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实习报告 > 正文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3篇 小学生艺术实践

2022-11-01 23:35:02实习报告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3篇 小学生艺术实践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3篇 小学生艺术实践,供大家品鉴。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3篇 小学生艺术实践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1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建设社会化特色学校

  茶场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分中心辅导学校.在新课改指导下,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小学教育结构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艺术教育实验。至今,这一课题实验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中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

  一.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实验初期,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二.教师培训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社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并帮助具体部署艺术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音美教研组成了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

“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假期送音美教师和爱好并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对口的培训班;还邀请县艺术教育教研员,有关民乐、美术高级教师来校辅导;同时,组织艺术教育教师去外地名校观摩取经。

  三.经验过程

  建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即课题组),由分管校长主管,教导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协同,形成了有效管理系统。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拟订阶段实施计划,包括阶段目标,具体操作内容、步骤和应达到的程度等。

  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分管一个艺术类别,加强指导,示范辅导,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同。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期末或年终各子课题组对照发展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写出书面总结。学校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工作量补贴和岗位津贴,并建立奖励制度,旨在鼓励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

  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书法教学中,分层要求,软硬笔并重。教师不仅教学生写好汉字楷书,而且指导学生临帖,如:颜体、柳体、欧体以及篆刻书法等,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

  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了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加。为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相互切磋,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水乡平原,原风景秀丽,鱼是鲜美,乡镇企业林立,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飞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利用课余与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多次为当地卫生院、厂家题写金字招牌;为工厂、企业作画、写字馈赠客商;春节期间为村民们书写大量的春联。学校编印了学生书画作品专集两册,与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争创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中的重要板块,通过它,激发了整体改革的活力。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学校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与促进。在艺术教育的促进下。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形成了学校董事会、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课堂等社区教育网络,建构起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学校教育结构体系,在促进“教育社会化”的进程中,学校自身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制订并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人的社会化素质指标体系》,实施新的课程教材,使必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设备充实,计算机进入了课堂,同时,相应地改革了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比较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有了展示才华的阵地和舞台,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五.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创建办学特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炼,才能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中保持并发展特色。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表现为一所学校的风气、校园文化、校园群体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要使它们“渐入佳境”,就有一个“特色的内在驱动”问题。如果说,社会发展对教育领域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是外在动力,那么还得靠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业心、敬业开拓精神的内在驱动。只有当领导、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同甘共苦,才能凝集成引人注目的办学风貌。(三)办学特色应具有学校自身的传统,它的形成是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一旦停止实践,这个传统就不复存在。因而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形式、方法,丰富其内容,并体现它的独创性和多样性。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2

  浅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我们仍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点,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我们仍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点,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艺术教育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如何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开展好艺术教育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是艺术教育被忽视。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的开设不正常,音乐课、美术课的授课内容,教师是否按教材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还远没有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尤其是村小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即使在课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和美术的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涂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导致艺术课程形同虚设。个别学校为了提高所谓主科的教学成绩,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二是专业师资严重匮乏。师资队伍短缺,业务素质较低,这是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有如凤毛麟角,而且大部分教师年龄相对老化,观念陈旧,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在农村缺编学校,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班主任兼任,艺术教育师资更显不足,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副科,没有建立相应的艺术教育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敷衍了事。

  三是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得到了改善,但不能跟上现代艺术教育发展之需要,加之部分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个别学校甚至既没有师资,又没有设备,艺术教学无从谈起。

  四是学生家长认识不够。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的学习成绩,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对于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

  二、艺术教育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是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不到开发与培养。由于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大面积缺失,农村小学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了大多数的农村儿童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学生的艺术素养极低。

  二是学生的人格发展,创新发展受阻碍。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农村的孩子有特殊的才能,因为没有培养机会而枯萎。艺术活动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和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才能,没有对其进行挖掘,久而久之,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三是阻碍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把美术课、音乐课上成了画画课、唱歌课,脱离了艺术教育的本意。忽视了其应有的美育功能,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忽略了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而且家长们大都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而忽视孩子的艺术教育,以至学生积累了太多的“负面能量”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引导和分化,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加强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首先,选用和培训艺术师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自学成才和专业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偏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

