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9篇(家访记录家访教师心得体会)

2022-10-09 17:52:00心得体会
  • 相关推荐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9篇(家访记录家访教师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9篇(家访记录家访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9篇(家访记录家访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1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和谐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育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进行过若干的家访,深刻体会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要你用一颗真爱的心,就会孕育出教育的奇迹来。

  三年级班学生刘长坤,家住石井铺乡板庙村(小地名:肖家营)聪明,不做作业,胆子特大,老出事故,有时出现自暴自弃,无论老师用什么方式、态度与之交流沟通,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情况我便亲自到他家进行了走访。走访前,我静静的思索,仔细寻找了该生身上的闪光点(爱绘画、爱劳动、爱动脑)到了他家,一阵客套之后,我便在他爷爷面前表扬了一番。他爷爷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和对孩子在校情况的关注。“老师别兜圈子了,我知道我孙子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我不想管他,也管不了他!”言语中透露出怨恨和无奈。不一会便对我的“说教”有些厌烦了。当时我心里想这家人怎么了?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不管”、“管不了”呢?我带着不解和遗憾,不得不结束第一次家访。

  回到学校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转念一想,刘长坤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叫肖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爷爷梁云教子有方,而且两家关系长久见好。何不找他谈谈,解开我心中的谜团,找到打开刘长坤问题的钥匙!于是,我便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访邻居梁云。待人十分热情的梁云告诉我:刘长坤家四口人,爷爷、婆婆、父亲(已离弃前妻)和刘长坤。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不怎么务正业,贪玩懒惰。其父母又气又恨,有时甚至把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发泄到孙子身上,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样一个“单亲”家庭,一对丧失信心的爷爷婆婆,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个没有温暖感的孙子,难怪如此表现。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呢?

“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便邀请梁云与我一起做刘长坤爷爷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我的第三次家访就开始了。“老师跟我是朋友,人家对你孙子刘长坤可好啦,不必隐瞒什么,也无需顾忌什么,跟老师好好谈谈吧!”涕泪满面的孩子爷爷把我当“朋友”倾诉了满腔心酸与怨恨,把我当成了“法官”“朋友”道出了一桩又一桩家庭案例?我感动了,眼圈红红的,不时擦拭着泪水。

“日子虽苦,有盼头才过得下去,你有盼头吗?”我禁不住的问,他迷茫地摇摇头。“不,你有希望”,我坚定地说。他睁大了眼睛。“你的希望就是孙子刘长坤!”他摇摇头,摆摆手说:“我现在就管不了他了,孙子也已恨我了,还能指望他!”

“孩子已渐渐地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情,他看见别的孩子叫爸爸时,就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当同学们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孩子渴望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孩子心理的苦痛你知道吗?”

  孩子爷爷听后,又一次泪流满面,后悔内疚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你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时候,你应该不惜一切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你爱孩子,他才会爱你,否则只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永久的恨,你说是这样吧!”他点了点头。“爱犹如一剂融化剂,爱更能创造奇迹!”我接着说,“刘长坤是很聪明的,我可是对他充满信心,你能配合我教育好他吗?”“能,一定能”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爱的阳光终于回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奇迹真的发生了。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2

