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2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2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供大家赏析。
今天要上《伯牙绝弦》,真是担心啊,对于文言文,真是一点底都没有啊!它是小学六年级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本文是文言文,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先把课文的字词理解了,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再进行对“知音”的解读。
上课文之前,请教了办公室老师,抓住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古文教学,朗读是一大特点,因此,教学中,注重了朗读。理解课文我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古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朗读。
一堂课下来,首先一点,觉得在对古文的朗读指导中,还欠缺教学方法,以后有待提高。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课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诵读。然后,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关音乐等。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初识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活动,穿插相关故事,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这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抓住“读”为突破口,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尾声,继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并试着背诵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依依杨柳,绵绵春雨,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拓展说话,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延伸阅读方面内容,我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时让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77个字,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课这样的活动中指教文言文,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1、读写结合,渗透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充分体现“指向习作的阅读性教学”这个理念,将学生的“读”和“写”充分结合,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不断地强化学生“说”和“写”的意识,整节课一共有三次比较完整的读写结合点,比如,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说一说课文大意,这就是对课文一次扩写,在学生们的想象中,故事的人物或情节变得更加的生动、丰满;在体会知音的默契和心有灵犀时,我让学生仿照文中句式进行仿写或者改写,通过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等词语,进一步体会了知音之默契。“授人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引导学生读写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传授学习方法,我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并加以板书:扩写 仿写 补写 ,及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2、反复朗读,体验文言文之美。文言文的教学,我觉得朗读是一大特点,因此,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尤其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有感情、有韵味的朗读。本课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尤其注意“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的停顿,通过我的范读让学生体验到了古文的韵味。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主要抓住了“子期死”这一句话,通过学生不同的朗读,那种缓慢、沉重、悲伤的语调很自然的就出来了,这时,再来感受人物情绪,更加能体会到伯牙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
3、以乐带情,声情并茂。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本课的教学中,我加入了几次背景音乐,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略带悲伤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音乐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4、拓补资料,丰盈文本。张伟教授曾经讲过一个“拓补法”教学法,就是充分运用教学资料,多退少补,以期达到高效的课堂。本课的教学中,我就用了这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子期墓前,伯牙吟诵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接着由同学读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ō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个补充资料虽然简单,但它对学生体会课文人物情感及升华感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朗读完这一段话之后,同学们的脸上开始有了丰富的表情,凝重、悲伤、哀叹……整个课堂就像一个情景再现一样,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憾。首先,我对课堂语言的把握和设计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说出自己的理解时,不够沉着,不够机智,而且过渡性语言说得不够流畅,有点走教案的倾向。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是课堂上的生成,我的评价语言就显得匮乏、无效,这也是我的一个巨大的缺陷,张教授讲的着三种方式(归纳式、引导式、激励式)我就会用归纳式,也就是总结式,而恰恰这种方式是最老套和无效的,我想,这些应该是我以后改进和学习的一个侧重点。其次,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不够灵敏,没有及时应对和改变教学方法。就像老师们所说的,学生在读“峨峨兮若泰山”这句时,就是三番五次的不会停顿,一直把“兮若”连在一起,我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一点就没有做好,这个问题我完全能够发现和改正,但是却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可能光顾着走教案去了。
讲课虽然已经结束了,可是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却刚刚开始,相信每一次锻炼都会成为我的新起点,我会一直努力,让我的课堂更精彩,让我的教学更完美!
