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3篇(人美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2-07-05 15:12:00教学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3篇(人美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3篇(人美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教案),供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3篇(人美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教案)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1

  古人云:“乱世黄金,盛世古玩字画”,有人家居装饰求奢华,满堂金玉,显俗,而且给客人以压迫感,有失亲切,有人装饰则求俭,空洞无物,太寂。

  孙鸿庚的山水画《山水六》,整幅作品气势恢宏,空灵飘逸,画面里群山屹立,山脉绵延,被云雾点缀的虚无缥缈好似仙境一般,一条河流缓缓流淌在群山中,安谧的屋宅隐现草木间,悠然自得,风情独具,引人想象万千,颇富艺术感染力。

  他的《山水二》,敷色清逸,线条细腻,绘潺潺小溪流经山下,岸边草木葱郁,一间凉亭若隐若现,更添人文气息,整幅作品不难看出他对笔墨与自然的理解,将水墨运用得自如灵活,体现到画面上有着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之感,是透射着造化自然气息的美术精品。

  孙鸿庚《山水》,构图和谐,色彩清新,通过对草木,山峰,溪水、雾气的点染描摹,带给人气势恢宏的大自然美感,画中被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几棵绿色的树木,随风舞动着,让人禁不住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显得整个画面格外地立体生动,也让人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十分难得,值得收藏。 《山水五》 ,是山水画的精品。画中,是水流幽谷的场景,远山连绵起伏,呈现苍黑i色,山外和山内都是草原,碧绿,中间有河水流过。一座座房屋建在大山怀抱,房前有着一方清秀山水,美化了主人的生活环境。山顶有积雪,山间有瀑布,树木有的苍翠,有的灰黑,这里的风景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画面多色块交织使用,涂抹了太多的美丽色彩,站在这里,一定感受到山水风韵。拥有这般景致的住宅主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来到这里的人,也会深受感染。画作真实自然,表现出诗情画意,给人雄浑辽阔的美感。

《山水一》,画家以极深的功力,展现了国画山水的无穷魅力。画中,山峰陡峭,地形复杂,云彩荡漾,遮住了大山。沧桑的树木,显露大山的幽静,体现了对话——树与山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黑白淡墨的变幻,笔墨细腻至极。纷杂的树木,穿插在山间,使得山间生机勃发。这缤纷的云,容纳和承载了太多的景致,且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特别是,多重色彩的交替使用,整体与局部的细致磨合,都赋予了山所独具的神秘感。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2

  在平时的课堂或者课外练习时,有步骤、有针对的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运用多个不同的技巧分别创作,并且系统的讲解和分享经验。让学生讲述作品创作的过程,遇到的难点和关键。而对于有自己风格特征的学生来说,介绍和描述自己作品的出发点和手法技巧,会提高其自信心的建立,提高创作热情和兴趣。风格、特点的形成过程,变化阶段,理解和感悟能力都会在不断的交流中相互提高。教师和其他学生在这过程中的点评和意见,会让学生加深对大师技巧的进一步理解,促使其更深刻的去研究和探索,即使出现新的问题时也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开阔新思维,拓宽想象空间,从而不断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 4.2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己创作实践和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山水画与其他的国画不同,它使对风景的描述,表达的是大山大河的巍峨与澎湃,与人物花鸟绘画需要对事物观察入微不同,更需要学生去理解那份感染力,面对优美广阔的风景,心境自然而然的会更开朗和放松,这份心情如果能够透彻的融入其中,作品一定不会缺乏内容。学生在饱览祖国山河的同时,自己找到欣赏的位置和角度,自己选择题材和技法,把美丽的部分画在纸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的感悟能力有着不可言喻的提升。同时这个创作过程对学生的自身修养也是一种历练,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环境进行绘画,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进行绘画,再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对山水国画有更好的总结和判断能力,不断的巩固和加强综合的能力水平。