  今春,调离原校,来到新校。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学生、新的班级。如此的一切重新来过,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适应新的环境与同事,那只是短暂的,而面对新的学生需要长时间与更多的精力,像一段马拉松赛程。更要命的是一向教四五六年级的我,却教一年级的语文兼班主任。我除了抓紧时间钻研课程之外,我还利用一切时间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良习惯很多,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说话,纪律性极差,不爱写字,不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时爱撒谎等等。我一时焦头烂额,失去了原有的耐心,忍不住对孩子们发脾气。事后,静下心来想一想:除了利用班会,夕会进行教育之外,利用家访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去年,我在原校家访的效果不是很好吗?不但与学生打成一片,还增进了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工作有条不紊,轻松,舒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现向炜杰,好动,上课根本不听讲,我总是有意点他发言,激发他认真听讲,好景不长,几分钟后又旧病复发。我总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吧,得另辟蹊径。我发现他的妈妈经常来校接他回家,我们回家是同一方向,我有意与他边走边聊,他家是从苦竹山上搬下来的,爸爸在外打工,妈妈除了照顾两个孩子外就是打牌。大孩子上初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重点就是小孩子,没事情做,把孩子送到学校,她就打牌。我和她谈向炜杰的情况,她说:“我儿子的情况我都清楚,以前老师也跟我说过,就是改不了,我也没办法。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她把问题像踢球一样又踢给了我,我说:“办法是有,也得你有恒心,有耐心。”望子成龙的她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向我请教。我说:“不要打牌,每天孩子上学你也上学,陪读。陪在他身边,你和老师齐心协力,共同改掉他的坏习惯。”从此,班里多了一位“学生”,她像我的副手,不仅管自己的孩子也时常提醒别的学生,纪律好多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呵护,精心调教,班风好多了,学习也步入正轨。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由多到少,最后只剩徐盼一人。这个小女孩很特别,别的同学每天上学,他们的爸爸妈妈把他们打扮得像小公主,小少爷,身上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一看就知道这些孩子有人疼有人爱。而徐盼衣服旧旧的皱皱的,头发蓬乱得像一堆枯草,有时也扎小辫子一高一低。还拖着长长的鼻涕,蓬头垢面,像个小乞丐。她还爱偷东西,只要自己喜欢的或自己没有的,她都去偷。偷别人的钱,本子,笔,甚至老师放在讲台上的红笔她都随手拿走。起初,我发现红笔不见了,还怪自己丢三落四,后来还是学生们告诉我:徐盼趁没人注意时拿走了你的笔。班里的孩子都不和她玩,有时还欺负她。直觉告诉我这个孩子家里一定有情况,我把徐盼的情况和办公室的老师们说了一遍。马上,知道情况的老师就向我反映了她家的情况。徐盼的爸爸早死,妈妈带着她改嫁,把她托付给后奶,自己和老公去外地打工了,管不了她,奶奶因为她不是自己的亲孙女,根本不疼。缺吃的,少穿的。我听了心里酸酸的:这个孩子已成问题,长大后该怎么办?我决定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给他父母打电话,先肯定孩子是有进取心的,成绩也并不差,说一说孩子的优点,最后重心落在孩子的问题上。要她多打电话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她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另一方面,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到她家和她奶奶交流一下。出乎意料之外,奶奶热情爽朗,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刻薄的农村奶奶,愿意面对问题。看到这样我敞开心扉,单刀直入。她也道出了她的难处。两个家结合后就是三个孩子。还有大儿子家的两个孩子,一个老人照顾难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更不用说孩子们的学习,农村老太太哪能管得了呢?面对这些,我和老太太心交心之后,只得自己对孩子多付出一点,看到她头发蓬乱时帮她扎两个漂亮的小辫子,买几个带蝴蝶结的发卡,梳洗干净,漂亮多了。让她恢复了自信。每天的作业亲自督促她完成,坚持一段时间,让她养成一种习惯,上课时多表扬她,恢复她的自信。

  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家访手记 (一年级)]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3

  上午没课,便决定和同事一道去家访。家访对象是一位王姓学生,他在同事班,开学至今没来,听其他同学说,他不想读了,同事急,我也急。他虽不在我班读,但毕竟是我去年招来的,出于个人感情和为师的责任,我都有必要陪同事走一趟。于是,跨上摩托车,我们一起上路了,直奔他家。

  时候已过立春,但冬天的脚步迟迟不肯移去,加上近日连雨,气温甚低。虽没有风,但车动生风,冷飕飕的,直往衣内灌,那点薄衣便难以御寒了。吹到脸上,胜似刀割。冬天骑车,实在受罪。同事不免牢骚几句。牢骚归牢骚,家访还是必须的,这是职业赋予我们的使命,眼看着学生流失,多少于心不忍。

  路上,同事和我聊起该生表现,对其赞赏有加,看得出,同事对该生颇为喜爱和舍不得。他说,该生平时乖巧听话,本分守纪,老实寡言,但做事踏实,自觉性高,态度很好,从不用老实说重话。够了,在我们这样的中职学校,学生能有如此表现,是不可多得的,于是,感觉了些微安慰,认为此行虽苦,倒也值得。

  约摸二十分钟,便到了。家长见我们到来,颇为感动。询寒问暖,倒茶备点心,忙个不停。农村人,心地善良,性格朴实,重情厚义,这又是对我们的最大安慰。学生不在家,家长便打电话联系,说马上回来。与家长聊起正题,我们得知,家长极力要求孩子读书,对读书的重要性认识还算深刻;家庭条件也不错,不存在经济上的原因;问题的关键在学生自己,是他对读书信心不足,看不到前途光明,另外,受了一些不思进取决定弃学的同学影响,和他们商约不读打工。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便盘算着工作的策略了,必须集中力量解开学生思想上的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

