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教学 > 正文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3篇 白杨片段教学设计

2022-11-17 02:17:00教学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3篇 白杨片段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3篇 白杨片段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3篇 白杨片段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晰伞抚绍疆陷),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2、欣赏、学唱歌曲《小白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2、音乐《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3、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国的西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一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今天我们就和现代作家袁鹰一起来欣赏戈壁滩上的白杨。(板书:白杨作者袁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配乐朗读《白杨》(学生带着情感听,将生字新词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记号)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生字:晰伞抚绍疆陷

  新词: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

  区别“分辩”与“分辨” 。齐读课文中的注释②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3、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带着深厚的感情听了课文配乐朗读,并学会了生字新词,能谈谈你的印象吗?

  生1、白杨能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上顽强的生长,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生2、无论遇到自动样的艰难险阻,白杨树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3、老师,我还发现作家袁鹰表面上是在写白杨,其实他是在写人,就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落花生》一样……

  生4……

  4、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看到同学的学习是多么的专心啊!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知

  1、出示课件:大戈壁

  2、师: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来?

  生“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线并不那么清晰,都浑黄一体。”

  3、齐读这段话。师:在读这段话时,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生1、这段话形象的写出了大戈壁环境十分恶劣。

  生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结合课件重点理解:浑黄一体

  4、出示课件

  5、师,看着窗外不时闪过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杨,兄妹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辩。他们是在争论的?

  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

  重点理解“高大挺秀”和比喻句“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四、重点品读,体会情感

  1、师:孩子们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

  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

  ①指名朗读;②教师范读;③全班齐读。

  3、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生1、我看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它从来就这么直”。

  生2、白杨树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

  生3、白杨树生长的范围很广,“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4、老师,我想爸爸的这段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写白杨,实际上他是在告诫孩子们要做像白杨那样的人。

  4、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别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①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

  ……

  五、激情阅读,升华情感

  1、指导朗读:

  【男女生轮读】

  片断一:“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片断二:“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的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2、教师激情简介“新疆建设兵团”。……

  3、指导学生感悟

  “许许多多的白杨树”,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4、师:爸爸“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你们明白了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心迹?

  生1:看到白杨树,爸爸更坚定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

  生2: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一辈的建设者一样,将来为建设祖国的边疆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3:孩子的爸爸可以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成为栋梁之才!

  5、师:课文中写道,“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你能说说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你又从中懂得了什么?

  生1:做人,就应该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2:做人,就应该不怕困难,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3:做人,就应该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

  6、欣赏品味

  1、出示重点句:

  “突然,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①品味:“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爸爸的嘴上为什么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现在呢,孩子们又多了些知识。”“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②理解:“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比喻什么?

  ③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师: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错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像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这句话反映了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2、指导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2、情感朗读、背诵爸爸赞扬白杨的那段话。

  3、音乐《小白杨》。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戈壁、清晰、浑黄一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引入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画面:茫茫的大戈壁,铁路沿线是成排整齐的白杨,高大挺秀,粗壮茂盛。大家知道它们是什么树吗?(板书:白杨)谈谈自己对白杨的初步印象,感知白杨的形象美。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想一想,本文围绕白杨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

  2.检查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

  3.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词句体会白杨的生长环境,指名说。(板书:没有……没有……没有……)

  过渡:茫茫的大戈壁,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然而却有一点绿色,那就是高大挺秀的白杨。

  三、品读课文,抓住重点

  本文中爸爸是如何介绍白杨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用笔画出爸爸是介绍白杨的话。指名回答。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学生自由品读后与同学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通过读读议议,悟出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个性朗读这段话。师: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哪个词语?为什么?(板书:“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白杨树还会在哪儿生长呢?填入( ),读给大家听。]

  教师引读,领悟白杨的精神美。

  漫天的风沙吹打着,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冰冷的雨雪覆盖着,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长时的干旱炙烤着,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肆虐的洪水浸泡着,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四、研读课文,体会内涵

  (出示: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研读“自己的心”,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借白杨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即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观看视频《***生产建设兵团》,了解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深切感受建设者为开发西部,保卫祖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感情朗读:当我们体会到爸爸的'感人情怀和良苦用心,当我们重温老一辈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读这句话呢?

  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孩子们不能理解。这使爸爸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呢?又为什么微笑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4--16自然段,用心想一想。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出示: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5.升华情感

  师: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建设边疆的中坚力量。如今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美丽繁荣的***》)如今,昔日的孩子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他们早已明白了当年爸爸的心,早已读懂了白杨。他们现在会说什么呢?

