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之处

2023-03-13 16:56:00教学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之处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之处,供大家赏析。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之处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爬山虎的脚》是本组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先生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以此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后我们也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教后体会。

  1、教学效果(思效)。

  本单元主要是训练孩子处处留心,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相应的观察方法,而这篇《爬山虎的脚》就负担着这项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课文重点放在让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对事物的观察方法。学生初读课文后,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又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接着通过做动作体会词语,初步感悟这些词句的意思。然后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引导观察直观理解,从而轻而易举就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

  直观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对于理解课文也大有帮助。但是,过多运用直观的东西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偏离正常轨道,容易形成单纯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语言文字材料。所以,我感觉这节课上不足之处就是过多的课件演示有点“喧宾夺主”。

  2、教学收获(思得)。

  课文比较长,所以,课堂处理方面要学会取舍,这篇课文每个段落要表达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举例如下:

  (1)学习爬山虎的叶子片段时,抓住关键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好看得很”来体会爬山虎叶子的绿和茂盛。

  (2)认识爬山虎的脚时,重点让孩子通过朗读,边读边理解爬山虎脚具体的生长位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在平时生活中,孩子们很少认真观察植物,所以一大部分同学不明白“茎”“叶柄”的位置,教师通过简笔画来画出爬山虎的脚的具体位置,可以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

  (3)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结合刚才对于简笔画的理解,学生们模拟爬山虎爬行的过程,通过手指来体会“触”“巴”“拉”“贴”等动作,学生通过朗读和亲自体验爬山虎爬行,对整个爬行过程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3、不足之处(思失)。

  我在备课时其实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读书,并且分层次去读书,但是虽然采取了多种读书的方式,实效性并不大,在一个个环节中并没有看到学生在读书上的明显提升。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及时给予指导性的评价,结果就失去了层次性读书的意义。

  4、改进措施(思改)。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想尽办法引导学生“啃课本”。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时候,让学生拿出笔画一画,大多数孩子重在“画”,根本不知道要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教学效果的。所以,不管教学的哪个环节,老师都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反复朗读、研读、体会读,不能够停留在表面。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在课前布置前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搜集叶圣陶的资料,观察生活中的爬山虎,在课前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上课时,我主要计划解决生字词、文章朗读以及总体把握全文这三个问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我自己本身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学生能力平时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导致本堂课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节课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很多:

  1、没有考虑高年级学生的能力,在备课时我只是单纯的按照上学期生本课堂的第一课时的模式来上课,忽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要求,在识字写字这一部分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在学生拖泥带水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课堂调度不合理,显得课堂内容空洞并且不扎实。

  2、老师的课堂语言没有规范起来,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模糊不清,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在课堂上配合我的要求。

  3、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来备课上课,也就是说没有吃透课程标准对语文定义,没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运用语言。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生字词,所以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的教学重点不是生字词,而是理解和感悟,可是我在上课时长时间纠结于字词部分,所以这堂课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高年级了。

  4、课堂不够高效。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由于自己备课不够深入,所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可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却没有达到,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回答问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当中。

  5、不知道应该如何放手给学生,放多少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扎实有效地参与学习任务。对于课文理解感悟不彻底,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还不够,作为老师的我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美。

  6、备课还是没有很细致,只考虑了备教材而忽略了备学生,导致没有高度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由于对生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好,使这节课成了一堂浮于表面的形式课。

  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心研究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把握应当达成的教学目标,扎实地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把语文教学的感、悟、思真正落到实处。

部编版《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3

  《爬山虎的脚》首先是介绍某种植物形状特点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这个重难点要突破,让学生充分了解,用讲授法或其它教学方法来完成可能难度会很高,而且时间也会很长,我选定实物观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是有依据的:

  1、从人的认识客观规律来看,学生的认识总是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认识这一规律。

  2、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发展阶段,而且我所要教的学生基本上是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从提高教学效果来看,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实物爬山虎摆出来,实物一出现,学生就可以用眼睛感知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东西,什么颜色。我再对着实物的脚、茎、叶、以及叶柄等部位进行简单说明。让学生来个赏试观察,叫学生们先自己观察爬山虎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然后再打开课本看课文作者又是怎样对爬山虎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表达的。这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突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墙的难点时,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结合课文和实物让学生们继续观察思考,爬山虎到底用它身体中的哪个部位来往上爬的,它是怎么东西爬的。在这点我还加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爬山虎是用什么来爬墙,和怎么爬的。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做了两遍动作,接着又然后回顾课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进一步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同时又让学生拿爬山虎和登山队员来做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爬山虎是怎样的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也懂得了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一脚就一点牢”的道理。通过做比较,我还让学生找出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进一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通过实物、登山队员的登山动作举例、学生们的反复观察、和对照课文比较,我再做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这样子可以轻松地把本篇课文的重难点解决了,并且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课文的背诵过关比较顺利。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