《伯牙绝弦》一课是我今年刚刚接触到的一篇新的文言文。全文仅有77 个字,而这77 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可见这77 个字的背后有着多么深厚的人文内涵呀!通过这一节 课的设计和教学我有很多收获,审视自己的这堂课,还有些许不足,总结自我才能提高,反思自我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每次面对新的文本,我首先考虑的不是设计,而是反反复复地对文本进行透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本文是文言文,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虽然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但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感受朋友间互相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一、创设情景、人文共鸣。
经过反复斟酌,我紧紧抓住“知音”这个情感线索,在多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从图引入,让学生看图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了解他们身份地位的不同,向学生渗透真正的知音是没有身份地位之分的。
2 、于永正老师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在这节课的 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首先将文言文读通,再通过范读引导学生将文言文读出节奏和韵律,个别读、男女生读、全班读,直至学生读到烂熟于心我才开讲。紧紧的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通过对朗读的指导达到情感的升华:文章的前半部分,用迁移法,通过对“善哉”的理解和指导引导学生要读出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和江河的一泻千里,指导学生读出知音间的默契;文章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3 、结合自己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了恰到好处的课件,这些课件在理解主要内容上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在创设情景上又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在想像时播放的优美画面,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仿佛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教学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那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不但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而且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可以说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拓展探究,引导升华。
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结尾时吟诵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留下的诗文,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阅读的积极性。
但是认真总结这堂课的教学,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提高:
1 、 由于我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把握不够,对知音相聚时的激动,分别时的感伤没有深刻理解,因此也就造成了课堂上学生情绪调动不起来的情况。
2 、课前指导学生预习不够,因此学生课堂上对文章的大概意思不够了解,有的甚至连下面注释中有的内容都找不到。
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是我教学的追求,我会继续努力 。
《伯牙绝弦》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许多资料,并且结合已经接触到的成功课例进行了重新的演绎。说实话,这节课定下来我的压力就大,因为有一节区里老师在省里上过的优质课在前面,许多人会无形中进行对比,我必须要上成不一样的,想超越,很不容易。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时候不感到困难,于是我降低了一些标准,并且对问题的提问方式也进行了修改,从而让学生更能够明白晓畅的理解。在备课的时候,我确定了基本的几个标准: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并对这种情感进行深度的挖掘,走进人物内心进行练笔;三是体会音乐艺术和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教学中,以指导朗读为线索,同时理解文章含义,采用情景引领,相机点拨,拓展练笔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伯牙子期的情感世界,融汇自己的情感入情融境,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学会如何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厚谊,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作为一节课题研讨的观摩课,我选择了熟悉的六年级教材,我必须把练笔环节放进去,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但要体现出来读写结合的价值,还要用得有价值。而作为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这个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原本设计的内容是两个:一个是伯牙写吊念子期的话,另一个是子期留给伯牙的遗书。最后经过领导审核,确定只留一个,理由是两个话题一样。不过,我依然认为,写两个角度,更能恰当的反映出来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相知。后来定下来一个的时候,也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反复磋商,依然找不到更恰当的切入方式。最终用了教学设计中的。
本节课,我把文章分为了三个层次:因善相识——因志相知——因情绝弦。这里面分别抓住“善、志、绝”三个核心词语,来体现他们的情感历程,从而提升文本的高度,理解这三个字背后传达出来的情感。这一点在课堂操作过程中,体现得还是到位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 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把握课堂生成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的精彩。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
四、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
确认:“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6.感情诵读2——4句。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称赞)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
7.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8.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9.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0.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乐曲,学生欣赏)
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绝弦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死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所以备课时,就不必花太多时间去思考它的古今异义。读着读着就可以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含义。例如课文的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只要知道了“善”的意思,那么整句话的意思便豁然开朗。所以备课之际我重点是思考如何人学生深入了解,伯牙善的“终点”,伯牙善的“目的地”,以及伯牙绝弦的真正原因。
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从题入手,帮组学生从字到句的理解,也更好的联系问下注解去思考文言文。接着进入课文,我采用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停顿,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从读中悟。在采用“停顿我做主”一环节中,更是让学生悟出停顿的妙处。从而更好的衔接好课文初读到精读的过度。小练笔之际我采用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若白玉。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若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若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活学活用该篇课文。可以说这是自己认为一堂比较“优质”的课。
但是当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本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原来优质课和家常课竟然有着天壤之别。学生面对着“解释带点字,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时,竟然大多数都是“丈二和尚莫不着脑袋”。此刻我才明白,原来课文读透了,可是让学生自己说说意思,是我这堂课上最致命的要害。学生只是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但是课文中从字到句,从句到段的内容都是迷迷糊糊的,一旦给他们一道细腻点的题目,他们便会无从下手。