  (出示:爸爸,我们读懂了白杨,读懂了你的心,_________________。)

  写完后指名说。

  五、回复全文,总结提升

  归纳中心思想: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感情朗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小练笔: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一夸像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推荐阅读

  阅读链接诗歌《帐篷》。

  对比阅读《白杨》和《白杨礼赞》,激发学生学习《白杨》的兴趣。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生词。

  2.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现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一是以“三为主”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三是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情景教学法。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品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么一起学习袁鹰的散文佳作《白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之后,谁能最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会被老师聘请为本节课的“教学小助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播放视频《小白杨》

  师:听过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生:《小白杨》

  师:这首歌是歌唱谁的?

  生:边防战士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画面(观察很认真)

  通过歌词(很会学习)

  请两位做小助手,让小助手到台前宣读他的任务。

  一组:选出朗读最好的同学。评判标准是能做到声情并茂

  二组:选出思维最活跃的同学。评判标准是回答的问题最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结束后,评选出结果,并代表老师把礼品赠给这位同学。 师总结引出课题 :歌曲《小白杨》是一首以白杨树作喻、赞誉中国边防军人的歌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白杨》又是写了什么内容?又是歌颂谁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的读课文,并做好批注。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文中的过渡句——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树,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以此为轴,前面介绍白杨树,后面爸爸表白自己的心。)

  二、 品读,理解白杨品格特征。

  师:学生读1——12段,找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句子并分析。 第一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让学生反复读第一个句子,看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点拨:突出“直”,并从文中找出体现直的四字词语“高大挺秀” (板书)

  高大挺秀什么意思:高大:又高又大 挺:挺拔;秀:俊秀。总体意思:高大挺拔而又俊秀。(运用组词法)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师:“哪儿”在本文中是什么地方?

  教师点拨:先让学生描绘心目中的戈壁滩,再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的特点:

  你还知道有哪些像戈壁滩一样荒凉的地方(沙漠、荒地、青藏高原) 总结出白杨树的特点:生命力强(板书)

  第三句话: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改变句式进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诵读体会含义:这句话赞扬了白杨树什么特点?坚强不屈(板书)

  你想对白杨说什么?

  生:

  师过渡:爸爸不仅仅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还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的心孩子们知道吗?

  三、悟读,领会爸爸的心愿,由物及人。

  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知不知道,你从哪里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启发学生不

  知道什么: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年小学,将来在念中学” 启发学生不知道什么: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做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启发学生不知道什么: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把他们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板书: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4、师小结:他们不知道,你们知道吗?小组讨论(出示课件) 要求讨论后用一句话写下来。

  孩子们并不理解爸爸的心愿,那么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 师: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你们从哪里知道的?

  (课文结尾)那是因为??

  “大树”指的是爸爸,小树指的是孩子,

  从“正迎着风沙成长”你读懂了什么?

  师:这里的小白杨一定会像爸爸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建设边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建设者中流传着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边疆建设者像白杨树一样,边疆需要他们,他们无怨无悔的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爸爸赞美白杨树,实际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觉得边疆建设者身上闪烁着一种什么精神?(无私奉献)

  师问: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借物喻人”)我们播放的歌曲《小白杨》以白杨树作喻、赞誉中国边防军人,这篇课文以白杨树作喻、赞誉了边疆建设者。课下同学们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看看这篇文章又是歌颂谁的?

  出示选自《白杨礼赞》中的一段话,并推荐学生课下阅读《白杨礼赞》

  五、总结课文,激发情感,教育学生。

  同学们,在那里的两棵“小白杨”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一定会茁壮成长。老师也相信,我们教室里的几十棵“小白杨”也会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到祖国需要你们的地方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结束)

  推荐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

  附板书设计:

  高大挺秀

  白杨 生命力强 爸爸的心 坚强不屈教学反思:

  1、《白杨》是一篇有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的前半部分运用朗读法,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从读中品悟白杨树的特点。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先让学生去说,老师去讲,最后齐读,我觉得这样的朗读是无效的。教学的后半部分,我采用揣摩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爸

  爸的心愿,并通过出示图片,很自然的学生就能知道建设者身上所闪烁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2、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学小助手”这一环节,通过歌曲《小白杨》视频,选出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同学,并让这两位学生各自的任务,评选出朗读最好的和回答问题最好的同学,而这两个评选标准就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标准,在教学结束时,两位小助手代表老师为选出的同学颁发奖品,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标准。