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评课心得体会
【导语】以下是网友“zm17635”分享的如何听评课心得体会(共9篇),以供借鉴。
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散碎性又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那么把学生抓在手中让他们跟着学,有兴趣学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独创性,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下面我就这近一年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两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谈些个人体会、
首先,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构思的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作为设计者的教师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也就是他们需要懂得"Whatdowelearn?"和"Howtoexpressourthought?"
其次,我们要考虑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实物、图片、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这些都考虑在内,充分利用它们、
再次,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对与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
1、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
2、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
基于此,当进入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教学改革的听说读写必须贯穿于其中、经过这几个环节后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学内容,他们要掌握的重点、
2、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夯实教学基本功,有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近期,我校举行了异彩纷呈的青年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崔海静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取之于生活,用于实际,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她的课堂落地生根。
在本课设计中,崔老师融合现代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有坡度、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崔老师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平台,让学生们寻找发现并且记录生活中见到的字母,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字母在生活中各个层面、领城的广泛应用,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其次,崔老师借助红包,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准确、概括等优越性。利用拼手气红包让学生认识字母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再通过简单的计算红包总额,更深入理解字母还可以表示运算结果。学生的认知水平由具体的数量到表示一定数量范围的字母,再到表示运算的字母式和表示运算结果的字母算式,在红包的活动情境中逐步完善数学思维的认知结构。崔老师提问的“a元和10元合在了一起是多少?”,将具体量与字母合在一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被驾驭到了一个高度,很自然地对a+10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最后,崔老师借助“数青蛙”的儿歌,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感受青蛙数量与腿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强化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具体数量到字母抽象概括的认知飞跃。
总之,整堂课教学设计新颖有趣,严谨条理,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借鉴、学习,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积淀教学素养,让自己在数学的课堂中不断成长。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英语教师,我这次是很荣幸的获得了这次极其宝贵的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参加了这期寒假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和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局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首先,教师们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势必会被动挨打。
其次,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我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参加培训前,我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几乎是零,没有去认真的学习和思考,工作中只停留在自以为称职的位置上,其实我缺乏的还有很多。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培训、书籍材料及交流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当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及知识。
三、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不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熟悉,一系列有关的知识不断的更新且熟练掌握,这样才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这技巧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能管理好才能教好;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放下以往老师的架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好学生的心理特性与发展特性,才能施以正确的教育手段,更好地育人;
四、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练的使用这个工具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就应该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最后以“说”的形式呈现出来。
能参加这次培训是一个难得的展的机遇,我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更好的发展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学校领导提供给我继续学习的机会。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年青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从而推进整个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听评课心得体会
我校开展了听评课活动,我作为高一年级组长,参加了这次活动,有幸听到很多年轻教师精心准备的课,以及在评课活动中能够聆听各位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主任、科电信息中心主任和校长的点评,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特总结如下。
这次活动中,我听了罗慧、吴伯翰、陈超、温芳、付云云等近十人的课,感觉这些教师都能正确认识这项活动;并做积极的、精心的准备,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来为教学服务;从整体上看这些课能够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课的传授思路大多是复习导入、新课讲授、练习巩固和归纳小结四个环节,课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每位教师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
教师、主任和校长的点评大多都抓住了要害、深入浅出、双方有问有答、点评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并指出评课的要点:一是突破就课论课以归纳为手段,形成评课思路,便于教师把握;二是要有理有据(论点与论据)增强信服力。
这次听评课活动的心得体会是,要想讲好课,教好课,让学生学会、会学,确实不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情感的投入,即教师的音容笑貌和学生融为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二是教态自然,可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三是教学基本功要扎实,板书要力求合理、简洁、美观;语言要力求自然亲切、抑扬顿挫;四是教师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鼓励,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行!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五是多媒体的使用要合理、得体,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六是课堂结构要多样化、多元化。七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要少一些,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成败,学会与同伴分享成功,并学会与同伴共担失败,适当调整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和谐。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年级组长,不但要做好年级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到课堂中听、评、说、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个既会管理又会指导教师上课的业务型组长。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讲评课活动。力争做名师,为铸就名校添砖加瓦。
总结人:郭怀玉
时间:2007年11月22日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以下是整理的评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评课心得体会1
本周是我们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我听了七节课,参加了三次评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也学到了很多,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必须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对教材深入研究,理解充分,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才能知道怎么上,学生才能学得轻松。
第二,教师要多学习,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素质。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到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要学会先扶后放,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做课堂上的主人。