  不一会,学生回来,他还是那样的秀气和腼腆,见到我们,微微一笑,轻声地问候。待他坐定后,我和同事轮番上阵,大道理小道理一股脑儿地倾倒,不过全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设身处地地替他分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诚恳和热忱,化解了学生思想上的坚冰,他的态度明显地松动了。我们乘胜追击,从学习谈到升学,谈到社会现实,广泛地应用身边的实例,增强说服力。结果,学生被彻底感动了,感谢我们的关心,答应过两天去上学。至此,我们心头的石块终于落地。

  离开时,学生送出门,挥手道别。摩托车响起,抛下一串跳跃的音符,在寒气中飞一般驶向城区。我们心头热呼呼的,感觉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其实,这也是一种成功呀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4

  家访手记 (高二)

  二(16)班???程继兵

  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妥善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我觉得教师不妨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其真正原因,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二(16)班的徐某某,有时通宵上网,上课经常睡觉,对学习毫无兴趣。为了弄清这个学生的思想动向,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他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当我来到他家时,满屋的奖状映入我的眼帘。他爷爷奶奶看见老师来了,急忙让座。徐某某也从楼上下来,他显得很腼腆,很不好意思,可是又很懂礼貌,倒一杯开水,双手捧到老师面前,请老师喝水。我首先肯定徐某某是个思想品质好,学习非常有潜力的学生,只是近段时间在学校跟老师有点小小的问题而已。他爸爸告诉我,徐某某的父母都在凭祥做生意。由于忙于打理生意,加之那里又是边境城市,社会治安比较乱,担心孩子因无人管教而变坏,所以送来给爷爷奶奶管一管,顺便在这儿上学。一到三年级时,他学习很好,获得了许多奖状。可是近一年来,家长也发现孩子有点变了,主要是表现在写作业上,有时候就是没有写,也说写了,有时候写得非常潦草也交了,作业本像草稿本,数学作业经常是二三十分……我在一旁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当我们问及徐某某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时,他告诉我们,低年级时,他一直是个红人,扛红旗都扛惯了。自从进入初二以后,发现许多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比自己进步,成绩逐渐排在自己的前面。开始时,也曾要发奋学习,保持原来的`水平。可有时发现老师捧的已不仅仅是他自己了,所以就觉得失落,学习没有劲头,很灰心。后来越灰心越失败,越失败越灰心。班里的一些同学不免要嘲笑自己,于是就经常跟嘲笑自己的那些同学吵架,自己也逃课上网,老师就经常找他谈心,因此对学习也就不太有信心,也不那么认真了。听了他的话,我顺势引导他,现在是竞争时代,作为一名青少年,首先要有竞争意识。俗话说没有常胜将军,只要你在挫折后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一定会不断地进步。老师首先肯定你是一个工作能力强,又很聪明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坚持不懈做下去,就一定会成功。老师过去相信你,现在相信你,将来也会相信你,希望你甩掉思想包袱,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学习和工作上来。

  我们的谈话很融洽。徐某某的爷爷奶奶及父母看到老师这么重视自己孩子的成长,能这么用心去教育、鼓励自己的孩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徐某某同学也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程继兵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5

  学生信息: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一般,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残疾(聋哑人)

  家访目的:

  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家访时间:20xx年10月14日下午16:00--16:30虽已进入深秋,可天气似乎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肃杀。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学校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玩家”的活动吧,它让老师们忘了一天工作后的疲惫,有的只是走访的热情与兴奋。

  今天是星期二,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全校教师按计划进行“访万家”活动。由我们班班主任重新拟定出一条家访路线,将走访对象锁定在窦波家,带好了照相机、家访手记等必备物品,一同迈向家访之路。

  窦波因为多次不做作业,在学校我与他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每一次我总是首先对他的优点进行充分肯定与赞扬,然后对它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每次听完我的教诲后,他总是点头认错,并当面承诺,以后改正。可是他的话最多只能管三天,事后又抛到九霄云外,依然如故。面对这种情况,我似乎束手无策,于是我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去改变他。如:他做了一件好事,我就大力表扬;字写得好,要求全班学生向他学习;有学生作业不会做,只要他会做,就让他去讲给别人听。每一次他都很乐意、很兴奋,但怎么做也没能让他按时完成作业。我们试图借这个机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激励窦波,调动他学习上的积极性。

