又是他们的天然需要,如果因为学习知识而剥夺了他们的快乐,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习惯,这里可把它分有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个很重要,直接影响孩子即将步入小学的习性与适应能力。

  学习习惯,孩子入小学就要开始拿笔写字了。讲课老师说了一句话:有些孩子在入学时提前就开始学写字,可是最后握笔姿势不对,小学老师不会那么耐心的一个个教育握笔姿势。提前给孩子锻炼,养成时间观念,每天练习几分钟,效果好,增加十几分钟,让孩子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入学上课时会有很大的帮助。

(十)幼小衔接如何接?

  幼小衔接不是提前教育,不是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的内容。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幼儿园和小学都有自己的教育任务,都不能提前教育,都需要准点教育,不能抢跑。

(十一)幼小衔接是怎样的一个过渡?需要衔接哪些习惯?

  1、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的过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觉性。提醒孩子时间观念、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能因为孩子跟不上,就只顾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幼儿园有午休,孩子可能养成了习惯,刚上一年级时调整不过来,但家长没有意识到,还会盲目的责备孩子找事逃学,孩子到学校后第一节课堂上容易犯困,老师就会批评他,这会让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阴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影响终生。

  2、品德习惯——思想指导,这是大方向。

  3、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幼儿老师会帮他系鞋带,但小学老师不会。

  4、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幼小衔接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能让学生逐渐了解小学的基本要求、每日生活学习安排等,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此时心理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多以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帮孩子建立起对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十二)启明幼小衔接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1、听课专注、事认真;

  2、强烈的求知欲;

  3、生活自理能力。

(十三)启明幼小衔接的班次有哪些?都是怎么收费的? 暑假班——针对9月份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幼儿园大班学生。

  上课时间:

  7、8两个月,全日制,共8周课。

  价格:原价1480元/月,现价1200元/月。

  全年班——针对

  上课时间: 价格: 周末班——针对

  上课时间: 价格:(十四)启明幼小衔接的教师专业吗啊?师资力量如何? 我们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备课认真,精细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十五)你们的幼小衔接需要教材吗? 作为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我们有配套的教材设计,一共有8本,分别是(十六)这个价格有点贵了,我们上幼儿园一个月才几百块钱。

  作为成年人,我们购买东西已经很有经验了,我们都知道买的时候价格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首先,幼儿园学习和幼小衔接的学习,不是一个阶段,内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价格自然有差异。其次,我们启明的幼小衔接课堂很是丰富多彩,除了简单的拼音、算术和英语教学外,我们还会在课堂上穿插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注意力训练、口才训练等,这些训练课程如果单报的话,一科就是188元。您现在投资这点钱,都是小钱,它的收益是长期的,这是对孩子终身的负责。如果因为目前一节课十几块钱您犹豫了,错过最好的时机,孩子在小学阶段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我想您应该预测的到,那决然不是十几块钱就能解决的。而且这个价格我们也是经过认真核算的,孩子在上完幼小衔接课程后,能够顺利的完成幼升小的过渡,我相信那个时候您会觉得这个价格很值。

(十七)如果我帮你宣传了,你能给我优惠点吗啊?(我们几家孩子一起的话有优惠吗?) 首先,很感谢您和其他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愿意把孩子交给我们。知识是无价的,现在我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我们这里会帮您的孩子顺利完成幼小全方位过渡,但这个价格真的很低了。不过您这么有诚意,我也很乐意尽我最大的努力帮您争取,我向上级申请申请,方便的话请留一下您的电话号码,我稍后会把结果告诉您。

(十八)秦皇岛的幼小衔接不止一家,我们为啥要选择你们?

关于幼小衔接心得体会通用 篇11

  大班幼儿即将“毕业”,升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能否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完成阶段性转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尤为关键。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过渡性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二是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大班成立了"幼小衔接"小组,并积极开展研讨会,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幼小联手,实现幼儿向小学生顺利过渡。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我园建立了合理的幼小衔接制度

  我园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家长提供各种有价值的资料。

  2、时间上与小学作息时间互相靠拢

  按规定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注重动静交替,注重幼儿活动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静多动少,并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这时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可能会破灭,心里开始失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幼儿园适当延长了集体活动时间,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四十分钟左右,课后并安排孩子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逐步使幼儿在心理、时间概念上做好准备。

  3、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大班教师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加强幼儿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培养、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

  其次在大班后期还可以对幼儿进行专门的语言、数字训练和指导,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像等。

  4、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孩子升入大班后,教师制订了“今天我值日”计划,给每位孩子安排了值日。现在,大班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教师采用“小红花”的激励形式,鼓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也很重视,鼓励孩子认真仔细地完成,最后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现在,大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增进交流,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使幼儿愿意上学,喜欢上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