总之,这次的听评课活动,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评课心得体会2原本以为上课、听课、评课是教师的家常便饭,不言自知,并不十分重视,但通过了这次的骨干培训,使我认识了有三点是最重要的。
一、说课是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关于说课的内容,第一节讲述说课的理念,提到说课的类型、特点,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以及说课中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为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五方面的内容;第三节为说课评价。有些教师错误认为“上课是给学生上的课,说课是给同行、专家上的课”。其实,上课和说课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说课是近十年来新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不仅阐明上课主要解决的“教什么”、“怎么教”,还要回答“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的关键问题,说课带有研究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成长的性质,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特殊形式。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把说课当成念稿子,说课者把事先写好的说课教案去读去背。这样的说课语言很难口头化和感情化,容易阻碍与听者之间的交流,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更加淡化了说课的效果,这样的说课也失去了意义。
二、听课是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
关于听课的内容,首先指出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接着讲述什么是听课,听课的特点、目的、作用、要求、类型。听课是教学常规工作之一,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老师平时听课时往往忽略这一点,常把听课当作任务来完成,实际上最后都没有什么收获。原因很简单,是听课者不明确听课的目的和作用,技能和方法。那么听课要听什么样的课?怎样听课呢?我认为听课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要尽量减少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原貌呈现。
三、评课是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关于评课的内容,第一节讲述评课的理念,包括评课的内容、功能、原则、形式等。我认为作者把评课定位为“使人进步的阶梯”、“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这一点非常好。尤其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指出现实生活的评课中存在的弊端:一是听后不评,二是不疼不痒,三是抓不住关键,四是事无巨细,五是老好人,六是语无伦次,七是孔中观人……
只听课而不评课,就不能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即使有些老师虽然参加了评课,但为了充当老好人而不能实话实说,或者只讲优点不讲缺点,这样对于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发挥评课的功效。说实在话,我也充当过这样的好人,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再有评课的机会,我会好好从实际出发,按实话实说原则,认真评课。
该书出版及时,特别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导的校本研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来开展教研工作,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评课心得体会3幼儿园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从不同的课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素质经得起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及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一次听观摩课是我园周晓老师上的《有趣的按摩》,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活动中,所有在坐的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特别喜欢且兴趣浓厚。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当中,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周老师的课使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是一般教师常范的弊端,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
随着创新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我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我园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师这样的骨干教师多多请教、不耻下问,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评课心得体会4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自3月7日至3月16日,为期两周的时间,我校教师举行了“听课评课”活动。本次的听课、评课活动,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老师们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与评课,截止今天听课评课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数学课堂教学四五年级进行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实现以“小小组合作学习”下的“有序高效实战”课堂教学为指导目标。通过老师们的精心准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听课、评课活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每位教师都能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找准教学的突破口。老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深入分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教学的突破口,使得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探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激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授课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教案准备充分,重点、难点突出。能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条理清晰,资料充实,能与学生交流,课堂气氛较好。充分展示了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
3、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教学语言亲切。每位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自制教具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一些老师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提问有吸引力,对学生的评价有说服力。善于运用小奖品、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堂。
4、课后及时说课反思,积极评课交流。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各年级课堂教学结束后都积极的去教导处进行听评课。反思失误,寻找和发现问题,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的老师除了认真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外,还主动诚恳地与听课评课的老师进行交流,虚心听取意见,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显示了我校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
5、增进了解,互评互学,提高教学水平。听课中,每位老师都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的效果作出分析评价。评课时,老师们积极开展评课交流,每一位听课教师都要发表意见,根据本节课特点,给授课教师做出一个恰当的评价,在肯定长处的基础上,侧重于提出存在的不足或值得商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是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知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对新的教学方法探讨的一个途径,同时它也是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听课、评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地评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浓厚的评课氛围,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也对整体教学素质提高带来切实的帮助。
通过此次听课活动,重视自己对教学的精力投入,注重改进自己的导学方法,完善自己的导教案设计,提高自己教学的水平,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极为有益的。
听评课心得体会
朔州市朔城区第八小学尹鑫荣
让学生愉快而充满自信的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梦寐以求的。我接触英语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一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的努力着。英语这门课尤其是小学英语,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确存在着很多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生缺乏语言环境,还有,老师自身英语不够专业等,这样就更增加了我们教与学的难度。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吃力,很懵懂,一直在琢磨着,如何上好英语课?究竟该怎么上?怎么样才能调动气学生们学校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今天,能够借此平台,有幸得到赵老师的指点,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赵老师的点评,联系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有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1、没有把本课的新知识落实到实际交流运用中,知识目标未
落到实处。
2、缺乏让学生思考的过程,比如,让学生听,想,说,的师
生互动过程,还有生生互动的过程。
3、教学设计上缺乏拓展作业的一环。
对于赵老师给以我指点我一直是持肯定态度的,虚心接受,认真学习,努力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优点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有亲和力,师生和谐,师生互动自然亲切,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到快乐,课堂用语能够运用英语,有自信、有信心、镇定、微笑面对学生。这些都是我的优点,我会保持并发扬光大,相信我在老师的指点和自己不断的学习下,一段时间后的自己又会提高的,就像哲学上得辩证法,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会向着积极、向上的一面不断成长。
现在老师发现的缺点还是一小部分,在今后的听评课中仍需要老
师多加指导,这样我的进步会更大,谢谢赵老师的意见和指导,谢谢您!