  学生的自我个性情感应适当的注入画作,带有感情的创作和下笔,让作品自己说话。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张扬,可以洒脱,也可以委婉和静雅,常常会在作品中体现,但山水绘画的主题也有自己的内容形式,加上笔法技巧,如果学生能够收放自如,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更能抓住作品的灵魂。我们在分析古代大师的作品时,常常会说出大师的下笔习惯和画作的特征,交代大师的性格和背景,正是因为如此,山水与人性之间都存在的共同寄托就在这张纸上。情感是虚无的,对所看到的风景的理解也是虚无的,要让其他人也能感受到这些不能用语言和文字切实表达的东西。学会理解和体悟作品本身,以笔代嘴,以画为心,情景合一,才能触及到艺术的高峰,进入国画山水的真正境地。

  国画山水的创作不能刻板,不能统一评价标准

  中国国画最大的特点是不追求一味的“像”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以及对气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果以“像”或者“不像”来评判作品,那么国画山水很多是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作品之注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话,往往会让作品停留在直白无味的复制阶段,要在山水画中做到传神,在画面选择和采集时就已经能够把握住气的概念真正的展现作品,这是中国画中最核心的意义。因此,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种“不像”的气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点。

  学生在学习国画山水时,是要把自然风光用主观意识的理解进行实体转化的过程,与油画和素描的再现不同,不能光光追求细致的比例和结构,不仅是水墨画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对这个作品也是一种强求。山水画应该摆脱这种对具体事物做到惟妙惟肖的复制,而只需符合自然规律和法则,作品更多的要去表达山的势气、水的灵动、树的沧桑、云的缥缈。只有对大师作品加强研究和分析,精心设计和构思,做到心与神的统一,才能不让作品平淡无奇,淹没于大众的市集之中。适度的夸张和想象也是对作品的再加工,细节的合理想象会让一幅静默的山谷增加生气,比如山谷中的几笔鸟儿会让耸立的山川凸显巍峨的空间,潺潺溪流中的石头会让喧闹中带有一丝平静,古松下的行人会使得画面多几分和蔼。不用真的看到什么就画出来,也不用没有就不画,掌握所画物质的特性和本质,会更好的抓住其要领,不可被“像与不像”所拖累而束手束脚,敢于创作是自信心最好的诠释。不要太过于在意其他人的理解和评论,但也不能刻意的去画蛇添足,俗话说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也是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画山水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知识结构、笔法技巧、身心修养、个性表达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追求。而且每一步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做好,这其中的努力和练习只有在自己能体会得到。即使是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任何环节中疏忽大意都可能会前功尽弃。而老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也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艺术体系,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和技巧,在提供基础教育的同时,增加相关历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储备能量后展现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 杨浩峰.用国画山水写生实践教学分析的方法开发学生笔墨创新潜能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3(3):19-20.[2] 杨宇新.国画山水的教学体会[J]教育战线.2011:138 [3] 方靓.笔墨写生及道脉回溯——“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J]诗书画.2011:29-30.[4] 赵丽莎.山东艺专中国画教学体系及特色初探[J]齐鲁艺苑,2013(3):66-67.

八年级上中国山水画教学反思3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荷花的情趣;

  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 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 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 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 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 。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活动二:

  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 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在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笔墨精练,含蓄蕴藉,自成一格,取枯枝败叶,孤影怪石,表现他心中那种高傲、冷漠和仇视现实的精神状态。

  齐白石的《荷花》此作是齐白石90岁时所作,笔墨简约,意蕴丰厚,是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想必同学们也想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国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

  体验与练习

  课堂临摹荷花,教师讲解步骤。

  一、用大笔在清水中湿润后蘸中墨,侧峰画出荷叶的前展部分。

  二、按照荷叶的结构,依次以向心聚拢的笔法,由外向内运笔,画出荷叶的后部分。

  三、画侧面的荷叶。

  四、画叶梗,花蕾和花朵。

  五、画水草和浮萍。

  六、落款。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

  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