  窦波似乎知道我们要到他家走访,他早就在门口等着我们。当我们快走到窦波家门口时,只见他连忙用手语告诉正站在门口与邻居手势交流的母亲。当我们来到这里,他母亲热情的双手不停挥舞着,从她得那种肢体语言中我们读懂了那是请我们到她家里就座,表情中透露出一种高兴与喜悦之情。

  在窦波母亲的带领下,顺着较窄的楼梯上到二楼。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被分为一室一厅,客厅里摆着简陋的家庭用具,透出几分寒酸,这就是窦波居住的出租屋。见到这种情况,我不由想起窦波的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孩子缺少管教。而窦波的母亲是一个哑巴,对孩子的管教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电话沟通的障碍,缺少合力教育。但有一点我坚信:陈阳的父母是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不然怎么会不惜代价,毅然在街上租下房子,来陪读呢?

  刚刚招呼我们就座,他母亲就又慌着烧水,其间我发现窦波坐立不安,于是我们就告诉他:“窦波,这次到你家,我们不是来告状的。”听到这话,他才放心坐了下来。窦波母亲坐下来之后,嘴里不停地“啊、啊、啊??”地叫,并不停地打手势,经过窦波的翻译,我们才知道她所说的大概内容:“是不是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在学校犯事了?”我让窦波告诉他母亲:“窦波是一个头脑灵活,十分聪明的学生,在学校里比较听话,没有犯什么事。”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没忘给我斟茶,脸上一直面带笑容,并且不停地用手势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之情。

  谈完这些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问窦波:“你父母对你的要求高不高?对你的付出多不多?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完之后,只见窦波眼角里闪动着泪花,他向我们介绍了爸爸在外是怎么辛苦,妈妈在家是怎么操劳。说到这里,窦波激动起来,站到我们跟前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的改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

  窦波的母亲,隐隐约约听出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之后,她不停地用手示意着,当然更多的是感谢,还表示出老师对孩子教育和教学很严格,花了很多时间辅导学生,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家访,让她非常感动。接着她又面对着窦波不停地打着手势,从这些肢体语言中我们看出她是趁热打铁在对窦波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要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此时窦波从我们和她母亲的交流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站到我们面前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请你们相信,我一定改正错误。”我们摸了摸窦波的头,不住地点头说“我们相信,我们相信”。

  一个半小时的家访,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在我们要走之时,他母亲要留我们吃晚饭,窦波拉着我们的手不放,一定要留我们吃饭,我们推辞了。离开窦波家时,看着这对母子,心里不由得升起一种难言之情:每个家庭都有勤劳的父亲、朴实的母亲、懂事的孩子,我们的身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啊!

  对窦波同学的这次家访,我不由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悟,这是以往所无法体验到的。家访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6

  今天是十五周星期四,我和数学周老师决定:去班上男孩胡金沅家家访。孩子家住金银村2社,离学校大概有两公里多点的路程。放学前我叫孩子留下与我们同路,孩子茫然地看了看我,点点头没说话。

  从学校出发时间是下午四点,我们还特意邀请学校王校长一同前往。一路沿着公路走,只是快到家时走了一程斜坡小路,因为天气晴朗,到孩子家只花了不到四十分钟时间。出发前我们给孩子母亲去了电话,母亲说她在街上帮馆子,下班就立即回家。快到孩子家时,母亲闻声出来,见了我们很是客气。本想招呼我们进屋坐,可狭小的两间瓦房实在腾不出地方,于是在孩子伯妈家端了凳子招呼我们在屋外的坝子上就坐。

  我们说出了今天家访的目的:孩子这段时间上课老走神,总是一副茫然的样子。也几乎看不到孩子的笑容,小小年纪却心事重重。作为孩子老师的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8、9岁的孩子,原本是天真快乐的儿童,却为何挂着一脸的忧伤。

  听了我们家访的缘由,孩子妈妈苦叹一声,哎……接着她向我们讲起了她家近期遭遇的不幸:他们家原本有四口人,父母及两个孩子。去年,女儿在十七岁时生了一场病,那场病让女儿的脑子出了问题,女儿竟在一个深夜离开了家,至今杳无音讯,听来简直不可思议,可现实就是这样。父母为此找了很多地方,可最终是毫无结果。