2011年10月18日
“国培计划(2011)山西省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应用送培下乡项目”
3听 评 课 心 得 体 会朔州市朔城区第八小学尹鑫荣
听、评课心得体会
李云春
听、评了余老师的《秒的认识》课堂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同是教二年级的孩子,余老师上的很精彩,很让我受启发。在这节课中余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对时间的单位“秒”进行了充分的感知,帮助学生较好地建立了“秒”的时间概念,同时也注意对学生灌输了珍惜时间的思想。学生学得主动愉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得以较好实现。
一、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倾听秒的脚步声让秒的节奏留在学生心中,再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示1秒。然后让学生说说1秒内可以干的事与某些领域1秒内可以做的事相比,体会1秒虽短暂,但价值很高,自然渗透了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在体会几秒、估计10秒、30秒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秒”的概念。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一段1分钟闭眼感受秒针的脚步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二、在生活中感悟。
1 新课程的理念始终逃不掉“数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所用。”的确,学生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以生活为原形,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本节课也不例外,教师始终围绕生活主题,让学生充分感受身边的时间运用,并把握住时间的长短,从而使学生能建立有效的时间观念。例如:(1)在感受一秒的时间长短后,寻找身边的运用(1秒你能做什么?)。学生答:走一步,眨一下眼睛,拿一下笔??感受1秒的短暂。同时通过一些数据,感受1秒的的可利用性。(1秒汽车行驶30米,飞机飞行250米,火箭飞行900米,机器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计算机运算3万亿次),想到2秒,3秒??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2)数数字。(5秒你能从1数到几?——快速数数)(3)10秒有多长?从估计到数数(按秒针走动的速度数)——再到红绿灯的计时,准确把握了秒的时间长短。(4)生活中的“秒”时间的运用。(新年倒计时,插播一个电视广告,开开关的时间??)(5)引出1分钟,并实践1分钟你能做什么?(大概能从数字1写到60,大概能做40道口算题??从而感受1分钟的时间长度以及1分钟的价值。(6)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的联系(填写时间单位)。
三、让学生在故事中辨析时间概念。
概念的学习,不仅要从正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表象,同时也要从反面让学生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涵义。本节课中设计的一个小练习“找一找、改一改”形式新颖,让练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阅读小马虎的日记中,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张老师不仅让学生改正错误,还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不对,引导学生采用与建立
2 时、分、秒概念时的附着物联系起来比较的方式,迅速判断对错。经过这个小练习,学生对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使课堂练习摆脱了机械、枯燥,变得生动而有效。
整节课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学生能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是一堂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课。听了余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各位老师的带着欣赏的评析,再想想自己自己的课堂教学境况,心中倍感惭愧的同时,也深深的思索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情景。
2015年11月18日
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2102年9月22日、23日这两天,我们几人有幸随校领导前往哈尔滨参加了‘育师启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因为来的都是在全国语文界极富盛名的专家、领导,所以这次学习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可以给我的‘教育教学浅渠’注入新鲜的源头活水,同事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充电,叫我记录本变得沉甸甸的厚重。所以,无论从对待教学的精神层面上,还是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的物质层面上,我都是收获巨大的。此次外出学习,我从诸位教育专家的教学与讲座中汲取和借鉴的东西实在很多,在这里,我只就著名特级教陈延军所讲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来谈谈我切身的体会。陈老师作为名师讲课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在他朴实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深厚的语文功底。他的这节散文科的教学并没运用太多幻灯、课件,没有丰富的游戏、表演,教师的说教也并不是多么的激情满怀,但课堂却能深深的吸引着听者。回头想想这节课,陈老师把这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实现的真真切切,恰如其分。可以这样说,陈老师真正做到了是语文课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陈老师的这节课更好的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统一。陈老师的课,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他把语文上成了语言文字的揣摩课
汉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文化,也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牢牢地装着语言文字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课,让孩子们逐渐发现语言文字的精妙特点,并且学会运用他们。
课的开始,在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讲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换个说法。这样就有了‘别人的花是让自己看的’、‘自己看的是别人的花’、‘别人看的是自己的花’几种不同的说法。又将‘自己’换成‘我’,‘别人’换成‘他人’就有了‘我的花是让他人看的’,‘他人的花是让我看的’这样的说法。这样看是简单的揣摩文字的活动,为后文学习体会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做了很好的铺垫。陈老师说“语文是有眼睛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都有眼睛。陈老师引领学生找到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深入体会。抓住‘四五十年以前’、‘今天’这样的词语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时都把花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这几句话中‘都’字的揣摩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语言文字有是有依托的”抓住‘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中的‘真切’、‘吃惊’,‘美丽的东西很多’中的‘很多’,‘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奇丽的景色’中的‘奇特’、‘奇丽‘这样的词语找到文字依托,体会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和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变的民族美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课文中每一处关键词,老师都领着学生走一步踏三步。理解一篇课文确实是这样,语言文字揣摩的越深,文章的感情也就理解得越透。
