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范文3篇(教师资格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设计范文3篇(教师资格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欢迎参阅。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树立共同的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创建出优秀的班集体,才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成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创建新集体
难点:如何创建新集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粉笔,学生课前准备好展示才艺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踏入初中生活,当每一位同学熟悉了新的班级、新同学之后,一个新的集体也就诞生了。通过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去创造一个大家都为之自豪的班集体呢?
二、新授
师: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确实太重要了,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课题 创建新集体
(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板书)
活动1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班级是怎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师生交流)
填一填:
我希望生活在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 集体中。
提示:(1)可用“健康、活泼、团结、和谐、民主、奋进”或“目标一致,团结互助,人尽其才,民主和谐”之中任意三个词来描绘最喜欢的班级。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同学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和纯洁友谊的建立,能为我们提供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能促进我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总结出最喜欢的班级的模样,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让我们的集体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共同的目标自然也就给了我们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活动2
分组讨论: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提建议,并填表
我们心目中班集体的特点
创建优秀班集体可采取的措施
师:当然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理想的班集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二)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板书)
活动3
看看你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如:我很热心,所以我可以做班级的收信员。
我很爱画画,所以我可以……
师:我们知道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集体建设作出贡献,谁都无法替代。
团结就是力量,创建优秀班集体,还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板书)
活动4:
阅读P8材料,思考:
1、这个班级曾面临哪些困难? (中、差)
2、这个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什么?(优)
3、你可能也有过在优秀的班集体中生活的经历,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你有何感受? (中、优)
答案:答:这个班级面临的困难有:学校的设施差,生活艰苦;同学们各自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好多同学是战地孤儿,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这个班级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靠的是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一致,相互帮助。
活动5:
让几个唱歌唱得好的同学唱歌演示。想一想他们唱得好或不好的原因。 (让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活动6:
介绍名言警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雷峰
人多力多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荀子
师: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三、课堂总结
踏入初中生活,一个新的班集体将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诞生!让我们行动起来,与老师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半独立半依赖,在深入扩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营养。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促进学生社会化。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自尊、自强。
本册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
总的教育目标是:增强调适能力;发展健康人格;逐步社会化。
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有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本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分八课教学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尊自信并运用意志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三、教学重点:
1、尊重他人与自尊的关系。
2、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3、自立的表现和必要。
4、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5、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6、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7、为什么会有挫折,怎么应对挫折。
8、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9、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10、怎样预防违法。
1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
2、怎样预防违法。
3、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4、怎么应对挫折。
5、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
7、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8、怎样做到自立自强。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
3、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难点】
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叔本华的名言: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运用这句话导入今天的新课《尊重从我做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活动一:看图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想一想: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前后桌组成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人与人需要相互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2、缺乏尊重的危害
活动二:故事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故事:
有一天,王丽去上学,在学校的楼梯上,她遇到了她们班的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于是她就走上前,说:“我扶你吧。”“谢谢你。”当她们走进教室时,看到两个调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样子,那位同学伤心地哭了。王丽非常生气,上前阻止他们说:“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尊重别人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残疾,还受到这样的嘲弄,会有什么感受呢?”那两个男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想一想:结合上述案例,思考一下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尊重,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如果彼此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的交往氛围。
3、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活动三:说一说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旁正确引导。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1)尊重的人说:
请原谅
对不起
这是个有趣的见解
谢谢
冒犯了,真抱歉
我明白你的感受不同
我并不是有意要打断的
我并不想侵犯你的隐私
借用一下,行吗?
(2)尊重的人做:
等别人说完后再开口
为女士或老人开门
不顶嘴、不发牢骚、不说无理的话
爱护环境
听话时,不打断别人说话
真心诚意倾听别人意见
注意到别人需要隐私
小心爱护别人的物品
能耐心体贴得对待老人和残疾人
环节三:巩固提高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真正地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播放《爱的奉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缺乏尊重的危害;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课下写一篇小论文《如何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