  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孩子的父亲在女儿离家半年后病倒了。说到这儿,孩子母亲指了指堆放在我们眼前的那些红色泥砖,她说这些砖是去年买回来准备修房子的,那时一家人都好好的,女儿正念高中,孩子父亲也在外打工挣钱,为了修建砖房,她一个人请人从砖厂买砖运到公路边,再花钱请人工搬运下来,这些耗费了他们一家的大半储蓄。可没想到,建房还没开始,女儿却病了。女儿还没下落,父亲又住院了,更令她不能接受的现实,医生告诉她,孩子父亲已是肝癌晚期。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孩子母亲根本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可事实就是如此,你不接受它也不可能改变,现在家里除了8岁的小儿子,她该要去依靠谁,找谁商量,跟谁诉苦。她抹干眼泪,强迫自己振作起来。她把儿子寄放在孩子伯妈家,自己去医院照顾孩子父亲,可已是癌症晚期的孩子父亲,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于几个月前离开了他们……

  听到这里,我们几位老师都沉默了,眼前这个穿戴干净整洁四十左右的母亲,在一年多时间里却经历了人生多么悲痛的生离死别呀!原本和睦幸福的四口之家,如今就只有小儿子依偎在她怀里。孩子静静地听着妈妈的诉说,眼里闪烁的泪花早已控制不住,凝结成泪水顺着孩子的小脸蛋滴落而下。母亲紧紧地搂了搂孩子,说:“元宝,别哭,没关系,有妈妈在,妈妈永远陪着你。”那一刻,我的眼泪也不由我控制,我不曾想到,今天的家访会是这样的场面。

  也无需多说,我们也已经明白了孩子的忧伤是为何了。那么幼小的心灵,又怎能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失去了最疼爱他的姐姐,失去了最关爱他的父亲,同时失去了两份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多么让人揪心残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家庭,面对孩子和母亲,我们除了安慰,别无它言。

  眼看天色已晚,我们起身告别,送行出来,孩子母亲说了一句:老师,你们放心,再苦再累我也要供儿子上学。我也叮嘱孩子母亲,希望她多给孩子鼓励,多讲开心的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早一些走出生活的阴影。再现一张天真快乐的笑脸。

  家访回来的路上,我们几个老师几度感慨,如果不是真正走进孩子的家庭,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健康的心灵也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7

  本学期初,学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开始组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当得到班主任唐老师的通知,我们家作为首批进行家访的家庭时,我们全家是既期待又感到些许压力,虽然我们家长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与班上的老师平时也有不少的沟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学校并且以一种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一直希望能通过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家访活动,让我们家长能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让老师们能了解到学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4月29日,班主任甘老师和英语田老师专程到我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甘老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点钟,甘老师和田老师才来到我们家,边进门边解释:“因为我们班是一个大额班级,有五十多个人,学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访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时间也比较紧,这不下课后就赶紧先访了一个家庭,所以来迟了,对不起哟!”看到都这么晚 ,老师还在外奔波,家也顾不上管,饭也没有吃,我们全家都从心里觉得非常感动,进门后,老师水也顾不得喝上一口,就开始了家访工作,老师随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谈,使屋内的气氛一下轻松了许多,张老师一边倾听、交流、一边认真地做着家访手记,我们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一直谈到孩子在课外及家庭的表现,共同分析了她的优缺点,从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家长也学到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一直以来,学校老师给了张安平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这次甘老师称赞了她的一些优点,让我为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倍感欣慰。当然,甘老师也说了她的一些不足:比如上课发言不积极,考试时容易犯错误,等等。这些让我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

  甘老师还详细地询问了在家的作息时间,看她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自学、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等,我都如实相告。我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她的成绩和能力。

  经过这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刘老师、张老师关心学生不辞辛劳、乐于奉献不受回报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师们每一次爱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样滋养着他们的心田。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家长深深感受到了,家长能与老师敞开心扉交流,共商育人计划,就会与学校、老师连成一条心,达到家校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目的。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家长也是一样。我孩子的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家长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通过这样的家访,可以教会我们家长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我们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这次家访后,我也学着慢慢尝试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生活和交往,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真正为孩子的将来着想。

  家访不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家长可以通过老师的家访认识老师、了解孩子,同时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作为家长,真心希望老师能多到学生家里坐一坐、谈谈心,通过家长与老师的积极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8

  家访手记

  家? 访 手 记

  江苏省仪征市铜山小学周爱梅

  那年,我任教的是六年级,在初接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情况时,从前班主任告诉我孙洪雷的情况,他可是班内最调皮,最捣蛋的学生,是个很难教育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报名时,他由父亲陪同着前来,看起来好象有点腼腆,不怎么爱说话,我就在心里纳闷:这孩子看起来蛮乖巧的,怎么会是全班最调皮的呢?