二、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训练课。
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但我们的语文课如果缺乏了读书的训练,孩子们不懂的读书的技巧,怎么会爱读书。每一节语文阅读课都可以当做很好的读书训练课。这节课的课堂从始至终都灌输着读书方法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共浏览;边读边圈画;边
读书边找到重点文字的依托;出声朗读加深理解的读书方法。
三、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生动活泼的情感课。
宇宙万物,有情才是美的,文章更是如此。文章中精准的语言会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究文字,文字探究了,情也就出来了。师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情感的熏陶,课堂生动,完美。
四、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课。语文新课标修订版中增加了‘每节语文课十分钟鞋子训练’的要求。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找到了如何在课堂实现写字训练的有效方法。陈老师把这十分钟的写字训练贯穿整堂课的讲解中,这样的写字训练,及练习了字的写法,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避免了集中写字的枯燥。陈老师强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查字典习惯的培养,词语积累习惯的培养,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
另外,陈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说‘不’既不伤害孩子的内心,又鼓励学生灵活思考。善于抓住标点符号,修辞方法,写作方法来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的引导很到位。例如在学生理解四五十年后的一天,季羡林老爷爷又回到德国时,老师及时补充季老当时与四五十年前相比较的不同地位,不同社会阅历,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容易的从季老今日与昔日看花的同样吃惊的态度中感受德国人那恒久不变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高尚思想境界。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像是想不到这么深刻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会会使学生的自主思考积极,有效率。没有或是缺乏引导的课堂,则等同于自己学习,自由学习。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乳交融的关系,在陈老师的这节课中被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学生将语文知识掌握得透,情感体会深入。这不禁是我把自己的课堂与之比较,发现我们的课堂在教学改革历程中,或是犯了左倾的错误:即之中是工具性,在语文课堂上,一味的让孩子们读字写词,理解生词,概括文章中心,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然后就是读、背、写,没有别的花样。后来,逐渐强调了人文性,强调了要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时间,在优质课评比中,幻灯、课、游戏、表演满天飞,老师上的激情满怀,学生学的兴趣盎然。而我们也一度被这样的课堂气氛沾沾自喜,沉醉其中。今天,我们再静下心来与陈老师的课对比却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因过度借助多媒体而渐渐忽视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工具性薄弱,重度轻写,重视轻说,都是现今语文优质课的弊病。而我们真正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则多用原有的旧办法,每节课都一个样子,学生都能猜得出老师每一步要做什么,目中无学生,重教不重学,以一遍遍的让学生抄写,做题来提高语文成绩。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教师地语文本质性的东西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教学设计,这与当今弘扬的‘培养创新性的人才’的形式及不相称。
语文是比较纯净的课程,阅读教学更是纯而又纯的课程。但现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味道淡泊,远离灵动的语言文字,上沉了索然无味的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难怪有的课堂让人听了觉得不是在上语文课。其表现是语文教师没有从语文的根本上钻研教材,不是从学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多从无关紧要的内容上下功夫。一个肤浅的东西充斥着整个课堂,结果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远离文本的过度分析,正是缺乏以人为本,从语言文字入手的语文观。把学生当成了静止不变的容器,凭主观愿望灌输,以教师个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其结果比是学生想的死,想得少。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消极,停滞不前。
陈老师的课,让我更多思考自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心做好与文人,明明白白教好书。更让我深深感感受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应该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了。篇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甘肃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2009年 9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市教育局举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的阅读课,小语会专家崔峦老师的现场评课,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两位老师的作文课和作文专题报告,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本次听课的一点体会:
一、带给学生“爱”的真情
上课的几位教师都是知名教师,但他们放下权威,带着激情,带着爱心,带着尊重走进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可信的微笑来吸引和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李芳老师课前的一句“孩子们,你们好”的亲切问候,徐世赟老师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怎么样的老师?请你们说说我的优点,好不好?”让学生如沐春风。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情,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求知欲,实现学生由“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质的飞跃。
二﹑留给学生“读”的时间