  其次,加强硬件建设。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同时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第三,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在统一使用的教材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落实课程计划。同时,要把重视艺术教育这项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指标,作为每学期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重要内容,并经常检查督导,以保证音、美等艺术课教学落到实处。还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第四,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各类兴趣小组,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基础、特长和爱好自觉自愿地参加各类活动小组,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二是抓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发环境课程。各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如黑板报、手抄报、艺术走廊、艺术墙等,使学校的一廊一屋、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艺术教育的功能。三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向社会和家长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宣传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争取社会、家长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合作,营造全面、广泛、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总之,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得以改观,让我们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3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

  一、基本情况。

  青罕小学所在的青罕镇是距离县城最近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企业的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已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良好的社区环境为青罕小学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学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的总体目标是: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二、改革创新。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乡镇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内容得到充实,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鉴于此,学校组织教师重新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实验意识,从而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创造精神,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实施音美任课教师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大大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为他们潜心教学和研究创造了条件。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提出“面向全体,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教研目标和要求,并帮助具体部署艺术教育的实施步骤与方法,使音美教研组成了创建学校艺术特色的中坚力量。“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学校利用假期送音美教师和爱好并参与艺术教育的教师参加对口的培训班;还邀请县艺术教育教研员,有关民乐、美术高级教师来校辅导;同时,组织艺术教育教师中关村第二小学、县第一、第二、第三小学等学校对口观摩取经。

  三、制度保障。

  建构组织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即课题组),由分管校长主管,各主任配合,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协同,形成了有效管理系统。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中长期规划,拟订阶段实施计划,包括阶段目标,具体操作内容、步骤和应达到的程度等。

  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分管一个艺术类别,加强指导,示范辅导,做到各司其职,互相协同。

  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期末或年终各子课题组对照发展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写出书面总结。学校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艺术教育教师工作量补贴和岗位津贴,并建立奖励制度,旨在鼓励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

  四、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

  书法教学中,分层要求,软硬笔并重。教师不仅教学生写好汉字楷书,而且指导学生临帖,如:颜体、柳体、欧体以及篆刻书法等,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

  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了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加。为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相互切磋,学校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比赛,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五、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1)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华北平原,风景秀丽,乡镇企业林立,更有自隋朝始就名闻遐迩京杭大运河古道,无不是艺术教育的好材料。学校组织学生远足、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飞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欣赏客体的形式美过渡到体现其内容美,从而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2)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本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学校把艺术教育推向社会大课堂。利用课余与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多次为当地卫生院、厂家题写金字招牌;为工厂、企业作画、写字馈赠客商;春节期间为村民们书写大量的春联。学校编印了学生书画作品专集两册,与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举办两届“清苑杯”少儿书画大赛。这一切为学生们提供了练习和表演的舞台。

  六、拓展未来。

(一)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它既体现在管理目标、内容、规格、途径、方法上,也应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创建办学特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炼,才能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中保持并发展特色。

(二)学校的办学特色表现为一所学校的风气、校园文化、校园群体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要使它们“渐入佳境”,就有一个“特色的内在驱动”问题。如果说,社会发展对教育领域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是外在动力,那么还得靠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业心、敬业开拓精神的内在驱动。只有当领导、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同甘共苦,才能凝集成引人注目的办学风貌。(三)办学特色应具有学校自身的传统,它的形成是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一旦停止实践,这个传统就不复存在。因而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形式、方法,丰富其内容,并体现它的独创性和多样性。

  我校的艺术基础教育正如春天的竹笋,迎着祖国的和风细雨茁壮发展,我们的未来更如春天的画卷五彩缤纷,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引领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满怀信心,与时俱进,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