  接触久了,才逐渐了解他,他其实是个骨子里透着顽皮的家伙。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乖巧、听话,但老师一走,他就会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什么游戏刺激玩什么,骂脏话,打架,欺负女同学, ……一次次恶意的举动,伤害了好多同学,也伤了我的心。总之几乎所有坏事被他一个人全包了,每天都有学生来向我告他的状,不管我怎么教育,他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办法,我只好准备到他家去家访。

  那天,赶到他家,已经六点多了,他父亲打工还没回来,只有他母亲在家。他母亲一看见我去,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和我打招呼,眼里满是歉意和愧疚,好象犯错误的人是她一样。 “是不是我家孩子又闯祸了,老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说着,就把孙洪雷喊过来,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孙洪雷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一见,忙制止他母亲,说:“其实,骂孩子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这次来只是想了解一下孙洪雷在家的一些情况。”他母亲愣了一下,说:“老师,我家孩子不是闯祸了吗?”此时,孙洪雷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我忽然改变了家访的初衷。于是,我摇摇头,说:“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当着孙洪雷的面,我开始向他母亲夸他的优点,如:勤快,有礼貌,脑子聪明等等。他母亲听得有点疑惑了,孙洪雷却在一旁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我趁热打铁地说:“是啊,虽然他的行为习惯不太好,但他也有他的优点。而且,我相信他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后也能一一改过来,我相信他。孙洪雷,你说是吗?” 孙洪雷一听,连连点头保证。我又对他母亲说:“其实你们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责备,打骂,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且你们打骂过后,可能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地去打骂同学。”他母亲一听,也不好意思起来,同意以后管教孩子不再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临走的时候,我特意交代孙洪雷,让他记住今天对我的保证,我等着看他的表现。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以后的.日子里,孙洪雷在渐渐的改变着,一点一滴的进步着,虽然也常常克制不住自己,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偶尔犯错误时,我没有去责备他,而是更多的给予他关爱和鼓励,并且让同学们谅解他,帮助他。

  一月后的一天,他跑到我身边悄悄的塞给我一张纸条,“老师,谢谢你那天家访没有向我妈妈告状,要不,爸爸又会举起鞭子打我了,其实,我也想学好,可每次犯错老师责备我、爸爸打我、同学们看不起我,所以我就一次次的去捉弄他们,老师我错了,我一定会改的……”

  看着他写的话,我仿佛走进了他的世界,多么单纯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同时,我也开始反思我的家访之路。的确 “告状”式的家访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只能让孩子多受一次父母的责骂而已,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叛逆情绪,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不利于教育的开展。这次家访留给孙洪雷的印象一定是十分深刻的,甚至会影响他的成长,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把家访看作是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多去了解孩子,关爱孩子,听听他们的心声,那样你会收获很多的。

教师家访手记心得体会推荐9

  身边的质朴与感动

  文、图/家访组 王星星 郑勇川

  今天要进行家访的几个家庭都在安昌镇附近,距离比起前天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内心并不再像当初去家访那么激动,仿佛一切都成了习惯和常态。

  车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上摇摇晃晃媛媛前行,没想到在安昌周边居然也有如此崎岖不平的山路。车子在剧烈地晃动,在陡坡上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即使加足马力,依旧前行得很慢。乡间蛇形般盘绕的道路,不得不感叹司机高超的车技,一面在心里默默祈祷司机把车开得慢点、稳点。

  已经记不清我们经过了多少个路人所说的岔路了,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们在岔路口判断失误而走了多少的弯路,但是当我们双脚沾满泥巴地抵达第三户人家时,所有的一切艰辛跋涉都有了价值与意义了。

  同样是重建的一层新房,房屋外贴了白色的瓷砖,内部仅有简单的几件家具,墙壁是赤裸裸的水泥,连最基本的粉刷也没有。让我难以忘怀的不是她们窘迫的家境,而是她们身上流露出的如泥土般芬芳的淳朴。今天,我看到的是一颗自尊的心,不因贫穷而深埋高贵头颅,也不为了获得资助而竭力地展示贫穷,她们不卑不亢,缓缓的诉说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背后的故事。

  我想真正贫穷的家庭是不会有钱去买各种东西来表达热情,而是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之内,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份感激与热情。还记得我们临走时,爸爸妈妈对小女孩语重心长的叮咛:以后长大了,也要想哥哥姐姐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去帮助别人。我们不奢望每个家庭都有感恩之心,但我们相信,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美德与财富。

  看到最后那户家庭的女孩纯洁得不忍触碰的笑脸,内心除了感动,更是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用这么灿烂的微笑,让我看到迎风绽放的野菊花,洁白而又坚韧,如火般燃烧自己的生命。

  我们总是习惯向远处寻找幸福,并坚信幸福仅在他处,殊不知,在转身的瞬间感动自己的竟是近在咫尺的人、事、一言一行流露出的真诚、质朴!