学生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留给学生读的时间,以读带情,以读悟情。可见,“读”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对于朗读指导总感觉有些困难。这次,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受益非浅。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自由读、老师范读、学生感悟自读等,但是怎么就有那么好的教学效果呢?几位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
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快慢急缓的语速,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吸引学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李芳老师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词串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小柳树是什么样的?小枣树是什么样的?”学生读:“小柳树是绿绿的。细细的,小枣树是弯弯曲曲的,光秃秃的。”教师相机指导叠词的读法,并美美的范读,令孩子们陶醉。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地,入情入境地美读,读出了词的韵味。如徐世赟老师在上《白鹅》一课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白鹅样子的词语 “历声呵斥”“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然后又让学生找出三种描写白鹅样子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品读。教师范读突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学生再读,学生越读越好,通过多层次的读,学生读出了白鹅吃饭时的高傲和有趣,读出了情趣,读出了情境。
三、还给学生“讲”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讲,通过发言。让学生在对话中相互启发,促进,形成清楚有序的表达能力。如: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童话?谈一谈。”同学们畅所欲言,兴趣高涨,接着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想一想,图上有什么?并发挥想象编故事,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和引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激起
了孩子们强烈的表达意识,使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融入作文教学,画面上的面包时而是一朵白云,时而是一朵雪花,时而是一团棉花,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此时,孩子们不再觉得说话是一种负担,他们争相发言,急于表达,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走近名师,走向成熟
——赴双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王遗锐
一、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东升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四川双流县隆重举行。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语会)主办,四川双流县中学承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东升小学协办。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和谐、高效”为主题,本着“以课会友,切磋教学技艺;以课促研,融会课改成果”的精神,突出“双基、语文、汉字、规律、效率”重点,推动汉语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委员会委员、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教学法创始人张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专题研究组组长、总课题组组长李一行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语会、教科所(院)的负责同志、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双流中学唐文莉《相信未来》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囚绿记》 成都树德中学袁学民《哀江南》
川师大附中赵琳《遥远的幸福》
牡丹江市一中张奕《江南的冬景》
新疆八一中学蒋舟《定**》
江苏张爱丽《一种离别,千般风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许艳春作文教学示范课《感知——作文之根本》
天津庞海鹰《想象作文》
陕西西安曾琦《秋天之美》
大连孙俊《陈情表》
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专题报告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
二、专家讲座
本次大赛,除课堂教学赛课(含展示)与专家点评外,还有三堂精彩的专家讲座。在陈金明的专题报告《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也谈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中,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时下语文课中流行的“泛人文教育”。他认为,这种“泛人文教育”
课脱离语言、远离文本、提问荒谬、架空分析,贻害无穷。譬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问,假如水生嫂被日军强暴了,她该怎么做?教学《促织》一课,讨论蟋蟀怎样斗?陈金明认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张志公语);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高,都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实施。“读写本领、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应该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他指出,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时,应该“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即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把语文课恢复原生态,还其本来面目,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他还谈到,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一定要学会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会想是会听说读写的前提。