所以思考自己所谓的“优质课”和“家常课”的区别。我的“优质课”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学过程流畅,课堂问答到位,学生气氛活跃,但是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听说读写的灵活转换。也就是一个“绣花枕头烂稻草。”而“家常课”便是少去华丽修饰的,实实在在读、悟、写的,让学生疲倦厌恶的语文课。望着这个结果我不经意间思索自己语文的教学,难道就一定要一字一句,平平淡淡的教,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学?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
一.创设情景、人文共鸣。
1.一曲《朋友》亲切导入
2.结合自己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了恰到好处的课件,这些课件在理解主要内容上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在创设情景上又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教学中多次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那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不但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而且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可以说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要读通、读顺,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读正音——读好节奏——理解——读出感情——再朗读”的基本方法,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范读到位,目标明确,层层提高,从而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三、关注过程,注重实效。
1.安排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2.教学中,注意追求本色语文,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不走过场,不耍花架子,为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们查找字典等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语句,充分的预习使学生在自学文章的句子时能沉下心来,进入文本阅读,体现语文学习的效果。要想理解文言文,首先要把文章读通顺。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决字音之后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课件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导,不仅仅说清楚,也要能准确地翻译过来。然后以“为谁而绝弦?伯牙为何绝弦?”设置悬念,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一品让学生领悟到了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变通的运用。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说全文,达到融会贯通。
四、拓展探究,引导升华。
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还巧妙地进行了仿写、说话训练,又突破了难点。
我通过本节课教学,还有两个环节以后要注意:
1.我虽然紧紧的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通过对朗读的指导达到情感的升华: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善哉”的理解和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通过联想知音相聚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但学生还是没太读出感情,看来还得让学生反复读,让学生在对比读中
2.安排了欣赏《高山流水》,听完后可让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短短77个字,共5句话。
教学中,我把课文的朗诵作为重点。朗诵,只有在体会到了人物思想感情后才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去有感情朗读。文言文的朗诵,确切地说,应该叫吟诵。它与白话文的朗诵是有区别的。白话文的朗诵讲究自然、流畅。文言文则注重抑扬、舒缓。为了能读出“古文味儿”,我找到了几篇《论语》的吟咏视频和音频,学习他们的吟诵技巧,自己反复练习,读出古文的韵味。
早读时,我用这种方法在班里领读,刚开始,大家都感到很好奇,忍不住窃笑。领着大家读了几遍,孩子们就不感到新奇了。在正式讲时,都能抓住停顿、延长这两个关键技巧,并且摇头晃脑、渐入佳境,不知不觉吟出了古文的“味儿”。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练习,丰盈文本。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资料补充,升华主题。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别人是如何称赞伯牙的,让学生体会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补充介绍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绝弦的那种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友。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应拉长些,才更具音乐美,还有课文的最后一句的朗读都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多加指导。还有,课堂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
《伯牙绝弦》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这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注释进行理解,因此我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知音”上。理解伯牙摔琴之举及其次举背后隐喻的含义——子期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故破琴绝弦。
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然后从课文题目入手,理解课题含义,抛下悬念是什么原因让一代弹琴高手痛下这样的决心呢?
其次,在读诵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两个问题,一是你读懂了什么?二是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的一句话。让学生找“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知音,一个善听一个善弹,这就是知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
三是引导学生品味知音之情,这是难点。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备课时我花费的时间最多,也是最用心的一个环节,怎样让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情投意合,我设计了几个情景教学:
(一)是伯牙听不到子期的赞美和听到了子期的赞美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让学生品味出伯牙遇到知音后狂喜的心情;
(二)是如果你是子期听到伯牙弹琴你是怎样赞美的?让学生体会子期和伯牙心灵相通,是一对情感共鸣的知己。
(三)是师生扮演伯牙和子期的一段对话游戏伯牙(师扮演读),子期(学生扮演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反复诵读,在读中品味这种知音欢聚的融合与快乐。伯牙琴技高超,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流水,你如何赞美?指导学生练习读钟子期赞叹的句子。在读中感悟互为知音的喜悦,较好的升华了“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一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那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以排比的句式仿造课文说句子,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中让学生明白知音就是世界上最懂你、知你的那个人。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伯牙那份知音难求的情怀,我还搜集到了子期死后,伯牙写给子期的一首挽歌,在一曲《高山流水》乐曲中,师朗读这首短歌,再次升华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尾声时,通过欣赏《高山流水》乐曲,让典雅流畅的琴声浸润学生的心灵。由此我想到只有教师切切实实地做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才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自由的穿越,自由的飞扬。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到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有些词语和句子的处理有点浅显,有的甚至一带而过,今后我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好好反思,努力把遗憾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