(责任编辑:郑洋 郑宝婵)

  晴川万里?北川雄起

  文/关外家访组 汪春好 图/关外家访组

  七天前,我来到这里,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希望。七天后,我的家访过程就这么样安静地结束了,不带来什么,不带走什么,只有满满的回忆与对这里更多的眷恋、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就够了。

  还没结束,就开始担心离别。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校园里清新的空气,连绵的阴雨,难得的晴天,绵延的、翠绿的青山,都让我对这个县城充满了希望与祝福。走访了那么多家庭,每一个家庭背后都有一段辛酸史,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留下心酸的泪水。

  一声叹息,北川雄起!

  阳光万丈,乘车而上。上边高山,下边长河,都带着这个县城特有的气息呼啸而去。脚下就是这个几天来刚刚熟悉的土地。这里,距离我的家有大半个中国的距离,让我对这里的每棵树,每束花,每条路,每个人,每辆车,都充满了满满的希望,希望这里的人们经历过国殇,经历过痛苦,经历过劫难,经历过挫折,依然坚持,依然屹立,依然雄起!

  万丈光芒,北川雄起!

  转眼,七天过去,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山,走过了那么多的河,走过了那么多的路,遇见了那么多的人,也许这是短暂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这更是长久地,长久地停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停留在我们的内心里,停留在我们的血液里,停留在我们的大脑里,停留在我们的回忆里,永不磨去……

  前路漫漫,北川雄起!

  每当我想起这些天如电影、幻灯片一样在大脑中不断闪现的场景,脚步就变得异常坚实,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更好的一天”,我们都相信“要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我们都相信“生活总是让我们伤痕累累,但那总是我们最坚强的地方”。

  信念屹立,北川雄起!

  通过走访受助家庭,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家庭的不易。为了家庭完整的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老人的晚年,每个人会更加努力地去生活。感激上天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更加坚强地生活的机会,让我如此幸运的遇见,遇见这一切,并且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去做一些很小很小的事去帮助他们的机会。谢谢你,北川。

  明年今日,我们再见。

  晴川万里,北川雄起。

(责任编辑:魏婷瑶 周晨煜)

  孩子,我们倾听

  文/关外家访组 刘晓雪

  今天,从项目点去家访的路上,一路狂风暴雨,看着窗外河水湍急,心一直揪着,直到平安到达都坝镇。

  小吴家是我们采访的第一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患白血病去世了,爸爸抛弃家庭,留下他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山顶老房子因塌方导致断裂,所以一家人只好搬入山下20平米的小房里。

  小吴是个白净、腼腆的孩子,他很害羞,与他聊天时,他不太敢看我的眼睛,但是问起他的生活,他可是非常乐意,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他生活中的一切欢乐。

  我问他,喜欢住山上还是山下。他毫不犹豫地说:“山上!” 我以为是因为他的童年在那儿度过,有太多不舍的回忆,所以比较喜欢山上。我问他为什么。他兴奋地跟我说:“因为山上可以看电视!” 我的心紧了一紧。

  看电视,在城里孩子的眼中看来,是每天的必需品,不可能没有的,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容易,但在小吴心中,这小小的要求却是个有点遥远的梦,因为家里为了给妈妈治疗,背负上一堆债务,现在,连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满足他。

  小吴告诉我,他很喜欢数学,因为觉得数学很容易。我笑了,说他个儿小小,还敢轻视数学。 我说那我考你乘法口诀吧。他超有自信地笑了:“没问题啊!” 任我怎么问,他就是能用最最快的速度给我个准确的答案!速度之快和百分百的正确率实在让我太意外了!