在尤立增老师讲座《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主要强调了“素养”与“能力”两关键词。他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素质就是要有“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的本领,把客观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大力主张“本色语文”(素课),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现代化工具只是服务于课堂,老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奴隶。要利用假期外出学习,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起深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从事教学工作。要提高自己吃透教材的能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把参考书真正放在参考的位置。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预习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的起点,尊重学生读的权利,说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进入文本角色,更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霸权者为知识分享者、变指导者为学友、变一桶水为一眼泉、变提问者为应答者、变蜡烛为果树、变统治者为平等的首席。要锤炼语言:科学、准确、精炼、艺术。要“门门通”,还要有“一招鲜”。组织教学要突出点拨的作用。“点”——点要害;“拨”——拨疑难,排障碍,答对了要肯定赞扬,错了一定要委婉指出、及时指出。
在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中,主要强调了语文教与学交际过程中要“高进快出”,“重对象、重内容、重场所、重目的”,“听说读写并重联动四位一体”,认为“学重要,习更重要”,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走向相对意义的成功。
关于课改精神,综合各专家报告和现场点评,主要有二:考试的指挥棒性质不变,教学就绝不能与高考脱节,这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
三、关于赛课
本次参赛或展示的课共有11堂之多,分为诗歌鉴赏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教学。可谓门类众多、精彩纷呈。但在此我不打算全部复述,因学校订了一套教学实录光盘,等寄回后挂载在校园网可自行观看研究。重点说一下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河北的许艳春带来了一节快乐与智慧交织的展示课《感知——作文的根源》。这节课由“送礼物”开
始——教师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片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树叶写一段文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这段文字,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外形、功能、气味、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描写、联想、感悟,最后提供了课本中用感知来写文章的范例——朱自清《春》、张爱玲《明天》。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趣味、搭建智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次学生习作展示五部分。教学意图集中,步骤设计科学合理,课堂节奏明快,巧妙自然,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智慧“井喷”,互动踊跃,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大赛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师的方家风范!
天津的庞海鹰老师在《想象作文》一课中,借助对一个简笔画展开的古铜钱图案,借助多角度的想象与想象组合来启发展开学生思维,从而合理地构思作文,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想象的丰富、合理和集中,最后以经典题目——“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森林的小木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收尾,引导学生培养作文想象能力。整堂课,设计精巧集中、实施严谨有序,方法传授快捷高效,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陕西西安曾琦执教了《秋天之美》。老师首先向学生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秋景,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激起学生对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秋花秋果等秋景的兴趣;引入本堂课题《秋天之美》后,询问学生由秋天想到了什么,又引发了什么情绪。教师明确观察角度后,又以“如何用文字把这些景象生动再现,让没去过、没看过的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神,如闻其声?”设问,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究与表现欲望,进而点拨描写(含修辞)、联想、抒情等技巧,拓展写作教学的广度、深度;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成文。
三堂作文课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思维开启,重视想象和情感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的引导点拨大同小异,都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二是通过引导明确感知、观察角度;三是借助联想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四是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抒情、感悟等技巧;五是动笔写作;六是展示、交流、修改、提高。
四、观摩感受
感受之一:关于教学预设与效果生成的问题。
这个感受主要源于牡丹江市一中张奕老师《江南的冬景》一课,张老师在整堂课中,从情景导入、主体教学、讨论分析直到最后小结,99%都是按其印发的教案在复述,课中有几处学生偏移了教师设计却有价值的思考提问情形出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运用教师智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探究,而是按自己想法硬生生把学生思路拉回了教师预设,课堂民主气氛较为欠缺,教师为主体的套路化色彩明显。听完该课,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老师可能与大奖无缘了。
事后,我反复听录音、看笔记,将该课与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老师执教的《囚绿记》等10堂课进行对比,想到了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肯定是需要预设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者,准备也。没有准备,也就是随意为之,无论教师资质多么聪慧,经验多么丰富,其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少了必要的,就是多了不必要的”,最终免不了“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胡乱敷衍、乱侃一番”的莫大嫌疑。
所以教学常规严格要求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法,也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前三者是基本原理,最后一点是个性特征。正是因了这个个性,同样一堂课,同样一群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共性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吸收,个性的东西学不来也不必学。教学,不备自己,就是不尊重自身学识涵养与教学水平的客观实际,自然不会扬长避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如果一味盲目模仿某某大家某某名师,那肯定是画虎不成,自我尽失,最终也只能做个技艺并不算高明的教书匠。可以说,一堂堪称成功的课,其预设一定是十分详尽周到且又有所侧重和取舍的。
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讲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外,更要讲体现教师智慧的灵活性,能针对那些不曾预设的课堂临时情形进行合理引导调整,而不是搞“一言堂”,因为专制、独断的教学浸淫只会引来学生的枯燥无趣、心生反感或者盲目屈从,自我意识与创新思维火花尚未点燃就被无情掐灭了。这显然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夸张点说等于戕害,于心何忍?因此,我们需要教学预设,更需要随机应变。这也是我校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运用实例。只有课堂和谐,师生沟通配合默契,教学生成效果也必然最佳。
感受之二:关于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灵活运用问题。
本次大赛,包括专家讲座,无疑全部使用了体现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容量、表现形象直观、图文音频视频素材完美结合、增加教学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只是为教师所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自然生成效果很好;运用不当,则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构成很大伤害。在孙俊老师阅读课《陈情表》、曾琦老师作文课《秋天之美》中,两位老师都于课堂结尾要求学生思考完成作业时,播放了冲击力较为强劲的音乐和视频,据说是为了启发。我个人认为,应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严重干扰了学生思考或作业的有效注意,结果适得其反,预设实现不了,反成无意中的伤害。
感受之三:关于课堂导入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初始环节。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然。通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单刀直入式,用时减省并且有效。但赛课就不一样,那是出彩的一个高地,往往需要巧妙迂回。本次大赛的十一节课,在导入上都是各尽其妙和十分成功的:有的是用音乐营造气氛进入情境,有的是用师生互动游戏或学生表演拉近心理距离,有的是用朗诵(朗读)相关文本驳接教学内容,有的是抛出新奇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有的是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引入,有的是教师娓娓讲述导入,还有的讲笑话造幽默出对联送礼物引入??不一而足,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铺垫。此外,个人认为,这里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标准是“合理、有度”,决不能毫不相干、喧宾夺主甚至虎头蛇尾的遗憾式精彩。
感受之四:关于课堂旋律与节奏的问题。
本次大赛,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参赛教师几乎都有超时拖堂。这又不得不回到我谈的第一个感受——教学预设与课堂操作问题。我想,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各自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时间如何分配,执教者心
头应该有个预设的通盘考虑,可以根据经验或戴手表控制课堂的旋律与节奏。这里我说的旋律,特指教学内容的主次多寡;节奏,特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按照“三主”教学思想,教师是主导者,有这个调控权或曰调控义务,一定要有灵活性,既要遵从教学预设也要讲个临时调整,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霍元甲》中以霍氏拳法为主体兼集各派精华的迷踪拳,它其实也是有预设套路的,但在临场的高手比武时,它又是不讲套路只凭眼快手疾随机出招的,所以它总是赢家。课堂旋律与教学节奏的控制与之同理。
本次大赛观摩,还有很多思考与感悟,鉴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熟、成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
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听课是当老师的开始,是老师走上讲台的开始;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听课,是教师与智者及时交流、分享智慧的过程。好的听课能够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然而,我非常庆幸参加了这次优质课的听课评课活动,这次活动,可以说使我受益匪浅。
几个老师,讲课各有特色。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仔细地准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突出了教学重、难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他们还具备了一名老师基本的素质,自然地教态,流利精炼的语言,并能恰到好处地调控课堂。同时,又展示了各自的特色。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尤其几个新老师的那份从容,那份自信。我总觉得这一点对于刚站上讲台的老师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经验,也谈不上有博学的知识,我们有的是青春的朝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那份激情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点几位新老师都做得非常好。另外一点是老师在们课下备课非常认真。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袁老师的课,她对课文内容做了精准的理解,语言非常简练,准确,最好的一点是对文本的挖掘非常深刻,到位。对文本有这样的理解,足见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他老师的课,也都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他们能精准地把握课堂进程,教学能突出重难点,授课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用词准确、形象。
经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疑惑,第一,我们上课,尤其是语文课,是不是就课文上课文。在教每篇课文之前,我们是否想过,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学到那些知识。我们是否仔细斟酌过每篇课文实际的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教和学结合起来?第二,要想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一提到互动,我们想到的只是分组讨论,除了这个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可采用?难道每节课的互动只能用这单一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丰富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我觉得我们老师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没有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我总感觉,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容量太单一,就只是讲课本上的东西,很多知识不能扩张开来,让语文和生活脱离了关系。其实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却把它变成了固定的文字标本,不能活化。这一点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我们首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然后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总之,这次听课评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领导们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