  与小吴聊完天,家访在我心目中又多了一份意义。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去调查家庭的经济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像小吴这样无助的小孩,在他的心绪无处可说、无人愿听的时候,在那儿耐心地听他们诉说生活的欢乐与难过,哪怕,只听一次。

(责任编辑:魏婷瑶 周晨煜)

  感动使激情重生

  文/关外家访组 刘畅 谢雅嘉 图/家访组

  家访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从第一次的充满干劲、激情澎湃到第二次的任劳任怨、迎难而上直至第三次的激情渐渐平息、稳定,我们每一次都在成长。我们会为乡亲们的遭遇而感动,但感动的同时我们又渐渐地变得成熟而又理性。

  今天的家访没有第一次的长途跋涉、翻越山路;没有第二次的雨中翻山、一路荆棘;这次的家访整体上就透露出一种平淡。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早上,出发之前就收获了今天的第一份感动--高队为了让我们能赶上早一班的车,特意让后勤给我们行了方便,让我们早点吃饭,然后特意骑着电动车送我们去路口坐车,只为节省时间以保证我们晚上回得来。虽然早上的时间比较赶,但我们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出发,我们的旅程将充满力量。

  无伞求自渡,有伞渡他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还能想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宁愿牺牲自己的资助名额,希望去帮助那些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是纯粹的,是无私的。今天,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带给我们感动,在我们激情渐退的时候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母亲带着两个12岁的孩子生活,丈夫在孩子两岁时出去打工后就杳无音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也从未给家里寄过任何的生活费用,甚至没有一个电话。即使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后,他仍然没有出现,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一个母亲的身上,母亲给别人打工,一个月挣着微薄的收入却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平时婆婆帮忙照看孩子,年事很高的公公还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一年才回来两三次。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在见到我们的时候,就对我们反映了另一个不幸家庭的情况,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

  当时我们被她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折服了,仿若有一股钟声深深地震颤了我们的心灵,感觉内心有一种东西在复苏。扪心自问,如果是我们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我相信,我们不会做得比这位母亲好。

  感动,感动于这种无法言语的伟大,感动,使我们渐渐平息了的激情重生!

(责任编辑:周晨煜 魏婷瑶)

  灿烂笑容的背后

  文/家访组 王蒙怡 图/家访组 新闻组

  每次我们家访出行总是遇不上好天气,云层很厚,淅淅沥沥的雨很恼人,但这样糟糕的天气却加深了我们对眼前笑容的感慨:感动、感悟、感恩于那灿烂笑容--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坚韧与不屈。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家人相拥的`温暖以及对生活艰辛的释怀。简陋的摆设:唯一看得过去的电器是一台没有连入数字电视网络的彩电,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苦难阻止不了属于一个小家的温情与凝聚,物质的匮乏、至亲的空缺,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流逝中被冲淡,因为还有家人在,还有家在。不忍抛弃,不忍放弃,有家有温暖,那温暖支撑着一个家历尽生活的不幸还是能用灿烂的笑容面对,给其他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爷爷奶奶对三个孩子的期望。家里的三个孩子都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没有抱怨,没有不甘,哥哥的孝顺与懂事,两个妹妹的可爱与活泼就是对两个老人最大的回报。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是老人为了生活奋斗下去的源泉。掌心的粗糙厚茧,脸上深深的皱纹,控诉着岁月与命运对生命的侵蚀。身体不复曾经的硬朗健康,但眼睛依旧清澈,内心依旧温热,怀抱依旧有力,对孩子们的爱不变,为他们营造一个美好未来的期待不变。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逐渐成熟的男子汉对家庭的责任。高个、干净、爽朗、爱笑是对那个大男孩的第一印象,浑身有一种不属于贫穷的淡淡傲气。不卑不亢的他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成熟,流下隐忍的泪水只为了对家里难以承担自己念大学经济负担的担忧。上学还是去赚钱?心中的天平摇摆不定,去追寻圆梦的渴望还是为年迈的爷爷奶奶减轻负担、供两个妹妹上学,他难以权衡。言语中无不透露着他对校园生活的热爱,行为中又时时显出对爷爷奶奶的爱和感激。

  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天真可爱的妹妹对世界绽放的热情。不谙世事的年纪,可爱的容颜,看了就使人不觉心情变好的笑容。她们的健康成长源于爷爷奶奶和哥哥对她们的呵护,没有缺失,没有忧愁,她们的笑容是对世界的向往与憧憬,单纯明亮的让我们不忍破坏那一抹的美好。她们笑容的背后,是绽放心间的最初的美好。

  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困苦中生命的顽强;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灰暗中爱的希望;感谢那一抹笑容,让我们看到贫穷中尊严的不卑不亢。

(责任编辑:郑宝婵 郑洋)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